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3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2/2149

  万峰深吸一口气:“这是我给洼后集体弄的,不过你不用担心,如果你不要我准备弄回来自己玩,现在我就问你要不要,别到时候怪我没想着洼后的老少爷们。”
  张海掏出了一支烟半天没说话。
  他没在商业战线上干过,不太清楚商品能产生的利润,但是主观上他觉得做鞋是不靠谱的事儿。
  胶鞋那玩意一块多钱一双,能赚多少钱?
  “我知道你小子想干什么一定有计划了,说说你的计划,我总应该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儿吧?”
  “很简单,把这些设备买回来,我自己设计鞋的品种的样式,然后推向市场,就像栾凤的服装厂一样。”
  说起栾凤的服装厂张海眼睛一亮。
  当初栾凤做衣服的时候他觉得就是小姑娘不念书了在家憋着瞎胡闹的玩意儿,根本没当回事儿。
  可是现在栾凤已经有了二十多台缝纫机,常驻工人十几个,外围还有三十多个为她服务的散工,洼后很多妇女闲得时候都在给她做活儿,据说收入不比砖瓦厂的工资低。
  先不说她挣没挣钱,就二十二台缝纫机就值两千多元。
  张海敢拍着胸脯说将威大队没有一家有两千元的家底,甚至连房子都算上。
  “能达到凤儿服装厂那种水平吗?”
  “呵呵,张海舅你的眼界太低了,如果就达到栾凤服装厂那种水平,闭着眼界都能办到,我想要的是咱们鞋厂出来的鞋要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
  这牛吹得就有点大了,张海只是想占领红崖市场,可这家伙竟然已经想起世界了,是不是还打算冲出太阳系呀?
  前些日子听万峰讲古,他可是记住太阳系是怎么回事儿了,他们现在居住的地球就是太阳系里的一颗星星。
  “我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能在红崖市场站住脚,一年能给洼后每个劳力带回五百块钱就行,那些设备多少钱?”
  “连设备带他们剩余的材料以及还有一些产品,七千元!”
  “七千元!”张海差点飞起来。
  “嫌贵?这才几个钱,就拿咱们要办的工业来说,如果上边不给我们一些旧设备,你知道那些床子买一台新的要多少钱吗?少则几千多则上万。”
  也是,张海可是听说买一台新车床要上万元。
  “可是我们就算是有了产品,渠道怎么办?没有渠道销不出去不也是白扯吗!”
  “我们自己铺设渠道,前期就暂时用农贸集市,去年这不黑礁和青山都开集市了吗,今年咱们勇士大英蓝山农场说不定都能开集市,这还只是我们这附近公社,还有远处的呢,红崖可是有三十三个公社再加上红崖和青山两个镇,你想呀三十三个农村集市,那怕一个集市有几个卖鞋的,就等于咱们有了上百人的销售队伍,我们只要把产品铺进这些市场就足以养活自己了,待规模和产业上来我们还可以延伸到左右市县,慢慢的不就起来了吗。”
  张海被万峰蛊惑了:“那你说我把这些设备接下来?”
  “做决定的是你,你要是不接我就自己接,然后在洼后租一块地自己盖厂房雇人干。”
  张海盯着万峰看了半天深吸一口气:“就再听你小子的一回,不就七千块钱吗,接了!”
  既然决定接了,接下来就该选择厂址了。
  “我们要在哪里盖新厂房?”
  “谁说要盖新厂房了?”
  “那厂子往哪里放,总不能放到工业院子里吧?”
  当然不能往工业院子里放,那个大院子将来全部的工业方面的产品,你弄些胶鞋进去算怎么回事儿?
  “我们的大楼盖起来,你觉得原来队部那院子还有用吗?”
  张海一拍大腿:“对呀,我怎么就没往那上面想,把队部稍微一改不就是现成的厂房吗!”
  现在厂房有着落了,设备也有了,就差熟练的工人了。
  现在就是有人起码也得找师傅来培训吧,况且还没人。
  不过这倒不急,一建的人来了还需要队部当落脚点,等他们把大楼盖好估计也得五一了吧。
  到那是房子倒出来,人员也培训的差不多了,再开鞋厂。
第0456章
正月十六看大戏
  万峰又想了半天说道:“既然咱们这里是试点单位,我想我们去办理营业许可上面会批准,咱们需要办理一些营业许可证。”
  去年的十二月十一号,温州一个叫章华美的姑娘领到了全国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洼后作为一个集体并且是改革试点单位,办几张营业许可没理由办不下来。
  “要办什么类型的许可?”
  万峰沉思一下:“如果能办就多办些项目,机械加工制造,服装鞋帽加工、文化娱乐经营、餐饮行业、交通运输等,反正现在办也花不了几个钱,趁咱们现在还有点特权,能办就全办下来,再过几年办理就困难了。”
  这些项目里有些直到十多年以后才开放,估计办理也办理不下来,但洼后既然是试点单位应该会有特殊照顾的,反正让张海去鼓捣,鼓捣一样算一样,能办就办不能办理的就拉倒,又没什么损失。
  “好,这几天我就到公社去申请。”
  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
  以山后小队为中心,方圆二三十里范围内,在正月十五这天狐仙洞是最热闹的地方。
  打从那场文化革命之后,一些风俗慢慢恢复,狐仙洞也慢慢地有人开始前来许愿求药什么的。
  这些年来这里汇聚的人越来越多,经过五六年的延续,今年正月十五到狐仙洞人更如过江之鲫。
  除了到狐仙洞许愿还愿求药的人以外,大多数人是看热闹的。
  今年汇聚到这里的高跷秧歌队竟然多达六支,你方唱罢我登场,场面比集市还热闹三分。
  洼后秧歌队今年的最大优势就是那两杆新买的大唢呐,声音洪亮悠扬,与其它秧歌队唢呐声几乎被锣鼓声掩盖不同,每到洼后秧歌队出场,两杆唢呐一响效果堪比山沟里飞出了凤凰一般。
  单凭这两杆唢呐就镇压了全场。
  尤其是以栾凤和陈文心打头的秧歌队一出场更是惊艳,扮相俊美舞姿飘逸,看呆了围观的广大吃瓜群众。
  大概没看呆的就只有万峰一个人了,就连那些小孩都看的如痴如狂。
  那个被栾凤叮嘱必须要看她的人却正在指挥一干小伙伴爬树挂鞭炮。
  如果栾凤知道某人竟然一眼都没看她不知道会不会气得吃不下饭。
  今天万峰带了两盘中鞭,十盘千响港头,五十个双响,要在这里轰轰烈烈地放一场。
  洼后一个叫李友的初三学生带着洼后一群小孩在执行燃放鞭炮的任务。
  初三学生在洼后就属于高级文化人了,因此万峰把放鞭炮的任务交给了他,自己只给指手画脚。
  当洼后秧歌队在这场演出下场之后,鞭炮盛宴就开始了。
  大鞭小鞭加上双响几分钟就让狐仙洞下弥漫起一股淡淡的青烟,空气中全是火药爆炸发出的味道,山谷里有轰响声回荡。
  栾凤也拿着一支香点燃了一挂鞭炮,鞭炮一响撒腿就跑,跑到万峰身边的时候差点摔倒,被万峰一把拉住。
  “毛毛愣愣的,就不能稳当点。”
  “你明天带不带我去看戏?”
  这咋又把这茬想起来了?你不是记性不好吗?
  “我都打听清楚了,明天演三场,第一场是小姑不贤,第二场是过年,第三场是墙头记,后天第一场是姐妹易嫁……”
  一听到这几个戏名,万峰的记忆里一阵荡漾,他想起来了。
  上一世这天小姨还真去带他看过这些戏,看了两场,上午看得是小姑不贤,下午是姐妹易嫁。
  看完就后悔了,觉得没一点意思,完全没有电影好看。
  上一世他看完都后悔,现在再看这不等于是去找罪受吗。
  “好好,到时候再说。”
  万峰准备打马虎眼,说不定明天她就忘了。
  “不许到时候在说,现在就说。”栾凤知道万峰能蒙就蒙,所以坚决不给他糊弄的机会。
  万峰顾左右而言他,准备转移战场和视线,可栾凤像尾巴一样跟着他。
  这光天化日之下被跟着……
  万峰无奈了:“好好,明天带你去。”
  这一回合以栾凤的胜利而告终,乐得手舞足蹈。
  既然答应了栾凤带她去看戏,就得言而有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2/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