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7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7/2149

  钢梁上倒是有不少不知道什么鸟的鸟窝,地面全是鸟毛和鸟粪,看那厚度显然不是一天两天积攒下来的。
  空气里都有一股子骚臭的气味。
  万峰轻轻叹了一口气。
  华国有多少人为了一艘航母寝食难安,而这里一艘航母却在暴殄天物,谁说这个世界的公平的,万峰保证不会打死它。
  机库里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升降机系统,万峰当然不认识那个是升降级了,但是从许品带来的人失望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形势不妙。
  “升降级动力源设备、液压传动机械、控制装置都被拆除了。”一个叫老金的人语气沉重地对万峰说。
  机库只有一地鸟毛,但拦阻索系统的舱室和电子助降系统里连一地鸡毛都没有,除了地面依稀还能看到的油污和几枚已经看不出模样的螺帽什么都没有。
  这艘航母当时建造进度百分之七十,已经安装的大量的设备。像重型反舰导弹、防空导弹系统,舰艇系泊装置、飞机拖车、弹药运输车、航空油料运输车、飞机升降机运转机构等;以及电子战及水声对抗装置,水下声呐对抗系统,导航陀螺系统、蒸汽发生器、主动力的蒸汽阀门。КВГ-4高压锅炉、ГТЗА-674蒸汽轮机、螺旋桨、螺旋桨主轴、锚体、锚链、海水淡化装置等。
  这是当时西方提出的一定要拆除的东西。
  这些东西拆除了,基本上这就是一艘空壳子了。
  但万峰知道这个名单里的东西大部分都被拆卸了,只有一套东西没有拆卸。
  就是那套动力系统。
  别看后世很多介绍这条船的文章都言之凿凿地说这条船的动力装置都被拆了卖钱了。
  其实那就是扯蛋。
  航母的动力系统是船下水的时候就安装在内部的,蒸汽轮机、发电机组等全部在最后一层甲板。上面是20多层甲板,下面就是龙骨,如果拆除或者安装新动力,无异于将整个航母开膛破肚。
  一艘航母如果被开膛破肚了那就没有修理的必要了,就不如新造了。
  所以那些说这艘航母来时是一艘空壳子纯属胡扯。
  其它的地方万峰是不准备去看的,看了也是白看,他就想去动力舱去看看那几台巨型锅炉。
  只要那几个家伙在,这条船就是花再多的钱买也合适。
第2052章
喜悦与悲伤
  “马卡罗夫同志,带我们去看看动力舱吧。”万峰恭恭敬敬地向马卡罗夫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马卡罗夫听到万峰的这个要求嘴角有一个微小的上翘,如果不留心根本注意不到。
  虽然这个表情一闪而逝,但万峰因为刚说出自己的要求,正看着马卡罗夫,他这一微小的变化万峰自然看在眼里。
  看到这一幕万峰心里蓦然轻松了一下,马卡罗夫这明显是笑,估计是觉得笑有点有损他冷酷的形象因此没好意思笑。
  这是不是说明乌方根本就没有拆除动力系统?
  进入动力舱的人大概有十多个人,船厂的几个人和万峰许品以及华国这边的几个技术人员外加阿斯纳耶夫,其余的人马卡罗夫都没有让进,就是商务部的人也没被允许。
  用的借口是里面地方太暗,又因为很久没有人进去怕有危险。
  连韩广家都没让进。
  既然人家这么要求了,万峰他们只能照办。
  动力舱在航母的最低层,在没有电梯靠爬铁楼梯下到底层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等转来转去转进了动力舱,万峰有一种想痛哭的冲动。
  不是难过的那种,是喜悦的那种。
  因为他看到了值得他喜悦的想哭的东西。
  航母的大型TB-12蒸汽轮机和大型锅炉系统被完好无损的密封在大型无尘包装装置里面,非常的安全。
  知道万峰是买主而且万峰还懂俄语,马卡罗夫趁人不注意偷偷地指着那四台巨型发动机说道:“就这四台发动机每台造价就达两千万美元。”
  万峰倒吸一口凉气,握草!真的值两千万米元呀!
  当初在网络上看到这个价码的时候他是很鄙视的,八十年代的两千万米元!那是什么概念?
  怕是值三十年后的上亿米元了。
  想不到竟然还是真的。
  李明泽告诉万峰了,船厂几个头头脑脑都是自己人,他可是花了很多钱进去的,所以这艘航母保留了很多本不该留下的东西。
  “这艘船表面的东西都被拆了,不拆不行因为太显眼了,但是有些在底舱的关键装置只是拧松了几个螺丝而已。”
  马卡罗夫又说了一句然后又恢复了那冷酷到底的风格。
  看来钱没有白花,不说别的,就这套动力设备就值了。
  许品也是激动的手都发抖了,跟着进来的两个技术人员已经呆若唧唧了。
  他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准备迎接空空荡荡的现实,但没想到这里沟满坑满的。
  “好了,这里看完了我们去甲板看看吧。”既然看到了动力舱的庐山真面目,万峰就觉得没必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下来一共待了也没有十分钟这又出去了。
  从动力舱出来上到甲板上,万峰用力地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待懒腰伸完万峰才发觉航母的甲板到底有多大。
  宽广无垠,在电视里根本没有这种直观的感觉。
  书本上说一艘航母的甲板有三四个足球场大,万峰从电视上看总感觉是扯蛋,因为怎么感觉航母的甲板也不会有三四个足球场大。
  现在万峰相信航母的甲板有三四个足球场大了,或许还不止,围着甲板的边缘跑一圈应该有超过一千米的距离。
  虽然宽广得到了证实,但甲板上都是斑斑铁锈,看着有一种苍凉的感受。
  这时一个许品带来的技术人员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一张砂纸在甲板上随便找了个地点擦拭了两下。
  就这两下子,被擦拭的地方陡然明亮起来。
  “好钢!”那个技术人员忍不住惊喜下意识地称赞了一句。
  万峰一看来的兴趣走过去拿起砂纸找了一个看着锈迹最多的地方刷刷地擦了两下。
  那些锈迹就像是家具上落的灰一样一擦既掉,锈迹一除就露出了下面崭新的钢板和防滑槽。
  万峰伸手捏起一撮铁锈捻了几下,感觉就像手捻白面粉一样没有扎手咯手的感觉。
  自己怎么也是一个钢铁加工企业的老总,对钢材的判断多少还是有点经验的。
  只有真正的顶级好钢才能在多年没有任务防护措施下生出的锈才是这样的。
  红崖钢厂生产的最好钢材与这个钢材一比好像也有点差距。
  钢材的耐腐性没问题了。
  好钢材耐腐性要强,绝磁水平更要好,只有这两样都达到了技术要求才能称做真正的好钢。
  那技术员又拿出微型测磁仪,放置在擦拭过的甲板处,启动测量磁力的铵钮,观察指针的摆动幅度。
  然后万峰就看见他张大的嘴。
  那货用手使劲儿擦了擦眼睛,又拿出一张砂纸换了一个地方擦拭了几下又把测磁仪放在新擦的地方然后紧紧盯着指针。
  “这不可能。”这家伙嘀咕了一句有换了一个地方。
  “王潇!你在哪里干什么呢?”许品看出不对劲了,喊了一句。
  叫王潇对许品摆摆手。
  万峰也跟着凑了过去伸着脑袋往测磁仪上看去,高斯数几乎为零!
  也就是说这艘航母的船体基本是绝磁的!
  军舰绝磁是好事儿和坏事儿万峰不是很清楚,不过感觉很牛比的样子。
  接下来万峰等人又看了舰岛的舱室。
  舰岛舱室里的东西倒是保存的比较完整,不过都是些罗经钟表什么的。
  西方人大概也知道毛熊家的仪器水平比较差,没看上眼估计也没要求拆卸,这才让这些东西得以比较完好地保存下来。
  不知不觉时间是下午两点多了,万峰等人恋恋不舍地从航母上下来,他们还要坐两点半的特快列车赶回吉普。
  在临走的时候万峰和那几个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领导握手,说了一句辛苦了。
  马卡罗夫面带微笑,笑容里有喜悦无奈悲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7/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