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7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5/2149

  三个人商议了和乌方谈判的时间地点,又预演了一番可能遇到的状况,一直研究到十一点钟左右。
  “对了,乌托洛斯基和高科娃他们现在什么地方?”
  “他们当然还在图而其了。”
  万峰皱着眉头想了一回儿:“联系他们,让他们过来一个人,有些事情我要了解一下。”
  “好,我明天就联系。”
  乌科蓝这边耽误不了多长时间,真正耽误时间的是博士普鲁士海峡,虽然资料上的东西都写的很清楚,但万峰觉得还是当面问问比较放心。
  李明泽坐专车连夜离开,他明天要和方商议一下谈判的时间。
  李明泽走后,万峰和许品似乎都没有困意,两人又兴致勃勃地扯了一气闲篇。
  万峰以前对许品的了解仅限于网络,此时和许品一唠才知道网络上的很多报道并不属实。
  就像万峰在网络上看到许品是文工团的,其实他的体育队的。
  许品当过海军,甚至参加过西沙海战,后来调入广州军区篮球队。
  “许哥!你真的参加过海战?”
  “你不信?这还有假的,参加海战那会儿我就想咱们要是有航母,那些宵小之徒哪个敢咋呼。”
  这倒是真的,如果华国有一个航母舰队,南海那些小岛就不会被人占那么多了。
  原来这货参加海战的时候就惦记着航母了,怪不得他会倒腾航母。
  “那你是怎么想起来买这艘航母的?”
  许品没有直接回答万峰的话,而是反问:“你是怎么想到买航母的?”
  万峰一笑:“我吗,我倒腾的东西多了,坦克飞机发动机我都倒腾过,再加个航母不奇怪吧?”
  “哈哈,不奇怪不奇怪,我倒腾这个怎么说呢,受人所托吧。”
  万峰明白,许品是不方便讲,也就没再追问下去。
  和许品又扯了一个多小时后万峰回到自己的屋子里。
  他这个房间里包括他在内住了四个人,韩广家杨建国和何友良。
  韩广家和何友良已经睡了,杨建国则坐在床头闷头抽烟。
  万峰知道杨建国的心情,在动身来乌科蓝之前,他妻子检查出得了不好的病,能不能治好两说两讲。
  病情发现是二十六号那天。
  当时万峰让杨建国留在家里,但是他说什么也没答应,还是坚决地跟来了。
  都快翻脸了。
  万峰知道他并不是为了钱什么,他是担心自己的安全才一定要跟着来的。
  从九四年开始,杨建国三人就跟着万峰混,除了从黑禾散伙后他们在林吉待了一段时间外,其余时间几乎都在万峰身边。
  这份兄弟情谊已经有十一年了。
  “杨哥!别担心了,嫂子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好起来的。”
  万峰知道自己这话说出去自己都不信,杨建国妻子本身身体就不好,年轻的时候就一天病恹恹的,这次她的病真是不是好病。
  如果这次出了什么事儿杨建国连妻子最后一面都没见到,万峰心里会永远过意不去。
  “兄弟!谢谢了。”
  万峰叹息了一声没在说什么,转身走到了窗前。
  他们住的房间是宾馆的四楼,可以看到这一片很远的街景。
  可惜外面黑漆漆的,只有为数不多的灯光无精打采地亮着。
  一个城市的发达与否只需看看它晚间的灯光就能做出个判断。
  作为乌科蓝的首都,眼下的黑咕隆咚的景象还不如将威的灯火辉煌。
  将威的住户照明是建在因纳河上的水电站,后期又扩建了一次,这让整个将威的家庭用电得到了保证,几乎没有停电的时候。
  这就让将威几条主干道上的路灯彻夜闪耀。
  这从侧面反映出乌科蓝现在的不景气。
  大概是路途疲劳的作用,万峰这一觉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时分。
  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在他的记忆里还真的没有过。
  吃完乌科蓝那难吃的午饭,下午在宾馆附近转了转。
  李明泽小兵一去不还乡,一连两天没有一点消息传回来。
  直到第三天这货才终于露出了影子。
  谈判的日子定在了九月四号,地点就在乌科蓝商务部的接见厅里。
  九月四号上午八点,万峰和许品来的了乌科蓝商务部的接见厅,和负责此事的乌方代表阿斯纳耶夫开始了谈判。
  阿斯纳耶夫有点秃顶,万峰总觉得他有点像前苏联政治局某位领导。
  阿斯纳耶夫对万峰能说出流利的俄语表示惊讶。
  “方山先生,想不到你的俄语这么流利。”
  方山就是万峰现在的名字。
  “阿斯纳耶夫先生,不瞒您说,前几年华国和前苏联开边贸的时候我在边贸和当时的苏联打了三四年的交道,我还到过你们乌科蓝来做过生意。所以我会说俄语,但是仅限于说,你要是让我写我一个字母都写不出来。”
  万峰开始满嘴跑火车,反正对方也不知道他来没来过乌科蓝。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方山先生!我想知道你在华国是做什么生意的?”
  “阿斯纳耶夫先生,不知道您到过华国奥门没有?”
  阿斯纳耶夫摇头。
  “那么听说这座城市没有?”
  “这个倒是听说过,东方的拉斯维加斯吗。”
  “我和午先生就是奥门干娱乐生意的,说是娱乐生意其实就是开赌场。”
  阿斯纳耶夫点点头表示理解,接着问道:“既然你是这艘航母的购买者,我想知道你买这条航母有什么目的?”
  “阿斯纳耶夫先生!刚才我已经说了我们是干赌场的,您说我们要是把这艘航母弄回去改成赌场,奥门的赌场生意是不是就全是我们的了。”
  阿斯纳耶夫手托下巴想了几秒钟,释然一笑:“你们这个主意是真的不错,买艘航母建赌场,这个投资好像比盖大楼要高出不少呀。”
  “来之前我们算计过了,买航母加上改造其实和盖一座大楼的造价差不多。但这不是主要问题,和钱的关系不大,人们都爱猎奇,我们要的就是这个噱头,当赌客们看到航母改建的赌场时,我想他们知道该往哪个门里走。”
  如果真用航母改造一座赌场,生意说不定还真会红火。
第2050章
无人问津
  阿斯纳耶夫非常认真地考虑了万峰的方案,点头说道:“不得不说你们华国人的想法真的很有意思,如果你们保证这艘船不做军事用途,乌科蓝政府很有诚意把航母卖给你们,正是出于这种担心,乌科蓝政府有几个条件,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接受。”
  “噢!几个条件?说出来听听。”
  一定是那四个条件了。
  阿斯纳耶夫从他面前的谈判桌上拿起一个包,从里面抽出一张纸由秘书递给坐在他对面的万峰。
  万峰一看那上面的蝌蚪文脑袋当场大了一圈。
  好在许品还带着翻译来了,翻译用很短的时间把这张纸上的文字变成了华文。
  条件一共有四个:一要提供由一流银行开出的资信证明,证明公司在银行有5000万美金以上的存款;二、必须证明购买这艘航母不作军事用途;三、这个商业项目要获德国家级批准;4、获得目的港所在国家签发的进口许可证。
  这四个条件万峰上一世都知道,一二条没什么问题,三四条当时网络上的解读是五花八门。
  尤其是第三条,这个商业项目要获德国家批准。
  这都说明是私营企业买的为什么还要国家批准?
  当时网络上有人解释说乌科蓝心知肚明知道华国买回去不可能做什么商业用途,肯定是用于研究,说不定还会做军事用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5/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