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8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2/2149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八号,农历九月二十六。
  宜:搬家装修结婚入宅领证动土安床出行订婚安葬交易旅游求嗣修造祈福祭祀拆卸订盟纳财启钻成服出火除服开光嫁娶纳采移徙立券认养挂匾入殓进人口。
  这确实是一个真正的黄道吉日了。
  早晨八点,服装厂声势浩大搬家工程开始。
  万峰雇来了整个洼后装卸队,加上服装厂的几百名员工,同时雇来了他能雇到的这一带所有的四轮子三轮子,一共有二十台。
  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再加上距离并不远,所以搬家的速度非常的快。
  万峰在新厂统筹布置,搬过来的东西直接就进入车间,因此当下午三点旧厂子搬空后,新厂这边也已经安排妥当。
  新厂三层主楼长四十米宽十五米,总面积近两千平全部是车间。
  既然有了新的厂房,那么设备什么的该更新就更新,该升级就升级。
  万峰订制了十条新的流水线,以三十五人为一个班组,一个班组有平机十五台、双针机两台、码边机三线五线各两台、打结机1台、圆眼机1台、平眼机1台、扳带机1台、扦边机1台、砸扣机2台、电剪刀1台、熨烫台:3台。
  这一条线所有机器的成本在八五年要三万多元,这还不包括原来就有的一些机器,万峰一下就砸进去十条线近四十多万,把栾凤心疼的乱跳。
  “你心疼个屁,舍不得孩子到哪里去套狼,以前是条件所限,现在有设备了原来那些靠人工外包干的活儿就让机器干了,这也算是间接地省下了不少加工费,有几年时间这些钱就省回来了。”
  “这一下子好几个月白干了。”
  “咱们现在给老外做衣服,再加上自己也要维持品牌,设备当然要好的了,几个月白干就白干了呗。”
  “那不行,反正我心里难受,我需要安慰!”
  万峰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噎死。
  该死的,在厂子里你跟老子说这个?信不信老子抽你!
  “回家抽!回家随便抽。”栾凤一句话让万峰有一种发力一拳捶到棉花上的感觉。
  你说这可咋整?
  栾凤一看万峰吃瘪,立刻心情大好,唱起了一首歌。
  “我一见你就笑,你那翩翩风采太美了,和你在一起永远没烦恼,究竟为了什么我一见你就笑,因为我已爱上了你,出乎你的意料……”
  “滚!”
  万峰怒目而视,栾凤嘻嘻哈哈。
  “十条线需要三百五十人,咱们现在的人只够开两个班的,三班倒还缺一个班,这个班你要干什么就自己鼓捣吧。”
  “那还得招一个班的工人。”
  如果再招一个班,那么服装厂可就是千人级别的厂子了。
  同样是三层的宿舍楼,二楼三楼是宿舍,一楼是食堂和娱乐室。
  住宿的女工们兴高采烈地搬进了新居,嘻嘻哈哈地到处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声。
  服装厂因为搬迁停工三天,在重新整理安置一番后,于三天后正式开工。
  在服装厂开工的时候,早交工六天的方便面厂里刚把那条原装的生产线安装完毕,同时南湾厂仿制的三条线也安装到位,正在由南湾厂的技术人员调试机器。
  方便面厂大门牌子已经挂上了:康师傅食品有限公司,还有一个卡通人物,就是那个带厨师帽笑得贱了吧唧的家伙。
  连康师傅那三个字都和顶新用的字迹一样。
  万峰也懒得改,直接全套照搬过来,顶新以后要出方便面就自己再去设计吧。
  反正自己这边的设计费是省了。
  方便面厂的仓库里,一些预订的原料包装也陆续地进来了,只待机器调试完毕卫生部门检查合格就可以开工生产了。
  作为股东的万峰在这种形式下通常是只动口不动手的。
  但在南湾厂这些技术大拿面前他连口都懒得动了,关于技术方面的他说得基本等于没说,没人听他的。
  看了一会儿感觉没啥意思,就出了方便面厂准备到老叔厂子里去转一圈。
  洼后机械厂的将威70摩托的审验手续也终于下来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将威70摩托终于上线了。
  万水明小厂生产的配件在听取了洼后厂的意见后及时做了些改进,算是合格了,现在也开始进入正式生产阶段。
  所以万峰要去看看。
  刚走出康师傅公司的大门没几步,诸勇就站在南湾厂大门口对万峰招手。
  万峰就直接走过万水明的厂子回到南湾厂。
  打从进了南湾厂,诸勇的脸就没高兴过。
  他也高兴不起来,这远没有他带着十多个人的小电子厂好玩,南湾厂这么大就算不管生产,事情也非常的多,难度对他而言可想而知。
  “咱们的四轮农用车被卡了,没有通过审验。”
  没有通过?这可不是个什么好消息。
  “知道为什么没通过吗?”
  “陈道来电话说不是技术方面的原因。”
  不是技术方面的原因!那是什么原因?
第0970章
活塞粘缸了
  既然和技术没关系那就是其它的原因了。
  四轮农用车被卡在省里的检测部门了,万峰通过电话和陈道进行了联系,大概知道了事情的经过。
  原本这次送检万峰是打算跟着去的,但是因为懒的原因他就没去。
  加上洼后机械厂当初不论是四轮子还是四轮子以及后来的50摩托他都没去过,也都顺利地验收了。
  因此他也不觉得自己去有什么用。
  陈道在电话里说和技术无关,那就是有人设置障碍了。
  万峰脑袋里首先就掠过吃拿卡要四个字。
  该来的终归要来的,在这个社会干什么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陈道临走的时候万峰让他带了一些钱,就是准备应付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是时候发挥这些钱的作用的时候了。
  好在这时这种事情算是才冒头,请吃几顿饭送点小礼物估计就摆平了。
  花费不了多少钱。
  万峰在电话里叮嘱陈道该怎么怎么做。
  对于一个专门摆弄技术的人来说,干这样的事儿可不是他的特长,好在闫凌这次也跟着去了。
  闫凌的广告公司成立后现在主要接得就是将威方面的广告,这次送检他认为是一个拍摄素材的机会,为以后南湾厂的广告积累素材,所以他也跟着去了。
  这货当初能成为一个不太出名的作家万峰始终认为他是误入歧途,文人都是刻板的不拘言笑的,在交际方面都很弱智,你见过哪个作家能八面玲珑的?
  翩翩这货就是这种人,如果在文坛要找一个他这样作家的模板,万峰想来想去大概京城现在比较红的那位痞子作家和他能尿到一壶里。
  万峰一直担心江敏给了这货究竟是福还是祸。
  万峰让陈道把电话给了闫凌,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地教导了一通。
  闫凌当场在电话里打包票,这事儿就包他身上了。
  万峰也当场给了承诺,这事儿办成,以后南大弯所有厂子的广告就都是他的,县电视台广告部来了都不好使。
  于是万峰在话筒里就听到了水塘里撒欢鸭子一般的笑声。
  这事儿处理完,万峰心里依旧忐忑。
  四轮农用车并不是他脑袋发热才造出来的,它若是通过验收将来还指望它进入国家整车目录呢。
  八九年五月六号,公安部颁布了《全国汽车、民用改装车和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管理暂行规定》,从这条目标颁布起,如果一辆整车要想上牌就必须在这个目录里占有一席之地,否则你造出的车上不了牌只能算是黑车。
  这里面门槛最高的其实不是农用汽车而是轿车,但是有一个问题万峰是必须要面对的。
  因为当时这个目录不管收录的摩托车还是各类汽车,生产厂家几乎都是国营的,而且其中大部分还是军转民的,几乎就没有民营企业。
  南湾厂的产品将来要进入这个目录就必须要在这几年时间给自己闯出一个良好的口碑,将来通过影响力争取在目录里占有一席之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2/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