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19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91/2149

  清风现在已经出到第三代了,最新的清风不但样式有了变化配置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虽然发动机没变,但是变速箱和底盘有了一些改进,车内外的配置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我要转让整个清风车型。”
  万峰吓了一跳:“黎总!你这胃口可不小呀,转让全部清风车型这可不是几千万能拿下来的,你出的起价钱吗?”
  “那得多少钱?”
  “清风现在是第三代有五六个类型,你要是想全部转移过去,我就是给你个朋友价,没有十亿八亿的就没寻思了。”
  十亿八亿!
  这个数目黎福也就是想想而已了,确实转让不起。
  “那如果只是清风第一代呢?”
  虽然南湾清风第一代已经被边缘化了,但是以吉力现在的水平依然设计生产不出,黎福觉得转让过来生产还是有市场的。
  “你真想要,全套技术,包括一条四万台的柔性生产线,一亿元怎么样?”
  清风第一代的生产线就剩这一条还在少量生产,原来的生产线都升级改造成二代三代线了。
  黎福盘算了半天觉得这个价钱并不高。
  一条四万台的柔性生产线怕就得四五千万,再加上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件,最主要的是生产出的车有资格在华国范围内销售。
  目录才是大事儿。
  “我要了,不过你必须再优惠点。”黎福也干脆,连回家商议一下都省略了,自己当场就拍板了。
  “还优惠?优惠不了了。”
  一条柔性生产线就四五千万,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件算最便宜的价格,五千万没问题吧?
  再加上专利使用呢?还有目录使用呢?
  虽然二零零一年黎福就有了自己的目录,但那不也得等两年吗!
  “钱咱不优惠了,给我点什么技术可以吧?什么技术都行,只要是车上用的。”
  万峰没好眼色地看着黎福。
  黎福一点没在意,脸不变色心不跳。
  这脸皮怕是比耐克的鞋底子都结实。
第2306章
帮助
  这就像在集市上买了人家的蔬菜最后要两个辣椒一样。
  “点烟器技术行不行?”
  黎福眼珠子转了两圈:“这算啥技术呀?”
  “你不说啥技术都行吗?”
  “那你起码也拿出点诚意吗!这个不算。”
  万峰笑了,还不好伺候了:“车载CD?”
  “不要!”
  “电动雨刷?”
  “不要!”
  “我说黎总!做人要厚道,你这就不厚道了,这要饭也挑肥拣瘦的?电动门窗!再不要没了。”
  这些都是车内配置,不算在整车技术里的。
  “车载空凋!我就要它了。”
  这货眼睛好使呀,专门挑值钱的要。
  “只有手动的,自动的我们还研究出来呢。”
  自动空凋南湾确实没有,电子部门刚接到任务在编写感应软件和程序,只要程序和感应系统做出来了也就有了,但这已经是明年的事情了。
  “手动的也行。”手动空凋也是空凋不是。
  “我真不明白你要这个有啥用?到时候在市场上买现成的不就完了,你不会还打算自己生产吧?”
  “没有,不过我可以把技术卖给别人生产,然后我再买回产品运用,你说是不是可以节省些成本。”
  这脑袋都用这上面了。
  两个人就这么仿佛开玩笑一般地就谈妥了一桩亿元的交易。
  万峰首先带着黎福参观了雄风的生产车间。
  雄风现在是南湾微车主打力推的车型,到目前为止推出了五个车型,从普通版到豪华至尊版,售价从不到十万到不到十五万。
  每月的销量在五千辆左右。
  在这个档位间,雄风是无可挑剔的王者,而销量在第二位的则同样是南湾的车,是上市一年的飓风。
  飓风的排量比雄风小一点,价钱也比雄风低一个档位。
  飓风三个型号的车型销量稳定在月三千八百辆左右。
  南湾在这一区间有了两款处于领先的车型,自然没必要再发展这一区间的车型,下一款车就要进入中档区域了。
  如果中档车型做成功了,六缸大功率的发动机一旦成功,南湾将向三十万以上的车辆发起挑战。
  这只是个计划,二零零五年前万峰不认为有实现的可能。
  黎福听到万峰的介绍叹了一口气:“我什么时候一个月能有这么多销量我就知足了。”
  “你的理想有点小呀,将来说不定你的吉力一年也有几十万台的销量。”
  “真的?你说我会有那么一天?”
  “当然了,要有信心,你做老总的没了信心那干个屁呀。”
  “暂时我们还没那个信心,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先销售一万辆再说。”
  这个目标不大,和先赚一个亿的说法异曲同工。
  黎福参观南湾造车车间的时候神情非常的专注,他似乎想把看到的一切都记在脑海里。
  万峰也不隐瞒,能看你就看,反正你就是看得再仔细也记不住多少,人是记忆里是有限的。
  一些特殊的过目不忘的人除外,显然黎福不是那种变态。
  但万峰没有带黎福去看长城。
  长城现在还是机密,自然不能随便给人家看。
  “万总!如果有一天我提出转让电喷发动机技术和自动变速箱技术你会答应吗?”从车间出来的时候,黎福又问了一个问题。
  “会!”万峰想都没想就回答了。
  对于国内的企业如果对方要转让技术,万峰真的会转让。
  但是到目前为止除了黎福外没有人有这个要求。
  大概人家并没有看上南湾的技术,他们的潜意识里还是外国的月亮圆。
  就连现在的合作伙伴广汽都没有提出转让技术的要求。
  “不过我的劝告是,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你若是想掌握自己的技术就要把各种发动机都研究透。像现在你们先把化油器发动机的技术掌握,再进行电喷的研究会剩很多事,老话不是说了吗,连走都不稳当,你往哪儿跑!”
  “有你们的支持,我觉得我们吉力一定会成功的。万总!我心里对你是很钦佩的,我在蔗江的时候就经常想,你的南湾到底是怎么成功的?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
  “哈哈!黎总!其实也没什么秘诀,概括到一起就两个字吧:执着。”
  这个万峰就不能说实话了,当然不能说他是重生者,南湾做的项目他都知道经历过,所以能做出来。
  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就算是重生者,你也不一定能把你曾经知道的东西都做出来。
  尤其像万峰这样本身一个普通的农民,连大学都没上过,就算是重生者能走到今天也不是任意一个重生者都能做到的。
  但不管是不是伪命题,万峰都不会说出自己是重生者这个秘密,谁都不会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91/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