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5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3/2149

  这些不合格的产品就的专门预备一群人来重新检查调整,达到合格率后才能出厂。
  不过这种问题毕竟是暂时的,过两个月等熟悉程度高了,数量和质量自然就上去了。
  定价四万的价格对南大湾和东山的这些小老板来说根本是良心的不能再良心了。
  人兜里有俩骚钱就开始嘚瑟。
  男人对车和枪的喜欢几乎是发自血液的,有钱当然要买车了。
  这款车被万峰命名为乘风,自然是有目录的可以上牌照,所有证件一应俱全。
  将威这些老板就坐不住了。
  将威人买车还能便宜两千,因此皮卡从车间出来一辆就被开走一辆。
  因此头二百辆车根本就没走出将威,就地就消化了,这还没够。
  仅仅在将威,万峰就回手了千万的资金。
  从二十四号首车下线,到五月一号,就这么几天,将威的大道上突然就多了无数的皮卡。
  好像是个人都开着皮卡在将威的大街上乱窜,虽然没发生撞人的事件,但掉沟里的事故还是时有发生。
  南湾集团做出皮卡车的新闻仿佛平地一声雷,全国震没震动万峰不太清楚,反正渤海地区是被震动了。
  几天后渤海市的记者就蜂拥而至,准备深挖改革故事。
  面对这种局面,万峰早就练出了不坏金身。
  三十六计走为上。
  万峰跑了,这事儿就得公关部摆平,总得有人处理吧。
  公关部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周黎明现在尚海,公关部就剩下几个小兵。
  什么将手下有什么兵,剩下这几个小子也不含糊,带着这些记者在厂子转了几圈到饭店喝一顿然后说一同假大空的废话就把这些家伙打发了。
  这些记者跑到将威来采访的时候,万峰和韩广家一人开着一辆皮卡来到了黑礁开发区躲难。
  两个人开两台车并不是闲得蛋疼,其中有一台是送给于庆涛的。
  当然不是白送,是得给钱的。
  “这是我们才出的车,还是以前说好的价钱,四万一辆,这两辆车都是新的,你随便挑,剩下的我们开回去。”
  于庆涛对车是真心喜欢,两辆车都摸了一遍,最后留下了其中的一台。
  回到办公室拿了四万块钱给了万峰。
  “你先别围着车转转,有的是你开它的时间,你别把它开到海里去就行。”
  “呸!乌鸦嘴!”
  “上次我说填方的事儿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上次万峰对于庆涛说过想办法把港口填方的工程包下来。
  “我和张文才说了,没全包下来,包下了一半儿的工程吧,据说有几百万方的垫方量。”
  几百万方?好像不少的样子。
  “我那边能给你出一个车队,大概有二三十台车吧,至于你怎么赚钱我不干涉。”
  肖军手里就有二三十台卡车,再加上大舅家小强,三十台车没有问题,再剩下就的于庆涛自己解决了。
  “这三十台车也不够呀!”
  “还都我给你解决呀?我厂下个月翻斗就能上市,你看看准备买几辆雇司机开,在鼓动你的亲戚朋友再买一些,有五六十台车暂时就够你轱辘了,别的人看到这是个买卖,说不定还会买车跟着干,慢慢队伍不就壮大了吗。”
  如果有装载机,就这四五里地的距离,如果路况凑合,一辆车一天跑个二三十趟应该不是问题。
  一天就能拉走万八千方的,有一年怎么也拉完了。
  但前提是这些车都的是翻斗车,若是用人工卸就不行了。
  肖军的车几乎都是那种老式的卡车,几乎没有几辆翻斗车,这工作效率就不敢说了。
  弄不好就的自己改装翻斗了。
第1792章
只能等着
  改装翻斗也不是太难,只要车的大架子能承受的了。
  不过这是肖军的事情了,改不改他自己说了算。
  不改雇卸车的人工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种活儿通常还不能给日工,只能靠计件,一个人一天若是赚不上二十元钱,谁会来伺候你。
  和于庆涛得得完,万峰和韩广家开着那辆剩下的皮卡来到了开发区。
  谭春现在忙得是焦头烂额,脸也黑了,嗓子也哑了,正站在工地上指手画脚。
  万峰看到谭春的狼狈样,笑到像开放的花儿一样。
  “你还有脸笑?这不都是为了你。”
  “少扯蛋!你是为了钱,我又不是找你白帮忙,不给你钱你早撩杆子了。”
  对万峰这么实在的话谭春表示赞同。
  万峰拍拍乘风皮卡的车棚:“四万块钱开回家,保修十万公里,有没有兴趣来一台?”
  对于能买的起的人,万峰是一定会推销一番的。
  四万块钱对于谭春来说算不了什么。
  谭春和于庆涛一样围着汽车转了两圈。
  “我也没驾照呀?”
  “去学一个不就完了,农机这一期六月十五号结束,然后下一期也是今年最后一期报名,九百元的学费。要学今年赶紧学,听说明年驾驶证就要涨价到一千一了。”
  谭春回头看看工地,摇头:“离不开呀,这里没我盯着这些货说偷懒就偷懒。”
  “叫代工的管不就完了,什么事儿你都管着你管得过来呀?这方面你得向我学习,没看到我集团生产方面的事情我很少过问。”
  谭春一琢磨很有道理的样子。
  南湾集团那么大的摊子,这货说走就走,经常一走十天半拉月不回来,人家集团运转的不是好好的吗。
  “行!下一期我去学个票,这车也不贵,买一辆玩玩。”
  这回万峰没问谭春多长时间能盖完,按照现在工地的进度,万峰感觉厂房要盖好怎么也得九月,至于住宅区的进度好像还慢一点。
  “一建现在的速度这么慢吗?到现在才起了一层?这到冬天也盖不起几栋呀?”
  “这不是才全部把地基摆弄好吗!地基不弄好盖得再快也没什么用呀!要是躺下不白盖了吗。”
  这话很有道理,万峰也就不比比了。
  在工地转了一圈后,万峰和韩广家跑到要建港口的海边去看了一阵风景。
  上一世这里曾经建了一个火电厂,那个高高的烟窗万峰看着就眼晕。
  这一世这里变成了港口,不知火电厂还会不会建在这里?
  离岸边三四里的距离的水比较浅,要想建港口就必须要垫方到深水区。
  这里有个港口是正八经的东西,它会极大地缓解红崖的运力压力,与港口相比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这个港口的设计是可以停靠六七千吨以下货轮的小型码头,上亿元的投资。
  这其中垫方占据了投资的很大比例。
  有这么个港口,对偏于一隅的黑礁各行业都有极大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养殖业和运输业会得到一个蓬勃发展的机会。
  待万峰和韩广家回到将威的时候,那些记者们已经被公关部的人打发走了。
  这些记者对万峰来说就是起个活广告的作用,否则万峰才不会接待他们。
  这些记者最拿手的就是断章取义,明明你一句无心之语就会被他们别有用心地拿来做了文章,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3/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