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4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0/2149

  那个卖海货的是半上午的时候正好驮着两筐鱼卖到了洼后,意外地看到这里竟然有个小集市,也就顺手就停下了。
  看着销量还不错,不时有洼后人买个一斤二斤的。
  为了表示对出售自己家农副产品的支持,万峰掏钱买了一些苹果和梨拿到机械厂和那些热火朝天的工人分享。
  因为进入了秋季,机械厂的活非常的忙碌。
  脱粒机扒皮机虽然没达到热销的程度,但也是天天有货外发。
  一个新的产品出现总是有一个市场适应期,扒皮脱离机现在就是这么被适应的过程。
  但是这条规律放到拖拉机上就有点不好用了,似乎拖拉机这玩意没什么适应期,打从苏屯农机公司卖开始就始终维持了一个不错的销量。
  万峰还让张广垌到渤海广播电台和渤海日报一共花五百元投放了广告,现在不但是苏屯农机公司经销,渤海农机公司也开始经销。
  这样就造成了拖拉机的销量就有点火热了,机械厂门口几乎天天有卡车停在门口,有苏屯农机公司的也有渤海沿线一带的农机公司。
  只要凑够两台拖拉机就马上拉走。
  连万峰都纳闷在还没有完全进入联产承包时期,这些拖拉机都被谁买走了?
  机械厂专门生产拖拉机的那两个车间一天能下线三台拖拉机竟然没有一点存货。
  因为没有时间制作,周炳德的一吨翻到现在还差两台没有交货。
  张海的嘴已经乐得像养汉老子的裤腰一样了,整天就没有收紧的时候,在洼后的大街小巷经常会听到他哈哈哈的笑声。
  同样乐得何不拢嘴的还有郑老三。
  他儿子到现在已经干了一个月的活儿了,这小子和肖军两个人结成了棒车,两个人天天一起从砖瓦厂往建筑工地拉砖,也不知这两个小子犯了什么病,竟然一天来回跑四趟,这有点疯狂了。
  头一个月就给郑老三拿回家五百多元。
  郑老三哪里有不乐的道理,照这个速度,明年五一他就能收回车本了。
第0580章
不三不四干个体
  对于肖军如此的拼命,万峰正的难以理解,不就是欠了他二千一百元钱,难道区区两千元就让他如此的拼命?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如如此的拼命,万峰只能说这货一定是天生有受虐的倾向。
  金秋十月是变化最大的季节,万峰骑着摩托从县城回来,他感觉自己仅仅离开了半天,那片稻浪翻涌的水田竟然变成了一片平地。
  田野那些原本在风中卖弄风骚的玉米,此时已经尘归尘土归土地躺到在大地的怀里,一眼望去视野非常开阔。
  万峰到队部门前的时候,看到张海百无聊赖地坐在大楼前的台阶上和老会计像两个雕像一样沉默无语。
  “你们两个这是在这里冒充纪念碑吗?”
  张海仿佛被呛了一般咳嗽了两声:“你小子就这样不好,有时候说话没大没小的。”
  万峰下车也坐到台阶上:“这一路走来漫山遍野都是收山的人,就咱们洼后真清闲。”
  张海挠头:“这事儿你说怪不怪,往常年收山的时候我都是大呼小叫的,每天咱洼后这一亩三分地我都要走几十个来回,就这样这点地还要收个把月的,可是你看现在,我都闲得看蚂蚁上树了,但地里的庄稼稀里糊涂的就收完了。我就感觉早晨一觉醒来,地就光秃秃的连个毛都没剩。”
  这大概就是联产承包唯一的优点了。
  “这还不好,你不乐意清闲?”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你说我也弄点你家的服装和鞋厂的鞋摆个摊怎么样?我就坐这里看了一会儿,洼前老江家那小子就卖了两条裤子出去,我觉得我摆个摊一天也划拉个三块五块的。”
  “我又没拉着你,你干我支持你!”
  张海摇头:“丢不起那人。”
  洼后的集市经过二十多天的发酵,现在终于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鞋厂门前那片几百平的开阔地上,现在已经是店铺林立了。
  除了那些卖鞋的卖服装的,这里还聚集了很多卖土特产的,什么水果海货,窝里的鸡蛋山里的蘑菇,收山用的农具等等。
  最让万峰意外的是玻璃花经理竟然也出现在这里,背着手溜溜达达的,一副优哉游哉的样子。
  万峰起身走到玻璃花经理面前:“于经理,您老这老眼昏花的怎么也来了?”
  于经理对着万峰翻玻璃花眼:“说谁老眼昏花呢?我来看看,想不到这里还真就形成集市了。”
  “哈哈,不但是集市而且还是全天候的,这里可是天天都有人的,如果不是现在收山这里的人都摩肩接踵了,怎么样这回有决心到这里开个分部了吧?地点我都给你选好了,就挨着鞋厂我给你起几间房,主要就是经营副食品,我保证一年的营业额不会比大队的主店少。”
  “公社供销社书记批准在这里增加一个分部,否则我会闲着到这里溜达,我以后就是这个分部的负责人。”
  万峰大喜。
  农村商店就是商业中心,这里若是没有一个商店怎么都觉着少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可惜开商店国家要到八四年才允许,否则万峰才不会费这神呢。
  有了商店这里就是真正的商业中心了。
  万峰拉着于经理到了鞋厂的西边,这里有一条通到河边的小路,在正在小路和鞋厂西墙之间有一块空闲的三角地。
  这块地大约有十米宽左右,盖五间房有点扯了,但盖四间房不是问题。
  “和鞋厂的西墙拉平,到那条小路边仅这长度给你盖商店,后面就顺着这块三角的形状给你盖个仓库,到时候闲置的货就放在这里,可以吧?”
  玻璃花点头。
  “既然说定了,那么明天我们就安排人动工了?”
  “好!”
  “快则半个月你就可以过来了,从鞋厂那边拉两组暖气片过来,冬天你连炉子都不升了。”
  玻璃花一听,这个好呀,每年冬天生炉子可是个很烦人的事情。
  小队大楼后面有一个很大的锅炉间,里面安装着一个冬天足以给队部机械厂和鞋厂供暖的大锅炉,不差商店两组暖气片。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支专门盖民房的队伍就开了进来,四间简易的平房需要不了多少时间。
  仅仅半个月后,四间简易的平房就拔地而起。
  在举办了一个简易的上梁仪式后又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将威大队供销社洼后分部正式成立。
  开业那天勇士公社供销社书记和张海为开业仪式剪彩。
  开业当天,这个分部就卖出了上百元的营业额。
  这时已经是十月底了,地里已经看不到半点庄稼的影子,天气开始转冷,人们开始往身上加衣服,秋衣秋裤什么的开始出现人们身上。
  鞋厂现在的生产量达到一天千双的产量,本地的集市终于消化不了这么大的产量,鞋厂的仓库里开始有存货了。
  但第二套设备的人手培训完成也开始工作的时候,鞋厂的产量达到了一个高峰。
  负责采购原料的采购员忙得焦头烂额。
  这第二套设备的产品和前两条设备上的产品不同。
  这套设备走的是高端产品路线,设计样式和做工都有极大的提高,最明显的就是鞋底像回力鞋那样有一个海绵垫,穿着像踩了弹簧一样。
  这种鞋的统一零售价是五元,几乎就是一双牛皮鞋的价钱了。
  一上市就得到了城市青年的喜爱,但是在农村它的销量很一般,无他,贵!
  这个倒是在万峰的预料之中,这种鞋本就不是为农村市场准备的,它是为将来进入大城市商场而设计的。
  经过章光崇和那温潭的扩散,沟东县和怀远县已经有一些商贩过来提货了,就是东丹市也有商贩闻名而来。
  出乎万峰意料的是,随着苏屯农机公司那些拉拖拉机的司机的宣传,申阳也有开始做生意的人来进货了。
  蒋明更是从哈宾陆陆续续地带来了十几个客户,在北方这些都属于第一批做生意的普通人,这个时候城市里能做个体的还是很有些勇气的。
  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
  这个群体在当时可是遭遇了很多的白眼和歧视。
第0581章
买电视机
  别人拿不拿白眼看这个群体万峰不知道,反正他保证不会用白眼去对待这个群体,而是用热情的笑脸对他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那些有点档次的运动鞋都是这些来自大城市的人拿走的,万峰当然要面带笑容的欢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0/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