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2149

  好玩!我这么有能耐的一个人是玩的吗?
  “领导!我还急着回家呢,要是错过了拖拉机我就得走回去了,难道等会你用解放送我回家?”
  “你想得美,我空车跑一趟送你没损耗呀?”
  “回来的时候可以拉一车砖呀,解放一车可是能装三千砖的,我们可以付一块二厘钱的运费。”
  司机吓了一跳:“这车才五吨,就能拉两千。”
  那是你开公家车,如果是私人拉砖,这车能装三千五,这可是万峰当初给人家开拖拉机经常看见到。
  “停车我要下车。”
  现在正好走到庙岭,既然周炳德没有送他回家的打算,万峰觉得还是在这里下场比较明智,他在这里下去可以坐往孤山方面的客车。
  “哈哈,上来就下不去了。”周炳德得意的哈哈大笑。
  怎么领导都这德行?
  万峰是看出来了原因了,周炳德在单位比较强势,工作的时候大家公事公办还凑合,但到了闲时就没人带他玩了。
  这货这是寂寞难耐外加苦闷了,万峰因为从来也没拿他当回事儿,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他算是认万峰当知音了。
  现在把他弄来就是陪他解闷来了。
  这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呀?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他们公司没有拍马屁的,但是这不科学呀!
  这世界还会少了马屁精吗?
  杨房公社就在红崖县城的西北,离红崖县城大约在五里地左右,有通往秀延县的公路就在杨房中间穿过。
  二十几年后这里有连接渤海和东丹市的高速,三十多年后连接双座城市的高铁也在这里。
  但此时这里一片荒凉,尽管是一个公社所在地,但除了道边有几个大院子外就是稀稀拉拉的小草房。
  解放在一个青石砌墙的院子门口停下,周炳德开门下车,万峰跟着也下了车。
  大门口已经有几个人等在这里,看穿戴似乎是杨房公社的干部。
  杨房公社一干干部看着周炳德带着一个少年出来集体懵比。
  “周队长,这小孩谁呀,你儿子?”
  周炳德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对对,我儿子,干儿子。”
  万峰这叫一个郁闷,稀里糊涂就出来个干爹。
  一番寒暄后周炳德就和那些人进了大院子。
  这个大院子以前好像是个什么工厂,占地面积不小,但是地面长满了茅草,几乎占满了地面。
  院子的北面有一排厂房,窗户都被木板子钉死了。
  周炳德和杨房的干部们在院子里指指点点的,万峰跟在他们后面听他们指点江山。
  听他们说话的意思似乎是要在这里借着旧厂房翻建新厂房,似乎要建个什么酒厂。
  酒厂!
  万峰皱着眉头想,然后就想起这里要建什么酒厂了,是啤酒厂。
  红崖县当初可是有个非常有名的啤酒厂,记得好像就是在八一年开始建设,中间因为进口设备耽误了一段时间,建成投产的时候都快八四年了。
  啤酒的商标是浪花白啤,开始闯牌子的时候,可以说方圆几个县无出其右,几乎横扫了附近几个县市的所有啤酒市场。
  啤酒厂辉煌了几年,但于九十年代开始衰落于地方保护主义和厂内的腐败,似乎在两千年左右彻底倒闭了。
  “这里要重建的话有些老厂房都得推倒,哎,那些封了窗户的屋子里还有东西吗?”周炳德指着那些被木板封着窗户的厂房问。
  “是以前工厂的一些旧设备。”
  “在明年三月开工前要搬出去呀。”
  “那好办,过些日子就把这些设备送废品站去。”
  这些话万峰听着没什么意思,就脱离开这些官僚们,一个人在院子里溜溜达达。
  三溜达两溜达就溜到了到那些被木板封住窗户的厂房前。
  这些厂房有的窗户还多少有两块玻璃,有的则连块玻璃都没有。
  万峰扒着窗户能清楚地看清屋子里的东西。
  里面是一些样式奇怪的机器,很长,大约有十几米二十米长的样子。
  万峰所在的位置看到一个转盘,转盘上有一些黄铜的像马蹄铁似的部件。
  这机械设备看着真眼熟呀,对了,这不是饮料灌装机吗!
  这玩意万峰一点不陌生。
  上一世他从龙江回到将威时就在将威大队的院里住,正好那一年有人就在大队院里办了一个汽酒厂,也就是最低档次的饮料。
  当时他闲着没事就跑酒厂去蹭酒喝,许美琳那时就在这酒厂里干活,万峰就是从那时候起和许美琳恋爱的。
  这些机器能看出还很新,这就卖废品了这不是败家吗!
  “小万!走了!”
  万峰正在痛心疾首的时候远处传来周炳德的喊声。
  回到汽车上,汽车开动了,万峰对着周炳德伸出了手。
  “干啥?”周炳德疑惑地问。
  “你不是说我是你干儿子吗?但干爹的连礼物都没有就想认干儿子了?拿礼物来。”
  周炳德吹胡子瞪眼:“人家都是干儿子孝敬干爹,怎么到了你这里管干爹要东西?”
  “我现在还小,没经济能力,等我有钱了自然会孝敬你,但是现在你得出血。”
  “那算了,你这干儿子我不要了。”
  这些当官的说话从来不算数。
第0193章
原来我是有用的人
  汽车回到工地的时候,杨宏的拖拉机也来了,装卸工袁文正在卸砖。
  袁文拿着一个砖卡子有板有眼卸着砖,一点没看到他着急的样子。
  他也确实不用着急,反正卸完回家他的一个公分就到手了。
  万峰在边上看了一会儿开始发表意见。
  “怪不得你卸一车砖这么慢,现在不急这还行,但是将来有大工地大量用砖,如果按照单车核算,就你这卸砖速度连个饼子钱都赚不回去。”
  袁文糊涂了:“卸砖不都是这么一丁一丁地码吗?”
  “你这样卸得慢而且还多出力,我告诉你怎么卸快还省力。”
  万峰上一世可是跟着车拉过一年砖的,那还是卡车可比这22拖拉机高多了。
  拉砖的车越高卸车的难度也越大,他们一车拉四千砖,一天早晨五天进砖厂,晚上八点回家一天要拉四车砖,若是像袁文这么干,一天两车都拉不上,那还赚个屁的钱。
  砖垛在北方农村通俗的单位是丁,一丁砖是二百块,四四一层一共十二层高,上面飘八块正好二百块。
  “这车一车拉一千砖,也就是五丁砖,你先打出五丁砖的底,然后全部一层一层的码,砖垛越高你卸得越省力,最后你站到车斗上直接码垛就可以了,不信你试试,保证比你这码一丁卸一丁快还省力。”
  袁文半信半疑地按照万峰教的方法卸砖,待砖卸完一看时间果然节省了近十分钟的时间。
  “你手臂摆动的频率太慢,你要是摆动再快点还能节省出更多的时间。”
  边说边做了几个示范动作,把袁文都看傻了。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万峰在东头下了车,这个时候去栾凤家就是去混饭吃了,这点自觉他还是有的。
  吃完晚饭,万峰和诸艳一起来到了栾凤家。
  晚上的栾凤家非常的热闹,有十多人聚集在她家,主要是那些来交绣花图案的洼后女社员。
  她们把绣好的图案交给栾凤,栾凤检查完毕合格后付给她们相应的报酬,然后把她需要的图案再交给她们,让她们拿回去加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