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9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4/2149

  张璇这女人还是有毅力的,一旦开写就准备废寝忘食。
  她的手速和万峰比起来就慢太多了。
  某人一个小时能打出个两千字的章节,她打一个同样字数的章节则需要两个半小时。
  万峰这边都睡一觉了,一睁眼张璇还坐在电脑前。
  “就你这样还像五十岁不当老娘们?怕是四十岁就成老太太了,给我上床睡觉。”
  “我马上就写完了,等我码完就睡。”
  人的心里有了信念做事就会充满力量,也就不知道疲倦。
  当然一个人对某个地方有了执念就会念念不忘。
  李达就是这样一个对将威充满执念的人。
  当他再一次走进将威的时候,心里激动的乱七八糟的。
  但也意外地发现将威的地盘已经扩大到了崔屯以西。
  原先离小树屯三里地远的崔屯的大道两边也出现了楼房和店铺,崔屯门前的那一片土地也建起了不下十几座厂房。
  几年前他离开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普通农村的样子,现在也都现代化了。
  当客车进入小树屯在车站停下,走下客车的李达一瞬间竟然有些恍惚,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
  湾口这条街也出现了很多变化,红缨酒店已经变成了安保公司的驻地,从它往东隔着那条进南大湾的大道也盖起了楼房。
  以前这边是没有楼房的,现在也盖起了有四五栋楼。
  湾口原来一些三层的楼好像都接了一层,几乎都变成了四层了。
  大道上不时跑过的轿车也有好几样他都不认识,但看那熊猫车标就知道是南湾集团的产品。
  从第一代熊猫轿车顶着个萌化的熊猫问世以后,这只低头抱着竹子的熊猫就成了南湾微车的车标。
  不过这个车标万峰准备换一换了,要想进军高档车市场,用这么个让人看了想笑的车标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不过新车标还没设计出来,新车标将会出现在长城车上。
  李达退休离开将威已经有四年多了,很多人都不认识他了,直到他走进南大湾走到老厂的门前才有人认出他。
  万峰得到消息,第一时间就跑到大门口紧紧握住李达的手:“李叔!你来了!看到您来我打心眼里高兴。”
  “万总好!看到你李叔我也高兴。”
  “还万总啥呀,叫我小万就行。李叔!身体还好呗,咋就你一个人呀?”
  李达拍拍自己的胸脯:“我才六十五,身体棒棒的,老婆子在家接孙子上下学,来不了。”
  “这就好,李叔!孙子哄大了?”
  李达从退休后就回家哄孙子去了,现在出来估计孙子是哄大了,否则他出不来。
  “上一年级了,每天他奶奶接送我就趁机出来溜达溜达,好不容易出来的,不容易呀。”
  李达家在恒仁县,在北辽省东部里红崖的距离大概在八九百里之间。
  恒仁是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县,在当时的北辽属于贫困县。
  虽然同在一省万峰也没去过。
  “李叔!这次来了在这里多待些日子,走进去!”
  万峰和李达并肩走进了老厂。
第2286章
不撞南墙不回头
  万峰亲自陪着李达在厂子里转悠一边走一边介绍企业最近两年的情况。
  “现在大城市都禁摩了,再加上国内的摩托车企业比较多,摩托车市场也不咋地了,利润率非常的低,一年就赚着白忙活了。咱们有专利有技术的都觉得没多大意思了,那些小厂还蹦跶个什么意思?所以咱们南湾的摩托开始缩减产量了,准备从明年开始向电动摩托转向。”
  两人一边聊一边走进了摩托车车间。
  摩托车车间里现在只有两条125CC的摩托车生产线和一套100CC摩托车生产线在生产,其余的生产线都在改装,这些生产线都将改装成125CC的,包括踏板弯梁。
  以后南湾摩托就专门生产125CC的摩托车,等电动车开始上线的时候将再次改装骑跨式的125摩托线生产电动车。
  将来燃油车只会留下弯梁车,其余的燃油车都会转到电动车上去。
  “电动车那玩意儿行吗?能卖出去吗?”
  “现在当然不行,我估计在零四年左右电动车才会被人认可,到那时候就有市场了,李叔!既然孙子大了,您这身体还不错,不如到企业来当顾问得了,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还会发挥您的余热,我一年给你开三万工资怎么样?”
  李达苦笑了一下,叹息了一声:“唉!叔也想来,可是来不了呀。”
  这时万峰才发现李达似乎心有苦衷。
  “李叔!有啥心事吗?说出来听听。”
  “唉!小万!我在这里待不了几天,我这次来一个呢来看看以前的老同事老兄弟,再一个就是求你办点事儿。”
  “李叔!啥事你就直说,只要我能办到的那都不是事儿。”
  像李达这样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人,有点什么要求万峰当然是有求必应了。
  李达脸上的笑容失去,发出一声重重的叹息。
  从李达叹息的分量来看,这事儿还不小。
  莫非是和儿子媳妇处不上来?
  若是这样的事情万峰就不好帮忙了,清官难断家务事,这种事情他也没办法。
  “唉!一切的事情要从我儿子承包了一个厂子说起,他包那厂子的时候我就不让他包,我说咱们这恒仁县经济不发达,而且地处北辽最东边,单就交通方面就能增加产品的诸多成本,办起来根本就不能赚钱。但是小兔崽子就是不听,这个厂子承包后,连续三年都是赔钱,我的养老钱和这些年的积蓄都被赔进去了,还欠了银行不少钱。现在银行也不给贷款了抓瞎了,小兔崽子抓瞎了我也特么跟着抓瞎了。”
  万峰笑了:“我以为是啥事儿呢,就这呀!当初他包厂子的时候你咋不来找我呀?哪怕打个电话也行呀?”
  “别提了,我家那小兔崽子脾气犟的像驴似的,我说了他说找人家干啥还麻烦人家。”
  虽然万峰没见过李达的儿子,但从当初他不肯到将威来,加上现在李达的描述,基本确定他就算不是刚愎自用的人也是不怎么听人劝的人。
  这样的人不撞南墙是不会回头的,吃点亏也不错,这样他也许能理解理想的美好,现实的残酷。
  李达在南大湾工作这些年,工资加上奖金再加上退休时万峰给的一笔养老金,超过百万之巨,都赔进去了?
  “李叔!你儿子的厂子是生产什么的?”
  扯了半天还不知道他儿子的企业是生产啥的。
  “生产电动机的。”
  “电动机?什么样的电动机?”
  “就是那种老式的电动机,就是兰兴汉以前摆弄那玩意儿。”
  三相异步电动机。
  按理说这种电动机在农村还是有很多地方用的,咋就赔钱了呢?
  “产品质量不好?”
  “有我把关你说质量能差吗?”
  也是,李达好歹也是八级工匠,连那些多轴机床都摆弄明白了还摆弄不好个电动机。
  那就只能说明市场太差了。
  “你是不知道呀,秀延宽点这地方有多少家做电动机的,他们做的电动机质量差但是便宜呀。”
  劣币驱逐良币了。
  万峰开始挠头。
  虽然南湾集团也有电动机项目,但毕竟还没计划生产呀!
  电动车这东西要四五年后才能上马,他不可能生产些电动机在家里堆着,一个压资金不说它也占地方呀。
  “你儿子有没有离开恒仁到外面打拼的计划?”
  “还外面打拼啥呀,欠银行好几百万咋出来?”
  “这么的吧,你先在这里住几天,等你回去的时候我跟你去恒仁看看,看看你们恒仁的环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4/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