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20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5/2149

  这款车优先满足行政采购,然后才会进入市场。
  政府采购用车流程还是相当麻烦的,他们的得打报告待上面批准了才能拨款提车,据说中间还有好几道的流程。
  这个不是万峰该关心的事情,那是政府的事情论不到他指手画脚。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一个批行政车采购是由北辽省完成的,具体采购了多少辆万峰没法向外面诉说,反正看到那个数字他自己都吓了一跳。
  从华国二零一三年开始陆续取消公务车止,这期间华国到底有多少辆公务车谁也不知道个准数。
  但是现在万峰大概知道华国需要多少公务车了。
  他做的反应是当即就下令新建十万辆的生产线,因为扩充第一条线太耽误事儿了,直接在南嘴子上新线了。
  同时,让开发部门赶紧整合那款直列六缸发动机上车,争取明年这个时候用新的大马力发动机替换现在用四缸发动机的长城。
  在这款车出现的同时,南湾集团的专业网站南湾风云也应运而生。
  南湾风云上详细地登载了南湾集团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造四不像摩托车发展到今天集卡车轿车摩托车整车与配件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并且详尽地列举了集团的停车和未停产的所有产品。
  别说这个网站还真的挺有意思,有些东西已经在万峰的脑海里消失很久了。
  当万峰看到几张四不像的照片,神情一阵恍惚。
  这车具体是哪一年造的?八四年还是八五年?又是哪一年停产的?
  这些照片工作人员是从哪里找来的?现在大道上还有这种车在跑吗?
  别说这种车还真有跑的,当然都是在田间地头偷着跑的。
  让万峰哭笑不得的是南湾集团停止生产这款车以后,红崖竟然还有人接了过去打造这款四不像,纯手工打造一年造个三十五十台的。
  现在看来这款四不像车没有一点技术含量。
  除了四不像外,还有那个已经不知道停车多少年转让给洼后机械厂的一吨翻。
  一吨翻转让大概也有十年了。
  看到一吨翻,万峰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到洼后机械厂去看看的念头。
  自己好像有好几年没去过洼后机械厂了。
  不知道洼后机械厂现在都干些什么东西?肖德祥现在还在不在了?
  万峰起身离开办公室,和自己的秘书打了个招呼就坐车去洼后。
  文忠国现在就是万峰的专制司机兼保镖,一声不响地开车把万峰拉到了洼后机械厂。
  洼后机械厂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了。
  一个是空间不够地方太小,再一个是离洼后大集太近,影响了洼后大集的扩张。
  三年前,洼后机械厂在南山画出一片上百亩的土地,把厂子搬到那里去了。
  一同搬迁的还有洼后队办公室单位,老厂址和原来的小队办公楼都划给了洼后大集。
  现在洼后大集和工业产品集市几乎已经连上了,中间就隔着一条公路。
  人比以前更多了。
  这几年持续的下岗潮让做生意的人凭空多了起来,洼后大集上简直就是人山人海。
  现在山后队的大部分土地和洼后靠近老道口的那片水稻田全部都变成了停车厂,到处都是客车卡车还有一些轻卡。
  洼后村子现在和以前也是天翻地覆了,几乎家家都盖起了几层高的楼房,有的出售了一部分有的干脆就留这自己住。
  一家那么五六口人住个四五层高的楼房,还真是奢侈。
  到了万峰家老房子那里,也就是万峰姥爷家和栾凤家门前,万峰叫文忠国停车,进去打了个招呼。
  这两栋房子现在也变成了三层小楼,在洼后众多四五层的楼房里不显山不露水。
  当初盖的时候,姥爷就发对盖太高,家里一共就五个人盖那么高干什么,最后就盖了个三层楼。
  姥爷和姥姥是明显的老了,这些年如果不是年年做检查保护的好,怕是早就驾鹤西去了。
  但即便如此感觉也是时日无多了。
  万峰和姥姥姥爷打了个招呼,然后到栾凤家和丈母娘丈人也打了个招呼。
  栾长远现在已经退休赋闲在家,这几年和儿子的关系也缓和多了,整天东走走西逛逛过得无忧无虑的。
  万峰来的时候他不知仙游到何处去了。
  栾凤的母亲今年六十多岁倒是越活越年轻了,参加了老年秧歌队,万峰进屋的时候正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估计有什么活动。
  栾凤的母亲和栾凤姐妹非常的像,虽然六十多了依然还有几分风韵。
  万峰非常担心她给自己泰山头上弄顶什么帽子戴戴。
  哈哈!当然只是在心里偷偷的想想,这要是被栾凤知道了估计会掐死他。
  洼后的南山并不都属于洼后自己,而是和洼前共有的。
  洼后机械厂所在的位置就是万峰当年卖瓜的老梁头的瓜地,只是地扔在老梁头却早已去西天取经去了。
  从这里往南走三四里地就是詹红贵加油站所在的被小树屯人叫西岗的地方。
  肖德祥今年五十整了,依然精神抖擞的,见到万峰和万峰热情握手。
  “小万!今天怎么有兴趣到这里来了?你可有年头没到机械厂来了。”
  “肖叔!一天到晚的瞎忙,洼后机械厂从搬迁后我还真一次没来过,今天有功夫我过来看看,没别的事儿就是来看看洼后机械厂的老人。”
  这个机械厂当年也算是万峰一手创办起来的,里面超过四十的人大部分他都认识。
  肖德祥就陪着万峰在机械厂参观。
  洼后机械厂的70摩托已经停产了,现在的产品主要就是两种:铲车和一吨翻。
  经过十多年的摸爬滚打,洼后机械厂生产的移山牌铲车已经混到了全国前三的水平,大概除柳工徐工外就是它们了,它们被尊称为洼工。
  全厂现在有各种员工一千多人,铲车的所有部件都是自己生产,一年能卖个千八台出去,销售额一年在两亿元左右,一年的利润五六千万。
  基本上给工人开支还是没有问题的。
第2359章
辉煌计划
  像洼后一个村办企业,能做出铲车这样的产品并且还走在了全国先列这本身就是一段传奇。
  洼后的铲车生产从ZL10到ZL50。除了没有特大型号的外,别的型号都有,也算是型号齐全了。
  洼后铲车的最大优势是铲子非常的抗磨,同样一副铲子工作,别家的铲刀板和斗齿磨秃噜皮了,洼后的铲斗依然还可以嗷嗷干活。
  这不是技术方面的优势,完全就是优质钢材的作用。
  红崖钢厂生产的钢材除了军用外,民用方面的钢材几乎就被将威工业区包圆了,根本就不外销。
  用来造军舰的钢材做民用,你再不抗干你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吗?
  因此将威工业区园区里只要和钢材有关的产品,都以抗干抗磨著称。
  虽然成本高一些但是质量无可挑剔。
  洼后的铲车就凭这个在国内处于先列,但是一吨翻洼后现在也已经不生产了,反倒要生产一种万峰听了都肝颤的东西:挖机!
  “肖叔!你们这个计划可是挺吓人的,挖子可不同于铲子,如果说挖机是大学生的话,铲车就是个中学生,你们确定要研究挖机?”
  “我们已经买了一台小松的挖机进行拆卸分析,确实不同于铲车,太复杂了。”
  “不过!能做好铲车未必就做不出挖机,你们做吧,有什么不行的地方我们南湾会给予最大的支持。”
  南湾汽车做了多年的大小翻斗,液压方面没有问题,发动机上也不存在问题。
  洼后铲车的发动机都是南湾集团提供的全套技术。
  这些技术有了,要生产挖子就剩下底盘了,包括行走的那套链轨和转盘了。
  这个如果解决不了可以求助于军方,坦克不是有链轨和转盘吗。
  和肖德祥在厂子里转了一圈后,两人就坐在向阳的地方。
  万峰还破天荒地陪着肖德祥抽了一支烟。
  “小万!还记得当年你第一次找我的情景吗?”得到南湾集团的支持承诺,肖德祥看来心情不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5/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