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4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1/2149

  张海还把样鞋拿到县质量检查局进行的产品检验,完全合格,还注册了因呐河商标。
  十多天下来,砖瓦厂工人试穿的鞋没有一双出现质量问题。
  六月四号是黄道几日,洼后胶鞋厂在这一天隆重开业。
  大队干部和张海为胶鞋厂进行了剪彩仪式,在鞭炮声中,机器开动。
  张海还陪着大队书记到车间里观看了胶鞋的制作。
  鞋厂里的工作热火朝天的,溶胶的溶胶,截断的截断、缝制鞋面的缝制鞋面,粘合的粘合,最后进行硫化包装。
  一双胶鞋这就完成了。
  没有纸壳盒也没有塑料袋,用包装纸包装的鞋怎么看着都没档次。
  洼后要建一个自己的纸箱厂制作这些产品的外包装,不需要印刷打印那套设备,只需能制作出自己需要的纸箱就行。
  就像装胶鞋的纸盒,也不需要什么瓦楞纸盒,就是单层的纸板箱就行。
  造纸厂那个县都有,原材料不是问题。
  但是制作纸盒的机器估计不太能买到。
  万峰想了想,造纸厂那种铜版纸就可以胜任,暂时用手工也可以做出来,剪出样子用订书器一订就完事儿。
  等过两年有了成熟的纸箱机械才见纸箱厂不迟。
  张广垌还真来了,他是下午到的来了就跑到胶鞋厂门口眼巴巴地等着。
  “你来也没用,明天第一批胶鞋才会出厂。”
  “那我不管,只要有鞋就行。”
  “师叔,你这么看好这鞋?”
  “第一批鞋有几个样式?”
  “暂时就是一个样式,是我最开始设计的样式,你看到的那些样式最低也得五天后才能生产,现在就这一个样式两个四个品种,男式女士,高帮矮帮。”
  “多少钱呀?”
  “出厂价一块五一双,你回去卖两块,不过你要是能两块五能卖出去也是能耐。”
  “嘿嘿,我觉得在渤海卖三块也不是问题。”
  “三块?那人家再加一块就能去买皮鞋了,谁买帆布鞋?”
  张广垌挠头:“可也是啊,最贱的皮鞋四块钱,谁会花三块买帆布鞋呢,看来只能卖两块五了。”
  想了想又摇头:“也不对呀,那回力鞋可是比皮鞋还贵咋就有人买呢?一双回力十块,和回力比的话,你们这鞋卖应该卖五块也行呀?”
  万峰可没打算陪着他自寻烦恼,反正胶鞋的出厂价就是一块五,胶鞋的成本已经核算出了,一双鞋的成本将近八毛多,去除各种费用,反正鞋厂卖一双鞋能赚五毛钱。至于小商贩你爱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你能卖出回力鞋的价钱才叫牛笔呢。
  张广垌晚上到哥哥家住了一夜,第二天早晨胶鞋出厂后第一时间就男女各拿走了七十双。
  由于这些工人的熟练程度问题,第一批鞋也就出来这么多,被张广垌自己就包圆了。
  鞋这东西可是比衣服沉多了,若不是有关系后车队的车来接他,他这些鞋和一百多套衣服就得万峰用摩托去送了。
  小队会计非常的高兴,鞋厂第一天开工出的产品就销售一空他为什么不高兴。
  起码当天就看到了二百多元的回头钱。
  而第二批鞋下来的时候就被顾巧玲的父母和沈红军以及夏秋隆瓜分了。
  他们都是卖衣服的时候当捎卖的。
  顾巧玲的父母用过年后赚的钱买了一台二八大杠,终于不用推着手推车赶集了,他们赶的集市也从大英公社集市扩展到青山集市以及勇士公社集市。
  首先打开市场的依然是县城,销售对象自然是那些青年。
  尽管季节似乎已经不太适合穿胶鞋了,但是县城的青年还是争相购买。
  万峰设计的这款帆布鞋近似于后世的休闲鞋,在穿惯了布鞋,老式胶鞋的青年们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对青年们的冲击是相当巨大的。
  最后确定的两块五的统一销售价格虽然稍显昂贵,但依然供不应求。
  五天后,零几个色泽搭配的鞋也进入了市场,又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
  胶鞋厂最大日出品五百双,经过几天的熟悉虽然产量有了大幅上升,但也仅仅达到三分之二左右,日产鞋三百多双。
  根本就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仅仅夏秋隆和周围几个集市就把这些产量消化了。
  六月七号,张闲又一次从青山给万峰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安泰龙回来了。”
  “我上次跟你说的那些事儿你不是告诉齐广利了吗?”
  张闲点头。
  “按照我的计划进行。”
  张闲继续点头。
  敢算计老子就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
第0501章
阳光灿烂的日子
  与不是自己的配偶发生性关系在七八十年代的北方被称作搞破鞋,放在七十年代这种事儿一旦被发现是要挂着破鞋被游街的。
  虽然在七七年以后游街的事情不再出现,但这种事情也是不被社会允许的。
  严重程度如同犯罪。
  但是人就是这种怪物,自己家的孩子别人的老婆。
  怎么看都是别人家的老婆好,这是病得治。
  尽管很多人都知道这是病,但是却依然有无数人去犯病,就算那个时代这种事儿一旦败露会被千夫所指,却依然有人赴汤蹈火。
  孙森就是这病得不轻的人之一。
  从去年的冬天开始,孙森的生活就处在郁闷和仇恨之中,原本在青山一言九鼎的孙家自从被人家踩了以后,就变成了青山的落水狗。
  以前走到大街无数人阿谀奉承的场面没有,代之以冷漠嘲笑。
  而他被挑了脚筋之后就变成了一个跛子,走路还会被小孩嘲笑为瘸子。
  青山是待不下去了,他弟弟孙离就离开了青山到东丹去混,不想和当地的混子发生了冲突被打成了植物人。
  在青山霸道惯了的孙森岂会忍下这口气。
  他没有离开青山,忍气吞声地生活就为了报仇雪恨,以图东山再起。
  经过多方的打听,他终于知道了谁才是那个起决定影响的人,竟然是那个不起眼的少年,这个人必须死。
  于是,他策划了两次行动计划,原本都是周密的计划,可惜都被那个奸猾似鬼的小子逃脱了。
  农村有句老话,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
  他相信再有两次行动他的报仇计划一定会如愿以偿。
  这半年多他始终生活在仇恨里,唯一的安慰就是他的姘头余兰花并没有因为他没了以前的威风就嫌弃他,依然对他热情如火,这让他的心里有个一点安慰。
  两次报仇计划的失败让他郁闷之极,尤其第二次,十多个人神不知鬼不觉地进了对方的村子,趁着对方办喜事要置对方于死地。
  而且也幸运地找到并且赌着了那个小子,但就在那种情况下也没有灭掉那个小子,这让孙森的心里有一股火堵在心里。
  这股火需要发泄出去,当然是要发泄在余兰花的身上了。
  可惜这两天余兰花的男人安泰龙回来了。
  安泰龙曾经也和他称兄道弟,每次安泰龙出海回来都会拉着他到他家喝酒。
  就在这喝酒的过程中他发现安泰龙的老婆余兰花好像是个喜欢卖弄风骚的女人,一来二去趁着安泰龙出海的机会两人就勾搭上了。
  这几天安泰龙回来他就失去了余兰花苟且偷欢的机会,这股火就憋在了心里。
  今天安泰龙终于走了,他们的船要趁着禁渔期到来之前到近海再捞一次。
  今天是六月十一号,夜晚九点多钟,孙森从自己家出来,在黑夜的掩护下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才家村。
  才家村在青山镇东南方,离青山镇不超过三里地,在青山镇和大海之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1/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