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运动员(校对)第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63

  “那是增加一个参赛名额还是顶替原有的参赛人员?”于指导马上开口问道。
  马主任想了想,说:“替换原有参赛人员吧!都到了这时候,参赛名额早已经定了下来,财政的拨款已经到位,都是按人头算的,突然增加一个人的话资金方面就没法解决,整个衣食住行全都是麻烦。审计那边也不好交代。”
  于指导接着问道:“那4乘100米项目该怎么办?张冠根本没有跑过接力!”
第15章
接力特训
  马主任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田径项目在国际上拿块奖牌不容易,而且4乘100米的也算是团队项目,代表了一个国家队短跑整体水平,奖牌的含金量很高,所以马主任并不想放弃亚洲田径锦标赛的4乘100米项目。
  张冠连百米起跑都不利索,4乘100米更是完全没跑过,在高水平对抗中,一个张冠肯定会拖累整支队伍,所以这次亚洲田径锦标赛的4乘100米基本上是不用指望了。
  沉思了片刻,马主任开口问对面:“汤主任,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汤主任不是体育相关专业,能够坐在这里自然是因为他个人能力了得,与周围其他运动员出身的比起来,汤主任可是正经的清华统计专业出身,思维比其他人灵活的多。
  汤主任也不卖关子,马上回到道:“马主任,我认为应该立即把张冠召到国家队,安排专人负责对他进行4乘100米项目的特训训练。”
  “运动员的训练可不是一天两天的,距离亚洲田径锦标赛只有十天的时间,把一个新人训练成4乘100米运动员恐怕来不及了吧。”旁边一人开口说。
  “所以要进行特训。”汤主任说着把手中的白纸举起来,在上面画成跑道的样子,指着说:“张冠是新人选手,目前也只进行过百米的训练,也就是说他肯定不会跑弯道,在4乘100米项目中,第一棒和第三棒都是弯道,张冠肯定跑不了;剩下的第二棒和第四棒,可以让他跑其中一棒。第二棒运动员要接第一棒及传第三棒,需要接棒技术和传棒技术,而第四棒运动员只需要接第三棒,不需要传棒技术,第四棒接棒时候短暂的弯道之后,剩下的就是正常的直线跑,和跑一百米一样。所以我们只需要训练张冠接棒技巧,让他跑第四棒就可以了。”
  “这倒是个好主意。”于指导点了点头:“这么算来我们的四名运动员中,让陈健跑第一棒;沈暴来跑第二棒;杨耀本来就是200米短跑的,比赛经验丰富,技术全面,跑第三棒应该没有问题;张冠跑第四棒倒是可以将他的速度发挥出来,十天的时间,只练习一个接棒是能做到的。运气好的话,这块4乘100米的奖牌,还得回到咱们手里。”
  马主任一拍桌子:“就这么定了,虽然临阵换将,但咱们也不能轻易的放弃这块奖牌。为了国家荣誉,怎么也得拼一次!”
  ……
  一个小时后,张冠就接到了参加亚洲田径锦标赛的通知。
  张冠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出现这种转机,而陈老却隐约的猜出一些大概,却也没有说破。
  张冠城当天晚上的火车前往首都,第二天,张冠抵达了国家田径队训练中心。
  于指导亲自上阵训练张冠,同时国家队还为张冠配了一个专门的陪练。
  “小张,以前跑过4乘100米接力么?”于指导开口问。
  张冠摇了摇头:“看别人跑过,但自己没跑过。”
  “那我们就先从规则说起。”于指导有些无奈地说道。他是国家田径队的副总教练,更是直接负责训练的教头,在他手下都是国内最顶级的田径运动员。但万万没有想到作为国家队的教头,竟然会给一名运动员讲解最基本的比赛规则。
  于指导指着实现准备好的画板说:“这里是预跑区,预跑区内是不能接棒的,接棒要等到前面的接棒区才可以。接棒区有二十米长,足够运动员完成接棒。你跑的第四棒的任务就是在预跑区起跑,在接棒区接棒,然后最快的速度冲过终点。”
  “我明白了。”张冠开口说道。
  于指导接着说:“4乘100米当中,接棒是最关键的,接棒的节奏主要由交棒人掌握,所以你只需听第三棒的指令就可以,他让你伸手,你就伸手,他让你接棒,你就攥紧了接力棒往前冲。懂了吗?”
  “懂了。”张冠再次点了点头。
  “我给你找了个陪练专门练习接棒,等过两天,跑第三棒的杨耀会来,到时候再和你进行磨合训练。我们的时间很紧张,只有十天,所以这几天的训练强度会非常的大,你得有个心理准备。”于指导开口说。
  “于指导放心,我一定认真练习。”
  ……
  “起跑!”
  “伸手!”
  “停!停下!”于指导高声喊道。此时赛道上,张冠已经出过了接棒区,但接力棒却仍在陪练的那名运动员手上。
  于指导皱着眉头看着两人,开口说道:“从来都是接棒的跑的慢了影响接棒,头一次遇到接棒的起步太快后面传棒的反而追不上!”
  陪练员老脸有些不好意思的一红,这陪练员曾经也是一名职业运动员,后来因伤退役,本来报名了国家队的教练助理,说是助理,但平时也要做一些陪练的活,工作辛苦工资不高待遇不好还没有正式编制,但国家队助教的经历却能够让他的简历增加不少成色,未来去一些市级的体育队或一些大学的体育队应聘教练也能容易许多。
  这陪练员即便是在他最巅峰的时候也没有达到国家队的标准,如今面对张冠这个怪胎,结果接棒的时候,他根本没追上张冠的速度,造成了接棒的失败。
  于指导也知道陪练员的水平也就这样了,除非是找国家队的正式运动员来给张冠当陪练,否则很难有人能追上张冠的速度。而国家队的正式运动员都在黄浦参加全国田径大奖赛,于指导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于指导只好对张冠说:“小张,这是练习,主要是让你找一找4乘100米的感觉,熟悉一下接棒的操作,没必要把速度拼那么快。等你的接棒比较比较熟练了,杨耀也该归队了,到时候再进行正式的训练。好,我们再来一次!”
  于是张冠再没有使用冲刺技能,终于开始了接棒的训练。
  “起跑!”
  “伸手!”
  “接棒!好,不错!停下来,咱们再来一次!”于指导示意张冠回到助跑区,进行又一次的训练。
  接力赛的接棒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推入式传接棒,这种接棒方法需要两名选手非常近距离才能完成交棒,但不能有效的减少跑动距离,基本的都是从未进行过专业训练的业余选手使用的。
  第二种是上传式传接棒,接棒人手向后伸,虎口向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前上方送入接棒人手中。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掌握,不过缺点是第四棒队员接棒时,只能握住棒的前端,易掉棒或影响持棒跑进速度。
  第三种是下压式传接棒,接棒人手向后伸,掌心向上,拇指与其他四指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下传人接棒人手中。这种方法便于持棒快跑,传接棒过程较为准确;缺点为接棒人手臂后伸动作不舒服。而且这也是对技术要求最高的一种接棒方式,职业运动员都会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接棒。
  第二种和第三种方式的主要差别就是接棒人的手是手掌向下还是手掌向上,正常人拿东西的时候,用手拖着肯定比用手抓着更稳当,但运动员接棒的时候手是伸向后方,而在高速奔跑的时候,人手伸向后方掌心向上会非常不舒服,因此采用下压式传接棒对接棒人的技术要求要更多一些。
  由于张冠是一个完全没有跑过接力赛的新人,于指导还是决定训练张冠使用上传式传接棒。这种方法不会影响速度,又容易掌握,而且传接过程的技术难点都在第三棒上,至于第四棒的运动员只需做好抓紧接力棒,别在半途掉了棒即可。
  更重要的原因是时间实在是太紧迫了,等张冠完全掌握接棒以后,四名接力运动员还要进行一至两天的合练,再除去飞机赶往菲律宾的时间和赛前报道的时间,于指导觉得张冠能够掌握好上传式传接棒就很不错了。
  整整五天的时间,张冠除了进行一些基本的身体训练之外,主要就是训练如何接棒。而由于大赛临近,为了让运动员储存体力,也为了避免受伤,所以不会安排太大幅度的训练,算上训练中的休息时间,张冠每天的训练时间也就是在五个小时左右,真正体能消耗不会超过四个小时。
  张冠的悟性算是不强不弱,几天训练下来,算是基本熟悉的技术要点,不会出现接棒失误的情况,但距离顶尖运动员还有较大的差距。
  同时张冠也希望能够从系统中寻求帮助,不过或许是因为传接棒并不是太难的技巧,系统中并没有相关的技能,张冠只能依靠自己练习来提高技术。
  两天后,杨耀抵达田径中心,与张冠两人专门就第三、四棒的传接进行了训练。
  又过了两天,陈健和沈暴也抵达了,四人进行了两天短暂的合练,便随着国家队匆匆的登上了前往菲律宾的飞机。
第16章
轻松晋级
  “下面请收看简讯:第十五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今天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黎刹田径体育场开幕。本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为期四天,我国共派出48名运动员参赛。”七点联播短短的两句话就结束了有关亚洲田径锦标赛的新闻播报,而央社也只派了两名记者进行现场报道。
  这次亚洲田径锦标赛为期四天,比赛共设43个项目,包括22个男子项目和21个女子项目,比赛没有设立男女马拉松和50公里竞走项目。
  亚洲国家一共有43个国家参赛,就连东帝汶、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勒斯坦都派选手参赛,亚洲田径联合会的成员国中只有朝鲜和不丹没有参加比赛。
  43个国家一共1000多名运动员参赛,中日韩三国就占了五分之一,日本军团更几乎是倾巢而出,就连不久前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取得铜牌的日本飞人末续慎吾都参加了这次比赛,看起来对男子百米项目志在必得。
  而国家队或许是受到世界田径锦标赛的影响,长距离项目上并没有派出顶尖选手出战,刚刚取得历史性突破的110米栏刘飞人也没有参加这次比赛。
  ……
  日本代表队驻地。
  日本队教练高野进将比赛分组名单递给主教练小林敬和,同时开口说道:“教练,我们日本队的选手在男子百米的初赛中并没有遇到有实力的对手,相信都可以小组第一出线。”
  日本队主教练小林敬和绷着脸,一边翻着分组名单,同时开口说道:“高野君也不要麻痹大意,虽然我们的对手并不强大,可以说冠军已经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但别忘了我们的目标是包揽男子百米的前三名!要小心中国队,还有沙特阿拉伯的那名黑人归化选手,他们一定会对我们包揽前三名造成威胁。”
  “是!”日本人特有的服从上级的文化让高野进马上答应下来,随后才开口说道:“教练,我已经调查过中国队派出的运动员,基本与我们赛前预想的一样,在男子二百米项目上他们派出的杨耀出赛,在百米项目上派出陈健和沈暴出赛,唯一与我们赛前所预料的不同的是,他们派出一名叫做张冠的不知名选手。”
  “张冠?”小林敬和眉头一紧:“我要这个张冠的资料。”
  “教练,我已经找到了张冠的资料,请您过目。”高野进将薄薄的一张A4纸递给小林敬和,而就这一张纸也只写了一半的字。
  “几个月前在选拔赛上以10.16秒的成绩打破了中国的全国纪录,还有呢?”小林敬和开口问。
  “十分抱歉,只有这么多。这名选手今年只有十七岁,他相关的比赛记录也只有这些。”高野进开口说。
  小林敬和脸色瞬间凝重起来:“十七岁能跑这么快!中国队出现了一位这么有潜力的选手,我们竟然丝毫不知情!怎么能够出现这种失误。”
  高野进马上说道:“教练,我认为这个张冠不足为患。10.16秒的成绩虽然很快,但是这是在中国国内的比赛中做出来的,很可能有虚假的成分在里面。而且中国运动员虚报成绩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资料上说他有十七岁,但真实年龄很有可能有二十四五岁了,这个年龄的运动员已经没有太多的潜力可以挖掘了。”
  高野进所说反映出了国际上对中国体育成就的不信任,但其实也具有一定的可信性。不说成绩造价,单说年轻的事情,在某些项目上几乎是公开的秘密。所以在某些项目上,少年赛或青年赛中,国家队成绩都不错,但成人赛中就悲剧了。
  “这种可能也不是没有。”小林敬和放下分组名单,接着说道:“或许是我太过于紧张了。我们刚刚参加完世界田径锦标赛,没有时间进行休整。等这次亚洲田径锦标赛结束之后,我会为各位申请假期的。”
  ……
  张冠在倒数第二场的初赛中出场,亚洲运动员在百米短跑项目上的水平全世界垫底,但国家队的水平在亚洲还是算一流的,因此之前的比赛中,陈健与沈暴都分别以小组第一的名次轻松出线。
  赛道上,张冠坐在自己的赛道标志上,反倒不觉的紧张,而是饶有兴趣的望着周围各国运动员。
  张冠左边是一个菲律宾本土选手,一米六的身高和张冠一比简直成了小矮人,不过在菲律宾这个身高也算是高大威猛,此刻他正不断的看台上挥手,引起看到上一群黝黑黝黑的菲律宾姑娘们的尖叫。
  张冠右边是一名泰国运动员,有些混血儿的感觉,看起来挺壮实,张冠猜测他十有八九有当年美国大兵留下来的种。
  再向右是一名中东地区的选手,年纪虽然不大但胡子却不少,比赛都快开始还在那里坐着祈祷的动作,仔细一看胸前的国旗,竟然是来自土豪国度阿联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