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5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9/2149

  有点点头赞同万峰的观点。
  “前些日子的海湾战争大家都有所耳闻吧?”
  这些学者专家们平时专心在科研上,对国际时事兴趣不大,但像海湾战争那么大的事情还是有所耳闻,有很多人点头。
  “为什么在家门口作战的一拉可军队会在短短的四十二天就被打败,当时一拉可军队拥有48个师计100万人的陆军,坦克6000辆,火炮4000门,空军装备作战飞机1000架,就是这样一支地区性霸主的军队遭到了巨大的损失,而联军的损失与一拉可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家知道是为什么吗?”
  这些人对军事几乎一窍不通,哪里会知道具体原因。
  “其实就一点,高科技!联军的地面部队几乎没怎么出动,全程都是空中轰炸,导弹攻击,我能打到你,你却打不着我,这样的战争还有什么胜负悬念吗?说起高科技大家应该明白,世界上不管什么高科技现在都离不开半导体,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半导体行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未来战争的胜负走向。”
  万峰这句话一说出,在座的人面露凝重之色。
  原来他们手里小小的半导体元器件,竟然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第1799章
潜移默化
  万峰很满意自己说话的效果,从这些专家面部表情看,他们已经明白半导体和国家兴衰之间的关系了。
  “综上所述!你们觉得那些老外会帮着我们振兴华国的半导体吗?根本不会!他们要的只是打工仔,不打压你就烧香了。所以,振兴这个行业不能指望老外。在国家不支持半导体行业这个大势下,要保住华国半导体行业的火种唯有靠在座的各位以及千千万万为民族大义而付出的人,我们不能等也不能靠,只能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万经理!你也说了大势所在,我们只是普通的人,没钱没项目我们也没有办法呀!”那个叫丘震的专家无奈地说道。
  世间万事都有前因后果,万峰现在等于说出了前因,下面就该说后果了。
  “大家不要灰心,虽然国家不拨款支持了,虽然全国半导体行业都是一片灰暗,但还有我华光公司在!我们华光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愿意在这逆境中为华国的半导体事业做一分贡献,不过我们的技术力量不高,实力不强,因此我邀请诸位到我们华光公司工作,为华国的半导体行业添砖加瓦。”
  酒桌上的人没有表态,互相之间小声议论。
  “话又说回来,人吃五谷杂粮,光为了理想不填饱肚子那是扯蛋,人都饿死了还谈什么理想抱负。我们公司虽然规模有限,但给诸位提供后勤保障还是能做到的,以前谭胜大概也和你们说过,关于工资方面的,你们在原单位赚多少钱,到我们华光来我们会给你们原来五倍的薪酬。有医疗报销的福利,工作到一定的年限,还会有住房分配等待遇,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企业的科研水平和福利水平在国内都是顶级的,我们还设有科研奖励,谭胜!你以前和前辈们说过咱们公司科研方面的事情吗?”
  谭胜摇头:“这个还真没说过。”
  于是,万峰就把两天前说给十四厂人听的那套科研奖励制度又说了一遍。
  这回这些学者可是真的动容了,彻底的不淡定了,这手笔也太大了吧?
  动则几十万上百万的奖励,这是真的吗?
  “各位前辈的心里一定会以为我是在吹牛,事实胜于雄辩,我现在郑重地向各位发出邀请,邀请您们到我的企业参观,到那里你们就知道我的话有多少是真多事是假,往返机票和食宿我们全程负责,大家有没有兴趣?”
  “万经理!华光公司总部在什么地方?”
  提前万峰已经预备了一张八开纸大小的地图,此时他把地图拿了出来,指着其中画了一个红圈的地方道:“我们公司总部在海边,就是这里,北辽南部海边的一座小县城,距离尚海将近四千里,直线距离也有三千里。”
  “哇!这么远呀!”有人惊呼。
  “听着距离是远点,但是坐飞机也就一个小时的航程,现在是五月下旬,虽然不是旅游的最佳季节,但也是气候宜人,如果大家同意,我马上就安排人订机票。”
  不花钱去旅游还管吃管住,白痴才会不答应。
  酒桌上的人纷纷响应,反正自己又没啥损失。
  万峰当场就吩咐谭胜马上去订后天到渤海的机票。
  今明两天在尚海的事情估计就结束了,后天回去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为了加深这些人对华光企业的印象,万峰吃完饭干脆就把这些人带到了外高桥的工地。
  “看到这个圆形大厦和大厦边上的长方形建筑没有?这就是华光在尚海投资的基地。”
  众人有些痴呆,这面积是多大呀?印象里好像尚海只有少数几个企业有这么大的面积。
  万峰指着那个环形的建筑介绍到:“这里将是华光在尚海最大的科研中心,占地面积四万五千平,建筑面积五万二千平。与它相邻那个长方形的建筑是半导体工厂,占地面积超过六万平,建筑面积五万多平,这两栋建筑包括设备在内公司投资两个亿。”
  这巨大的建筑和投资金额让这些专家们心灵震撼。
  这么大的科研中心,这的装多少科技人员?
  一个民营企业投资两个亿!
  如果这些人若是知道这两栋建筑投资没用银行一分钱,不知他们又会作何感想。
  指望这两栋建筑,万峰的手指又指向东南:“那个叫什么湖边,那些是将来企业的休闲生活区,在这两栋建筑完成后,面对湖水会建起百亩地以上的住宅区,以后公司的员工如果愿意的会到这里居住,有卓越贡献的人会免费得到公司的住房,普通员工入住,公司只收取成本费,保证不会多要一分钱。”
  还是那句话,不管现在还是将来,住永远都是城市里一个沉重的话题,只要能帮员工解决住的问题,那么他们对企业的爱就会发自肺腑。
  所以,现在万峰不管到哪里投资,住宅楼都是和企业的厂房办公室等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看到华光连住宅区都规划出来了,这些人才真的相信这个华光公司不是嘴上跑火车,确实是真想干点什么了。
  反正这里离那湖也不远,万峰干脆就带着他们来到了湖边,征求他们在这里盖住宅区盖在什么具体位置,什么样式的楼房,要盖多少层等。
  这些人哪懂这个,提的建议也都是瞎参谋烂干事水平的,有说盖在湖边的坡地上,又说盖在平地上;有说盖六层,有说盖八层。
  当时尚海的住宅楼普遍都是这么个高度,他们的建议中规中矩。
  当然不能就盖这么高,最少也得盖十三四层,地皮可是很贵了,不多加以利用怎么能行。
  不过盖这个高度就的安装电梯了。
  这些的建议基本都不会被采纳,万峰之所以假装很认真地听取其实是培养他们从现在就开始的主人翁意识。
  让他们在潜意识下不知不觉就把自己当成了华光的人,正在为华光出谋划策。
  万峰正假装听得很正经的时候,电话响了起来。
第1800章
大都市人的惊叹
  电话是周黎明打来的,他被万峰派去等待十四厂的答复,现在应该是有答案了。
  “万总!十四厂已经同意我们的合作计划了,已经准备签字了,你还有什么指示没有?”
  对万峰而言这算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很好!接下来的事情你和老路按照计划处理一下就行了,路工过去没有?”
  吃完午饭,万峰带这些人到外高桥参观工地的时候就把路金水派去和周黎明汇合了。
  “路工在这里,我们正在律师的见证下完善合约,万总你不过来吗?”
  “我过去干啥!你们两个弄就行了。”
  万峰就这样好,心大!
  什么事儿他只要放手了几乎就不会过问过程,到时候让他只看结果就行了。
  用人就要相信人,如果一个企业老总对自己的属下老是怀疑,那么久而久之属下就会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说不定就得抑郁症了。
  万峰连他们得抑郁症的权利都给剥夺了。
  尚海作为一个国际都市,人多自然事儿也就多,自己这么大的企业仍在这里,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合约协议什么的要签。
  万峰觉得真得有自己的律师了。
  陈文心这娘们应该大学毕业了,再回将威的时候得去问问她妈,这货如果没跑到国外去就把她弄到尚海来,让她办个律师事务所,给华光公司当法律顾问。
  在湖边这些和这些专家们一直讨论到三点多了,万峰才陪着这些人回到了浦西。
  去订机票的谭胜也回来了,机票全部订好。
  后天早晨九点半飞渤海的飞机。
  万峰让谭胜额外订了三十二个人的机票,除了这十六位专家,他们的配偶当然也要去的。
  如果搞不定这些家伙,能搞定他们的配偶也是重要的一环,反正只要搞定其中的一个,这些人就跑不了。
  机票才几个钱!
  万峰告诉这些学者,后天早晨九点到虹口机场某候客厅集合,带上自己的配偶。
  这些专门们一听还可以带上自己的爱人,自然一片欢腾。
  和这些专家们告别后不久,周黎明和路金水也回来了,把十四厂的合作协议拿来给万峰过目。
  协议太多,万峰只是走马观花地扫了一眼,什么意见也没发表。
  这只是个像大纲一样的协议,真到这些企业合并那一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当然,这都是谭胜路金水和周黎明的事情,他可不会为这种事情焦头烂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9/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