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4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4/2149

  只不过现在已经从单一的汽车运变成了火车运输。
  火车运输因为要不停地进行编组,因此在汽车上未必比汽车快,但是在运量和运输成本上却是汽车无法比的。
  这样就大大缓解了配角需求紧张的问题。
  一辆摩托车几百个配套生产厂,东莞这里配套厂的数量还需要大规模的增加。
  只有这里的配套厂能达到上百家,产能才会上去。
  张春雷现在俨然成了发动机车间的骨干,张石阡现在对儿子能兢兢业业的工作,深感欣慰。
  张石阡陪着万峰从车间出来一边走一边聊。
  “冬天的时候,南湾厂就要安排90CC摩托的生产线了,明天春天正式开始投产,你这边大概要稍晚一些,争取明年五一生产怎么样?”
  陈道现在正在和技术人员设计90CC发动机的生产线和整车的组装线,预计年底就能铺设一条。
  90CC的样车也是经过了近一年的各种测试了,取得生产合格证不是问题。
  因此明年三月下线不是没有可能。
  “这么急呀?现在这AX100不是卖的挺好的吗?”
  “别老看着眼前的利益,我告诉你,明年除了90CC的太子式和普通式摩托车要上市,还有踏板式明年底也有可能问世。”
  南方明年就要引进90CC摩托的生产线了,南湾集团当然不能落后。
  张石阡有些吃惊:“这么多品种呀?”
  “当初建厂的时候我告诉你建那么多车间,你说用不了,现在该算算够不够用了吧?”
  张石阡点头。
  幸亏当初预留了一栋非常大的车间,否则生产线还真没地方放。
  “所以!你这边的配套跟进的速度太慢了。”
  “马上就好了,市里现在看到了摩托车的巨大市场潜力,已经出台了一些鼓励的优惠政策,现在已经有很多企业跃跃欲试了,估计年底会有几十家配套厂上马。”
  这算是个利好的消息,只要政府支持,规模很快就会起来。
  “那更好,但是质量必须要把严,这是产品的生命,不能有一点马虎。”
  “这个我知道!你放心!”
第1727章
什么都供不应求
  万峰在西湾厂再一次看到了来拉摩托的滕康。
  西湾厂的建立最大的受益者滕康算是一个,正是因为西湾厂的建立,他的摩托销售周转期比以前大大加快。
  这让他的资金积累也呈倍的上涨,深圳百万富翁的名单里现在已经有了他的名字。
  看到万峰滕康也有一些意外,热情地和万峰打招呼,在寒暄后这货问了一个让万峰翻白眼的问题。
  “我妹子生了没有?”
  “你这问题问的真白痴,你妹子三月份结婚,现在七月十二号她就生了?你告诉我今天早晨是不是吃苞米粥吃多了?你要是当面问你妹子这个问题她非挠你信不?”
  未婚先孕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对一个姑娘来说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哪像十几年后的姑娘流产都不当回事儿。
  滕媛媛结婚四个多月就剩孩子,滕康真要是问被挠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滕康想了想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我马上就开始进行直销店模式了,深圳我准备设三家直销店,给你们半年的时间做准备。”
  这个问题他已经酝酿好久了,在新摩托上市前也该落实一下了。
  接着万峰就给滕康提前说出了直销店的建店条件和经销模式,生怕他听不懂解释的非常详细。
  滕康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理解能力还是不弱的,在万峰半个小时不拉不拉不拉地解说中,总算是明白怎么回事儿了。
  对直销店的经营模式滕康没有异议,但是对店铺面积却有点头疼。
  一线城市二百平米的经验面积和不小于同样面积的仓库让他有点头疼,在深圳要租到这么大面积的店铺不是租不到,但是不太容易。
  对于开直销店要交几万块钱的保证金他倒是没怎么在乎。
  他现在也算是有钱人了。
  滕康在不在乎万峰根本就不在乎,他这都算是给滕康开后门了,怎么也都算是提前泄露了一些重要信息。
  这对深圳地区其他的经营者是不公平的。
  公不公平万峰说了算,他是规矩的制定者有点不公平也在所难免。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在他这里出现一点小小的不公平又算什么。
  万峰在东莞这里多盘桓了几天,主要是张石阡拉着他去参观了几个正在筹建的配套厂。
  这些配套厂的厂址大多数并没有在西湾,散落在东莞周边,有近又远,最近到就在西湾大岭子村,最远的也有在肇庆惠州的。
  配套厂是张石阡要解决的大事儿,光从南湾往这边拉配件整车的成本比南湾厂一辆车高于二百多元,一年下来这可是一笔惊人的数字。
  一年二十万的产量,这是多少钱扔到路上了?
  张石阡现在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方面,争取以最短的时间落实更多的配套厂,而工厂里生产的事情基本上都扔给了厂长郑丙乾。
  他的计划是到年底争取拥有超过百家的配套厂,这样每辆整车的成本会降低五十元左右。
  争取明年再落实百家以上的配套厂,这些流失在道路上的钱就能减少一半。
  视察完这些正在建设或者正在筹建的配套厂后,时间已经是七月中旬了。
  在临走的时候万峰去看了一眼方便面厂。
  虽然方便面厂不是他的主业,但现在三个方便面厂也能让他有近五百万的分红,当然是要去看看了。
  主要还是夏秋隆来了。
  夏秋隆并不知道万峰在这里,他到这里是要落实扩产的事情。
  夏秋隆现在是方便面厂董事会老大,这货开分厂估计是开上了瘾,又准备在西南地区投资建厂了。
  万峰只管分红投资,除了大方向上掌握一下外,别的事情基本不参与。
  在原来的康师傅没有出现后,现在方便面在哪里开厂都赚钱。
  这个方便面厂从建厂伊始,厂里延续了销售的火爆势头,尤其今年新开辟的香港线更是销售势头凶猛。
  在内地一待现在售价七毛多的方便面在香港的售价竟然是港币十元。
  这是万峰在香港销售期间亲眼看到的。
  原本深圳卖到三元万峰就已经诅咒万恶的资本主义了,没想到香港的资本主义更加的彻底。
  据说巨创贸易在香港的批发价就是港币四元。
  这让林来嵘这骚娘们赚了很多钱。
  打从去年林来嵘接手巨创贸易到现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巨创贸易已经赚了几千万的利润,其中方便面就赚了上千万。
  这让老贼林巨创都开始青眼有加了。
  西湾面厂每天被巨创贸易拿走的份额就达六万包。
  这个分厂的生产能力一天也不过二十万包,巨创贸易就分走了三分之一。
  林来嵘还野心勃勃地准备把康师傅方便面打进台湾,要和统一掰掰腕子。
  正是因为巨创贸易的出现,彻底打乱了西湾面厂的生产计划。
  原来设计的年产八千万包的计划是足以应付这一地区的供应的,但巨创贸易分走了三分之一的份额,西湾面厂的产量就有点捉襟见肘,康师傅董事会一致决定在西湾再加一条每天十万包的生产线。
  现在已经把生产线的订单下到南湾厂了。
  夏秋隆就是来落实这个的。
  说到生产线,现在有一个出乎万峰意料的事情已经慢慢地形成了现实。
  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南湾集团现在竟然成了一个能研发和打造众多各类生产线的企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4/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