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运动员(校对)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63

  土江宽裕跑出了10秒17的成绩,这个成绩绝对是一个很快的速度,若是放在奥运会中也足以进入第二轮,土江宽裕在比赛中很少能够达到这么好的水平。
  但张冠却比土江宽裕更快,他跑出了10秒09的成绩,冲进了10秒10的大关,张冠也因此再一次的打破了他本人所保持的全国纪录,获得了一个技能点的奖励。
  ……
  刚刚接受完记者采访的日本主教练小林敬和走出运动员通道,见比赛已经结束,下意识的望向记录成绩的大屏幕。
  “10.09秒,是谁,竟然跑进了10.10秒的大关。难道是土江君吗?”小林敬和心中猛地一喜,随后却发现这成绩前面是的名字并不是土江宽裕。
  “张冠?中国人?是那个破了中国百米纪录的人!”小林敬和教练敏感的觉得有些不妙,便一路小跑去找高野进,恰好遇到退场的土江宽裕。
  “土江君,到底是怎么回事?刚刚赛场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小林敬和迫不及待的问。
  “教练,非常抱歉,我令你失望了。”土江宽裕马上鞠躬道歉。
  高野进也走了过来,开口说道:“教练,这不是土江君的错,土江君跑出了10.17秒的成绩,已经是他比赛中非常好的发挥了。只是我没有想到那个名叫张冠的中国年轻选手速度会那么的快。”
  高野进将刚才比赛的经过讲给小林敬和,小林敬和听完后长叹一口气,对土江宽裕说:“土江君,你没有拿到第一,这非战之罪,你已经做得非常好了,而且你帮我们试探出了对手的实力,让朝原君和末续君在面对他时不至于手足无措。你不要有心理负担,下去好好休息,别忘了你还有200米项目的比赛。”
  土江宽裕先行离开,而高野进则走到小林敬和身旁,开口问道:“教练,我回去以后马上安排人去调查张冠的详细资料。”
  “不急。”小林敬和摆了摆手:“你看,有人要比我们还要急。”
  高野进睡着小林敬和所指的方向望去,发现好两名记者拿着拍摄器材和话筒,走向了中国队的方向。
  “我认识他们,他们是亚洲田径协会的官方记者。”高野进开口说。
  小林敬和意味深长的笑了笑:“10.09秒的成绩,在目前的亚洲最佳成绩中应该能排进前十了吧!亚洲运动员中,只要是能跑进10.10秒的都非同小可,值得亚洲田径协会去关注。而且今天的比赛也太平淡了,即便是官方也不会放弃这个新闻点的。”
  ……
  陈健兴奋的冲到于指导近前,仿佛是个小孩般手舞足蹈地说道:“于指导,你看到了么,张冠跑了10秒09,跑进了10秒10的大关!”
  于指导显得非常平静,他面无表情的点头说道:“我看到了,跑的不错。”
  但没有人注意到,于指导塞在口袋里正激动颤抖的双手已经出卖了他此刻的心情。
  在起跑反应时间显示出来的时候,于指导就已经猜测到张冠能够跑出比之前更好的成绩。张冠曾经以10.16秒打破全国纪录,那个时候张冠的起跑反应时间在0.3秒左右,如今0.153秒的起跑反应时间比之前快接近0.15秒,于指导由此计算出张冠的真实时间应该在10秒刚出头。但运动员的状态有起伏,于指导认为张冠如果想要做出接近10秒的成绩,应该会在他状态比较好的时候。
  但10.09秒的成绩显然超出了于指导的预期,这不仅仅是又一个新的全国纪录,更是进入10.10秒大关的成绩,国家队中第一个进入10.10秒大关的人。而根据以往其他国家的经验看,一名年轻的运动员如果能够进入10.10秒,就说明他距离10秒大关已经不远了。
  “或许,我们能够在百米短跑项目上打败日本人!”于指导不由得憧憬起未来。
  这时候,国家队随队的一名工作人员带着两名记者走了过来。
  “于指导,这两位亚洲田径协会的官方记者想要采访咱们队的张冠。”那工作人员又补充道:“刚才我们已经电话请示了马主任,他说让我们在不要影响到运动员正常休息的情况下尽量配合。”
  于指导微微一皱眉,如果是其他的记者,他或许可以直接搪塞过去,但来的却是亚洲田径协会的官方记者。要知道亚洲田径协会是亚洲田径锦标赛的主办方,主办方的官方记者,多少还是要给一些面子的。而且作为主办方的官方记者,也是不可能提出一些比较尖锐或者是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
  “好,咱们去休息区。”于指导说完,指了指远处的休息区,随后挥手将张冠叫道近前,轻声说道:“小张,有两个亚洲田径协会的官方记者要采访你。”
  “采访?我完全没有准备啊!”张冠开口道。
  “不用准备。”于指导继续低声说:“这种官方记者问的问题都差不多,无非就是问问你刚才比赛的感想、这届比赛的最终目标、顶多再加一条未来理想什么的。不用紧张,照实说就是了。”
  “对了,于指导,我回答问题应该用中文还是英文?”张冠开口问。
  于指导猛的回过头,有些诧异的瞪了一眼张冠,开口说道:“英文你会说么?”
  “简单的对话应该没问题吧。”张冠开口说。张冠当年也曾经试着去考过研究生,不过最终没考上,再加上看英文电影的功力,最基本的一些英文对话还是可以的。
  于指导也突然想到,张冠以前可是老老实实学习的高中生,不像国家队其他运动员那般从小就进了体校训练,但于指导还是说道:“用不着你说英文,咱们队里有翻译。”
  ……
  给张冠做采访的女记者是一名华裔年轻女子。
  “张先生,你好,我的中文名字叫陈美美,我们现在可以采访了么?”女记者竟然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说。
  本来还在纠结于中英文的张冠马上小吃一惊,下意识地问道:“你会说中文?”
  “是的,我是新加坡人,所以会说中文。”女记者微微一笑,再次问道:“我们现在可以采访了么?”
  “好,我们就开始采访吧。”张冠答道。
  “在刚刚比赛中,你跑进了10.10秒的大关,跑出了10.09秒的佳绩。据我所知,之前在亚洲只有四名运动员跑进过10.10秒大关,而你是第五个,不知道你对此有什么感想。”女记者开口问。
  “果然和于指导所说的一样,首先问感想!”张冠暗自想道。随后仔细的想了想,发现自己好像真的没有什么感想,毕竟有系统的存在,冲刺的技能又刚刚升级过,因此张冠觉得这个成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想,如果真要说感想的话,我想既然正常发挥,取得这个成绩也是理所当然吧。”张冠开口答道。
  这次轮到女记者小吃一惊,往往他在问其他选手此类问题的时候,对方一般都说“非常激动”、“非常幸运”之类的话,说“理所当然”的是第一个。
  “真是一个自大的运动员。”女记者暗自想道。在女记者印象中,中国运动员往往都是很谦虚而且含蓄的,反倒是一些美国运动员经常大嘴巴。
  女记者接着问道:“那你这次参加亚洲田径锦标赛的目标是前几名呢?”
  “当然是拿冠军!”张冠想都没想直接答道。
第19章
负面新闻
  “冠军?你是说冠军?”女记者开口确认道,仿佛是在怀疑自己的耳朵。
  张冠点了点头:“来参加比赛当然是为了夺冠。”
  如果日本的末续慎吾这么回答,女记者或许不会觉得吃惊,但张冠这么说让女记者觉得诧异之余,根认为眼前的年轻人不知道天高地厚。
  “真够狂傲的,他难道以为他能够战胜日本选手吗?”女记者眼神中闪过一丝轻蔑。
  新加坡虽然身在亚洲,但新加坡人却看不起日本以外的其他亚洲国家,特别看不起中国,虽然是同种同源,但新加坡人反华情绪和菲律宾差不多。
  这位新加坡女记者骨子里还是带着新加坡那种高傲和对中国人的看不起,他对张冠的回答很不以为然,只听她开口说道:“日本选手在短跑项目上一直处在亚洲第一的位置,这么说你觉得你能够战胜日本选手喽?”
  如果是应对媒体经验丰富的人一定能够听出女记者是故意在问题中设了陷阱,而事实也是如此。原本她准备的问题是“对战胜日本选手有没有信心”,但当她听到张冠发出夺冠宣言之后,便故意改变了问法,增加了问题的指向性。
  “我能,我的目标是冠军。”张冠没有意识到女记者已经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女记者得到了一个很满意的答案,但她觉得还不够,于是接着问道:“目前亚洲百米纪录正是日本选手伊东浩司的10秒整,你刚刚说要战胜日本选手,你觉得你这次亚洲田径锦标赛是否能够追的上日本选手伊东浩司的这个纪录呢,甚至说超过伊东浩司,跑进10秒呢?”
  这同样是一个带了陷阱的问题,在女记者原本准备的问题中,是“有没有信息打破伊东浩司保持的10秒整的亚洲纪录”,但她却临时改变了主意,不但增加了问题的指向性,还限定了时间为本次的亚洲田径锦标赛。
  女记者在问题中特别强调“日本选手”这四个字,目的当然是为了让张冠出丑。张冠刚刚说要战胜日本选手,如果张冠回答不能,那将是一种前后不一的回答。
  女记者一脸得意的望着张冠,准备欣赏张冠发窘的样子,但她却看到了张冠一脸坚定的表情。
  “我必须要打破亚洲纪录!”张冠开口说道。
  对于张冠来说,打破亚洲纪录不仅仅是为了荣誉,还是为了完成系统的任务。
  听到张冠的答案,女记者有些吃惊的望着张冠,但随后眼神中却透出了一股子鄙视。
  “就凭你也想打破亚洲纪录?就凭你也配打破世界纪录!无知落后的中国人”女记者心中暗自想道,不过却没有在表情上表现出来。
  “感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女记者礼貌的笑了笑,她知道这份专访里面可大有文章可做,哪些反华的媒体一定会很喜欢。
  ……
  每天晚上,赛事主委会都会向媒体及大众发布一些消息,包括当天比赛的赛果、次日比赛的信息、以及对一些运动员的采访等等。而发布方式主要是官方的邸报的形式,每天都有厚厚的一大本,各个参赛队都可以领到一本,另外赛前在组委会注册过的各国记者也可以领到一本,如果普通老百姓想要得到这份邸报的话,就只能花钱购买了。
  《马尼拉时报》是菲律宾发行量很大的一份综合类报纸。此刻,主编雷蒙德正在翻阅刚刚送来的亚田赛官方邸报。
  “虽然比赛是在我们菲律宾举办,但我们连一块奖牌都拿不到。”雷蒙德翻过令他伤心的赛事信息部分,开始阅读后面的运动员专访,不久后,关于张冠的那篇专访便吸引了雷蒙德的眼球。
  “这个中国人还真是大言不惭,竟然说要拿百米冠军!可笑!他以为他能够战胜日本人?”雷蒙德继续朝下看去,眼睛最终停在最后的一句话。
  “打破亚洲记录?”有着丰富媒体经验的雷蒙德脑海中瞬间形成了一个颇有吸引力的标题。随后他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写下了这个标题:
  《中国选手扬言:亚洲田径锦标赛中打破百米亚洲纪录!》
  雷蒙德亲自挥笔写了一篇报道,特别强调了张冠所说的“破纪录”,中间不乏对张冠乃至整个中国队的各种讽刺,语言各种贬低与抹黑,最后的结论无非是告诉读者张冠是一个狂妄自大而又不诚实的运动员。
  在菲律宾的媒体根本谈不上什么节操,向雷蒙德这种抓住一两个字眼混淆视听功夫更是使用的十分纯熟。而且菲律宾一直都是东南亚的反华先锋,对于报道中国的负面更是非常热衷,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抹黑。而越是这种类型的报道,越是受到菲律宾读者的欢迎,而且西方媒体也很喜欢转载此类的报道,所以这类报道对报纸的销量和打响报纸的知名度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菲律宾没有节操的报纸并不只有这一家,比雷蒙德更没有节操的新闻人也大有人在,这届亚洲田径锦标赛的比赛因为很多大牌的缺席显得平淡无奇,媒体们更需要一个焦点来吸引读者,张冠的这一篇采访仿佛是平地惊雷,瞬间给这些无良媒体指出了造谣的方向。
  ……
  马主任历来有边看报纸便吃早餐的习惯,因此一大清早,他就在酒店的自助餐厅里找了一个角落,翻开了手中的报纸。
  菲律宾的报纸主要是以英文为主,也有少数的中文报纸,主要是面向菲律宾的华人发行。而马主任对中文报纸不感兴趣,直接翻开了英文报纸,片刻后,一个标题吸引了马主任的注意力。
  《是狂妄还是实力——中国百米悍将发出必胜宣言》
  马主任顺着正文看下去,主题内容是报道了张冠接受采访的事情,随后列举了日本队曾经的成绩,然后对比了中日两国在男子百米短跑项目上的差距,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张冠的夺冠宣言完全是一个狂妄的笑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