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6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6/2149

  万峰把他们带到了他选择的那座小山。
  小山有一条土路从山脚穿过,皮卡只能开到山脚了。
  众人在这里下车,徒步上了小山。
  辽南二月底的山上已经没有了雪的影子,但也没什么绿色,只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矮树丛和枯萎的荒草。
  万峰把他们一直带到山顶。
  这座小山别看山不高,但山顶相当的平坦,面积非常的大,目测有上万平,如果用推土机四周推推,面积还可以扩大。
  站在山顶的最高处,山背后是蜿蜒流过的因纳河,左边有一道比山顶稍显低矮的山梁和一里地外的平山相连。
  前面还有一个比这个小山矮一些的下山,右边山下是一块水田,两里地外就是渤海到东丹的国道。
  “重点高中我就准备建在这里,坐北朝南,最北面将建四层高的教学主楼,两层的教师楼在东侧,西侧是宿舍楼和食堂实验室什么的。学校的运动场我准备修在东边的山山梁上,这样学校里面的广场除了留出操场之外,还可以修一个校园中心花园,学校的四周会栽上各种好看的树花坛,力争把重点高中打造成一座花园式的学校,具体的任务已经交给建筑公司了,过些日子设计图就会出来。”
  说完这里,万峰抬手往正面那矮了很多的小山一指:“对面的小山将是乌炉中学,以后乌炉中学就和重点高中为伴了。”
  “万总!这里的交通怎么解决?”
  “交通好办,往西从这里到国道我们会修一条油漆路,往东南这条油漆路会和乌黑公路连上,国道连接处将来会设车站。这里的风水我找人看了,别看因纳河从山后经过,风水先生说了河就是龙,有龙从背后过是龙兴之地。”
  万峰的话让这些知识分子有点无奈,这怎么和风水都扯上关系了?
  “对于教师,到时候我会捐赠两台客车,早晚接送教师上下班。”
  万峰已经把学校规划的面面俱到了。
  对这里的地势这些头头脑脑们没有意见,如果真按照万峰的设计,这里环境幽雅,景色怡人,是个适合学习的好地方。
  学校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校址选定后,万峰就和谭春具体地研究了一下重点高中和乌炉中学的规划设计。
  谭春拿出设计图做出预算后,万峰这边就拨款开始建设,预计到十月份这两座学校会竣工,明年春天投入使用。
  谭春虽然开发区的工程完工了,但是将威这边的工程有多了起来。
  除了这两座学校外,万峰还有一个华国科技园地将在春天动工,再加上他准备把卧虎参照小树屯的模式进行开发。
  这些工程外,今年他还接了十几个厂房的建设任务。
  这些厂房都是新到开发区落后的企业,都是给南湾汽车做配套的新配套厂。
  这些新配套厂的厂址大多都选在黄辉村和平山村。
  因为将威村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在接纳企业了,现在新建的企业全部规划在将威开发区的平山、黄辉和上桥三个村。
  上桥因为隔着一座南大山,现在还没有企业到上桥落户。
  办完了这些事情,万峰回到办公室开始关注集团的事情。
  明天是三月一号,微面要下线,尽管它只是一辆微面,但对南湾集团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儿。
  这辆车万峰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幸福之光,和它上一世的名字有两个字的偏差。
  万峰正准备到新厂小车部门去看看幸福之光准备的怎么样了,电话响了。
  打来电话的是林来嵘。
  “原来拖欠你的钱已经换成了米元打到你的账户里了,这一批的货的钱也换好一起打进去了,一共是五千万米元。”
  当时国家自定的牌价的一比五块八上下,但是这个牌价你到银行里根本兑换不到米元。
  黑市里的米元兑换价基本都在七元四角到八元之间。
  万峰如果把这些米元拿到黑市进行兑换,眨眼就会多出一亿多元。
  “知道了,还有别的事儿吗?”
  “还有一个事儿,香港有一个搞传媒的要买咱们的巨华日报,你有没有卖的想法,对方给一千万港币。”
  当初林来嵘听万峰的话创刊这张报纸的时候也就花了几十万,现在能卖一千万,她觉得有卖口。
  “香港搞传媒的?叫什么名字?”
  “一个叫李之印的,以前也是你们大陆的,偷渡来香港的。”
  万峰想了想追问了一句:“他是不是经营过一个服装品牌叫左蛋奴的?”
  “对对,就是他!”
  “让他有多远就滚多远!”万峰猛地吼了一嗓子,把电话里的林来嵘吓了一跳。
  林来嵘有点疑惑:“你认识他?”
  “那个人不是什么好鸟,立场不同不相为谋,我劝你和你家族最好也离这王八蛋远点,如果和他打咧咧,以后咱们也没什么合作的机会了。”
  “这可有意思了,你怎么认识他的,他当初在大陆和你是仇人?”林来嵘打破砂锅准备问到底。
  “反正你离他远点就是了,他是个阴险卑鄙无耻的人,如果现在能打死最好,免得祸害人。”
  “香港是法治社会,怎么随便就想打死人呀?这不可能!”
  “香港是法治社会?我就呵呵了,自欺欺人而已,不说了,和你说这个也没什么卵用,你现在理解不了。”
  他总不能发生在几十年后的事情说给林来嵘听吧?
  “神神叨叨,云山雾罩的,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好了挂了。”
  万峰的好心情被这个恶心人的名字恶心了,这货就是在香港,如果在大陆说不定他真找个什么悠悠制造个车祸什么的干掉他。
  这种垃圾生活在世界上本身就是个错误。
  深吸几口气,在一张纸上写上李之印的名字,然后从抽屉里翻出个打火机一把火烧了。
  这心情才好了点。
  现在去车间看看微面准备的怎么样了。
第1943章
精神胜利法
  李之印这个人是东广人,出生于解放前夕,青年时期这货设法去了香港,几番摸爬滚打之下他在香港创办左蛋奴,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富豪了。
  后期他卖掉了服装在九零年开始搞传媒。
  起先是靠专门揭那些明星的老底绯闻什么的活着,后期不知怎么回事就开始胡编乱造了,净刊登一些乌漆嘛黑的东西。
  这样的人万峰岂能把报纸卖给他?
  他用这报纸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自己不跟着背黑锅吗。
  他就是把报纸停了也不会卖给他。
  一口拒绝了李之印买巨华日报的事情后,万峰从办公室出来进了新厂。
  新厂的院子里很是热闹,那些来提车的直销商在等皮卡车。
  从厂里出来一辆就被提走了一辆。
  明年国家出台的机动车新政策后,皮卡就被划到卡车里去了,而且大城市还禁止皮卡进街,这让皮卡成了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东西,大大降低了它的销量。
  不过南湾集团现在就一条老式皮卡线,一条升级版皮卡线,一共才十万台的年产量,而且四万到六万的售价也不愁市场消化。
  你买个三轮子拉货还五六千呢,皮卡再怎么说也比三轮子有档次多了。
  从九三年开始,很多省市已经看到机动车辆会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省市都在筹划建车厂。
  当然它们首先都是在筹备投资相对小一点,见效快的摩托车企业。
  比如去年成立的南方雅马哈公司上马了三千五百万投资的三十万台90CC发动机项目。
  更有如金城摩托厂采用全进口数控CNC机床,加工中心建立的FMS生产线,年产量高达60万台,花费了一个亿的真金白银。
  其实这些机床南湾集团现在都能生产,就算质量上与日本机床有点差距,但也差距不大。
  虽然他们无法生产六十万台的生产线,但是生产二十万台线还是没问题的。
  关键是买他们的这套设备,有三千万就能下来个全套,但是人家不买呀。
  万峰又不是不卖,他可不是那种狭义的人,他对国内的工业发展持支持的态度,有谁要买他的设备他是大力支持的。
  本田的生产线不但成本高,而且每在国内生产一台发动机还要向外方缴纳200元的授权费,全部成本分摊到每台摩托车上本田公司可以从华国赚走1200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6/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