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7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2/2149

  “沃特?”
  沃特个基霸呀,老子知道你说的都是什么玩意儿?
  下一秒电话里换了一个声音:“万总!我是阿斯米里的员工,我叫袁华,光刻机研究成功了!”
  “啊!什么成功了,再说一遍!”
  “光刻机成功了!”
  “我知道了,我马上过去。”
  关上电话万峰深吸了一口气开始纳闷:我为什么没觉得高兴?我不是应该高兴才对吗?是不是因为自己才下楼这些家伙就告诉自己光刻机研究成功了。
  那他还的跑上去,这不折腾人吗?
  万峰转身就往楼上跑。
  四楼里阿斯米占据的地方是最大的,大概有半个楼层,人也是最多的,七百多人。
  这些人都是后期一点一点进去的。
  居里特团队的核心人员才四十多人,余下的都是给他们打下手的人。
  这些给老外打下手的人可都不是一般人,除了头两年外,后期进去的全是大学生。
  说是打下手其实就是进去学艺去了,万峰不可能就靠那几十个老外。
  他对老外总感觉不放心,尤其是没受过马恩列毛思想教育的西方老外他更不放心。
  这些老外的心里根本没什么道德水准,说话不算数的时候比比皆是。
  所以他插进去五百多个大学生,尤其是这两年进去的最多。
  今年南湾集团包括华光电子又是进来了两千多个毕业于各理工院校的大学生。
  现在他有充足的高素质人员。
  万峰来到阿斯米的区域的时候,这里真的就像欢乐的海洋,几百号人在这里又蹦又跳的就不怕把楼踩塌了。
  这些人此时也不分你是荷兰还是华国的是男还是女,互相搂搂抱抱的毫不避讳。
  居里特看到万峰来了拉着万峰的手用半生不熟的华语说道:“成功了!成功了!”
  到现在为止,居里特等人已经到华国快六年了,除了模样和华国人不一样,说话舌头有点发硬外,其余的地方已经和华国人没什么两样了。
  生活习俗已经完全华国化,这些老外虽然还过圣诞节但明显他们对过春节的热情更加的高涨。
  你若是冷不丁问他们是哪里人,他们的第一句回答肯定是华国人,过四五分钟可能想起自己是欧洲人。
  阿斯米研制成功的这台光刻机是TWINSCNA系统光刻机。
  于上一世于2000年8月成功的这台光刻机不同,上一世这台光刻机8月份出来,11月份就获得了日本一个企业的订单。
  而现在这台光刻机虽然成功了,但是居里特并不满意。
  居里特对这台机器的扫描和成像技术不太满意,这两个瑕疵之处影响了光刻机的效果。
  他明确告诉万峰他需要一个MSEI公司出品的这两样技术,然后还写下了这个公司的英文全名。
  其实这台光刻机上面需要的部件有很多都是万峰让巨创贸易从外国进口的。
  巨创通过英国分部买下这些部件然后运到香港再交到万峰公司的人手里。
  不过这些部件进口一样华光这边就备份一件,现在这些部件有很多都在华光电子的研究中心里进行分析研究。
  国内能生产的在国内找生产厂家,有一些国内企业现在没有生产能力的就只能暂时靠进口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台光刻机总算是造出来了。
  万峰粗略地算了一下,这台机器前前后后他砸进去有三四十亿华国币。
  代价不可谓不高。
第2046章
启程
  这台光刻机能不能推向市场万峰并不着急。
  反正专利什么都是自己的,只要这玩意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能不能推向市场什么时候推向市场他一点没在意。
  光刻机这玩意儿是集成电路制造中最精密复杂、难度最高价格最昂贵的设备,用于芯片制造过程中的掩膜图形到硅衬底图形之间的转移。
  这玩意首先出现于六十年代,从接触式到接近式接着又经历了投影式和步进式。
  阿斯米现在研究成功的就是步进扫描式,是现在最先进的光刻机了。
  数年后它还推出了浸入式和EUV式的光刻机。
  不过那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
  就现在这台步进扫描式光刻机一旦进入市场足以打败市面上乱七八糟的各种光刻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万峰之所以不急的原因是他们现在制造的芯片用这台光刻机和步进式光刻机没多大区别,除非程功的华光二号出来也许还能用用。
  他暂时用不着当然也没准备卖给别人用,他不用别人就更别想了。
  虽然这玩意现在卖一台就过千万米元。
  但他宁可不卖这上千万米元也不准备把它卖给别人,尤其是泰机电什么的。
  我就不信你用老式的光刻机还能成为芯片制造领域的巨擘?
  将来的芯片制造业巨擘只能是我的华光电子,别人都给我往后站站。
  光刻机研究成功了,老外们要放松一下,万峰批准了他们休假的要求。
  反正他们也不是回欧洲就是在国内的风景区溜达溜达,他们的目标是去海南。
  老外放假了,和他们在一起葫芦搅茄子的华国员工自然也要放假溜达溜达。
  八月份正是旅游的好季节,反正去旅游的报销来回路费旅费,每人每天补助十块钱的饭钱。
  不去白不去,整个光刻机部门的人全去旅游去了,七百多人也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
  不过他们的目的地各不相同,又去南方的有在当地的,有去爬山有去海边的。
  万峰回到办公室打电话把居里特需要的东西转告巨创贸易的销售部门。
  南湾这边的事情忙活完,万峰又跑到了黑礁开发区。
  自己这一走保守估计半年的时间回不来,如果事情不顺说不定一年都回不来,明年这个时候那辆大卡车就到了约定看车的期限了,得有个交代。
  别到时候撒汤了。
  万峰坐着韩广家开的车到了开发区,提前接到万峰电话的文光华已经在南湾汽车的大门口迎接他。
  然后陪着万峰进厂直奔一个车间。
  “我今天主要就是来看那辆大车的,你弄到什么程度了,别耽误了事儿。”
  “应该耽误不了,你到车间看看就知道了。”
  走进车间,万峰看到一个有十二个大轱辘的大型车架子。
  除了一个大架子和十二个轱辘,别的什么也没有。
  “轮胎是东丹春光轮胎厂特制的,车的大架子是用最好的钢材焊接的,现在只是把轮胎这一套安装上,别的还没安装。”
  这辆车值钱的地方就是这些轱辘,当然不是轱辘本身,是驱动这些轱辘的底盘,这十二个轱辘可都是带驱动的,安装这十二个轱辘的驱动底盘就不是简单的事情,这是它最有亮点的地方。
  如果这十二个轱辘不出现问题,这辆车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了。
  “发动机和变速箱都没有问题了?”
  “发动机和变速箱都进行了空转、负荷、长时间极限测试,在改正解决了几十个问题后,已经通过了我们自己设置的苛刻的标准。”
  能过南湾的标准就行了。
  南湾现在自己的标准可是比国际标准都苛刻。
  在几年前,国内很多造车企业造出车只要能跑就往市场里放,产生的后果就是很多车三天两天的出毛病。
  南湾的车从第一辆摩托车开始就要经过重重考验的,就是现在有些车企的车也没经历过南湾车经过的那些磨难。
  你看南湾集团生产的车不论是卡车还是皮卡微面以及现在的微轿还是摩托,哪有经常出毛病这种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2/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