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4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6/2149

  幸福也不买了,明天秋天就回家买了也没用,又不能骑着回去。
  半道没油了连个加油的地方都没有。
  可是卖给谁呢?
  回家写张纸贴到车棚上:本车出售。
  说干就干,跑到栾长远家找纸和笔。
  栾英考虑再三还是把她的成衣铺搬到洼后来了,房子就用以前栾凤用的车间,反正都是一家人她给她老子多少钱的房租万峰就不过问了。
  她听取了万峰的意见就是专门做裤子。
  美英和丽清没有跟着来,不过她们自己买了缝纫机在家里做,积攒到一定数量由沈红军去取回来在集市上批出去。
  做裤子就快了,一条裤子一个多小时就出活儿,一天能出六七十条裤子,一条裤子的出厂价可以有七毛多的利润,一天也能赚四五十元。
  栾长远家门口也停了好几辆自行车。
  栾英做裤子栾凤那边就放弃了裤子,因此这些自行车就是来拿裤子的商贩的。
  万峰一溜风跑到栾凤那边屋子翻出了纸和笔,写上了本车出售四个大字。
  然后贴在摩托车的车棚上就招摇地开到了集市上就停在队部门前。
  有没有人买他现在并不关心,有买的就卖没买的他就暂时留着骑,反正他也不缺钱花。
  万峰进了队部坐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发呆。
  要不是现在就上三轮子?
  如果现在用来跑运输三轮子是最适合不过的东西,速度不慢烧油不多制作也不难。
  只是自己现在就把三轮子弄出来这真的好吗?
  这拖拉机的红利还没吃完就鼓捣三轮子,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
  万峰知道拖拉机还有七八年的好时光,八三年洛拖开始生产15马力的小型拖拉机,八四年长拖也开始生产12马力的小型拖拉机。
  到八十年代末期小型拖拉机达到了巅峰,全国有无数的厂家在做小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的累积销量近三百万台。
  从那以后小型拖拉机开始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就是三轮农用车。
  就算洼后几乎纯人手工的生产线一年只能生产一千五六百台拖拉机,这七八年下来也是有万台左右的销量,那也是上千万利润的市场。
  放到洼后这么个小地方,千万已经是足以惊掉无数人下巴的数目了。
  现在拖拉机的好时光才刚刚开始,自己就要鼓捣三轮子,这算不算是不务正业呀?
  但是用四轮子来货也确实有点歪门邪道了。
  若是设计一款小马力的三轮子专门用来迎合市场的小量运输怎么样?
第0588章
没有饭店可不行
  这绝对是一条可行的路子。
  在现在运输工具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万峰认为现在有这么一款价格低廉的三轮车一定能卖得异常火爆。
  车斗的大小就和他的摩托相当或者稍微长一点,可坐两人的驾驶室。
  样式万峰就选择时风新乡村高尔夫全封三轮车的样式,动力暂时也就用195的发动机了,变速箱可以进行适当的缩小,因为有了做一吨翻的经验,传动方式只要稍微改动一下完全没有问题。
  一念到此,这辆三轮车在万峰的脑海里已经有了比较具体的模样。
  车斗长二点二米或二点五米,采用全封闭的驾驶室,可载重三千斤,采用手摇启动如果能做出启动机可做成电启动。
  电启动似乎有点白日做梦,一些材料按照现在的水平不太可能实现,也不是完全实现不了。
  缺点是195的发动机有点面积过大了,这有点阻挡空间的利用,要是能把它做得小点,最好像他那摩托的发动机那么大就好了。
  要是能山寨出二五零的摩托发动机做成汽油的怎么样?
  250的发动机本身就不是什么精密的东西,自己可以整合自己能造的部件制造,不能造的部件就去买厂家的配套件。
  可惜现在就是买配套件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给幸福厂做配件的厂家有可能还处在计划经济的套路里,就是买也希望不大,这个估计得过两年再说了。
  如果能造出250的发动机,是不是就能造出其它的发动机?
  虽然250发动机和其它的摩托发动机没有什么可比性。
  上一世的两千年后万峰曾经买过一台二手的嘉陵70,这辆旧车不管是发动机还是其余部分被他拆卸安装过无数次,原理他非常的清楚。
  但是知道原理能拆卸安装不等于你就能造出发动机,这需要一些高精尖的机床和材料,最好也得有三轴车床才行。
  一想到这个万峰就摇头,别说八一年就是到了八五年在国内能不能买到三轴车床也是未知数。
  那些军工单位现在要买到三轴以上的车床估计也头疼呢,他们这山沟旮旯就别想了。
  自己这个梦做的有点早了,嘉陵厂的50还得近一年的时间才能做出来,自己现在就在想山寨人家的70,有点呵呵了。
  这个梦想必须要压制几年了。
  现在还是老老实实的设计柴油三轮子吧。
  “小子,你又在想什么?”张海的花生米大概吃完了,小脸红扑扑地进来了,随着他进来的还有一股冷风和一股酒气。
  “我觉得咱们应该扩大一下拖拉机的生产规模,咱们现在的生产规模完全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万峰没有说做三轮子的事儿,概念图他都没画出来说个锤子呀。
  “怎么扩大呢?现在已经是满负荷生产了,一天就是三四台的产量。”
  “没什么好办法,也就只能再加一条生产线了。”
  现在的生产线通俗点说完全就是纯人力的生产线,没有什么机械化含量,要想设计一条机械化那怕是半机械化的生产线……
  万峰摇头,还是算了,别说国内生产不了,就是能生产出来他们也不一定能买的起。
  就算是造拖拉机的生产线,从设计到成品没个几十万就别想下来,还不一定有人能设计出来。
  他也玩不了,对生产线他上一世可是没怎么接触过。
  就是人力的生产线再上一条一个月也不过增加百八十台的产量。
  万峰的理想是一年怎么也得有个五六千台的产量才凑合,至于万台……
  也就想想吧。
  “要不把机械厂的人全部转到拖拉机生产上?”
  拖拉机是现在洼后企业的拳头项目,当然要集中力量把它做大做强。
  “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别的小机器我们还是要生产的,它们的利润比拖拉机高。招人呗,幸亏当初盖厂房的时候我们盖了个超大规模的厂房,地方有我们就招工,但是招人最低也的招干过机械工作的,实在不行我再到518厂去游说一些人,再怎么说人家以前是造拖拉机的。”
  “要是能把518厂的人弄一些过来就太好了。”
  但是到518厂招人也是个困难的事儿,你用多少工资把人招来?给人家什么待遇,待遇高了本厂的工人也得跟着待遇提高,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招来的人住在哪里?连个宿舍都没有。
  “明年春天我们还的盖一栋楼,宿舍楼,以后会有很多人到咱们这里干活打工,没有地方住不行。”
  这个问题张海认真地考虑,考虑良久点头。
  “这个可以有,只是盖在什么地方呢?”
  万峰想了一下:“就盖在老场院吧,反正承包以后它也没什么作用了。”
  老场院在鞋厂后面,东面现在就是队部的大楼,这个宿舍楼就挨着队部大楼盖就行,正好也弥补了这块空地,唯一的缺点就是队部的大楼遮挡了上午的阳光。
  天近中午,万峰看到陈文心的母亲推着个小推车从小南山下来,从栾凤家门前绕了过来。
  小推车上推着一个外面糊了一层白纸的木头箱子。
  箱子里是菜包子菜饺子。
  她的包子生意也扩大了不少,由起先的纯玉米面菜饺子上升到现在还有一定比例的白面皮的包子等,现在中午这一段时间能卖出去一百多个包子,也有四五元钱的收入。
  洼后也有一些家庭妇女加入了这个行列了。
  看到这些妇女卖包子卖得热火朝天的,万峰说了一句:“咱们这里还缺一样东西,饭店或者是小吃部,这些外来人的吃饭问题得解决,不过今年是来不及了,今年就这么滴吧,过完年争取把饭店开起来,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等我请示一下公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6/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