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20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8/2149

  年末的手机大战从元旦前就拉开了。
  华国市场上所有手机都以降价拉开的竞销大幕,不论是海尔的H6988波导的RC838还是康嘉的K3118抑或是厦华的XG818东新的EC528,都以降价二百到三百元开始了促销。
  唯有华光手机没有什么反应。
  也不能说一点反应没有,一些老款的手机还是有降价幅度的,而且降价幅度还非常的大,售价直落三到五百。
  但是新款主打手机H1688却一分钱没降,只随机多附送了一枚64M的多媒体卡。
  这款多媒体卡也是华光出品的,64M的多媒体卡虽然只值六七十元但却是这款手机必备的配件。
  带个MP3可不是留着看画的。
  多媒体卡可不是随机就带的,它得单独买。
  此时华光电子已经开发出了128M的多媒体卡,准备年后上市。
  这样64M的卡势必会降价销售。
  虽然一枚多媒体卡远没有人家降价二三百元实惠,但是买H1688的人还是如过江之鲫。
  华光科技、华光电子和晨辉实业三个企业日产上万台手机竟然还不够销售的。
  仅仅年前一个腊月,就销售出去了各种手机一百二十万台。
  这几乎等于全年手机销量的四分之一。
  这一百二十万台销量其中有一半是H1688,另一半是华光以前的老型号手机。
  手机当仁不让地以四十亿的销售额占据了南湾集团年前销售的老大的位置,南湾微车就只能憋屈地屈居第二。
  其实年前这段时间,南湾微车的销售成绩同样亮眼。
  九九年是一个汽车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年头。
  虽然从九四年开始国家就鼓励百姓买车,但那个时候能买的汽车的家庭百不存一。
  但是九九年就不同了,城市里众多家庭都具备了买车的资格,买太贵的买不起,买十万以下的家庭已经大有人在了。
  今年销售最好的车是1.3排量的清风。
  排量太小的车从来都不是华国家庭的首选。
  国家地域大了人的眼界自然也就开阔了,就是买车也喜欢买空间大马力大的车。
  但是现阶段这还是个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毕竟大马力大空间的车现在还掌握在老外的手里,起步就是二十万以上的售价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起的。
  这些能买起车的家庭当务之急还是解决有无问题比较切合实际。
  因此今年冬天小排量轿车依然占据了车市的主导位置。
  只是清风的最豪华型给西湾了,普通版的卖给黎福了,南湾手里就剩了个不上不下的中档清风,这大大影响了销售。
  保守估计这一块上南湾少卖了几百辆。
  南湾轿车销售第二好的是飓风和雄风的普通版,不到九万和不到十万的销量还是很受青睐的。
  虽然配置低了一点,但是这两款车基本满足了华国人对空间马力和价钱的需求。
  这两款车的高配置版虽然销量也凑合但是明显不如普通版的销量。
  华国家庭的整体收入水平还是偏低呀。
  出乎万峰意料的是,那款当初给他儿子闹着玩打造的玩具车,竟然在这个冬天来了销售狂潮了。
  从冬月开始,每天百辆的产能就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了。
  万峰急电命令关海又造了一条可以日产三百辆的生产线才稳住了市场。
  到年底,这款万峰正眼都没当回事儿的小车竟然卖了一万辆。
  凭空白捡了三百万回来。
  腊月二十二,离小年还有一天的时间,远赴漠河的试车队一身风霜地回来了。
  一到家管大海就向微车的人详细地汇报了本次试车的情况。
  SUV顶峰在冰雪环境下的试验效果有点不太理想,柴油版的表现还算合格,但是汽油版的顶峰在冰雪弥漫的环境下速度稍微一快点有摆头的问题,不过也算是勉强合格了。
  反倒是长城在冰雪环境下的表现异常出色。
  “这款车唯一的缺点就是动力稍显不足,起步阶段达不到我们对它的期望。”
  到达你们的期望?
  这些王八蛋恨不得当跑车开,能达到他们的期望才是怪事儿。
  “长城如果动力再大一点就更好,除此之外,其它方面太优秀了,操控性、稳定性、防倾斜都十分的完美,在冰雪道上跑七十个完全无压力,我已经迫不及待等着过完年开着它到南方去路试了。”
  管大海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把全部关于美好的词汇都留给了长城。
  在冰雪道上跑七十公里?这是嫌命长了吗?
  “万总!我要是买一辆这个车能打五折不?”
  “打多少折?五折?还不赶紧去领工资然后回家,说不定还能抓奸在床。”
  这王八蛋真敢想,打五折?我老婆孩子你替我养活呀!
  管大海嘻嘻地笑着带着试车队的人跑到财会去领工资奖金去了。
第2327章
我来了
  试车队的人没事儿了,回家过年去了。
  但是微车这帮人却有事儿了,汽油版的顶峰在冰雪路上一起速度就摆头这不是个好现象,柴油版的就没有这种问题。
  这个必须要查明。
  明年五一就要上市的车不能有一点问题。
  这些人把汽油版的车开进车间,弄到整车台上去找原因去了。
  这边南湾仪器就开始调试生产线。
  从去年开始,因为机器人的研发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南湾仪器的人就把这种机器人设计到了自己的整车生产线上。
  终于推出了自己的整车统一规格的生产线。
  说起机器人,这就不能不说在南湾集团存在感相当低的一个团队。
  柯察金、马克西姆、奥莉希雅、叶连娜就是这个团队的带头人。
  这四个人具体哪一年到的南湾万峰也想不清楚了,最初他们来的人只有十多个,保守估计在南湾待了也有十二三年了。
  在九三年后李明泽又从乌科蓝弄了有百八十号人过来,这个毛子组成的团队就组成了。
  起先他们研究各种机床,在九四年初左右,借着他们摆弄机床的技术,万峰就让他们开始研究机器人。
  主要就是生产线上的各种机械臂。
  这些年来南湾仪器打造的生产线上都有这些毛子工程师的影子。
  他们现在已经是正宗的华国公民,除了模样和华国人不一样外,不论是生活习惯还是语言表达都和华国人没有一点两样。
  随着机械臂的水平越来越高,和电脑软件的越来越先进,南湾仪器这些人就打造出了一款万能的轿车生产线。
  这条线生产出来后,不管什么轿车,只要把尺寸输入到生产线的电脑中枢里,电脑就能自动地生成该种轿车的所有加工规格。
  从点焊组装喷漆整套手续一气呵成。
  这样南湾仪器就不用看车去打造专门的生产线了。
  平时他们生产一堆生产线在那里储备着,到用的时候把生产线安装上一调试就行了。
  这样大大节省了生产线的打造时间。
  往常从设计打造到安装一条生产线,最短加班加点也得三四个月甚至六七个月能完成。
  现在有一个月安装就可以了。
  这些生产线打从顶峰一开出去路试的时候就安装上了,现在照着数据一调试,就可以等着车上线了。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8/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