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4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0/2149

  关于鞋的样式,万峰若是好好回忆,多了不敢说,连男式带女式,不论是阿迪达斯还是耐克彪马锐步,他回忆个百八十样完全无压力呀。
  就算他没穿过但他也见过,别忘了他上一世也是资深球迷。
  NBA他还看了十几年呢。
  画几双鞋根本没什么难度,峰凤服装厂那些运动休闲服有多少都是他画出来的。
  万峰的传奇故事在将威那是家喻户晓,谁都知道他拿笔瞎划拉就能划拉出一条冒着金光的大道来。
  所以,对万峰的话他们深信不疑。
  “万总!只要你能设计出让人眼前一亮的鞋样,再有先进的新设备,我们保证能把些鞋做得又舒服又结实。”
  万峰打了个响指:“好!就这么定了,不过在新厂没有落成的时候,你们暂时还按照以前的生产计划生产就行了。”
  鞋厂的事情落实以后,万峰开车拉着栾凤回南大湾。
  到了峰凤服装厂后,万峰又召集了峰凤服装厂销售部门的人开了个会。
  这回他要落实的就是实体直销店的事情了。
  他把自己以前在心里设计好的直销店计划和盘托出。
  厂家-基层经销商-顾客的直销模式,这样中间省略了二到三道的经销商批发商代理商环节,能让消费者直接体验质优价廉的产品。
  这是后世从零几年才开始在华国出现的销售模式,规则都是写成熟的规则,他直接拿过来用就行了。
  万峰把规则说完了,剩下就是让服装厂的销售人员消化吸收然后对客户吹风到明年开始落实。
  具体的执行和落实这就不是他的事情了。
  万峰相信这些人是会办好的。
  将威学校因为学生太多的缘故,运动会整整进行了三天才结束。
  将威学校的运动会一结束,学习的体育部主任李义就来到了南湾集团找万峰。
  他就是万峰请来设计将威全民运动会的总导演。
  万峰大概地推测了一下本次全民运动会的规模,这让指挥了学校上千学生参加运动会的李义也倒吸一口凉气。
  “这么多人进入正赛而且还分这么多组,还要在三天的时间里赛完,这项目就不能设得太多。”
  万峰点头:“你看着按照你们学校的比赛项目删减一些出去,比如中长跑,像四百米和四乘四百米那样的项目减去就行,用不着那么多。”
  “我会给做出取舍的,过两天保证给你一个完美的计划。”
  在李义回去做将威首届全民运动会计划的时候,万峰和平山村关于在刘屯建鞋厂的谈判也展开了。
  平山村领导对万峰能在平山村的地皮上建企业,那是举五肢表示赞同。
  乌炉乡有哪个村不羡慕将威村。
  到乡里开会的时候,你看看将威村的书记村长在乡长书记眼里是什么地位,再看看其余村支书是什么地位。
  码的人比人气死人呀!
  更主要的是看看人家将威村的人过得什么日子。
  据说将威村最穷的人家现在家里也趁两万,最有钱的人家估计都百八十万了。
  在别人眼里属于奢饰品的摩托,在将威根本就不算什么,洼后几乎家家都有,小树屯也差不多是这样。
  其余几个穷队几乎每个队也都有个五七六台的。
  而放到平山村,大概全村划拉一起还没超过三台摩托。
  其中有一台还是万峰他姨夫的。
  都在这一片土地上刨食,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还不就是因为差了一个万峰吗。
  在得知万峰要到平山刘屯办企业,平山村书记葛喜平腰板立刻就挺直了。
  也该论到我老葛在乡长面前喝喝茶了。
  也该我也出去凉快凉快去了。
第1692章
流片
  我也凉快凉快去是一个流传在民间的故事。
  说古时这家有三个媳妇和一个恶婆婆。
  这家大媳妇老实本分不会溜须拍马十分不受婆婆待见,家里粗重的活儿几乎都是她干的。
  二媳妇三媳妇则回来事儿,很受婆婆欢心,轻活都是她们干的。
  三个媳妇都有一个儿子在念书。
  这一年县试,这一家三个孙子都去参加了县试,待发榜的日子里全家人心理都忐忑不安。
  如果中了,中午时分会有公差前来报喜,主人家要留对方吃饭。
  盛夏季节,酷暑难耐,三个媳妇在灶前忙活挥汗如雨。
  天近午时有公差来报,老三儿子榜上有名。
  婆婆就让三媳妇到外面凉快凉快去。
  三媳妇高高兴兴地出去了。
  不一会儿又有公差来报:老二儿子榜上有名。
  婆婆就让二媳妇也去外面凉快凉快去,灶台前就剩下大媳妇了。
  这时婆婆就开始唱细歌了,说什么老二老三养了个好孩子,有出息。
  言外之意就是说老大媳妇养了个废材。
  大媳妇一边烧火一边抹泪,叹自己命苦。
  就在这时,又有公差来了,说老大儿子高中解元。
  解元就是古代乡试县试府试的第一名,而到了皇城考试第一名就是状元了。
  大媳妇一听不等婆婆发话把手里的烧火棍一扔,一声大吼:我也凉快凉快去!
  葛喜平现在就是这种心情。
  财神爷终于来到他的地盘了,他哪有不高兴的道理。
  满足万峰的一切条件,还在政策允许下给了万峰最优惠的土地转让费,一亩地仅仅三千元。
  他则只有一个条件:就是多用他们平山村的人。
  因此万峰很快就敲定了一块地盘,就在刘屯和崔屯之间的那座小山下,紧挨着铁路。
  这是一块坡地,总面积在三四十亩左右,如果把山坡包括进去,大约有五六十亩的土地面积。
  万峰只需要两万平,这块地的面积足够用了。
  万峰准备充分地利用二三十亩面积的山坡地,因为山坡地更便宜。
  土地到手就该设计盖厂房了。
  这回临到谭春犯愁了。
  东山小区二期工程,十多栋住宅楼才盖了一半多一点。
  将威的新学校一半儿还没盖上,他的人几乎全部在这两个工地上,到哪里去弄那么多的人手。
  “老同学,我实在是干不过来了,我就那么多人。”
  万峰看着谭春摇摇头:“你是真笨呀,你不会转包出去,你以前盖过民房就没转包过别人的房子?”
  转包就是自己干不过来转给别人干,当然是要多多少少地扒点皮下来的。
  “这样行吗?”转包谭春当然懂了,但是万峰的工程他可没敢去想。
  “你只要给我保证工程质量,我没意见!”
  谭春这还不明白咋回事儿吗,就是给你挣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0/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