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2149

  一天的放松让栾凤和江敏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起码江敏脸上的疲态一扫而空。
  接下来,她们就要开始研究西服的制作和给栾英村子里的女人做衣服。
  西服这个东西栾凤没接触过,学徒的时候严淑芳也没教过,江敏和她一个味儿,就只能摸索了。
  万峰只知道好西服是什么样的具体的制作过程他也不是很清楚。
  “好的西服起码在短时间内衣面不起泡,衣领要始终给人一种板板整整的样子,我也只知道这么多了,剩下的你们自己去研究吧。不过一开始我们不必有太严的标准,我们不知道怎么做别人也不知道好西服是怎么回事儿,我们先就做样子然后你们再一点一点摸索,我估计有一年半年的时间凭你们这么聪明一定是会弄明白的,是不是两位美女?”
  万峰毫不吝啬地把赞美送给了她们,反正说好话又不用花钱。
第0223章
不当官可惜了
  栾凤和江敏果然被万峰一句你们那么聪明给忽悠的发粪涂墙,齐齐趴到炕上研究西服制作去了。
  万峰看这里没他什么事儿了说了句我出去一趟就走出栾凤家,直奔砖瓦厂走去。
  他已经有很多天没到砖瓦厂来了,砖瓦厂的改造工程应该完成了,他来看看改造后的砖瓦厂是什么样子。
  虽然现在快到放工时间,但砖瓦厂依然热火朝天的,压水坯的制水泥瓦的都在忙碌着,离老远万峰都能感受到那种干劲冲天的气氛。
  张海就像解放前监视长工干活的地主老财一样站在砖窑上背着手俯视下面干活的人,有点威风凛凛的意思。
  万峰认为自己也应该上去威风一把,起码不能让张海独美。
  新扩建的砖窑比原先整整大了一倍,这回看着有点砖窑的样子了,不像原先整个一个个人家的土窑。
  等爬上砖窑万峰就后悔了,新扩建的砖窑已经装窑烧火了,顶面将近三十多温的温度非常的酸爽。
  张海跑到这上面站着这是肚里有虫还是脑子有病呀?
  万峰觉得自己脑袋没病,麻利地又跑下去了。
  张海在砖窑上哈哈大笑:“怎么又下去了?奶黄子就是嫩!这么一会儿就受不了了,白费!”
  你才白费呢!
  万峰在下面反怼:“张海舅你是不是脑袋烧坏了?小心你那活儿变成烤香肠,我舅母给你找个拉帮套的。”
  “小鸡屌多咱都有话说。”
  张海一翻身从砖窑上跳下来,来到万峰身边。
  “外甥,砖瓦厂这回扩建的怎么样?”
  “挺好,看着起码像那么回事儿了。”
  “真想不到,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里原本一片荒地现在竟然成了洼后队最活跃的地方,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里承载了洼后人美好生活的全部希望。”
  “一个小小的砖瓦厂竟然成了你们的全部希望,还能有点出息不?”万峰一撇嘴。
  张海立刻来了精神:“噢!外甥,听你这话的意思你还有来钱门路?来说道说道。”
  “咱队有养过鱼的人没有?”
  张海一愣:“养鱼的?养鱼的,我想想,王喜平哥俩以前在上桥盐场干过活,好像养过鱼。”
  “别好像,我要准确的消息。”
  “这得等等,我去问问他儿子。”
  张海起身就跑进了砖瓦厂不一会就拽出一个三十多岁的壮年。
  “二狗子他爹就是王喜平,你问问他。”
  这个壮年大名王园满,因为排行老二在洼后和他同辈或者长辈的都叫他二狗子。
  张海可以叫他二狗子万峰可不能叫,差着辈分呢。
  “二舅,张海舅说三姥爷年轻的时候在盐场养过鱼?”边说边从兜里掏出一盒开封的劳动烟,抽出一人洒了一支。
  王园满一边点烟一边说:“哪是年轻的时候,就是头三四年的事儿,这不盐场前年黄了老头就回来了。养鱼就是回来以前的事儿,他和我二大爷都在盐场,确实养过鱼。”
  万峰来了兴趣:“没听老爷子说过都养什么鱼吗?”
  “就是咱们河里那些乱七八糟的鱼,好像草鱼和鲫鱼比较多,像白鲢和鲤拐子也有,再就是里面天生的杂鱼,像白飘子柳根子胖头沙呼噜子什么的,养了好几年就是供盐场工人过年过节的时候分的。”
  “他说没说过鱼苗从哪儿来?”
  杂鱼是野生的,但是白鲢和鲤鱼等却是需要鱼苗的。
  “水产公司呀,水产公司不卖鱼苗它们干啥?这些我也不太清楚,可以去问我家老头或者我二大。”
  水产公司干的事儿可多了,可不专门卖鱼苗。
  万峰点点头:“看来有时间应该和你家老头好好唠唠。”
  王园满回去干活了。
  万峰和张海蹲在砖瓦厂办公室的墙边,万峰拿个小棍在地上画来画去。
  “外甥,你问养鱼干什么?”
  “当然是养鱼了,种水稻我就不问这个了。”
  张海开始思考,同时自言自语:“养鱼?你是说利用鸭弯?”
  “你还有别的地方也行。”
  “鸭弯倒是个好地方,只是面积大了点近三十亩的面积有点不好管理呀。”
  有这么大面积?这个万峰还真没心里准备,当初他也没仔细看还以为只有十多亩呢。
  “大了不是问题,我们可以在水塘中间垒一道或两道坝留出闸门,把它分开不就完了。”
  张海一拍大腿:“对!这样就好管理了,外甥既然你想这个问题了,估计心里多少有点计划了,说说来听听。”
  “鸭弯要想养鱼必须要先清淤,池底的淤泥不定厚到什么程度呢,冬天枯水的时候把鸭弯里的水全放出去,把池塘底的淤泥清理出去,然后在池塘里垒一道坝把池塘分开,四面得加高垒坝用石头布坡,防止因呐河发水灌进来,面对因呐河一面要垒一个最低三米高的挡水坝挡水,要留闸门。”
  大概也就是五六年的时间后,黑礁沿海一带修建了很多虾圈,万峰那时刚从龙江回来,给别人开拖拉机往虾圈上送石头,对虾圈的构造还是有很深的了解的。
  虾圈就是这么玩的。
  张海倒吸一口冷气:“这工程似乎很大呀?我们哪有那么多人手去干?冬天我们的砖瓦厂也不能停工呀。”
  这也是个问题,万峰想了一下。
  “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包给别的生产队干,冬天的时候生产队里的活我看了都是磨洋工的活儿,只要我们钱给到了我想有愿意干的,这个可以找大队出面……等等!我们如果能让大队出义务工来干,你想那是什么场面?”
  “全大队的人都集中在鸭弯,人多力量大,那就轻松了。”
  “咱们给大队干部送点礼,我觉得可行,我们花了很小的代价就办了大事儿,嘿嘿嘿。”
  张海像看妖怪一样看着万峰:“你这家伙肚子里都装了什么东西?不特么当官真可惜了。”
  当官?别以为谁都能当官。
  当官命里得带官印,万峰上一世可是算过几次命,他的命里什么印也没有,上辈子和当官就没什么关系这辈子也不会什么联系。
第0224章
肥水没进外人田
  和大队干部联系那就属于官场上的行为,和万峰就没什么关系了。
  “这个事儿到时候就得你去和大队干部联系了,我就不参与了。”
  “你说我们送什么礼好呢?”
  “带到孤山公社饭店去吃一顿,然后小队杀过年猪的时候每人送三斤好肉过去就完事儿,我估计有二十多块钱就够了。”
  饭店一顿饭有十多块钱就够了,这还是好酒好肉的好席,如果全上素菜有五块钱就打惦了。
  当然请客全上素菜那就是打脸骂人了。
  猪肉七毛一斤,就是排骨也不过才八毛,大队连妇女队长在内不过四五个人,每人三斤肉也才不过才十四五斤,十多块钱,加上下饭店的钱二十多块足够了。
  花二十块钱把鸭弯清理休整出来,万峰愿意到狐仙洞去磕一百个响头,这不就是白捡吗。
  扩建的砖窑万峰看到了,扩建的水泥瓦车间万峰还没进去看看。
  水泥瓦车间这次一下扩建出长三十米的面积,不但解决了一千二百套模具的生产问题,还有再加三百套的潜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