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4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4/2149

  好在火车站外有国营旅社,万峰就跑到旅社要了一个单间住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万峰起床退房后就来到上次遇到蒋明两口子的胡同。
  蒋明两口子果然又在这里卖早餐呢。
  “老侄儿,回来了?吃饭没?喝碗豆浆。”蒋明端过一碗豆浆一张卷饼。
  万峰也不矫情,稀里哗啦就喝了起来。
  “你父母还挺好呗?”蒋明一边忙活一边问。
  “都挺好的。”
  “我以为你还得在家待几天呢。”
  “回来看看就行了,北辽那边还一堆事儿呢。”
  “那咱们什么时候走?”
  “蒋叔,你确定去了?”
  “当然了,你以为我和你开玩笑呀。”
  “我下车的时候看了一下列车时刻表,七点四十有到渤海的普快,咱们就坐那趟车走。”
  七点多钟,蒋明收摊后回家匆匆收拾收拾后就和万峰出门了,在候车室待了半个小时后就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在哈宾上车,车上还是有很多空座位的,万峰和蒋明占了两个靠窗面对的位置,一路聊着天。
  八一年的夏季火车上是最清闲的,那时也没有什么旅游热,满车厢也没有多少人,除了公事公干的人以外就没有多少闲人了。
  这种状况到八五年后就有了变化,旅游的人开始增多,每年的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旅游季。
  “老侄儿,你说国家的政策出现了松动,会不会再发生变化?”蒋明略显担心地问。
  “一个新的政策出现的时候,出现一些反复是很正常的,但大的趋势是改变不了的,只要我们小心点谨慎点,别瞎嘚瑟就不会有什么事儿,到八四年以后形势就会好转。”
  政策是当然有反复的,万峰可没忘记明年以八大王为首的全国范围内的抓投机倒把事件。
  在这次抓投机倒把罪的浪潮中,纹州有八个个体户成为了反面典型,其中规模最大的胡静林竟然跑到座山雕的故乡隐藏了两年。
  直到八四年国家出台一号文件,保护个体户的劳动成果这件事儿才风平浪静,但是这次事件造成的影响还是影响了很多年。
  直到九二南巡之后,个体专业户才真正地安下心来。
  正因为此,他的服装厂现在是以集体的名义挂靠在洼后的名下,就是为了应对这次浪潮。
  “就怕政策三天两天的变化。”
  “像咱们老百姓干点什么就怕出现政策变化,经不起折腾呀。”这时和蒋明同一个座位的三十多岁的人也发出了一声感叹。
  这人一身标准采购员的打扮,最显眼的是上衣兜里别了三支钢笔。
  “这位叔,您这一身打扮可不像老百姓,倒像是国家干部呀。”
  那人自嘲地一笑:“我可不是什么干部,只是个小小的采购员。”
  这人一口北方口音,应该也是北三省的人。
  “您在什么单位工作?”
  “常拖一个下属的配套厂。”
  常春拖拉机厂!
  “常春的?”
  那人点头。
  “好单位呀,只是您一个铁饭碗的人怎么也会有这样的叹息?”
  “唉!我家在常春郊区住,家里人口多,我也想干点什么可是心里老不踏实。”
  “叔,那么常拖的一些产品到时候找你能买到吗?”
  “你要买拖拉机可以找我。”
  买拖拉机当然不会去找你们了,常拖生产的28拖拉机马上就会淘汰,改型的拖拉机好像还没开始投产,它们生产的小型拖拉机还得四年才能上市,到时候我们的拖拉机估计都打出天下了。
  万峰眼珠转了几转:“叔,能不能把你姓名,单位地址和电话号码留给我,说不定过些日子我们会有公事上的往来。”
  对方很痛快地写了公司地址个人姓名和工厂的电话号码。
  对方姓滕,叫滕飞。
  “小兄弟,我听了你几句对话,发现你对很多事情很有独特的见地,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李阳。”万峰随口胡诌了一个名字。
  蒋明奇怪地看着万峰,不知道万峰为什么说了一个假名。
  滕飞并没有到常春下车,几站过后就在一个县城车站下车了。
第0538章
我对象
有点缺心眼
  滕飞下车后蒋明忍不住问:“我说老侄儿,你刚才告诉他的名字……”
  “呵呵,蒋叔,以后在外面遇到人,能不告诉对方真名就尽量不用真名,甚至家庭住址也不要随便告诉别人,咱们倒不是为了骗谁而是以防万一。”
  虽然那是个单纯的年代,但是人还不要太单纯了。
  人吃五谷杂粮,自然有好坏之分,咱不想去害别人,但也轻易别给坏人留下能钻的空子。
  万峰给滕飞留一个假名还有其它的用处,至于能不能用上那是两年后的事情。
  两天后万峰和蒋明在垓县火车站下车,然后做三个小时的客车,下午三点回到红崖。
  在红崖没一点停留,坐晚归乡的一趟开往青山镇的班车到了小孤山,然后到肖军家去骑摩托。
  “握草!你还趁这玩意儿?”蒋明对万峰的摩托发出惊叹。
  “一台报废的破车,我花些钱给修出来了,你在车斗里坐稳当了。”
  骑这玩意过河就别指望了,现在是汛期,因呐河的水位很高,三轮摩托本身底盘就不高,这要是过河非死河里不可。
  万峰骑着摩托绕道勇士公社走大陆回到了将威。
  一进小树屯,万峰就感觉空气格外的清新,山清水秀,阳光明媚的。
  万峰骑车先回了一趟姥姥家,母亲捎给姥姥的信给了姥姥,再把带回来的木耳留下一半儿。
  然后骑着摩托来到了栾凤家。
  当摩托停在栾凤家门口的时候,车间就伸出了一片黑压压的脑袋。
  “厂长,你家坏蛋回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嗓子。
  正在成品库里陪伴一个来拿货客户的栾凤一听连顾客也不管了,像野马一样冲了出来,像飞一样飞到了刚从驾驶室里出来的万峰身上。
  “麻痹的,你要吃人呀!”
  万峰后背被这虎娘们的冲劲儿直接冲到了摩托驾驶室上,摩托差点被撞翻。
  蒋明也从车上跳了下来。
  “我对象,有点缺心眼,蒋叔你见笑了。”
  栾凤狠狠地给了万峰一个白眼,你才缺心眼呢!
  “这是我蒋叔,哈宾知青,在龙江的时候我们住对门,这回是跟着我来拿点货。”
  “蒋叔您好,欢迎光临。”栾凤这一年多受万峰的影响,场面话也能扯几句了。
  “老侄儿,这就是你的服装厂。”
  “只能算是一个比较大点的成衣铺,请进!”
  三人进院子,意外地发现窗户上那些女人竟然整齐划一的用手指头在脸上从上往下划。
  这是一个比喻丢人的手势,自然是对着栾凤去的。
  “把脑袋缩回去干活!”栾凤一声怒吼。
  窗户上立刻一个脑袋都没有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4/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