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6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5/2149

  当然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活法,这个和万峰无关。
  他也没有要去做音乐的想法,如果他有这个想法倒是可以把黑豹乐队签过来,当然前提是让那个女人有多远就离多远。
  一曲《一无所有》唱罢,那些围着看热闹的青年男女鼓起噼里啪啦的掌声。
  这些小年轻的看架势都具备成为脑残粉的潜质。
  这几个家伙没穿工作服,看不出是哪个企业的。
  万峰对主唱招招手:“过来!”
  主唱满脸笑容地跑到万峰面前:“万总!您叫我!”
  万峰心里,自己都开始被称您了,我这是要老了吗?
  “你们哪个企业的?”
  “就是您企业的,小车的。”
  “倒班?”一线工厂实行的是三班倒工作制。
  “嗯。”
  “你们这算是一个乐队吗?”
  主唱有点腼腆:“我们就是喜欢,几个算是志同道合的人凑付在一起玩玩。”
  “你们这乐器也不全呀?”
  “没钱买。”
  万峰想了想说道:“下午一点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说完万峰就转身往回走,主唱和他的两个小伙伴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关海部门万峰也不去了,回到办公室就把步步高的歌词写了出来。
  一点多钟,那五个家伙来到了万峰的办公室。
  “我有一首歌,你们记一下谱,两天时间给我学会。”
  说完,万峰就把步步高这首歌完整地唱了一遍。
  “万总!这曲子是你自己做的?怎么没听过呀?”
  “当然是我做的。”万峰一点都不脸红。
  “万总你太厉害了,还有你的嗓子这么好呀,要不你到我们乐队当主唱的了。”主唱惊讶地道。
  他们从来没听说过老总会唱歌,这不但会唱还会作曲。
  这蛋扯的,他一个集团老总去当主唱?
  “别扯淡!把这个曲子好好练练,这是要做广告用的,对了,你们那破乐器不行,得换好的乐器,还有你们乐队叫什么名字?”
  “南山下乐队。”
  这名字起的,也算是接地气了。
  万峰想了想,干脆站起来:“跟我走三个人。”
  万峰出门开车拉着三个乐队的人直播红崖百货。
  红崖没有专门的乐器行,买乐器也只能到百货了。
  百货商场里能有什么上档次的东西,也就是凑合着用吧。
  万峰买了两把吉他一把贝斯,一套鼓一台电子琴,加一套舞台音响设备。
  一共花了三万块钱。
  万峰摇头,你就看花这两个钱就知道这套东西高级不到哪里去。
  万峰对这些乐器不满意,但那几个乐队的家伙却乐得自己姓什么都忘了。
  把乐器拉回将威,万峰还给他们弄了一间排练室。
  几个家伙把乐器支把起来,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总算把这首步步高的歌曲学会了。
  “你们好好练习练习,明天我来听听。”
  万峰扶植一个乐队当然不是闲的蛋疼,这几个家伙如果练好了,以后给厂子做个广告,给VCD拍音乐带什么的不就不用花钱请人了吗。
第1884章
商战
  商战这个东西拿到表面上就是大家互相压低产品的出售价格,通过这种自杀式的竞争压缩对手的生存空间。
  任何一个产品都是有价格红线了,在这个红线之外则说明有利可图,超过了红线就证明亏损了。
  商战就是考验厂家的承受能力,考验厂家本身的技术力量,经济实力,品牌的号召力等等。
  如果一个厂家的产品在这些个领域都没有优势,那么基本上扛不住对手的降价打压,最终难逃破产或被对手兼并的命运。
  市场自然也就被对手占去了,这个时候对方会通过涨价把先前的损失捞回来。
  这是表面上你能看到的,好像很光明正大。
  其实背地里还有无数不为人知的勾当发生,造谣中伤,污蔑诽谤、绑架杀人等等等等。
  这种宛如战场上真刀真枪一样的商战尤其在洗牌期非常常见,血腥且残酷。
  这期间小的厂商被洗牌出局,资源和市场最终集中在少数几家的手里。
  等过了洗牌期就是稳定期了,市场上就剩下两个大的巨头,它们占去了八成的市场。
  这个时期的商战大多就处于动手不动口阶段,表面上大家互相嘴炮,背地里合伙赚钱。
  与摩托拉相比,华光在经济实力、技术储备、品牌号召力方面都不如对手。
  字面看落败的一定是华光。
  而且松下也加入了这场降维打击,面对两个巨头的围剿,华光该怎么应对?
  万峰的策略很简单,就一个字:干!
  不就是你便宜了我再便宜吗!这有什么呀!
  唯一让他弄不明白的是摩托拉放着年前那么好的市场不战,过完年来了穷精神了?
  华光的应战干脆利索,出手就把数字机的价钱降到了八百元,比摩托拉九百元的降价更直接。
  香港一家原本名不见经传创刊不久的叫巨华日报的报纸在头版头条放出了一个新闻。
  大陆华光传呼机应战摩托拉和松下联手,传呼机大跳水,直落八百元。
  不想这条原本平淡无奇的消息却异军突起,一个早晨,原本销量只有几百份的巨华日报销量猛增到五千份。
  虽然华光传呼机在香港的销量非常不错,但是却处于一种产品卖的不错但厂家却不受关注的矛盾状态。
  这则新闻倒是让华光公司走进了不少人的视野。
  第二天,这份小报又放出了一条关于传呼机的消息:大陆华光老总放言,传呼机价格还有走低的可能。
  这则新闻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华光的老板说了,传呼机的降价还没结束。
  这又让更多的香港人知道了华光。
  华光传呼机的降价让摩托拉和松下也联手下压价格到七百八十元。
  这是巨华日报又刊登了一个头条:华光老总直言不惧摩托拉和松下两大巨头的打压,华光传呼机再次降价五十元。
  从二月十四号爆发传呼机价格大战开始,到二月十七号。
  短短四天的时间,传呼机市场分没分出胜负不说,巨华日报和华光倒是成了香港很多都知道的两个名字。
  巨华日报的销量已经达到两万份,而华光传呼机竟然成了香港家喻户晓的品牌。
  巨华日报的老板林来嵘哭笑不得,去年她还不明白那个鬼头鬼脑的家伙要她办一份报纸干嘛,现在她知道了。
  搞企业确实应该有自己的喉舌,不但能赚钱还能为自己的事业发声,引导舆论。
  林来嵘心里想什么万峰不清楚,传呼机的价格战能打到哪一天他也无法预测,反正打下去就完了。
  数字机他是做好打到底的准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5/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