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8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6/2149

  “那你回来的时候诸老没说什么?”
  “他说让我回来继续研究,有什么成果在报告他。”
  这个老狐狸,怪不得他把顾红忠放回来了,他这是钱受不了了。
  让顾红忠回来拿我的钱给他做研究,看到了没有,这世界上没一个好人,都是千年的狐狸。
  研究这个似乎在将威就有点不合适了。
  “渤海开发区的科研中心也马上就建好了,看看你需要什么设备,到哪里研究怎么样?”
  顾红忠没表态。
  “明年把你这次带的人都带过去,那里将来就是雷达这些玩意的研发中心,给你们分配住房,把家也搬过去就在那里落后,考虑考虑。”
  这番话万峰回头就又对程功说了一遍,不过地点改成了深圳。研发内容也变成了芯片。
  这样南湾集团电子部门就形成了深圳尚海渤海和南湾这沿海一线的研发网,适合发掘各个地区的人才。
  信息和技术可以共享。
  将来在西南某地再设立一个中学,这样几乎天南海北的人才就都能照顾到了。
  再以后就是在外国建科研中心了。
  当然这是明年的事情,今年那些科研中心里面还空荡荡的呢,他们去了研究啥。
  趁这顾红忠在家的这段时间,万峰就把自己列出的那张纸单交给顾红忠,看看他能研究出几样了。
  万峰还详细地解释了这些东西都的用途。
  这些项目和电子有关的顾红忠都有兴趣研究研究,自然里面说的LED大灯和铝合金轮圈以及安全气囊什么的就和他无关了。
  顾红忠休息了两天就召集人马开始公关万峰交给的这些小玩意儿,当天就攻克了电动车窗和天窗、车载CD和外部音源接口的问题。
  而且还根据已经研发成功的LCD显示屏把车载VCD也做出来了。
  ……
  半月前,万峰回到北辽后就给韩猛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让他回常春看看能不能和常春电影制片厂拉拉关系,打听一下港片引进的渠道。
  赵刚一回来就扎到他们三人的工厂里去了,说啥也不出来了,韩猛只好和何友良北上。
  常影作为新华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这方面一定会有什么道道的。
  要不说运气这东西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体制、机制、观念等方面出现严重不适应,常影遇到空前危机,到今年已连续五年亏损,濒临倒闭。
  常影上下气势低落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
  韩猛就是这个时候出现在常影厂领导的面前的。
  其实常影厂此时也在酝酿改革,再不改革这日子就没发过了。
  韩猛在请示万峰后就提出和常影合资组建一个影视公司的建议,双方经过几轮探讨一个叫长风的影视娱乐公司就这么在北方大地上诞生了。
  这个合资公司的创立非常的迅速,几乎在一个月内就完成了。
  打的旗号自然是华港合资的旗号,否则过不了审。
  这是常影人出的主意,他们在电影圈人脉强大,当时众多广播电影电视局里的人或多或少都在常影待过,自然是不希望常影沦落下去。
  港方自然是林来嵘创立的繁荣电影公司。
  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打报告引进《百分百感觉》并筹拍电影《天地雄心》
  《天地雄心》这部片子在九七年香港票房榜上位居第五,票房两千四百万。
  原本的片子是刘的华、黄球声和黎家新主演的。
  在这里万峰把黄球声和黎家新替换掉了,用成辉闽和月慧出演,其余演员则是常影厂的演员,导演也是来自香港。
  这不是万峰歧视大陆导演,香港导演导演一部片子非常的快,慢了三四个月,快了也许一个月就能把片子拍完。
  大陆的导演就比较墨迹了,否则常影那么大一个厂子一年就不会就拍三部五部电影了。
  该片的故事情节万峰还记得,马上让常影厂的编剧拉出了剧本,然后开始聘请演员。
  刘的华的片酬是三百万,成辉闽和月慧的片酬各是一百万。
  该片总投资一千万。
  到十月份电影的筹备已经结束,各方面准备完毕要开机了。
第2110章
天地雄心
  与此同时,《百分百感觉》在香港进行了华语配音,然后送到电影电视局过审。
  《百分百感觉》的票房最终定格在了两千一百七十万上,比上一世还多了九十万港币。
  这有点出乎万峰的意料,这怎么还带多的?
  实现盈利八百万左右。
  这样繁荣电影公司账下就有了一千四百万港币的资金储备。
  成辉闽回到香港后就开始筹备建厂的钱。
  以他在十四开的地位和声望,借个千八万的还真不是什么问题,再加上自己也有一些积蓄,经过二十多天的筹备,他筹集到了两千万元的启动资金。
  成辉闽凑齐资金的时候,万峰正在主持翻盖手机的发布仪式。
  仪式发布自然要选在一个有影响的地方,因此华光电子就成了翻盖手机最合适的发布举办地。
  怎么说魔都的影响力不是一般地方可以比拟的。
  九月一号,华光最新手机发布会在尚海华光电子召开。
  浦东经过几年的开发,陆家嘴已经成了繁华之地,但华光电子所在的外高桥却远没有陆家嘴那一代繁华,不过这里也有点繁华景象了。
  起码已经有了一个县城的规模。
  万峰虽然亲临发布会但并没有上台,他只是坐在台下看着于正东在台上侃侃而谈。
  介绍新手机的样式性能和售价。
  尚海市各个报刊的记者十几人咔咔咔地拍照。
  这些记者都是谭胜划拉来的。
  这货现在已经算是彻底融入尚海这个大染缸……大都市了,也能随嘴流出几句白相、阿拉、瘪三、刚度等土话了。
  万峰怀疑这是他那小巧玲珑的尚海老婆教的。
  这货见和林来嵘弄不出个什么结果,当机立断悬崖勒马转头就找了一个尚海姑娘把自己嫁出去了。
  林来嵘还伤心了好几天,不过她的内心还是坚强的,在过了不到三天伤心的日后,眼泪一抹就找了一个油头粉面的男朋友。
  只是那个叫潘什么的公子哥被万峰一句男不男女不女弄得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这次华光一次性地推出了两款翻盖手机,一款是上翻一款是下翻,生产地一个是华光电子一个是华光科技。
  于正东一手拿一个不同的翻盖手机,不拉不拉不拉地一会儿介绍这个一会儿介绍那个,加上记者的提问,前前后后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介绍完毕。
  介绍完了新手机和HG1001的区别后,该是到公布售价的时候了。
  这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参加发布会的人都伸长了脖子。
  “这两款新式手机的市场统一售价是五千四百九十九元!”于正东大声地宣布了新手机的售价。
  这个价钱让现场的人兴奋不已。
  HG1001发售时六千元的售价已经让国人眼睛一亮,时隔一年华光新手机不但比原来小巧好看了,众人以为这会的售价一定比上次手机价钱高,但出乎预料的是价钱竟然比HG1001还低。
  于正东公布了新手机的售价后还公布了HG1001也同时降价的消息。
  HG1001降价到五千三百元。
  这一年多,电子元器件的再一次周期性降价和华光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让手机的成本大幅度下降,这是华光做出手机降价的原因。
  万峰不会因为市场没有竞争对手就把产品定个高价并且死不降价。
  他是该降价就降一点不犹豫,这样不但能给产品获得良好的口碑,其实也是间接地打击了竞争对手。
  那些暗地里虎视眈眈的对手在华光降价面前会发现他们研发的手机还没成功就值不出成本了,其中一些自然也就灰心放弃继续下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6/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