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9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7/2149

  “我回来了!”栾凤神采飞扬地回来了。
  栾凤一进屋就看到某人仰歪歪地仰面倒在床上,万雨撅着屁股小脸贴在某人的脸上。
  “就知道稀罕你闺女,不稀罕儿子,偏心!”
  “偏心屁呀!妈看着重洋学习呢。”
  “你胡子拉茬的别扎坏孩子。”
  “女人不怕胡子扎,你看哪个女人的脸被胡子扎破过。”
  这话可以当警世恒言了,真特么有道理。
  “今儿说话咋这么冲呀,被张璇非礼了?”
  “我才没有,我哪敢去费力他,咱家大能人要当作家了,在网上写了一部小说……”
  “闺女!爸抱去出去透透风。”
  某人利索地从床上爬起来,抱起女儿就往外走。
  再不走,若是栾凤也看上瘾了,也让他码字,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虽然栾凤天生和书犯冲,让他码字这种可能性不大。
  但什么事情都有个万一,万一这货铁树开花,山羊上树也看上瘾了呢?
  这个时候不玩第三十六计还待何时。
  万峰抱着女儿就跑下楼了,正好万重洋也学习完了。
  于是,某人抱着一个领着一个走出了院门。
  顺着门前的路一路向下,也就自然地经过尤水平家的门前。
  尤水平难得悠闲地在门前用水管子冲洗三轮子。
  看到万峰从上面下来,关闭了水管子和万峰打招呼。
  “尤哥!今儿清闲了?”
  “嗯!今天外面要的货都送去了。”
  “前两天我和英姐说了过年卖鞭炮的事儿,放鞭炮的仓库就是后面提水站边上的那些闲置的房子,你可以去看看,你现在不没事儿吗?既然没事儿我带你过去看看。”
  万峰回到家到院子里把车开了出来,万重洋坐副驾位置,小万雨万峰一手抱着一手开车。
  抱着孩子开车别扭的就是换挡困难,好在距离不远也无须换挡,万峰就用一档把车开到了提水站。
  万峰家后面也就是小树屯村北头还两排房子,过了这两排房子就是老果园的山脚。
  绕着山脚向东北方向走二百米就是坐落在果园山后的提水站。
  提水站是用石头垒砌而成,五十多米长,三十米宽这么一个水池,水源自然来自那条绕小树屯村子而来的小河沟。
  这个提水站是当年果园子建的,为了干旱时候往山上抽水的,后来果园子废弃后这个提水站就变成了养鱼池。
  现在这个养鱼池里还有小树屯一个叫许青的人养鱼。
  万峰不知道许青养的什么鱼,他一次也没来过。
  养鱼池西面有一块空地,这块空地上有一个院子和三排房子。
  这是数年前万峰小姨家在这里干纸箱厂时建设的,后期厂房面积小了就在东山工业区盖了新厂房搬走了。
  这个小厂子李泉就花了二十万接了过来,准备作为小队企业干点什么。
  但是到现在什么也没干成,闲置了好几年,若不是有人收拾,说不定就塌了。
  这个院子占地面积大该再五六百平左右,中间七间正房左右各有六间厢房。
  院子门锁着,钥匙在李泉手里,要租这房子还需要找李泉商量。
  “万兄弟!这个院子我得整个租下来吗?”
  “你用不了这么大地方,你租一侧的厢房就够了。”
  六间厢房,看样子应该是九米宽的房间,足够尤水平存放鞭炮了。
  “你的鞭炮存放在这里得雇两个安保公司的人看着,要不就得你自己过来看守着,你自己能过来看着呀?”
  尤水平摇头,他白天得往外送酒,尤其冬腊月的时候酒销得更快,他哪有功夫在这里守着。
  “雇两个安保公司的人员得多少钱呀?”
  “一个月得两千五吧,你的雇两个月,这个院子你租两个月估计也得两千元。”
  “这么说得七千元的费用?”
  万峰点头。
  “这费用可不少呀。”
  “哈哈!想赚钱不先花钱怎么能行,哎呀握草!你给我回来。”
  万峰光注意怀里抱着的孩子了,万重洋已经跑到养鱼池边上去看许青钓鱼去了。
  这个小王八蛋简直说算了,你连和老子招呼都不打一个就走了,你当老子是假的。
  万峰赶紧三步两步跑到养鱼池边。
第2278章
爱情小说的写法
  许青戴着个斗笠,手持鱼竿,坐个马扎在鱼塘边怡然自得。
  如果身上再披件蓑衣,就可以完美地冒充古人了。
  有幅古话叫独钓寒江雪,可惜现在才八月,离下雪的日子还早着呢。
  万重洋就蹲在许青脚边看着一个脸盆里几尾上蹿下跳的鱼,一只小贱手老想往脸盆里的鱼身上比划。
  “许叔,这鱼塘里放了多少鱼呀?”万峰也蹲在许青身边,看着鱼塘里抖动的鱼漂。
  现在是下午五点半左右,正是鱼儿出来觅食的时候,水面上不时有鱼儿窜出,在水面露一下脑袋。
  “放了五千尾,没多大意思。”
  许青的鱼塘里放的鱼是草鱼鲫鱼,几千尾鱼确实没多大意思,就算一尾鱼长到二斤,这几千尾鱼也不过万八千斤的。
  鱼一块三四毛钱一斤,能卖个万八千元,去除成本人工,许青一年能剩个四千五千顶天了。
  许青今年六十上下的年纪,像他这个岁数,一年弄个四千五千其实也不错了。
  在将威这个收入水平相对来说算是低的,你换到红崖北部山区,这个收入就可观了。
  “这些鱼一年就能赚五千多块钱。”
  “那你为什么不换一种经营方式?”万峰建议。
  许青疑惑:“换一种经营方式?怎么换?”
  “你把鱼塘开放,让人随便来钓鱼,注意只是用鱼竿钓鱼,不许用网捕鱼。”
  “那我不成雷峰了吗?”
  “哈哈!您还挺幽默的,你收费呀!你按小时收费。”
  “按小时收费?怎么收?”
  “一个小时收多少钱不就完了,人家钓的鱼是人家的,可以带走,你只收钓鱼的位置钱,比如一个小时两块钱,如果有整天在这里钓鱼的你可以优惠点收二十块钱。”
  钓鱼是有瘾的,有些人坐河边钓鱼一钓就是一整天。
  与后世一天一百元相比,眼下一个小时二十元也不算便宜。
  许青依然没弄明白。
  “你可以算算账,如果平均一天有十个人来钓鱼,一人按整天算,你一天就收入二百元,一个月你就收入六千元,就算一年只有两个月有人来钓鱼也比你秋天卖鱼强吧?你还不用抽水抓鱼赚个宁静,唯一要做的就是到了季节往鱼塘里撒鱼苗。”
  许青终于弄明白了:“这能行吗?”
  “行不行比划比划不就知道了?只要你的鱼塘里的鱼够多,只要这些人能钓到鱼,你还怕没有顾客上门吗?没看到因纳河边钓鱼的人一溜溜的。”
  “因纳河可不用花一分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7/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