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6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8/2149

  获利数百万元。
  童思洋乐得够呛,脸上成天红光满面,连腮帮子上的痣都发着光芒。
  他现在就可以确定,今年是渤海音像社一个丰收的年头,年底一定有数量可观的奖金。
  渤海音像出版社吃香的喝辣的,自然有音像界的人眼红,吵着要分一杯羹。
  华光把VCD碟片的制作权售卖给了渤海音像出版社,当然要找渤海了。
  这样童思洋也就成了忙人。
  虽然平时音像界聚会的时候大家在酒桌上称兄道弟的,拍胸脯胡乱应承一些事情,但在到了关系到自家饭碗的事情就不能马虎了。
  童思洋想了一天,感觉这事儿不太好办就打电话问万峰。
  万峰想了想说道:“童社长,VCD光碟的制作其实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知道原理的能做CD就能做出VCD碟片,我可以很明白地告诉你,明年的这个时期真的盗版光盘就会问世。我所说的真盗版光盘可不是你们这些音像社鼓捣出来的,而是普通人弄出来的,那个时候什么样的光盘都会出现,你觉得你该怎么办?”
  童思洋沉默了一下:“你的意思是就是我们不弄,老百姓也能弄出来?”
  “对!”
  “这么说我们也没有几天好日子过了?”
  “对了!这是大势谁也改变不了。所以,趁现在还有价值能套现就套一点,只要其它出版社付给你一定的费用你就把制售权分出去,等到到处都是盗版的时候,你卖给谁去?”
  童思洋想想也是,挂了电话后就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在会上把这事儿阐述了一遍。
  经过一阵瞎呛呛,最后达成了共识,只要哪个出版社交十五万元的制售转让权费用,哪个出版社就可以获得制售VCD碟片的资格。
  童思洋一吐口,钱就像长翅膀一样地飞进渤海音像出版社的账户,出版社的账户上凭空就多了好几百万元。
  有了全国几十家音像出版社的支持,VCD碟片像雪片一样出现在全国的音像市场,有了丰富的软件又开始倒逼影碟机的销售上涨。
  但即便这样,影碟机的销量对南湾集团来说也是最差的。
  与影碟机不痛不痒的销售相比,华光101的销售势头却是异常猛烈,在华光上了第二条半自动生产线增加了日产五百部手机的产能后,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地步。
  如果把这个势头保持到年底,单单大哥大就能给集团创造出十亿以上的利润。
  全国有这么大基数的人群用大哥大吗?这个问题万峰也是不清不楚。
  不管现在有没有,这个基数的人群只会一年年增多不会一年年减少,因此流水线还是要上,手机的样式也要增加,技术同样也在不停地研发。
  万峰把顾红忠和于正东叫到眼前,很明确地告诉他们下一代的移动电话将进入数字时代,要他们从现在就开始了解和研究数字移动电话。
  九四年华国就会启用自家的GSM网络,也就是俗称的2G网。
  可惜国内没有一家能制造数字电话的企业,得益的却是九五年发布GH337的爱丽新,爱丽新在华国发了大财。
  挪鸡鸭和摩托拉看着眼花,也气势汹汹地杀进华国市场,经过两年的厮杀,最后这三家占据了百分之八十的手机市场份额。
  就是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也是西门子、阿尔卡特和松下,完全没有华国人什么事儿。
  钱被人赚去外,国人的信息资料也被外国人掌握。
  这是上一世华国移动通讯领域的事情。
  这一世万峰可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他相信只要华光能在数字手机上取得突破,国家就会毫不犹豫地支持华光,这样华光手机就会占据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那可是利润几百乃至上千亿的市场。
  顾红忠对万峰的话向来是言听计从,这番谈话结束,他们团队的主攻方向马上就转移到了数字信号移动电话的研发上面。
  于正东到华光也有两个月了,万峰私下问顾红忠对于正东的看法。
  “妖孽!非常非常的妖孽,万总!我怀疑你的眼睛有问题,你都是在哪里发现这些人才的?我要研究研究你的眼睛,说不定能获得个什么诺贝儿奖。”
  顾红忠几乎轻易不夸奖人,能从他嘴里说出妖孽,而且前面还加了两个非常,这说明于正东确实是有两下子。
第1899章
吹过的牛都实现了
  尚海华光电子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再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华光园二期工程的变化外,巨大的变化则是人。
  两个月的时间,在姚国胜、丘震和孔令燕三人组成的小组考核之下,华光电子又从尚海各个要黄未黄的半导体单位吸收了超过三百人的科技工作者。
  这三百多人里,专家学者累的高级工作者达到了三分之一,其余的人也达到了研究员的水准。
  同时,华光电子的工厂里也招收了上千名年富力强的半导体员工。
  截止到六月五号,尚海华光电子已经接收了尚海半导体行业技术人员两千人,普通工人近八千人。
  尚海华光电子已经成了一个有万人规模的大型半导体企业。
  华光电子为尚海市政府解决了一个巨大的老大难问题,就算没全部解决也解决了一半。
  这么多人仅仅工资就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因此他们得有活儿干,具备自己养活自己的的能力。
  好在华光电子七个大车间都在忙碌地生产着各种各样的半导体电子产品。
  这些产品中超过八成产品在生产完毕都进入了军方,余下的产品才进入民用市场。
  现在南湾集团已经成了军方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从机床到电子产品涵盖好几个领域。
  军方现在用的机床和电子元器配件大部分来自南湾集团。
  海湾战争和苏联解体让华国人蓦然发现这世界并不是和平的,依然充满危险。
  海湾战争更是让军方发现了自己的软肋。
  于是,军队的转向和建设边刻不容缓地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尤其是信息化方面。
  电子方面的元器件的需求就有了如下的要求,军方自己的企业能生产的就不会到社会上去求购,国内企业能生产的就坚决不要国外的,实在没有办法了才去采购外国的产品。
  主要就是为了安全第一,因为电子类产品太容易安装后门了。
  华国人在这方面也是吃过亏的。
  鉴于双方多年良好的合作关系,南湾集团就成了军方重点的合作单位,因此下到南湾集团的各种半导体产品订单络绎不绝。
  虽然军方订单的利润普遍不高,但是养活这些工人还是绰绰有余。
  “小子!我发现你小子的想象力非常的丰富,给我联想一下军队的发展方向。”
  这是诸国雄今年第二次到南湾来了,他这次来万峰意外地在身边看到了自己的老弟。
  他们虽然都穿着便衣,但是老弟身上已经有了一些军人独有的英气。
  军队到底是一个出息人的地方,万峰到军队也才半年多,但眉目间已经有了军人的刚毅。
  万俊这是成了诸国雄的警卫员了吗?
  虽然心里有这么个疑问,但万峰没问。
  “姥爷!我那不叫联想,是瞎想,你们军队的事情我可不敢瞎想。”
  “瞎想也行,先说说飞机。”虽然苏联变成了俄罗斯,但是俄罗斯领导人却没有懒歌儿巴乔夫时期签订的合同,首批十二架苏27在去年底已经交付了。
  第二批S27也是数天前到达,这比上一世华国进口这种飞机提前了半年多。
  万俊现在确实是被诸国雄调到了身边,是准备当警卫员培养的。
  下意识里他是把万俊当成了万峰的一个影子,妄图在万俊的身上或者是嘴里听到类似于万峰的谈吐。
  这不是胡扯一样吗,万俊当初虽然被万峰逼着和人去讲话,也基本上算是锻炼出了一定的说话水平,但他毕竟只是一个普通人,哪里会有万峰这种初听就是胡说八道,但是时间证明他的每一句胡说八道都是真理的谈吐。
  “姥爷!咱说战斗机不如说说猪肘子怎么样,我现在发现猪肘子有一百零八种吃法。”
  “少给我胡扯,给我说。”
  “说啥呀?”
  “说说将来战斗机的样子,咱们军方现在拥有的S27属于第三代战斗机,给我瞎说一下下一代战斗机或者下下一代战斗机是什么样子的。”
  “姥爷你这不是为难我吗,我现在连轿车都没造好,你让我对下一代战斗机发表意见?”
  “我就是喜欢听你胡说八道,你吹牛的样子我非常喜欢。”
  万峰心累,你这什么嗜好呀,没事儿喜欢听别人吹牛。
  “那我可就瞎说了?”
  “我就是听你瞎说,万俊!把你哥哥吹牛的话都记下来。”
  万峰吓了一跳:“干啥?准备将来秋后算账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8/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