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2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2149

  果然如郑权说得那样,当得知万峰的来意后,方宏球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得,连想都没想一口就否决了万峰的想法。
  “方老板,红崖的市场马上就要打开,我可以告诉你这个市场是我和我的兄弟们打开的,和张三没半点关系,你若是指望他根本就不行,多了不敢说,到年底我最低可以替你销出去几千只电子表。”
  “这不行,我既然把红崖那块市场交给了张平原岂有随便更换的道理。”方宏球不以为然地说。
  “可是红崖的市场是我打开的呀?”
  “谁打开的不重要,不管谁打开的以后反正卖的都是我的电子表。”
  你看这事儿闹的,还真遇到这么个榆木脑袋。
  南方人始终给万峰的是头脑灵活敢想敢干的印象,这怎么就出了这么个隔路货?
  “方老板,你真的觉得张三能行?”
  “他行不行,只要市场开了哪里就他自己批货,怎么也都能批出去。”
  方宏球的话也没错,不管谁把市场打开,只要有需求反正货在张三手里,怎么他都不犯愁。
  这货怎么就认准张三了呢?难道张三老婆让给他睡过?
  关键是张三有老婆吗?
  万峰感觉自己脑袋上出现了一只驴耳朵,这是给张三做嫁衣了?
  那得等!
  “方老板。既然话说到这份儿了,也就别藏着掖着了,你觉得我辛苦打开的市场会轻易地让给别人?如果张三在红崖是手眼通天的人物,这种可能也许有,可惜他不是。”
  方宏球斜着眼睛看万峰,仿佛说你一个小破孩没资格。
  “你想怎么样?”
  “我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诉你,红崖的电子市场是我的,现在是将来也是,谁都别想进去。你不给我货我可以去别处进,我可以去你家老二去进,他若是不给我就去东丹,东丹不行我就去申阳,实在不行老子自己南下去中英街,我就不信我弄不到货,权哥,走吧!”
  说完,万峰转身就走了出去和一个死脑筋的人说不出什么道理来,这种人就得让他在现实面前摔个鼻青脸肿他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走到大街上郑权几步追上万峰:“我说兄弟,这回你信了吧?这货用渤海人的话说就是特么彪子。”
  “这世界上还真有这样的二货,这回总算遇到死脑袋的人了。”万峰依然气哼哼的。
  “兄弟,要不我回去把丫的脑袋劈开看看里面有没有钢筋混凝土。”张闲在身后摩拳擦掌。
  他的话把郑权吓了一跳,想不到这两个家伙岁数不大,都特么狠人呀!
  不知这家伙当初自己把他们撵出去有没有去看他脑袋里有没有钢筋的想法?
  “干啥?我说你脑袋里有钢筋,你就想去看他脑袋?记住咱们是正经做买卖的,不是强买强卖的人。”
  张闲嘿嘿笑着不出声了。
  “我说兄弟,你真的打算像你刚才说的那样去做?甚至去南方进货?”
  “有这种可能,若是把我逼急眼了去东莞或者是广州弄到货,说不定我还会倒灌到渤海来把方家哥们都特么撵出去,还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犟驴。”
  郑权一拍胸脯:“兄弟,若是有那么一天渤海交给我,我给你占领渤海市场。”
第0299章
河姆渡人
  真有那么一天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万峰不觉得自己能去南方,自己的身体还不够成熟,广州那里也不是什么太平的地方,能不去就不去。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渤海的市场当然找你了,不过暂时还没去南方的计划,等我到东丹和申阳看看再说。”
  “实在不行,你先从我这里转一些回去卖,放心哥不会加一分钱的。”
  万峰摇头:“我要的量大,用不了多久他们会发觉的反而还影响了你的生意,我自己会想办法。”
  万峰说的也是道理,一次两次确实行,但以后呢?
  既不能保证自己的渠道长远弄不好还会打了郑权的饭碗。
  郑权大概也转过了其中的道理也就没在坚持。
  “接下来你们要去哪儿?”
  “回去睡觉,明天再说。”
  “要不明天我带你们去看看渤海的景色?”
  货没着落他有什么心思去看景色。
  “对了,权哥,缝纫机厂有关系没有?”
  “前进缝纫机厂?”
  万峰点头。
  “我哥哥就在里面工作,不过只是个普通车间工人,你打听它干什么?”
  “当然是买缝纫机了,你有没有关系弄到,几台都行?要不票也行。”
  郑权摇头:“这个没摆弄过,应该是不好弄。”
  “回头你问问你哥,他们厂子有没有工人偷着弄零件出来组装的,那样的也凑合只要能用就行。”
  郑权的眼睛瞪大了:“还有这有的事儿?我怎么没听说?”
  “这种事儿干的人会扯着你耳朵告诉你吗,一般工厂都有这样的事情,你问问,若是有我买两台,有好处费的。”
  郑权想想也是,这种偷偷摸摸的事情哪有满世界嚷嚷的。
  “兄弟你这是扯哪儿去了,等我回去今晚我就去我哥家给你问问。”
  “权哥,嫂子估计也早下班了,现在都七点多了,你不回去她应该不放心了,我们也回去明天我还要去看个人。”
  “那我要是问我哥问好了,怎么找你?”
  万峰想了想:“我们后天回去明天中午我们去你家吧,你哥如果有这种门路最好把你哥也叫上,趁着中午休息时间我们谈谈。”
  郑权点头:“那样也好。”
  和郑权分手后,两个人回到了订好的旅社。
  晚上的旅社里热闹起来,有很多登记住宿的人。
  万峰他们的房间也住满了人,此时估计都是吃完饭回来的,房间里都是大吹海螺的人。
  这个时候住旅社的人大多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员,即便不全是大部分也是,少部分是出差到外地去做产品售后维修服务的。
  北辽作为当时国家第一工业大省,有来自全国的各种采购员来一点都不稀奇。
  很多坐船穿越渤海弯来北辽的人渤海市就是他们落脚的第一站。
  这个旅社里现在就是这样形形色色的人,这些采购员大多是采购原材料的但也有推销机械的,他们高谈阔论彼此交换所从事的行业和姓名住址,只有万峰和张闲没有加入他们的圈子,只是在一边安静地听着,显得格格不入。
  万峰和张闲的床紧挨着,万峰靠窗,他对面一个三十多岁的推销员看到万峰和张闲没有加入他们的圈子不由好奇地问。
  “小兄弟,你是什么厂子的,这么小就出来公干了?”
  万峰微微一笑:“我不是工厂的,是走亲戚,大哥你是什么地方人,听口音好像是南方人?”
  “哲江余姚。”
  “余姚,有河姆渡古文化遗址的那个余姚?”
  对方立刻红光满面:“小兄弟你知道河姆渡?”
  卧槽,课本上都有这有什么奇怪的。
  万峰点头。
  “我就是河姆渡镇的,遗址就离我们家几里地远,那里有一个博物馆,据说过几年还要建更大的博物馆。”
  对方叫何永利,两人就着河姆渡话题扯了一阵闲篇,万峰没去过河姆渡所以只能听对方狠狠地介绍了一番河姆渡的历史,也不知道何永利说的是真的假的。
  “大哥,你是在什么厂子工作的?”
  “我是推销注塑机的,也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有生意。”说到生意何永利的红光满面就褪色了不少。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
  这似乎有点扯了,就算余姚是后来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塑料之城,但那是九四年以后的事情。
  可现在在八零年就出现了注塑机这是不是有点扯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