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8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94/2149

  “这就是王宣教授。”万首吾把王宣介绍给万峰。
  万峰和王宣握手,然后五个人走进了一个包间。
  到全聚德就是来吃鸭子的,这里万峰来过两次,印象不错。
  从凉的到热的点了十个菜,然后上了两套烤鸭。
  全聚德里的酒大多都是清香型,而且以二锅头居多。
  北晶人说吃烤鸭喝二锅头是绝配。
  “王教授!初次见面,这杯算是见面酒,喝一个。”
  北晶人喝酒什么风格万峰不是很清楚,反正他是按照东北的风格开场的。
  小酒盅非常的小估计连半两都没有,这个他敢干杯。
  “你就是那个叫万峰的人吧?”一小杯酒下肚,王宣开口问道。
  “是的!我就是万峰。”
  “米广南给我打电话介绍了你,说你是青年才俊。”
  “米工那是忽悠人的,别听他的,我就一普通人。”
  “米广南说你需要一些电脑方面的人,问这里有没有,别的不敢说,我的学生里玩电脑软件还有几个差不多的人的,说说你需要什么样的人?”
  “我们公司有几个人现在开始做数据库,我担心他们人手不行,不知道王教授你有没有这方面的人介绍介绍?”
  王宣面露惊讶:“你们要做数据库?”
  万峰点头。
  “哎呀!这玩意儿可不是好做的东西,世界上的数据库几乎都垄断在米国企业里,你要和它们竞争?还有数据库的处理系统非常的复杂,你们会做系统吗?”
  “还行吧,不过得看是什么系统。”
  “数据库的处理系统虽然用不着太先进的,但是也非常复杂,做不出处理系统说什么都是白搭,你们公司都做过什么系统?”
  对于一个民营企业能做出系统王宣是不怎么相信的。
  “我们做过很多机械设备的应用系统,还和网景联手推出了网景华光系统。”
  王宣手里的筷子差点掉下来:“那个现在把维软打的溃不成军的网景系统有你们的参与?”
  “不是参与,那个系统本身就是我们做的,网景只是获得了使用授权。”
  王宣倒吸了一口凉气,面前这个青年瞬间在他眼里就神秘起来。
  华国竟然有做电脑系统的公司了,而且还要打败靠着瘟都95差点一统江湖的维软!
  这让他有种做梦的感觉。
第2190章
杨正昆的前世
  网景华光?网景华光!杨正昆念叨了两句后突然问:“这网景华光里的华光就是你们了?”
  万峰点头:“我有个公司叫华光。”
  “那么国内销售的华光电脑和你们有关系吗?”
  “那电脑就是我们家的,还有理想也是。”
  这一回王宣就更加吃惊了:“想不到华国还有这样的企业,高手在民间这话原来是真的。”
  他就有一台华光电脑,使用起来很顺手。
  “老王!你不知道的事情多了,这个小子可是不简单,你如果全方面地了解一下他的公司你会更加吃惊的。”万首吾在边上帮腔。
  “这么说这事儿我还真的好好考虑考虑了,做数据库?做数据库?”
  “王教授!吃吃,边吃边聊别停杯。”万峰欺负这里的酒杯小,端杯敬酒。
  王宣拿着酒杯还是想同时还自言自语:“刘旭……好像不行,张洪林也不行,哎!有一个人我觉得行,杨正昆!”
  杨正昆?他谁呀?
  不过怎么好像听说过?直觉第一时间告诉万峰,杨正昆这个名字他绝对的听说过或者是看到过他的故事。
  “我手下有个叫杨正昆的学生,我觉得他行!”说完这个名字王宣把手里的酒一饮而尽。
  “他做过数据库?”
  王宣摇头:“别说做过,他现在对数据库的了解大概仅仅停留在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其余的估计一窍不通。”
  这万峰就疑惑了,一窍不通的人王宣却推荐他?
  “小万!你当然不理解他,他可是真正的数学天才,去年被破格升为教授还是北大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之一,猜猜他今年多大?”
  这上哪里猜去?
  “四十!”万峰尽量往年轻了说,都教授了再年轻也得四十岁了。
  “三十三!他可是真正的少年天才。”
  这么年轻!三十三就当教授了?
  万峰立刻来了精神,但很快就颓废下来。
  这样的人才能到南湾来吗?
  别看南湾集团这几天招收了几千名大学生,但毕竟都是东北三省大学出来的人。
  其实现在的大学生首选还是去国企的,毕竟是铁饭碗。
  若不是南湾开出了在当时他们无法拒绝的薪酬他们根本不会到一个民企去。
  东北偏居一隅的人会到南湾来,但这天子脚下而且还是北大的教授会到他的南湾来?
  似乎有点不太现实。
  “王教授!你说的这个杨正昆这么耀眼,他不可能到我们公司来的。”
  “那可不一定,这小子这两年翅膀硬了,一般的东西他已经不怎么上心了,我的激光排印他已经看不上眼了,整天想着找个硬骨头啃,我觉得你这个数据库项目他说不定就有兴趣,够他啃个十年八年的。”
  王宣说出杨正昆能到南湾来的的理由有点……不靠谱!
  虽然王宣这么说万峰还是不太有信心。
  “别急!我明天和他说说,让你们见见面聊聊,说不定他就到你公司去了,科学家的脑袋可不能用常人的脑袋来衡量。”
  这话有道理,要是科学家的脑袋和常人一样了,他凭啥当科学家呀?
  “这样也好,你们见见面谈谈理想说说待遇,说不定他就去了呢。”万首吾插了一句。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吃完饭万峰拍韩广家亲自送王宣回家,并叮嘱要亲自把王宣送他住的家门口或者他家居住的小区门口。
  这种人物可不能出问题,他赔不起。
  晚上回到旅店万峰躺在床上就开始回忆这个杨正昆是谁。
  这个人他非常的陌生,但绝对不是他不知道的人。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他的记忆系统就告诉他这个人的事情他一定看过。
  但是想了一个多小时万峰也没想起杨正昆的点点滴滴。
  万峰决定用排除法,去捋这个人,说不定还能把他从记忆缝隙里捋出来。
  首先他是一个玩电脑的,这样就确定了一个范围,那些造船造车就的行业就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既然是玩电脑的,十有八九会和后世的那些IT互联网公司有联系,而且还不是那种二流三流,一定是一流的。
  否则他也不可能在万峰的记忆里留下痕迹。
  一流的公司也就那么几个:滕训、心浪、网意、搜湖、白度、阿礼。
  万峰首先排除了搜湖,在他重生的时候搜湖已经日落西山,已经不配称为一流了。
  网意?好像老总专心养猪了,养猪需要的科学含量就不应该是是杨正昆这类人该去的地方了,也应该和他没关系。
  心浪?可能性也不大。
  按照一个科学家的性格和网意、心浪、搜湖这种实时性的网站应该没太大的联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94/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