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7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1/2149

  这些人围着可不是看的,乱七八糟的问话也就出来了。
  “小伙,你这是北晶烤鸡吗?我咋光听说北晶烤鸭还头回听说北晶烤鸡,你这是唬人的吧?”
  万峰呵呵一笑:“大哥!你这就没见识了,不错北晶最有名是全聚德烤鸭,但是北晶的烤鸡烤鹅也是非常有名的只是没有全聚德名气大而已,北晶还有烤猪烤羊烤牛听说过没有?”
  这个别说他们没听说,八五年的时候万峰也没听说,但没听说不等于不敢说。
  反正吴县这地方一百人里也不一定有一个去过北晶的,那些北晶青年也早就回城了。
  “你这上面写着正宗的北晶烤鸡,怎么证明你是正宗的?”
  这话问的,吴县到现在还没有第二个烤鸡的,我说正宗当然就是正宗的了。
  “我十四岁就到北晶潘家园学烤鸡烤鸭,整整学了三年,去年年底才回来,你说我正宗不正宗。”
  潘家园是干啥的来着?好像和烤鸡没什么联系吧?貌似好像是倒腾古董的地方。
  反正他们也不知道,错就错了。
  人们还是淳朴的没有对万峰的话表示质疑而是开始问好不好吃,多少钱之类的话题。
  万峰就从鸡身上剁了一块肉下来,每人分了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肉尝尝。
  虽然万峰烤这玩意儿不怎么太专业,如果放到十几年后充其量也就是大路货色,但是在八五年他的手艺蒙混过关还是没问题的。
  “味道不错。”
  “不错不错,就是特么太少了,这小子不地道就分这么点这是存心勾引咱们肚子里的馋虫的。”
  一个人玩笑话引起了一片笑声。
  “说说怎么卖的,我们听听价钱。”
  到了问价钱阶段这买卖就有成功的可能。
  “买整只鸡六块一只,半只鸡四块钱一半,零买是这样的价钱,鸡翅五毛一个,鸡脖一块,鸡大腿一块五一个,鸡身体看到我分的块没有,一元钱一块。”
  万峰把价钱念叨完以后,这些人开始算账。
  算来算去好像买整只的最合适。
  “老肖,咱们买一只回去一家一半怎么样?能剩不少钱。”两个农民打扮的人商量。
  龙江这里包产到户后真正收益的是那些农业合作社的农民,他们的收入比大锅饭时有了明显的增长,相反农垦农场的职工和原来挣工资时期的区别不大。
  这两个人明显就是农业社的社员。
  “那就买呗,不就一人三块钱吗,买回去给小兔崽子们尝尝北晶烤鸡的味道,咱们这辈子都去不了北晶,尝尝北晶烤鸡总可以吧。”
  于是,万峰的第一单买卖就这么做成了。
  万峰用塑料袋把烤鸡包好,还附送了一小包自己调的芝麻酱。
  买卖这个东西有时候非常的怪异,不买的时候就是围着一堆人也没有一个掏钱的,但是有一个买的说不定就能造成哄抢的局面。
  “每天就四只烤鸡,想多买也没有,有买的就抓紧时间了。”万峰趁着第一笔生意做成,火上浇油般吆喝了一句。
  于是,这些人几乎都采取两人合买的方式,几只整鸡转眼就卖了。
  最后那只被万峰分切的鸡也被人以整鸡的形式买走了。
第0896章
五一开工
  何艳霞在一边眼睁睁地看着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四只烤鸡就销售一空了。
  “小伙明天你还来卖不?”有没买到的人还不甘心地问。
  “明天还来,不过最多不超过八只鸡要买的就要赶早了。”
  烤鸡卖完了万峰推着小车往回走。
  “你不是说你是在洼后学的烤鸡吗?这怎么一会儿就又跑北晶去了?”何艳霞疑惑地问。
  万峰无语了,说好的你们一家全是猴精,这怎么连这个你也信?
  “我那不是忽悠他们吗?现在有的人不不忽悠不好使。”
  “我家旋儿一定是被你忽悠了。”
  “何姨这个真没有,当初我真的没忽悠她,顶多就是业余时间和她开开玩笑什么的。”
  “我会信你才怪。”
  何艳霞在万峰弄烤鸡的过程中已经基本掌握了烤鸡的各道程序,接下来只要熟悉这道程序就行。
  只要掌握了腌制卤水的配制,味道上下没多大的差距。
  一连两天烤鸡销售的都非常顺利,小城本来就小,这头放屁那头都能听到,因此很多吴县的人都知道客运站这里出来一个卖烤鸡的摊子。
  经过添油加醋的口口相传,张家烤鸡的名声在短短的几天就打响了。
  一口缸烤八只鸡这就是极限也是标配,一天两缸鸡,可以赚四十几块钱。
  市场里的两个会来事儿的鸡贩子也跟着沾光,这两个货再也不用天天蹲市场望眼欲穿地等买主了,只要是健康的个头合适的只要送到张家就能换成钱。
  张志远也是整天笑嘻嘻的,每天有鸡头啃有鸡爪子吃的日子简直不要太好。
  至于张娟和张冲了已经对鸡头和鸡爪子失去兴趣了,每天都希望有烤鸡吃。
  在何艳霞基本掌握了烤鸡技术后自己烤了一炉鸡推到客运站售出以后,觉得何艳霞已经出徒的万峰就回到了营部,监督新分厂的建设。
  在他教何艳霞烤鸡的这十多天里,营部老小学的房子发生的变化就是房顶苫上了新草,在苫将苫房子的同时木匠安上了新门窗,屋里抹上了水泥地面,重新吊了新棚涂刷了墙壁。
  屋子几乎就算是收拾完了,除了暖气设备还没安装就这样了。
  外面就剩下新盖的用来当仓库的厢房和传达室以及围墙锅炉房了。
  刘英把自己一个光棍叔叔介绍来打更,在传达室没有落成前他就住在大屋子里,照看那些堆放的建筑材料。
  万峰下午班车来的时候回家,第二天在坐车过来,如此有过了一个多月。
  张志远的停薪留职经过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也批了下来,在批下来后的第二天他就来到了营部,看看女儿的新厂房。
  他来的时候仓库正在进行简易的上梁。
  与北辽那边上梁有重重讲究不同,这里的上梁就简单多了,再说是一个厦子就更简单了。
  房梁绑了匹红布,放了两挂鞭炮就完事儿。
  仓库和传达室上梁完毕工程也就算是接近尾声了,就剩大墙和院子地面了。
  这期间屋里的暖气也安装完毕,现在虽然用不到了,但是冬天它就会发挥它的作用。
  宿舍里的炕和床铺也安装完毕,三间宿舍每间六十多平的面积,住上下铺足以住下六十人,最西头的两间房子是食堂,一间用来做饭和储藏食物另一间就是吃饭的地方。
  王媛这段时间则挨个连队串联她的同学,不但串联了所有她这一届的毕业生还把各个连队一些有缝纫基础的姑娘也给串联来了一些,算是凑足了六十多人。
  她还把这些人带到厂子来参观,这些姑娘都急切地盼望厂子尽快改造好,她们好打工赚钱。
  到四月底,厂房终于收拾完了,待厂房验收竣工后,万峰把在县百货订购的五十台缝纫机以及锁边机熨烫设备拉到厂房里进行安装。
  爱辉就在小吴家上游,夏天布料在棉纺厂发出直接上船,顺水一个多小时就能运到思吉屯,在思吉屯上岸后雇佣营部车队的车拉到厂子的仓库里。
  在开工前足以开工三个月的原材料就进了仓库。
  设备安装测试完成后,万峰把开业的日子定在五一。
  正好赶上月底假和五一假,张旋也坐船来到了三分场。
  看到自己老子也在这里张旋愣了。
  “你是咋把爸忽悠来的?”
  “什么叫忽悠呀?他女儿开厂子他不出力?我可是用两千元的年薪把他弄来的,至于给不给钱就是你的事儿了,反正他不可能管我要钱。”
  “那他的工作不干了?”
  “停薪留职了。”
  “你出的主意?”
  “嘿嘿,他自己愿意来的。”
  张旋这两个月没有回家,她家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爸到这里来了,她妈已经变成吴县有名的烤鸡大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1/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