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20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4/2149

  网景华光应用系统用的是四位十进制,几乎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既然说到了应用系统那就不能说说此时已经被米国在线收购的维软了。
  维软被米国在线收购后依然保留了公司的名号,但这没什么卵用,就算它还能苟延残喘几年,但已经注定是昨日黄花。
  它的倒下必然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音特耳。
  企业网络的运行核心是服务器,而服务器的核心是服务器芯片。
  上一世在这一领域,这些服务器芯片都建立在音特耳的x86架构上,这样音特耳就占据了高达百分之九十的份额。
  一旦出现大面积的半导体封锁,芯片供应链被切断,那作为社会经济基石的数据中心将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
  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头上悬着一把杀猪刀,谁也不想自己的脖子老有被人掐着的危险。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推翻音特耳的垄断地位。
  但是在上一世当音特耳占据了市场百分之九十份额的时候,要想推翻它几乎没有可能。
  期间也曾经出现过后期ARM和音特耳数年的搏杀,但是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
  很多有名的企业都曾经涉身其中。
  比如三牲、英伟达、博通、Marvell,都曾经开发或者有意向开发过基于ARM的服务器芯片,但最后都以惨淡收场。
  其中曾经一度让行业看到希望的,是在手机芯片领域从ARM受益良多的高桐。
  2014年高桐宣布将打造基于ARM的服务器芯片,2016年是时候对外公布了首个基于AMR的服务器芯片产品。2017年高桐正式发布了Centrip
2400系列,进军服务器芯片市场。
  结果发布即顶峰,没有怎么获得客户回应的高通而到了2018年就多次被传放弃了ARM服务器芯片业务,接着曝出高管离职,团队解散。
  x86为什么那么能打?
  业界普遍认为这在于音特耳多年积累的服务器芯片生态系统,大量软件应用都是基于x86完成开发,而企业市场中软件生态往往更新频次较低,缺乏生态可选择性。而市面上出现过的ARM服务器芯片,普遍在软件兼容性上表现不佳,最终导致用户无法选择尝试ARM,只能固守x86。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基于X86和维软操作系统的捆绑。
  一切的软件都是在这两个系统下研发的,X86自然天下无敌了。
  但是现在维软倒了,它的操作系统注定要在电脑领域湮灭,这样X86的一半儿根基就被动摇了。
  万峰早就知道,只要把维软这棵大树砍倒,它下面的那些花花草草都得跟着遭殃。
  这个时候,华光公司把自己制定的架构和指令集适时地推进了市场,也像X86当初捆绑维软一样和网景系统捆绑在一起。
  当然用的名头是一家米国叫沸腾的公司。
  这家公司是米国公司还是华国公司怕是只有万峰知道怎么回事儿。
  华光结构类似于ARM架构,提供的芯片专利和指令集拥有很大的开放性,芯片厂商一次性买断某个版本就可以一直使用,不用担心上游直接断货的问题。
  这个架构的推出受到了诸多芯片厂商的欢迎,加上维软的倒台直接就动摇了音特耳一统天下的根基。
  况且这个时候音特耳虽然一家独大但还没做到一统江山的时候。
  这一情况意外的出现不但让音特耳原本在九九年推出的奔腾III胎死腹中,连带着二零零零年十一月要发售的奔腾4的科研计划也渺无影踪。
  这个时候如果华光芯片能推出自己的重磅芯片,就算不能把音特耳扫地出门也能从它手里抢夺很大的市场份额。
  但诡异的是,这个时候华光芯片什么也没做,非常的低调,仿佛不存在一般。
  万峰非常清楚形势。
  华国现在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一切的工作都要为入世让路。
  如果这个时候华光芯片发布出什么重要成果,动摇了米国半导体公司的基础,这绝对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儿。
  如果米国掌权者得知电脑操作系统现在掌握在华国人手里,芯片也被华国人占据了高地,那么它们必然会出手阻拦华国入世。
  因为这些东西已经被米国列为国家的基石产业,在战略上有至关重要的位置。
  它们是绝对不会允许这些技术落在别人手里,尤其是华国这种社会主义国家。
  这也是网景系统为什么在国际上只叫网景的什么什么系统而后面没有华光的原因,就是为了不引起米国有关部门的注意。
  正是出于这种不给国家添乱的心态,华光芯片虽然在PC和手机端都做出了划时代的芯片,但是一个也没有向外界宣布。
  只是在背后进行测试。
  最低这些东西也会在华国正式入世以后才会面世,或者入世以后也不会出现在市场上。
  华国现在还很羸弱,根本无力抵抗西方的霸权,因此该装孙子的时候必须要装孙子。
  再过十年,等到了二零一零年后,华国不论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有了自保能力后,很多东西都会呈现在光天化日之下。
第2322章
皆大欢喜
  这两件事情解决完毕,接下来就到了集团年终总结的时刻。
  今年集团的经济效益在上年的基础上只有百分之十八的增长幅度,仅仅比去年增长了四十亿的利润。
  但是万峰已经很高兴了,只要集团稳步发展,赚钱多点少点都情有可原。
  某人现在对集团盈利了多少钱的兴趣还没有关心起点那些作者都有谁有收入的兴趣大。
  起点中心已经重新改建装修完毕,除了那栋计划盖的大厦外,其余现在就可以使用了。
  只是起点编辑部现在的人手比较少,除了四五个编辑就只有两名财务人员。
  大部分地方还处于空置的状态。
  张璇现在已经天天到这里上班了,每天对着电脑忙得不亦乐乎。
  连晚上某人有点什么需求都顾不上了,一股脑地推给了栾凤。
  脸皮非常厚的某女人乐哈哈地直夸张璇够交。
  这都什么事儿呀!
  起点现在有签约作品二百一十部,对应的就有二百一十个签约作者。
  网站的注册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五万,每天的打赏数额在几百元钱左右。
  2000年一月一号,世界终于进入了下一个世纪,这天早晨的太阳好像和往日都……没什么两样。
  千年虫有没有跑出来吃数据绝对不是某人关心的问题,他在企业里转了一圈,没发现有什么值得自己指手画脚的地方后,就来到了起点中心。
  张璇和一个女性编辑正在合计作者们的收入,这是起点网第一次往外发稿费。
  签约最早的一批作者其实上个月就有收入了,但因为不足月的原因都统计到这个月发放。
  万峰也就看到了这份有二百多人有收入的名字。
  自己的名字竟然排在了第一位。
  “我是流氓我怕谁:两月满勤奖四十元,打赏收入三百十一元,推荐票榜第一奖金一百元。握草!不少呀,快五百元了。这么说靠这个也可以养活老婆孩了。”
  “呸!四百五十元就想养活老婆孩,你老婆怎么那么不值钱!”张璇不爱听了。
  “把你浪狂的,搁贫困山区一些人家,一年都不知道有没有五百元的收入,搁你这儿一个月还嫌少了?人到了哪一步都不要忘了初心!我那份稿费就不用发了,留在财务市当基金用吧,赶趟有点什么用处。”
  教育完老婆万峰继续看那份名单。
  排在第二位的是海洋蓝,这货也是两个月是满勤奖合计四十元,打赏收入一百零五元,推荐票榜排第三有六十元的奖金。
  海洋蓝的总收入是二百零五元。
  这个收入保证超出海洋蓝的预料了。
  张璇位列第三,她比海洋蓝少了五块钱的收入。
  名单是以收入的多少排列的,越往下越少,到了百名后收入就没有过五十的了,但也没有低于二十的。
  最少的一个作者收入是二十一元。
  本次发放的稿费总计是一万二千三百五十八元。
  在决定要付费是时候,万峰就划了一百万到起点网的账下,用于发放稿费和给员工发工资。
  所以,钱不是问题。
  “这些作者都有详细的收信地址吗?”
  “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4/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