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2149

  顾巧玲今年的新衣服都是在栾凤车间里自己做出来的,她还给父母和两个弟弟都做了一套衣服,用的是自己的工钱。
  栾凤给算的本钱价。
  她现在回家也算是有点光宗耀祖的意思了。
  车回到洼后万峰先把这些人和他们的货送到家然后才把拖拉机开到姥爷家门口。
  在岔道口提前下车的小舅已经推着小推车早早等在门口了,从喜成和铁匠等一群东头小孩也在等着看万峰家到底都买了什么年货回来。
  小推车放在车尾,万峰从车上分货,一百盘一百响的小鞭就不用给栾凤家了,她家又没有小孩。
  大概唯一一个放鞭炮的小孩就是栾凤那货了。
  二百响的装到小推车上三十盘,五百响的一盘没给栾凤留,一千响的留了二十盘给她。
  这些万峰都觉得多了,一个过年就十六的大姑娘放那么多鞭炮真的好吗?
  中鞭给栾凤家留了十盘,五分钱的二踢脚没有给栾凤家,八分钱的二踢脚给了一捆,魔术弹一家一半。
  两种喷花一家一半。
  分赃完毕。
  那些小孩眼睛看的都不眨了,卧槽诸平家买了这么多鞭炮,这特么都赶上传说中的地主老财家过年了。
  铁匠也跟着乐,他是诸平的小舅子,他当然能捞着放了。
  诸平乐呵呵地推着小车进院子,他的任务是给这些鞭炮找个地方存放。
  “啊?买了这么多鞭炮,可不可了这钱了。”院子里响起姥姥心疼的声音。
  可了属于辽南土语,等于可惜的意思。
  万峰呵呵一笑开着拖拉机到了栾凤家。
  看到万峰买来这么多鞭炮栾凤更是乐得心花怒放,和栾长远手忙脚乱地往成品库里搬。
  鞭炮卸完,万峰把分剩下的调味品也给了栾凤,给拖拉机放水。
  明天带着送顾巧玲回家顺便送杨七郎过去认门后,头年这拖拉机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让栾凤明早给他烧一锅开水,万峰没有在栾凤家再待下去而是回了家。
  万峰回家吃完晚饭就开水裁剪那些红纸,把红纸裁剪成小袋子然后用胶水站起来,最后粘成了红包的样子。
  小舅和小姨包括小舅母都看着稀奇,不知道这些东西干什么用。
  “红包当然是过年装钱发钱的,谁帮我粘红包过年的时候说不定我会给他个大点的红包,如果不帮着我干也许红包里就装一毛钱。”
  万峰仿佛自言自语。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小舅母江雪二话不说拿起万峰剪好的红包就抹胶水粘贴。
  最后除了姥姥姥爷外,四个人忙活了两个多小时,粘出了大约一百个红包。
  诸平累得头昏眼花:“这特么比干活还累,你粘这么多红包都准备发给谁呀?不会咱家一人发二十个吧?”
  一人要是发二十个那怕里面就装一毛钱也两块多呀!
  “想什么呢?还没睡觉就开始做梦了?那些来咱家拜年的小孩每个人不得发红包呀,咱们队我估计五七六十小孩是有的,哎!对了,我买的那些糖块瓜子你都放哪儿去了?刚才卸车的时候我怎么没看到?”
  “没有,都在厦子里搁着呢。”
  “那不喂了耗子了,还是拿到屋里来吧。”
  诸平出去把放在厦子里的糖块爪子一大包拿到屋子里,放到姥姥的柜子里。
  二十七是扫灰糊墙糊棚的日子。
  一大早,全家齐动员,扫灰的扫灰打浆子的打浆子,待灰扫完就开始糊墙和糊棚。
  小舅和小姨负责贴纸,小舅母负责往画纸上刷浆子,姥姥和姥爷负责来回传递画纸。
  至于万峰?他今天要送顾巧玲回家和杨七郎去认门,当然不会参加这种劳动了。
  栾凤已经给他烧好了水,杨七郎和顾巧玲也已经来了,陈苍今天也得去,作为舅舅和媒人他当然要去的。
  杨七郎今天穿着一件新夹克,腿上穿着新裤子脚上是一双新棉鞋,整个人精神抖擞。
  人齐了就出发。
  一个多小时拖拉机就到了谭家。
  顾家的人正在忙活,当然也是扫灰糊墙之类的活儿,不过他们已经进行到了糊墙阶段,而且主屋已经糊好了,比万峰第一次来的时候亮堂了不少。
  顾巧玲从离家那天起这还是第一次回来,家人见面又是一番景象,嘘寒问暖就差对眼泪千行了。
  接下来就该杨七郎出场了,顾巧玲羞答答地把杨七郎拉过来:“妈,爸,这就是韩文海。”
  直到这时候万峰才想起这货真正的名字叫韩文海,这杨七郎叫顺嘴了把人家真名字都忘了,那以后再叫杨七郎的时候是不是要加引号?
  杨七郎有些紧张,拘谨地说了声:“叔,婶,你们好!”
  这一回顾家夫妇可以好好地看看这个即将成为自家女婿的男人了。
  检查的结果很满意,身体结实,眉眼端正,一看就是把种庄稼的好手。
  顾巧玲的父亲递烟,顾巧玲的母亲倒水。
  这就差不多了。
第0447章
立鞭杆子
  顾巧玲的哥哥只是憨厚地笑,而她弟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杨七郎带来的八样礼物上,四瓶酒他没什么兴趣,他主要研究的是那四瓶罐头,在心里预测它们是什么味道。
  按照正常的礼仪,新女婿上门中午是要在这里吃饭的,女方家的人包括亲戚在吃饭的时候可能要看看新女婿在吃饭喝酒时的表现,人诚不诚实,脑袋有没有问题能不能喝酒等。
  但是因为现在是年跟前,谁家里都有一堆待干的活儿,都急着回去,在陈苍的建议下,中午也就没在这里停留,而是坐了一个多小时后就起身返程。
  临走时杨七郎还收到了女方家给的五块钱登门钱,女方给这个钱了几乎就等于宣布承认了他的身份。
  那么下面的流程就简单了,女方父母或亲戚到男方家看家然后定亲,到岁数差不多的时候结婚。
  杨七郎家哥七个,上面还有一个六哥未婚,他只能等到他六哥结婚后才能结婚。
  顾巧玲过这年才十七,倒是不着急。
  等他六哥结婚分出去,他家的四间房子就是他的了,那时他就可以考虑结婚了。
  回到家后,万峰把拖拉机送到砖瓦厂,它的使命在头年是完成了,再动它就是过年以后了。
  回家从栾凤家门前路过的时候,万峰看到栾凤家有很多人在帮着糊墙糊棚什么的,这些人都是洼后那些给栾凤干小活的妇女,这种时候到栾凤家帮忙难免有打溜须的嫌疑。
  万峰看到那么多人帮忙就没进去而是直接回了家。
  姥姥家的墙和棚都已经糊完了,姥爷姥姥小舅母小姨等人正在厨房里热气腾腾的做豆腐。
  那时没有卖豆腐的,过年时家家都自己磨豆子做豆腐,然后放在外面冻,过年时吃冻豆腐。
  冻豆腐比新鲜豆腐有咬头而且还有一股特殊的清香气,是万峰比较喜欢的食品。
  趁着小姨在外面做豆腐,万峰到小姨屋里打开自己的铁箱子检查了一下箱子里的东西。
  箱子是肖德祥用一毫米厚的白钢焊制的,里外都刷上了防锈漆,外面在防锈漆的基础上又刷了一层暗红漆,打眼一看和木头箱子还真没什么区别。
  箱子底下铺了一层厚纸,万峰的所有家产都在这个箱子里。
  除了还有一些录音机方面的配件下,箱子里剩下的全是成捆的钱了,十元一捆的一共有四十几捆,还有五元和两元一元的成捆票子,另外还有一万五千左右的一叠存款单。
  这要是百元面值的钱就好了,三捆五捆就搞定那需要这么大的阵仗。
  钱多了也闹心的事情。
  当然箱子里的东西姥姥家人是不知道的,如果他们知道万峰有这么多的钱,估计晚上睡觉都不会安生。
  豆腐做好以后,诸平把靠墙立着的一棍比较直溜大概有四米多长的杆子拿到平地上,检查木杆上头用铁丝捆绑的横木上的滑轮有没有生锈,检查木杆有没有被虫子腐蚀。
  这是这里人过年专门用来放鞭的鞭杆子。
  除夕半夜放鞭的时候,鞭炮就挂在这杆子上升到空中,当地人称做发紫。
  很多年万峰也没弄明白那个‘紫’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具体是那一个字,他就用紫来代替了。
  别小看发紫这事儿,这里面还是大有讲究,发紫的鞭如果顺利地燃放完毕,说明来年该人家诸事顺利,如果发紫的鞭半路断桥,该人家来年一定有些事儿非常不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