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4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8/2149

  “我觉得人家的要求没错,既然都是咱们的客户,咱们一双鞋在这里贱卖两毛人家没意见才是怪事儿呢,当初你做这决定的时候我就不同意,你看出事儿了不是?”栾长远语气里带着埋怨。
  “嘿嘿,我知道他们肯定会有意见,就是故意让他们来闹的。”
  “啊?故意的?你这是又想耍什么花枪呀?”
  栾长远始终认为这个未来的女婿办事不太靠谱,他办的很多事情他是真的理解不了。
  “咱们不是要开个集市被公社拒绝了吗?”
  栾长远迷惑了,开集市和卖鞋有什么关系?
  “明天也许你就明白了。”
  栾长远人认为明天他也不一定能明白。
第0577章
集市就是这样形成的
  吃完饭,栾凤带领她的娘子军到队部去学习。
  万峰说过,就是作为工人也要坚持学习,只有学习才会让人不断进步。
  栾凤就听了万峰话天天晚上带着手下这帮人到队部去看书学习。
  其实她心里知道万峰这是扯蛋的,他自己都休学了还叫别人去学习,鬼才会相信。
  不过队部里的书和课堂上的书完全两回事儿,如果图书室里的书都是数学语文地理历史她才懒得来呢。
  栾凤学习的主要对象是小灵通漫游未来那类型的书,她喜欢的书是画越多越好,字越少越好。
  当然小人书是最佳选择,可是万峰当初去买书的时候竟然不买小人书,这让栾凤的意见非常的大。
  真想狠狠咬他两口,坏蛋!
  洼后的图书娱乐室并不禁止对外开放,像山后洼后乃至小树屯卧虎屯的青年也经常来。
  但是来是来必须要遵守这里的纪律,就是不抽烟不喝酒,不允许打架骂人。
  如果有违反的下次就会拒绝你的加入。
  万峰没跟她们到队部来,而是一个人回了家,他要好好的睡一觉。
  出门这两天也是很疲乏的。
  第二天早晨,张海从砖瓦厂和机械厂调过来十几个棒小伙安装新机器。
  老队部的东厢房可以安装下一套设备,至于另一套设备就安置在机械厂一个空闲的车间里。
  老队部当初改建的时候留下了很宽敞的门,昨天雇二运的车吊留下来帮着移动这些设备。
  有这玩意移动设备就不费多少事情,一上午老队部这套设备已经安装完毕。
  在里面安装设备的时候,万峰在鞋厂外面解决了一件事儿。
  早晨八点多钟,十几个集市上卖鞋的商贩就聚集到鞋厂的门前,意思是和鞋厂的领导谈谈。
  张海和万峰没在家的时候,栾长远根本就没见这些商贩,决定又不是他做的,他解决不了。
  现在万峰和张海回来了,万峰就被推了出来。
  万峰就在队部的一楼的小会议室里接见了这十几个商贩。
  这里有些他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
  商贩们提了两个要求:一,鞋厂停止卖鞋,二,如果不能停止卖则必须保持和集市上的价钱一样。
  很简单也很合理。
  “你们的要求很合理,一点没有无理取闹的意思,这是你们的正当权宜,但是让鞋厂不卖鞋这不现实,因为你们根本销售不完鞋厂的产量。”
  “我们若是联合起来包销鞋厂的产品呢?”有商贩问。
  “你能包销的完吗?我们又拉了两套设备进来,里面正在安装,这还是外国进口的机器,两套设备一天能生产出两千多双鞋,加上原先旧设备一天三百多双的产量,你们能包销的下吗?”
  那个商贩不言语了。
  “到鞋厂来买鞋的都是四周的父老乡亲,鞋厂卖给他们稍微便宜一点也是天经地义的,就像你们在集市上卖鞋遇到亲戚里道的不也是优惠吗?”
  “可是现在鞋厂卖便宜鞋的影响已经不仅限于将威和将威附近的几个大队了,东到黑礁南到蓝山西到大英北到青山,几乎已经把我们赶的这些集市包圆了,我们的销量已经大幅下降。”
  “你们说的也是事实,可是既然鞋厂已经打出了名声,再改对鞋厂的声誉也是一种损害。”
  那时的物价可不是随便更改的,起码在八五年以前是如此。
  从五六十年代一直到八五年这二十多年间,国家的物价就没有变动过,商品往便宜方向可以但是要涨价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万峰的话意思很明白了,鞋厂的定出的价是不会更改的了,除非他们在集市上改变。
  可是这样他们一双鞋就会少赚两毛钱,一天可是减少了好几块的收入。
  “我想知道你们这里有多少人是赶青山集市的?”
  这些人里只有几个人去赶青山集市,毕定青山集市离孤山也有四十里,不是谁都能骑着自行车驮着鞋跑那么远的,那几个赶青山集市的都是孤山或者沙岭公社离青山比较近的人。
  “那么青山集市这天你们干什么?”
  青山集市是逢阴历零和五,如果小月没有三十则改在二十九。
  这一天如果不赶青山集市,那附近就再没有集市,就是有也都是六七十里地以外了。
  “在家干点家里活什么的。”有几个人回答。
  万峰点点头:“既然这样,那些我提个建议你们看怎么样,要想让鞋厂不零售也可以,但是我有一个条件,这个条件也不难,就是每逢青山集市这一天你们可以到洼后鞋厂门前来摆摊卖鞋,当然卖的价钱就是现在鞋厂定价的钱。”
  这些鞋贩互相对视。
  “你的意思是到逢五和十这天我们可以到这里来卖鞋,卖鞋厂现在定的价钱?”
  “是的,而且我们不收任何管理费用,你们也看到现在到这里来买鞋的人虽然没有集市上多,但也是小有规模,你们把鞋就摆在鞋厂外面这空地上,你们也看到了现在天天从四面八方到鞋厂来买鞋的人都有几百人了,我估计一天下来平均一个人卖个十双二十双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反正五和十这两天你们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也就是短短的几天时间,这里一天汇聚的来自四面八方到鞋厂来买鞋的即便没有几百但一百二百还是有的,几乎络绎不绝。
  就是现在万峰已经从窗户看到最少有十多个人骑着自行车到鞋厂销售部去了。
  “这么说除了这两天外,别的日子鞋厂也不再卖鞋?”
  “对!只要五和十这两天你们来卖鞋,我保证别的日子鞋厂绝对不会再零售一双鞋出去,赚钱就让你们赚,不过如果你们觉得在这里卖鞋并不比集市上少,你们也可以天天来卖,你们可以商量一下这个办法怎么样?”
  万峰这就是逼着这些鞋贩到这里摆摊。
  这里有了卖鞋的,万峰自己有服装厂再来几个卖服装的,这样一个集市的雏形就有了。
  只要这里有商贩在,就有人来,有人来其余的卖甜瓜立枣的,卖鱼鳖虾蟹就会慢慢跟着来凑热闹。
  三凑两凑这个集市就形成了,说不定还能形成全天候的集市。
第0578章
供销社分部
  万峰的策略是先用便宜一点的商品吸引人流,然后倒逼商贩在洼后摆摊。
  在这里出售的服装也会比集市上便宜点,鞋也比集市便宜一点,有这样的利益驱使,贪图便宜的百姓就会到洼后的集市来买,这样就会形成人流,有了人流还愁商贩不来吗。
  这样经过口口相传用不了多久来得顾客和商贩会越来越多,扩散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
  外地的客户和商贩慢慢也都会聚集到这里来,批货和进货。
  估计三五年后一个批发市场也就形成了。
  义乌开始出现雏形的时候是八三年,西柳大概也就是今年在道边出现几个人摆摊。
  总得来说洼后起步并不晚,如果经营得当,万峰不觉得会比别的地方差。
  万峰已经在盘算一旦集市形成他该干什么。
  他准备把将威大队的商店也搬到洼后来,就是搬不来也得蛊惑玻璃花经理在洼后开个分店。
  一个商业中心没有商店怎么能行。
  有了商店,再想办法开个小吃部什么的,在把队部空闲的房子弄几间出来当旅社,这样硬件条件就差不多了。
  外地若是来了客户就有地方容身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8/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