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6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2/2149

  麻痹的你这是要比给老子看吗?
  栾凤的身高比张旋矮一点,张旋毕竟身高一米七五,栾凤这一年也长了点个,但是也就一米七左右。
  但是栾凤的强大的气场完美地弥补了和张旋身高上的劣势,两个人站在一起像一对并蒂莲。
  单从外貌来看,两个人还真是不分伯仲。
  万峰倒是没在两人的外表上浪费多少时间,他时刻担心张旋会突然就说出点什么惊天动地的语言。
  万幸的是张旋似乎真的是问关于服装的事儿,别的话一句也没有。
  参观完了食堂宿舍最后来到了车间。
  这一班的班长李二曼在车间门口迎接了他们。
  “李二曼,我们服装厂的元老级员工,服装厂开始只有几个人的时候她就在这里,现在是乙班班长。”栾凤把李二曼介绍给万峰的同学认识。
  “昨天晚上我们就见过了,他们在我的店里住宿的。”
  栾凤眼珠滴溜溜转了好几圈,下一刻:“姓万的,告诉我你昨晚就回来了,我为什么今天早晨才看到你,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解释个屁呀,我们到洼后的时候都快三点了,你让我三点带着七八个人去敲门呀?”
  栾凤想了想:“这回算你解释明白了,下回不许出这样的事情。”
  下回你妹呀!下回要是还半夜回来,我还是去住旅店。
  车间里二百台机器,二百多工人,一水的白大褂白帽子,场面非常的震撼。
  张旋叹息一声,不论是规模还是人员,与这里一比,她的小厂只能算个小作坊,根本没法比呀。
  怪不得那混蛋这么有钱。
第0793章
摩托车入市
  在这些人进车间参观的时候万峰去了一趟大队。
  既然来到了大队院子里,怎么也要去和张海打个招呼不是,再怎么人家现在是将威大队的最高领导,据说现在还是公社新书记眼前的红人。
  这个马屁不能省下不是。
  大队办公室里只有大队赵会计戴着眼睛在算盘上噼里啪啦。
  “赵会计,张海呢?”
  赵钢梁把鼻梁上的花镜往下扒拉一下,从花镜上面看万峰。
  “原来是小万呀,啥时候回来的?”
  “昨天晚上回来的。”
  “你不在这里感觉将威都没意思了,还是你在这里热闹。”
  这话是夸我还是损我呀?
  “我们将威大队英明神武的张书记呢?”
  “哈哈!你小子,张海现在不在冲压厂就在饮料厂了,通常在饮料厂的时间比较多,要找你到那里去找吧,百分百在这两个地方。”
  “他不会是看上饮料厂哪个娘们了吧?要不他天天往饮料厂跑干什么?这天喝饮料也冷呀。”
  “这话也就你小子敢说,换别人他就瞪眼了。”
  “切!他就是把眼睛瞪得再大也没牛眼大,没卵用。”
  张海没在这里万峰少坐了几分钟就出了大队队部回到服装厂。
  你不在这就不能怨我没来看你了。
  这时参观服装厂的众人也从车间里出来了,站在服装厂院子里接受上午和煦阳光的照耀。
  “那我们就准备先回洼后了,我还要带着同学们四处看看。”
  “也好,中午我回去做饭,让你的同学都到家里吃饭。”
  万峰点头,就准备带这这些人往回走。
  这时张旋说话了:“万峰,我想留在这里和栾凤姐好好学学,我就不回去了。”
  幺蛾子终于出来了,万峰心里一沉。
  这货就和栾凤说了几句话这就开始叫姐了?
  算算,张旋今年十七,栾凤十八,过年一个十八一个十九,好像叫姐没毛病,可让这两个家伙在一起咋就感觉不靠谱呢!
  “哈哈,我媳妇可是非常厉害的,你这家伙也不是善茬子,你留在这里我非常担心你俩会打起来。”
  万峰也只能把话说到这种程度了,再说就明了,就算栾凤脑袋再马大哈也能听出来。
  “你放心,保证不会的,我看出栾凤姐是那种心直口快的人,她一定不会欺负我的。”
  混球担心她在这里和栾凤胡说八道,老娘是那样的人吗!
  万峰心里腹诽:老子就担心她心直口快,我怕你欺负她!
  栾凤肠子不会拐弯,她哪里有张旋肚子里的弯弯绕。
  不过张旋的话万峰也听懂了,稍微心安了一点。
  “说啥呢?”栾凤不乐意了。
  “你的话说的我像恶霸似得,她是你同学我怎么能欺负她?好了,张旋就留在这里了。”
  完了,完了完了完了,英短和哈士奇凑付到一起了,会不会闹个天翻地覆呀?现在只能祈祷老天了。
  该死的张旋,你留在这里你让老子怎么能安心?
  虽然张旋保证了绝对不会和栾凤发生矛盾,但那是用嘴说说,说话和做事好像并不成正比例。
  即便心里一百零八个不愿意,万峰也只能带着剩下的人往回走了,栾凤已经拉着张旋进车间去了,他还傻站在这里有什么意义?
  没精打采地回到洼后。
  “现在到中午还有两个小时,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一下,反正洼后就这么大地方你们就是闭着眼睛也应该走不丢,多记一下这集市上的物价等回去说不定就会起作用的,十一点到这里集合。”万峰往身后的队部大楼指了指。
  六个人简单地商议了一下就进集市去了。
  万峰没有先进队部大楼而是直接到了机械厂,他想知道摩托车现在的状况。
  刚才他从机械厂门前走过的时候看到有卡车装着摩托箱出厂了,这么说摩托车已经正式获得了生产和经营许可进入市场了。
  他走的时候,车子正在进行检验测试,想不到短短几个月都开始生产了。
  机械厂的院子同时有三台卡车在装货,一辆在斜坡那里装三轮车,另外两辆在装摩托。
  摩托的包装是用不值钱的杨木板子制作的,拆掉车把的摩托就装在木架里,外面再用纸盒箱包了一层。
  不用看,包装摩托的纸壳箱子一定是姨夫纸箱厂出产的。
  肖德祥正在技术室里和技术科的人员探讨什么,一探头就看到一个人从大门向办公室这边走来。
  肖德祥揉了一下眼睛确定走过来的人是谁后,就赶紧迎了出去。
  一番寒暄之后,万峰开门见山地就问起了摩托车。
  “你走后不久,我们送去的样车就通过了部里的检测,然后上面还下来了一些人,哩哩啦啦地在咱们厂待了一个多礼拜,才给咱们生产和经营许可,咱们厂现在是除嘉陵厂外第二个可以生产这种小排量摩托车的厂家,已经在部里挂号了。”
  “生产是从上面时候开始的。”
  “原本是要赶在十月一献礼的,可惜时间太仓促了,生产线没有铺设完毕,又推迟了一个多月,第一辆车下线的确切时间是十一月六二十六号。”
  “整车成本呢?”
  “万峰,我真的佩服你,你是怎么想到把车部件大规模进行外包的?我计算了一下,如果车完全我们自己生产,成本将高达一千九八百元,按照现在的市场价卖一台我们将亏损八百元。现在这样进行外包,成本足足降低了一千二百元,这样我们的车出厂还有二百多元的利润。”
  这个可不是万峰发明的,他不过是把嘉陵的经验直接拿过来用而已。
  嘉陵当初的50摩托成本合算高达三千元,如果不进行这些大规模的合作摊薄成本,这款车根本不可能大规模地在市场铺开估计最终就会消亡。
  虽然成本省下来了,但是利润却并不高,出厂的摩托车利润在同样的销售额下竟然还没有拖拉机多。
  “产量怎么样?”
  肖德祥摇头:“我们建了两条土生产线,一个月也就一千多辆的产量,最多不超过一千二百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2/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