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6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8/2149

  “那就先从红崖县查起,杨哥!你们三个回南湾厂去查销售记录,然后挨个买主查找,如果这辆车是红崖的就一定能够找到。”
  杨建国带着韩猛赵刚回南湾集团去查购车记录,万峰在医院里安心养伤。
  栾凤和张璇对万峰的照顾非常的周到,喂水喂饭、洗衣擦身,端屎端……
  这个不用,万峰自己能上厕所了。
  这让某人非常的高兴,希望自己在医院里常住下去。
  他担心一出院,栾凤的脸就城头变幻大王旗了。
  是人就没有希望在医院里住着不走的,万峰大概是唯一的一个奇葩货了。
  但他就是再希望也是白扯,当医生告诉他可以出院了,他还以为听错了,再三的询问了好几遍。
  “小样!你还挺愿意在这里住呀,不会是想在医院里过年吧?”栾凤没好眼色地看着某人。
  “在医院里过年可不是顺便谁都能实现的,咱们今年体验一下如何?”
  “给我出院!”
  一月十号,在医院里住了一个星期后,万峰终于出院了,或者是说被栾凤和张璇像押俘虏一样从医院押出来了。
  因为消息封锁的严密,将威人除了极少数人以外没有人知道万峰住院的事情,包括他的家人。
  万峰每年都会在将威失踪好几回,因此这次失踪又出现没有引起将威乃至南湾集团人的一点反应。
  好像这个老总丢了又出现了没多大区别。
  就连母亲看到万峰也只是平常地说了句回来了的话。
  万峰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加强了栾凤家和传呼台的防范警戒力量。
  栾凤家和姥爷家的院墙要加高,上面得拉铁丝网,大门要换成铁板门。
  只是现在是冬天,院墙加高的工作要过年开春后在干了,只是把两家的大门换了。
  同时叮嘱栾长远一家人夜晚没事儿尽量不要外出。
  还有就是把洼后晚上路灯的停灯时间由晚上九点半延伸为一夜。
  以前为了省电,将威全村大部分的路灯夏天是八点开十一点灭,冬天是六点半开九点半灭。
  主要就是为了省电。
  再有就是加强夜间巡逻了。
  张璇的传呼台本身就有安保公司的白天两个晚间三个安保人员在里面值班,这个万峰担心的还轻一些。
  万峰让张璇管住传呼台的姑娘,晚上最好不要让她们乱窜。
  等把这些事情安置妥当也就腊月初八了,还有二十多天企业就要放假过年了。
  杨建国三人的侦察技术还是非常厉害的,他们通过南湾集团的销售记录把红崖县里的南湾皮卡做了个登记,一辆车一辆车的查证。
  腊八这天下午,他们向万峰反应了他们查证的讯息。
  “红崖包括将威一共拥有南湾皮卡五百七十三辆,其中将威村拥有四百一十四辆,经查证,在一月三号晚间,将威用有的皮卡没有出门的。”
  下了一天的雪,晚上开车出门除非是特别急和大的事情,否则脑袋稍微好使点的都不会开着那玩意儿出门,说滑沟里也就一眨眼的事儿。
  “除了将威外,红崖其它地区一共有一百五十九辆,其中红崖县城有一百二十三辆,青山镇有二十一辆,其余在红崖各乡镇。这些车大部分都是事业单位的车,只有少数是个人拥有。经查证,一月三号晚上,这些车里只有三辆车夜晚出去过,都是私人的车也都是红崖县城的。一辆车是因为家人得病送病号到医院,时间大约是晚上十一点左右,车送完病人就停在医院。一辆是到朋友家吃猪肉的人,该车是晚上九点多钟回来的,再就没有出门。”
  这两辆车明显不应该是。
  “最后一辆车是红崖铝线厂老板的,据他回忆,这辆车在三号下午被他一个朋友借去,第二天上午送回。”
  “知道他这个朋友叫什么名字吗?”
  “铝线厂老板说他这个朋友的名字叫李固。”
  李固?
  好像听说过呀。
第1866章
没有雄心夏秋隆
  这个名字万峰听着感到有点熟悉,如果没记错的话他和这个李固是打过交道的。
  而且是一定打过交道的,只是一时半会儿他还想不起这人是谁。
  万峰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也没想起这个人是谁,就站起来走出办公室。
  他不能老在办公室想这个李固是谁,他还有事情要做。
  依梦的升级版皮卡生产线安装完毕了,他请示万峰头年要不要开工投产。
  集团腊月二十六放假,还有十八天的时间,开屁工呀。
  着急也不在乎这几天吧。
  “过年再开吧,马上就过年了,咱华国人忙活一年不就奔奔这几天吗,让大伙都轻轻松松乐乐呵呵地过年,过完年再说,咱不缺这点产量。”
  就是开工生产出几百台车又能如何?
  人该轻松的时候必须要放松神经,老绷着对身体有害。
  在小车部门的车间里,万峰看到了第二条皮卡生产线,第二条线经过加工升级比第一条线高级多了,虽然还算不上完整的全自动线,但也算是无限接近了,单是人工就比第一条线节省下了三十四人。
  而且产能还提高到了五万台。
  万峰一听眼冒金光,关海部门可以呀!
  看来年会是他部门评二等奖有点少了。
  就这天线省下的三十多人,一年连工资带奖金就能给他省下十几万,还有多出的产能呢!
  万峰决定到关海部门去看看。
  关海部门去年年会的时候第一次获得了四十万元的科研二等奖,这对他们是个巨大的鼓舞。
  以前他们部门顶多获得过鼓励奖。
  万峰来到加工部生产线组的时候看到的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关海向万峰介绍了这个新部门的情况。
  生产线部门现在有员工八百多人,有了充足了人力,工作面也就铺得开了,他们现在兵分五路,有造摩托车线的有造皮卡线的有造卡车线的,还在给电子部门打造两条流水线。
  一条手机线一条VCD线。
  这两条线的设计是顾红忠部门和秦光辉部门联合设计,他们只是打造出来就完活儿。
  但这两条线关海认为要打造出来难度可不低,因为这两条线不但是电子类的而且自动化程度相当的高,这对没有打造过电子类生产线的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华光以前的学习机和传呼机流水线都是顾红忠带着他团队的人自己捅咕出来的,现在集团有了专门打造流水线的部门,他们当然就不自己动手了。
  省出时间研究点什么不都是钱吗。
  这个新成立的部门不但要承担新自己企业的新生产线研发和打造,还兼顾着外面企业的生产流水线设计打造的重任。
  关海现在就在给东山一个生产车辐条的配套厂研发一条先进点的流水线。
  看到辐条万峰才想起此事的摩托车轮胎还是辐条固定为主,他们是不是该开始研发一下铝合金轮毂了?
  这个万峰得回去和陈道商量一下,让他和李达合计一下。
  听关海汇报完毕,万峰鼓励他好好干。
  从生产线部门出来,万峰刚回到办公室一杯茶水才喝了一口,电话响了起来。
  “兄弟!今年方便面的分红钱我打到你账户里了,一共是一千一百万。”
  对面是夏秋隆,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把方便面厂的分账准时打到万峰的账户里。
  想不到方便面的分红已经过千万了!
  “夏哥,方便面今年这分红不少呀。”
  “今年这不又多了个分厂吗。”
  方便面厂从生产出第一包方便面起,就保持着一年多开一个分厂的速度。
  从天晶到东莞,今年又在川蜀省开了第三家分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8/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