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2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25/2149

  南湾在二零一四年才推出电动车已经算是非常晚的了,这时候华国市面上乱七八糟的电动车已经有不少个品种在奔驰了。
  从时速七八十公里续航力一百四五十公里的非正规电动车到一些大厂生产的正规电动车,大概有十几个品种了。
  在万峰的眼里,那些时速七八十公里,续航力不超过一百八十公里,售价在两三万的电动车那都不叫电动车,只能说它们是老年代步车。
  那是什么玩意呀?那也叫车吗?
  就这种电动车,倒退二十年南湾都能做出来。
  南湾之所以电动车推的这么晚,是因为万峰知道它推太早了也没什么用,市场认同度太低。
  毕竟轿车不是摩托,一辆电动摩托二三千元,便宜说不上便宜但也说不上贵,百姓都能承受的起它的损失。
  但是电动轿车就不一样了,毕竟是过万的东西,人们如果不认为它安全可靠是不会掏钱买它的。
  这是南湾没有跟着人家凑热闹,一开始就推电动车的原因。
  就是这个时候推出来市场接不接受万峰心里也不是信心十足。
  国内在电池领域笔雅迪已经算是做的相当不错了,但和南湾的电池一比也是自愧不如。
  起码在体积上就差别巨大,同样功率情况下,南湾造出的电池体积仅仅是笔雅迪电池体积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如果万峰看到这些人的模样听到这些人的言语,一把大鼻涕早就甩到他们脸上去了。
  刘姥姥进大观园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这才哪到哪,这只是小KS,真正厉害的东西南湾还没拿出来呢。
  南湾集团的电池现在把做试验用的潜艇都带跑了,驱动这么点的轿车算什么。
  你们才感到绝望?等我们把家底都拿出来,你们就可以去自裁了。
  不过万峰没准备让他们在二零一四年就自裁,怎么也得等到一五一六年吧。
  他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南湾现在没有必要在今年再推出其他款式的电动车了,如果再推出两款大车,这些车企怕是真是有人会因为伤心绝望去自裁。
  因为现在推出的这两款电动车的销量已经可以让他满意了,这两款车分别有两千多辆的销量。
  如果南湾现在推出一款燃油车月销两千辆他会气的跳脚骂街,但是电动车他不但不生气反而还喜滋滋的。
  电动车不是燃油车,两款才发布的电动车能有这个销量这已经很好了,还要啥自行车?
  他希望先靠这两款电动车为南湾积累下足够的名声,然后再推出其他的种类。
  除了轿车用的电动设备,南湾集团也推出了客车用和轻卡用的成套设备。
  南湾重车也推出了一款载荷一吨的小型电动轻卡在市场试水,销售成绩还算过得去,起码它有价格优势。
  第一个使用南湾客车电动成套设备的是东丹黄海客车厂。
  黄海客车原本也是华国著名的品牌了,可惜中间不知怎么搞的,没玩好,玩的稀里哗啦了。
  用万峰的话说就是企业的决策者鼠目寸光,跟不上市场的形势。
  弄到现在经营的生不如死。
  魏春光在征询了万峰的意见后就把已经入不敷出的黄海客车买下了。
  魏春光的春光轮胎集团公司现在已经是东丹市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魏春光也成了东丹市政府极为看重的企业家,因此当魏春光提出收购黄海客车的时候几乎没遇到什么阻拦。
  这货买下黄海客车,直接就用了南湾集团的电动客车系统上了电动大巴。
  大巴是造出来了,各方面测试也非常的满意,但是还得有客户呀。
  这不是问题,只要你造的车质量过关就不愁没有客户,东丹客车厂的第一个客户就来自红崖。
  万峰的表弟诸英强的公汽公司已经运行了十多年了,那些车中的一部分已经到了报废的年龄了。
  在魏春光做出电动客车后,他在经过考察后认为这电动大巴的性能满足公汽的需要完全没有问题,从购车到燃油上可以节约下大量的成本,于是第一时间就淘汰了一百辆到了年份的燃油车,从黄海客车那里订下了一百辆电动大巴。
  一百辆电动大巴千多万,扣除报废车补贴和电动车补贴,诸英强其实连一半的钱都花上,他凭啥不换呀!
  第一笔生意就是千万级别的生意,魏春光乐的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
  第一批车经过试验后,诸英强又购买了第二批一百辆车,替换了另一部分也到了报废期的燃油车。
  他计划到年底替换自己公司所有的到期和将要到期的运营车辆。
  黄海客车的市场就这样打开了,之后黄海客车又接到了来自北辽省其它城市的车辆订单,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了。
  电动车的出现有人得意自然也就有人失意,李显荣就是失意中的人之一。
  这家伙这几年才把发动机做的有模有样了,企业也一天天做大了,他也刚过了一把千万富翁的瘾。但没想到眼睛一眨、母鸡变鸭,这怎么就开始时兴电动车了?
  将来都玩电动了,我这发动机还卖给谁呀?
  李显荣火烧屁股般跑到南湾来讨主意。
  其实他大可不必着急,华国就是要取缔燃油车最早也得二零二五年以后,从现在到二零二五年还有十年时间呢。到时候你还活没活着都两说,现在急个屁呀!
  虽然万峰的话让李显荣郁闷,但是他心里还是挺高兴,是呀!这还有十年的时间我急得哪一份?
  再说有万峰在到时候就是不生产发动机了不是还可以生产别的吗!
  对于李太闲来说,南湾集团是生出燃油车还是电动车都不影响他的生意,不管你是用燃油发动机还是电池电动机,你的车都得用‘沙发’。
  今年是他的车辆沙发厂正式生产十周年,他准备庆祝一下,就把万峰请来了。
  在红崖梨房镇,李太闲是梨房镇公认的首富,据说他的身家现在也有几千万了。
  万峰想起当年这货先是卖鞋后来从自己手里倒腾电子表录音机录音带什么的,到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当地闻名的企业家,心里一阵唏嘘。
第2469章
做人不能太精明
  李太闲的企业就是专门为南湾集团的各种车辆做座椅,他主要是做真皮座椅,每年有百万个皮座椅的产量,生产总值过亿元,实现利税上千万元。
  因为他的这个真皮座椅厂的存在,梨房镇的GDP年年在红崖二十四个乡镇里处于前列。
  万峰参加了他企业的庆典仪式,中午在这里吃了午饭。
  午饭后文忠国开车回头在青山镇做了一个短暂的逗留,去看了一下齐广利。
  万峰看到齐广利的时候,这货正在他的小企业门口和几个流里流气的青年拉拉扯扯。
  和他一同和那几个青年拉拉扯扯的还有他企业两个看门的保安。
  这货在录像厅过时后听从万峰的建议在青山镇开了一个小厂,给南湾集团生产用于包装用的那种捆绑塑料绳。
  正好符合这货懒的性格。
  这种捆绑绳主要是用来封纸壳箱的,原来是万峰姨夫吴庆做的,后期吴庆做各种塑料制品做不过来了,正好那时候齐广利无所事事,万峰就把这个项目给他了。
  别瞧不起这种塑料绳,如果量大的话一年的利润也是很可观的。
  南湾集团和峰凤服装一年的用量也是很惊人的,齐广利懒踏踏的一年划拉个百八十万没多少难度。
  万峰和文忠国以及另一个叫李国亮的青年坐在车里看着齐广利和对方吵吵把火。
  看样子双方似乎矛盾不小,准备大打出手的样子。
  齐广利今年多大了,万峰想了想,应该五十多了吧,怎么这肝火还这么旺盛?
  麻痹的老子今天路过来看看你,想不到你竟然在和人家开片。
  不过自己貌似好多年没看到打仗了,好好欣赏一下未尝不可。
  可惜的是双方光说不练这就没意思了,某人差点把脑袋伸出车外喊一嗓子:你们倒是打呀!
  十几分钟后,那四个青年似乎很不服气地离去,齐广利指着对方的背后豪气冲天:“老子在青山横逛的时候,你们特么的还没出生呢,敢管老子要钱!”
  这回万峰把脑袋伸出去了:“我还以为能看到老齐显一回身手,半天光听你们吹牛比了。”
  齐广利这才发现从不远处一辆霸虎车里探出脑袋的万峰,几步迎了上来。
  “兄弟!你怎么突然来了?”
  “我在家掐指一算,今天齐哥你有血光之灾,我就赶来了。”
  齐广利知道万峰这话就是扯蛋:“兄弟!你又胡扯了。”
  “李太闲的企业今天是正式生产十周年庆典,非叫我去给捧个场,这不才回来路过来看看你。”
  “到里面坐。”
  “不进去了,你的小厂没啥看头,连个好看的娘们都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25/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