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5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8/2149

  再加上前些日子跑到香港去赌世界杯赢下三亿多的收入。
  他现在的身家在五十亿左右,在九零年,他应该算是华国首富了。
  在看完集团的收入支出和成果汇报后,他的心里还是有诸多的欣喜的。
  因为有军方的人才和渤海理工大学的那些毕业生的加入,科研部门的实力凭空高了一个层次,科学研究进度大大加快。
  王文成团队在1M研发成功后,已经开始转入2M和4M存储器的研究。
  他们的目标是在九一年底,最少也成功其中一项研究。
  而1M存储器已经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检测,基本可以在市场上满足一些低端设备的需求。
  多少也算是有点市场。
  程功的希望二号也初现曙光,已经完成了整体的架构设计和布局,按照计划年后就可以进行流片。
  一旦流片成功,希望二号芯片将逾越386威胁486的江湖地位。
  顾红忠团队和许美琳小组进行合作,完善了动态图像和伴随音的编码,并且由程功手下一个芯片小组设计出了芯片。
  准备过年就拿到元件五厂进行小批量的流片。
  如果流片成功,那么华国第一台VCD就没万燕什么事儿了。
  这对万燕的两位创始人来说是一种解脱,免得他们被万燕拖得倾家荡产。
  他们应该感想万峰才对。
  当然,集团的这些科研成果都是要申请专利的。
  万峰可没有给人白做嫁衣的习惯,将来有人山寨他的专利这不要紧,你必须拿出诚意来,想一分钱不花白占便宜,那不可能。
  陈文心那娘们毕业了没有?她若是毕业了集团成立法律部门就由她负责,以后和这些山寨厂商扯皮就指望她了。
  这次集团申请专利还多了一些图纸,万峰终于把他画出的那上百个各种汽车的外观全部拿去申请专利了。
  这些轿车包括微型轿车、普通级轿车、中级轿车、中高级轿车、高级轿车。
  将来我能不能生产是一回事儿,反正模样我先占下了。
  将来不管是德国日本还是韩国,只要它们造出的轿车皮卡和自己的这些专利有相似之处,他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收取专利费。
  它们想在华国身上舒舒服服赚大钱,还想像以前那样光想赚钱不出技术,得先问问他同不同意。
  这还只是轿车的,等有功夫,万峰还准备把能想起来的货车、越野、自卸、专用等车的外观都画出了。
  将来自己就是造不了或者不造,但夹着包到处要钱当一个专利流氓也未尝不可。
  专利是个好东西,万燕VCD后期被无数的VCD超越并挤出市场,就是在专利方面没有保护好自己。
  自己发明的东西却没有获利,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悲哀。
  那些西方大公司有的并不是它有多么强的科研能力,但是它们有钱可以四处买专利然后当职业专利流氓,过的也是相当滋润。
  凭啥半兽人可以他就不行?
  车队回来后人员全体放假了。
  这是集团第一批放过年假的人员。
  这个你嫉妒不了,人家在外面试车的时候可是没什么星期礼拜天的,现在多放个十天八天的可是人之常情。
  剩下的任务就是把这些车向有关部门申请,然后通过国家的测试和验收。
  待验收合格获得生产经营许可,就可以生产进入市场了。
  这期间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估计正式投产也需要五月份。
  这样这几款车谁先投产谁后投产就需要安排一下了。
  让集团同一时间把这些车都推出来,这不现实,就是生产线都安装不完,总不能靠手工打造吧。
  万峰现在主持的就是这样一个会议。
  南湾集团的管理层非常的有意思,大部分都是一线的部门领导和后勤部门组成。
  因此陈道、李达、顾红忠程功、文光华依梦以及加工车间的主任全部在场。
  这些人在第一线,对第一线的情况了如指掌,生产方面他们最有发言权。
  其余的就是后勤部门,公关部门以及集团共青团书记等组成。
  通过几个月的接触,万峰发现周黎明这个人很有才华,他有军人的素质和纪律,同时又兼备聪明的头脑和很高的组织能力,还有和他军人身份不太相称的能言善辩。
  他身上有一种特殊的魄力。
  万峰决定那天摸摸这货的后脑,如果脑后没像魏延那样长反骨,他准备再过两年让他出任集团的总经理。
  但一个关键问题出现了。
  这反骨到底长啥样呀?
  不会随便摸到一块骨头就当反骨用吧?
第1764章
还是关起来好
  现在南湾集团有四个车型的车准备上市。
  尖头和平头卡车,小翻斗、皮卡和90CC的摩托。
  摩托车和汽车没有直接竞争关系,因此不算在内,要讨论的就是这几款卡车,谁先上谁后上的问题。
  场上的两位选手是文光华和依梦,其余的人就是裁判。
  文光华和依梦都想看到自己的车在大道上驰骋,但也知道不可能四个车型都上马。
  这样就是生产线也造不出来。
  加工车间就那么多人,还要生产机床摩托车乃至汽车配件,顶多能同时打造两条生产线。
  万峰以为文光华和依梦会争个面红耳赤,但意外的是这两个人都装哑巴。
  “你们两个不争论一番?我可是瓜子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你俩面红耳赤呢?”
  文光华和依梦这个无语,这啥老总呀,他竟然还等着看戏?
  有啥争的,同时就能打造两条线,争啥呀!瞪着眼睛皮卡一条卡车一条,我们又不是白痴。
  “既然你俩不争那就让别人说说,沈主任!加工车间是负责生产线打造的,你发表一下意见吧?”
  沈亭放站了起来:“加工车间生产线部同时就能打造两条线,大家一定都以为会是两条汽车线,其实大家忽略了一条摩托车线,也就是说加工车间在打造三条线。”
  文光华这才意识到摩托车也算一条线,完了,他的卡车看来一条线也争不到了。
  “万幸的是摩托车线和皮卡线在夏天就动手了设计了,这个加工车间也参与了设计,而且摩托车线在八月份就开始打造,皮卡先晚一个月开建。这样这两条线用不了多久就会完工,摩托车线预计年前放假前能打造完,摩托车线完毕后他们会接手翻斗线,翻斗线也是设计好了,而且生产线上的一些部件也加工完了,预计明年三月底可以投入使用。皮卡线会在正月底二月处建造完成,打造这条线的人马在皮卡线完工后会接手平头卡车线,至于尖头卡车线则要等翻斗线完成,估计得到明年七月份前后。”
  沈亭放说完,坐下了,干脆利索。
  “沈主任!有没有把翻斗车和卡车的生产线造成一种可调整的?比如翻斗车生产线调整一下就能生产平头卡车。”
  沈亭放摇头:“当初设计的时候想过,后来觉得没必要,因为这几款车那款生产出来都会供不应求,根本没必要调整生产别的车。”
  好像很有道理。
  “那么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没有?”万峰在这些木头人的脸上扫了一圈。
  这还补充啥?人家加工车间的生产计划都列好了,谁再补充那就是瞎参谋烂干事了。
  万峰算计了一下,按照这个进度,翻斗在明年三月底使用,四月份出车,吴圈开发区还赶得上。
  小翻斗虽然叫小翻斗但在九零年来说一点也不少,那些解放也不过拉五吨货,他的小翻斗要是超载装个十三四吨也不是什么事儿。
  上一世他给人家开时代金刚818拉水泥的时候,可是车车十五吨呢。
  看看没人说话万峰只好做总结了:“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按照沈主任的计划办了,先生产摩托和皮卡然后是翻斗和平头,尖头卡车就留最后了,没意见就散会。”
  都不说话还坐着干啥?你看我我看你的,关键是还都不好看。
  这些大老爷们不好看,万峰准备去找好看的,从新厂出来就晃荡到传呼台来了。
  打从回来后他还没到传呼台来过,表面上是来看看张娟到这里四十多天习惯没有,实际是看看这货有没有把他和他姐的故事广为流传。
  张娟现在是传呼台的经理,虽然她对传呼事业还是一知半解的程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8/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