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校对)第9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0/2149

  柴油机厂去年下半年创造了历史最好效益,工人的收益也有大幅度的提高,江宏国更是到政府会议上做了报告。
  江宏国现在在红崖县已经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大概要被树立为改革的标杆式人物了。
  有这样的人管理柴油机厂万峰才不会去呢,再说他不过是个股东,股东就是专门负责分钱,其它的他可不愿意去给江宏国增加压力。
  “你这小子眼睛真毒,投资什么都赚钱,我家那货怎么就没你这两下子,早知道这样当初我就从凤儿手里把你抢来了,那轮到她笑得像二货似得。”
  栾凤在一边嘻嘻地笑,也不插话一脸的得意。
  “现在也行,你回去和小闫离婚,然后来给我当二婆呗,我不嫌弃你有个孩子。”
  “别吹牛,凤儿要是同意我马上就回家离婚,我现在才不在乎呢!当二婆有什么不好的,你说呢凤儿?”
  这回栾凤不笑了,硬邦邦扔下句:“敢!”
  蛋扯完了,该说正事儿了。
  “凤儿,夏大哥几个人中午要到家里去,你要是没啥事儿去帮妈忙活忙活,你要是离不开安排两个会做菜的过去也行,我担心妈忙活不开。”
  “那我过去吧,敏姐你也过去帮着忙活忙活。”
  “草!还真拿我当二婆用了。”江敏爆了一句粗口。
  这女人已经越来越有泼妇的资质了。
  万峰从服装厂出来回了机械厂,进发动机车间转了一圈。
  虽然是年后头一天上班,但是工人们却没有一点散漫,而是和平时一样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从这方面可以看出,不管是陈道还是李达对工作的管理非常的到位。
  工厂现在只是在等待许可的到来,因此提前开始储备发动机。
  有了充足的发动机将来新车上市的时候才不会被产量掐脖子。
  车间里有很多的学徒工人,这些学徒工都是本地的,以勇士黑礁孤山大英四个公社为主,这些本土意识浓厚的人将来都是万峰自己的技术力量。
  一个空闲的车间里摆满了万峰从毛子那边倒腾来的各种机床,因为说明书都是俄文,机床上也都是俄文标注,这里没人能看懂,只能通过自己一点点的摸索以求能掌握这些机床的使用方法。
  李达带着十几个师傅就在摸索这些机床,一边摸索一边互相交流心得。
  陈道也在这里,反正万峰要十五过后才走,他闲着也是闲着。
  万峰还在这里看到了许斌。
  当得知许斌是李达的徒弟后,万峰拍拍许斌的肩膀:“好好干。”
  万峰虽然俄语口语已经到达了流利程度,但是字面还处于白痴阶段,他只认识极少数的俄文,机床上的一部分标注他勉强能翻译出来,至于说明书他就无能为力了。
  现在在华国找会俄文的也不是没有,但是同时还会摆弄这些机床的就凤毛麟角了。
  还是找苏联人过来靠谱。
  这次回黑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从苏联那边聘请几位高级技工过来教厂子里的人这些机床的使用和维护。
  虽然边境口岸开放了,但是不知道有没有劳务方面的开放条例,如果有还好说若是没有也是件难办的事情。
  但就是难办也必须弄几个过来,否则这些机床靠摸索这太耽误时间了。
  弄苏联人过来就需要翻译,不知道梁冰玉愿不愿意到这里来?
  如果她愿意来干脆把她弄这里来,自己眼不见心不烦。
  不知不觉天就快晌了,万峰和陈道李达打了个招呼就提前离开了工厂。
  来到方便面厂门口的时候,夏秋隆吕五刘赫等人也正好从方便面厂出来。
  这几个家伙也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台好像快报废的瘪瘪卡卡的小客车,就开着这玩意来到了万峰家。
  停车后,一群人从后车厢卸下了一大堆礼物,肩扛手提地拎进了万家小楼。
第1075章
筹建分厂
  栾凤系着条蓝色的围巾笑眯眯地迎了出来接过夏秋隆手里的礼物。
  “大哥过年好!”
  “弟媳妇过年好!”
  万峰在一边白了一眼,我们还没结婚呢,哪来的弟媳妇?
  又看了一眼笑得像白痴似得栾凤,这女人有点出息行不?
  江敏和万峰的母亲也随后迎了出来。
  “婶!我们来给您拜年了,过年好呀!”夏秋隆其实比万峰的母亲也就小了八九岁而已,但这婶叫得非常自然一点没有别扭的地方。
  刘赫吕五也纷纷给万峰的母亲的拜年。
  “都好都好,屋里坐屋里坐。”诸敏热情地招呼这些人屋里坐。
  万峰的父亲没在家,估计又跑小店去看热闹去了。
  夏秋隆五人进了客厅落座。
  万峰扔过去一盒桂花烟。
  “我说兄弟,你在毛子那边没弄个……轿车回来?”于洪锤这货话说到这里突然发现栾凤在客厅,生生地把女人改成了轿车。
  若是说万峰弄个毛子女人回来,他们倒没什么事儿,估计万峰晚上就得挨修理了。
  万峰摇摇头:“轿车那玩意国家卡得比较严,没有批文怕是倒腾不过来,除非走私,走私的事儿咱是不干的,我就没打算倒腾,你们若是要卡车我倒是能弄过来,但是弄辆自己开开好像不是问题。”
  “草!我们还等着你弄几辆回来,哥几个一人一辆呢,卡车哪行。”
  “你们要买可以托张石阡从南方弄几辆过来,南方那边走私的日本车比较多。”万峰给了他们一个建议。
  八七年市场上还是有很多车的,大部分都是进口车。像三菱格拉特、皇冠S120、日产公爵、奔驰230、福特Sierra等。还有数量不菲的东欧车,如伏尔加、拉达2107、波兰产菲亚特125P等。
  尚海出的桑塔纳那时还是纯进口的。
  当时东广省有大批的走私日本车进入。
  由于国家缺乏外汇,从今年开始的几年里停止批量购买西欧和日本先进轿车,转而以易货贸易的东欧进口轿车为主。
  与西方车相比,东欧的轿车就非常的便宜了,像伏尔加和拉达都是三万左右,而皇冠那时却要十一万多。
  “张石阡不是跟你在一起吗?他现在哪有功夫倒腾那玩意。”
  张石阡这货过年都没有回家,万峰非常的担心这货被李响抓奸在床。
  “其实若是不着急过几年再买也行,这玩意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过两年可大街都是轿车。”
  进入九十年代别说进口车,就是合资的富康、桑塔纳、捷达都会出现,档次低的还有奥拓夏利,选择的余地会多一点。
  “那就过两年再说,反正到时候有车还怕咱们买不起吗。”
  车的问题刚讨论完,这边就开始上菜了。
  万水长倒是知道到点了回家吃饭,晃晃荡荡地回来了。
  一张上面带转盘的大圆桌上摆了十六道菜。
  万峰招呼人落座,万水长坐上座,依次是夏秋隆于洪锤,唐谢林等。
  老规矩,别人喝白酒万峰喝啤酒,愿意和他干就干一杯,不愿意和他干他也不在乎,你们喝你们的我喝我的。
  两杯下肚,夏秋隆就开始说正题。
  “咱们的面厂现在的产品根本就供不应求,中部的一些客户抱怨拉货太远了,希望我们能到中部地区开分厂,我们兄弟想了一下也是这么个问题,就决定到北河省那一带去开个分厂,产品供应首都和北河南河东山等省你看怎么样?”
  对这个主意万峰没什么意见,南大弯这个厂子一年近七千万包的产量也就能维持东北三省和内门省部分地区,要想覆盖到华国中部以及南部不在那边开分厂根本不行。
  就算这边产量能达到,运输费用也会大大增加。
  方便面就指着薄利多销,任何一点成本的增加都是很要命的。
  “我没意见,但是我帮不上忙,这两年我得常驻龙江根本回不来,只能出钱了,出力就别指望了,你们要去投资办厂我那份钱就从分红里出就行。”
  “你说咱们选厂址选在什么地方好?我们选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天晶市,一个是十家庄市。”
  万峰仔细地考虑了一下。
  这两个地方是各有所长,天晶离渤海市比较近,中间就隔着一个渤海,有什么事情这边派人解决也容易,而且它最大的优势是离首都近,首都千万人口的大城市,那可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0/2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