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7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00/2149

  在得知万峰就是南湾集团的老总后,三个人和万峰握手并做了自我介绍。
  领头的那人叫谢长居,另外两个一个叫何家远一个叫严黎。
  他们来自北河省石家庄市。
  “吃饭没有?如果没吃咱们去吃点饭?”
  “吃了吃了,就在你们外面那条大街上吃的,想不到你们这里这么繁华,都赶上大城市了。”
  赶上大城市那不可能,不过将威这里赶上一个内地的小县城还真不为过。
  “我们厂的人在电话里告诉我说你们要买摩托车生产线?”
  “是的!我们是听我们市里一个卖你们南湾摩托的直销店老板说的,说你们要转让AX100的生产线。”
  万峰点头:“是的,我们准备转让一条线出去。”
  “万总!恕我们冒昧,卖得这么好的产品,你怎么就想转让了呢?”
  “我们要上新品,这些老产品生产线势必要进行削减。”万峰只是简单地回答了一句。
  “万总!可能人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风景也就不同,你的经营理念我们有点无法理解,一个产品行销全国能带来良好效益的时候,为什么还要推出新品?指着一款产品打天下不好吗?”
  万峰笑了,这三个人挺有意思的。
  “你们说的也有道理,现在国内很多企业家都是这么干的,只要产品有利润我就干,没有利润那天我就转行。”
  南方的老板们现在确实就这么玩的,哪个行业赚钱就一窝蜂上去凑热闹,等看看产品不行了就弃之如履再寻找下一个蓝海项目。
  当然也有固守一个领域不动摇的,比如殷振飞。
  “但这只是被动地去迎合市场,或者说是被市场逼着前进。我们之所以不这么玩,是不想被市场作用,我们要的是主动迎合市场,让市场为我们而改变。”
  谢长居叹息一声:“到底是所处位置不同见解也就不同,万总!可以带我们去看看你们的摩托车生产吗?”
  “没问题呀!”
  万峰带着三人首先来到了AX100第一生产车间一楼,这楼里有两条AX100生产线,二楼还有一条线。
  车间里的工人正在紧张地工作。
  万峰带着谢长居完整地看了一台摩托车从发动机制造到整车下线的全过程。
  “我这里的线都是二十万台的生产线,包括发动机制造线和整车装配线,你们能吃下这么大的线吗?”
  “我们就想引进一条二十万台左右的生产线,再多了我们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你们在决定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对摩托车制造有过多少了解?”
  “我们以前是造拖拉机的,对机械加工有一些了解。”
  这倒是和自己当初在将威干的套路很像呀!
  这句话让万峰对谢长居三人有了一些亲近感。
  “真巧了,当年我也是先干小四轮然后开始上摩托车的,这方面咱们倒是走了一条路。”
  “真的?”
  “当然真的,因纳河12马力小四轮拖拉机就是我们产的,不过那是另一个企业,不是我现在的企业。”
  “因纳河小四轮,知道知道,原来那玩意也是出自你手?”
  说话期间,万峰又带着谢长居三人到了第二车间去看了飞跃摩托车的生产。
  对于南湾集团的摩托车生产,谢长居三人充满了羡慕。
第1959章
脸面问题
  谢长居是在八六年承包了石家庄一个手扶拖拉机厂,然后转产生产小四轮拖拉机。
  这又和万峰有吻合的地方。
  他当初造四轮子的时候就是把洼后一台手扶拖拉机拆了改造出来的。
  谢长居的企业起先也还不错,每年也能卖个三千五千台的,也能混个千多万的销售额,百八十万的利润。
  但是从九一年后经营就不怎么太景气了,主要就是四轮子拖拉机生产的厂家太多了,几乎各个省都有,有的省甚至还有两三家。
  它们本省没有能力消化了就往外省渗透,自然就发生了价格战。
  这样本就不高的利润被越摊越薄。
  谢长居一看这不行,要不就进行产品升级转行做大马力拖拉机,要不就转行。
  就在他们举棋不定的时候,无意就知道了南湾摩托要转让摩托车生产线的事情。
  他们几个核心一核计,转行做大马力拖拉机的投资不一定会比投资摩托车少,而且市场需求有多少还不好预测,不如干脆就把这条线接过来干摩托得了。
  反正都是造车,摩托车还少好几个轱辘。
  就这么决定了,多少有点算是拍屁股做出的决定。
  听完谢长居造摩托的原因,万峰的脸那是相当的精彩。
  这思路越发地和自己相近了。
  现在车间也看了,生产线也看了,下一步就该谈谈实际的东西了。
  万峰把谢长居三人带回自己的办公室。
  递烟倒水后,万峰说道:“现在也该讨论一些实质的问题了,做一款摩托车可并不是你们在流水线上看到的那么轻松,这关系到上千个部件的生产和物流,你们既然要干摩托车,这些你们都考虑好了吗?”
  “我们来时已经做了方方面面的调查,零部件我们可能不具备全部配套生产的能力,这些只能寄希望从你们这里选购了。”
  也只能这样了,张石阡当初也是这么干的。
  “虽然我可以通过我的能力让这些配套厂家给你们和供应南湾集团一样的价钱,但还是会多出运输的成本,如果产量上去了成本也高不了多少,也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那么万总,咱们谈谈你转让生产线的价钱吧?”
  万峰思考了一下说道:“整条生产线加整车的技术转让,八百万!你们看看能不能接受。”
  万峰自认自己要的价钱并不高。
  国内南方雅马哈公司上马的30万台90CC发动机项目投资额就高达3500万,还没有关键的技术转让。
  金城摩托厂采用全进口数控CNC机床加工中心建立的FMS生产线,花费了一个亿的真金白银,虽然这是一条60万台的线。
  同样也没有关键的技术转让。
  虽然南湾转让的只是一条二冲程的AX100线,但是却包含了整车所有技术的转让,八百万的价格真心不贵。
  万峰当初买条五万台的线还弄到家还花了将近六百万呢。
  他现在这可是二十万台的生产线,而且已经升级成了柔性自动线了,就凭柔性自动线这一条就值千万。
  “万总!我们知道你这个开价确实不高,但是我们是刚创业,我们除了自己有一些钱,其余的都是在银行里贷款,这要不是市里主管领导支持,我们根本就干不起来,您看能不能再给我们优惠一点。”
  说完这话谢长居就直盯盯地看着万峰。
  这个时候万峰才发觉这货的脸皮有够厚。
  万峰想了想苦笑一声:“优惠多少?这回我让你们说个数,合理了就成交。”
  创业的艰难万峰是深有体会的,他也同情这些想干事业手里又没多少钱的人。
  谢长居三人小声地嘀咕了一阵。
  “万总!你看这样好不,我们也不太好意思要太多的优惠,你看就少算五十万行不?”
  握草!五十万还不好意思!
  其实万峰是准备少算个十万八万的,但看到谢长居一脸的期盼,万峰实在觉得不忍心说出不行的话。
  “算了!看在你们也确实不容易的样子,算我吃亏了,就当我对民族工业做贡献了。”
  谢长居脸上立刻放出了万丈光芒:“万总!您才是深明大义的人,如果打个比喻你就是天山上怒放的雪莲,乌云笼罩下那一道劈开黑暗的闪电,如果我是一个姑娘,我的心一定会为了你而凌乱。”
  万峰听着脸都白了。
  坏了!坏了坏了坏了!怎么感觉被忽悠了?
  谢长居这货一定是个大忽悠,必须让他先付钱,否则生产线绝对不能让他拉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00/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