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9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8/2149

  李显荣认真倾听。
  “按照电动机现在的市场行情我帮不了你什么,既不能帮你卖又不能帮你生产,不知道你现在有没有改行做别的项目的想法?”万峰直接问。
  李显荣对这个答案明显准备不足:“做别的项目?做什么?”
  “我们集团在未来的三年内要淘汰一批化油器发动机,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接下来做?”
  李显荣傻眼了,从电动机到发动机,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对发动机他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呀!
  “虽然化油器发动机在我们企业淘汰了,但它在市场上还有五到七年的生存期,也许活得更长,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你若是接下来吃饱饭不是问题,而且过了这几年它不行的时候,如果你们做的产品还过得去,我会把换代的发动机也交一部分给你们生产,这样你的企业就会生存下去,做大也不是没有可能。”
  化油器发动机在华国还是能活几年的,毕竟电喷发动机才刚出现两三年,要想全部替换掉化油器发动机这需要一个过程,三年五年是绝对没问题的。
  在华国市场也许时间更长。
  那些老外有什么新技术可不会先投放的华国市场,他们是过时的东西在华国能榨出点油水就是点油水。
  如果没有南湾集团,电喷发动机在华国除了少量车型,大规模出现说不定得几年后呢。
  虽然李达老在他耳边说起万峰,但李显荣对万峰的企业都干什么知道的还真不多,虽然知道南湾集团做车但没想过他们还生产发动机。
  这也不能怪他有这个想法,当时国内做车的企业还真就没几家自己做发动机的,都是靠买现成的发动机组装。
  “万总!这个市场能有多大?”
  万峰稍一沉思:“这么说吧,如果你能把产品做过关,市场一年消化五六万台不是问题。这个问题你无须操心,如果你没有销路,我会给你介绍销路而且保证不赚你一分的二道贩子钱。”
  五六万台的销量?能有多少利润呢?
  对发动机李显荣是外行中的外行,根本不清楚。
  “这种发动机在市场上不怎么太值钱,现在最值钱的是缸内直喷或者是多点电喷发动机,都是过万一台。化油器发动机现在也就是这些发动机一半到三分之二的价钱,普遍在六千左右。这款发动机我们自己做有百分之四十的利润,如果你们做大概也就能达到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吧。”
  南湾集团现在可以完整的自己生产发动机部件,就是自己不生产也有配套厂跟进。
  李显荣要做的话其中很多部件都是要外购的,比如化油器,活塞曲轴等,利润降低一半也就很正常了。
  通俗点说李显荣就是自己倒个机体、缸盖,锻压个油底壳上排气盖什么的,其余的不论是活塞缸套曲轴油泵油嘴化油器都得靠外购。
  也就是个组装厂。
  六七千的售价,百分之二十的利润,那一台发动机的利润就是一千多元左右。
  五六万台就是也就是五六千万的利润!去除各种费用,怎么也能剩三四千万吧!
  李显荣呼吸都急促了。
  他承包电动机放时候最大的心愿就是一年能弄个百八十万就行,哪里想过上千万的利润。
  “万老板!我这些工人要是上马发动机需要多长时间能掌握技术?”
  “发动机本身有图纸,你的工人若是有基础学会不难。但汽油发动机难的是化油和电路,别看你们做电动机也和电路有关,但发动机这些电路你们若是学会自己生产估计一时半会儿够呛。还有曲轴活塞这些东西你们都生产不了,就得买成品组装了,成品我们那里全都有,你拉回来组装就可以。”
  “那组装线得多少钱?”
  光有配件没装配线也是白扯。
  “组装线?看在你老子在公司勤勤恳恳十多年的份儿上,我白给你一条五万台组装线。不过别高兴的太早,晚上和你老子商量商量,然后再和工厂的工人们商量商量。没有启动资金我先借给你五百万。我会在你们这里带两天,看看你们恒仁有没有什么好的景点。”
  万峰参观李显荣的厂子用了一个小时,但是和李显荣说正事就用了十分钟,然后他就出来开始研究恒仁县有什么美丽风景。
  李显荣推荐万峰去五女山,因为站在五女山上能看到桓龙湖以及湖中最大的万乐岛。
  这是恒仁最有名的三个景区。
  李显荣承诺明天带着万峰他们去看风景。
  当然今天是白扯了,现在都两点半了,等去到五女山估计天就黑了。
  万峰没让李达父子送自己,恒仁县城市区也就将威大小,他们还走不丢。
  万峰几人走后,李显荣把万峰的计划向他老子做了汇报。
  “我看行!你老子我在南湾虽然专门做机床没摆弄过发动机,但是南湾的发动机在国内有绝对的竞争力,我这次去看到南湾建了一个三十万台产能的发动机厂,并且二期工程还要上三十万台的产能。虽然转给你的是过时的技术,但小万说三年五年没问题那就没问题。”
  老子一锤定音了,李显荣立刻就感觉自己有了信心。
第2291章
画大饼或者是安心丸
  李显荣立刻来到车间,通知各车间主任下班,他要开个会。
  他要和厂里的工人们谈谈了。
  十几分钟后,换好衣服的工人们走出车间,来到了办公室前。
  恒仁电机厂一共有员工一百九十一人,其中一线工人高达一百七十人,管理技术财会人员二十多人。
  今天这些员工意外地发现这些天没多少精神的厂长似乎精神了。
  “大家都到齐了吗?到齐了我宣布个事儿。我知道大家最关心的是工资发放问题,那么今天咱们第一件就说这个,拖欠工资的事儿我心里也挺急的,但是银行不给咱们贷款了我也实在没有办法。不过现在事情有了转机,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不超过一个星期,拖欠的工资保证一分不少地发放到大家手里。”
  “厂长!这回是真的呗?”人群里一个小年轻的问道。
  这话厂长已经说了好几次了,真实性委实让人质疑。
  “这回保证是真的,除了工资的事情我还有个事情要宣布,电动机这东西市场上做的太多了,虽然咱们的电动机质量高但是成本也高,这就被那些假冒伪劣的产品挤占了市场。这个咱们没有办法解决,咱们惹不起只能躲了,今天有个咱们北辽市非常有名的企业家来看了咱们厂子,他已经决定和咱们合作生产一种新产品。”
  “生产什么呀厂长?”
  “咱们和对方合作生产发动机,对方提供技术图纸和装配线。”
  这一句生产发动机仿佛一根捅向马蜂窝的棍子,哄一声就热闹开了。
  “生产发动机?啥发动机呀?”一个女工问。
  “就是发动机呗,咱们生产电动机然后改生产发动机,反正都是机,和你一样。”
  女工也是个大咧咧的女工:“葛二虎!你敢说我是鸡,你等着下班我就上你家炕上躺着,我看你老婆收不收拾你。”
  这还出来喜剧效果了。
  “咱们会生产发动机吗?”哄笑过后有人又问。
  “不会学呗,咱们厂以前还是生产塑料盆的呢。”
  “现在想想还不如继续生产塑料盆了,起码是住家必备用品,怎么都能卖出去。”
  李显荣一看这要刹不住车,这都开始讨论历史了。
  赶紧举起两手:“大家静一静,这么瞎呛呛没用,现在大家有什么疑问采取举手回答的方式,我一条条地解答。”
  李显荣话音刚落就有人举手,还是刚才那个问发工资是不是真的的青年。
  “厂长!你说的那个企业家就是刚才你陪着在车间转悠的那个人吗?”
  “对,就是他。”
  “他谁呀?看着一点不像企业家,反倒有点像混子。”
  现在企业家的标配都是穿西服打领带,但这个企业家穿一套休闲服还咧着怀,里面穿着个跨栏背心。
  企业家有穿背心的吗?
  “你这小子看事物的观点真的和人家两路,我都说了人家是企业家还是著名的你小子还往混混上联系,你是不是心里有个当混混的梦想呀?”
  青年不服气:“谁有当混混的梦想了,他本来就像混子吗。”
  “告诉你吧,他是咱们北辽省一个著名企业的老总,这个企业叫什么名字我现在就不说了,早晚你们能知道。”
  李显荣心里还是有一些安全意识的,没有说出南湾集团的名字。
  不过他就是说了也不一定有几个知道了,除非那些平时经常看广告的能记住南湾集团。
  可是广告上除非是车广告有南湾集团,其它电子类广告都是用华光这个名号,用的最多的就是华光科技,没有显示和南湾集团有一点显示。
  除非是当地人知道,外地的根本不会清楚华光和南湾的关系。
  所以南湾集团的广告在电视上出现的机会并不多,除了新车上市的时候。
  “我开这个临时会议是要告诉大家:我们企业的前景是光明的,大家要有信心好好干,企业的效益好了大家的收入自然也就高了,我们的明天是光辉灿烂滴。”
  其实在没看到实际利益前,这些口号没啥卵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8/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