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运动员(校对)第1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563

第60章
亚军情侣?
  澳网第十三个比赛日,女单的决赛在罗德·拉沃尔球场举行。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场很特殊的比赛。
  对于莎拉波娃来说,这是她第一次进入澳网女单的决赛,刚刚在去年美网得到冠军的莎拉波娃当然是志在夺冠。而对于小威廉姆斯来说,长时间的伤病使得她去年只参加了四站的比赛,这也让小威廉姆斯饱受质疑,她也急需要一个大满贯的冠军为自己正名。
  双方首局比赛,小威廉姆斯在自己的发球局中打的非常的积极,她不断的利用发球和主动进攻得分,轻松的保住了自己的发球局。而莎拉波娃则不在状态,在自己的发球局中出现了两次失误,比赛一开始就被小威廉姆斯破发。小威廉姆斯一上来就取得2-0的领先优势。
  双方第三局,小威廉姆斯送给莎拉波娃一个love-game,第四局,小威廉姆斯连续三次接发球强攻,又送给了莎拉波娃一个love-game。第五局,小威廉姆斯虽然出现了很多次的失误,但仍然保发;而第六局,莎拉波娃终于保发成功,这也是她在第一盘中获胜的唯一一局。
  最终莎拉波娃以6-1输掉了第一盘的比赛。
  第二盘的首局,莎拉波娃一开始就出现双发失误,随后两次回球下网,被小威廉姆斯破发,第二局莎拉波娃虽然拿到了一个破发点,但是小威廉姆斯最终还是保住了自己的发球局。第三局,莎拉波娃的发球终于有了起色,但接球的过程中过多的失误使得她又丢一局。
  接下来的四局比赛当中,双方都保住了自己的发球局,比赛来到了5-2。而接下来,却是小威廉姆斯的发球胜赛局。只要小威廉姆斯成功保发的话,他将赢下整场的比赛。
  小威廉姆斯也没有令观众失望,成功的保住了自己的发球局,以6-2赢下了这一盘。
  6-1/6-2。这个比分完全不像是一场同级别的较量,望着最终的比分,莎拉波娃一脸的落寞,她直到比赛结束也没有弄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输的这么的干脆。
  而小威廉姆斯则仰天长啸。去年的伤病让小威廉姆斯的世界排名掉到了81位,而这也是小威廉姆斯伤愈复出之后参加的第一个大满贯的比赛,她以非种子选手的身份一路杀进决赛,并且捧起了冠军的奖杯,让她心中的抑郁一扫而空。小威廉姆斯用一个大满贯的冠军,回击了那些对他的质疑,她看起来已经恢复到了巅峰的状态。
  颁奖仪式上莎拉波娃手里捧着亚军的奖杯,笑的十分的勉强。而不远处,张冠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历史还是按照原来的进程在走下去,莎拉波娃面对小威廉姆斯的十年不胜,才只是一个开始。
  ……
  《澳网首个亚军情侣即将诞生!》
  “在今天举行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项目的比赛中,小威廉姆斯以2-0的比分战胜了赛会头号种子莎拉波娃。莎拉波娃非常遗憾的获得了亚军,而在明天的男单决赛中,莎拉波娃的男友张冠,即将挑战网球天王费德勒,这场比赛的结果应该是没有悬念的,张冠即将获得他人生中的第一个网球比赛的亚军。一对情侣,包揽澳网男单和女单的亚军,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澳网首个亚军情侣即将诞生!”
  “不过张冠和莎拉波娃都还很年轻,不满二十周岁的莎拉波娃已经手握温网和美网两个大满贯的冠军,而不满二十一周岁的张冠第一次参加网球职业比赛,就进入了大满贯的决赛,他们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未来的前途无可限量,未来是属于他们的,或许他们真的很有机会成为下一个阿加西夫妇!”
  阿加西夫妇指的是美国网球名将安德烈·阿加西和和他的太太德国网球名将施特菲·格拉芙。他们夫妻两人都是“金满贯”获得者,也就是他们在主页生涯中不但获得了四大满贯的全满贯冠军,而且还获得了奥运会冠军。历史上获得“金满贯”的球员除了阿加西夫妇之外,还有纳达尔和小威廉姆斯两人,可以说阿加西夫妇是网球界中的传奇人物。
  ……
  张冠看到这个标题,赶紧网页关闭,现在的莎拉波娃可是对这个澳网亚军非常在意,若是被莎拉波娃看到这篇报道,一定会刺激到她的。
  “果然是这样啊,媒体都不看好你,就和十八年前我参加美网决赛的时候一个样,没有人看好我!”说话的是坐在张冠面前的一个华裔的中年人。
  这个中年人正是张德培教练。
  张德培是刚刚抵达墨尔本的,而当他下飞机后,便得到了张冠晋级澳网决赛,他立刻马不停蹄的来和张冠汇合,希望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帮助到张冠。
  “教练,你获得美网男单冠军的时候应该才十七岁吧!”张冠对张德培说。
  “恩,十七岁零三个月!当时完全没有人想到,一个十七岁青年,而且还是一个华裔,可以获得美网男单的冠军!”张德培仿佛是在回忆,他接着说道:“在美国,华裔当中很少有运动员诞生,所以我被所有人看扁,很多人都嘲笑我,说我手里应该拿的是烹饪的铲子,而不是网球的球拍……”
  张冠默默的聆听着,而张德培则接着说道:“然我,我赢了,我战胜了在当时非常强大的瑞典名将埃德伯格,获得最终的冠军。”
  张德培说到这里,突然抬头望着张冠,接着说道:“当年没有人看好我,但我却拿到了美网的冠军。我曾经亲身经历过这一切,所以我坚信你也能够做的到,你可以战胜费德勒,获得澳网的冠军!”
  张冠有些诧异,他没想到这位新教练会如此的看好自己。但下一刻,张冠马上意识到,张德培教练这是在鼓励自己。
  张冠和张德培才认识一天,张冠的实力如何,技术特点是什么,张德培也是一概不知,而这次的对手又是费德勒,所以张德培在技术指导和战术打法方面,很难给予张冠指导,他所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的鼓励张冠。
  张冠心中不由得叹道:“张德培教练才来第一天,就开始履行教练的职责了,还真是个称职教练啊!”
第61章
新装备:网球拍
  “费德勒的技术可以说是无懈可击。”张德培教练摆弄着笔记本电脑,接着说道:“以前的时候,费德勒的发球环节上是存在一些漏洞的,但现在他已经改进了这一点,他虽然不是那种暴力型的发球,但他的准确性却是最高的,再加上他移动非常的迅速,这配合底线打法可以说是完美!”
  “费德勒是单手反拍的选手,单手反拍的力量和准确性肯定都不如双手反拍的,但费德勒显然可以将单手反拍发挥到极致,若是两年前的话,攻击费德勒的反手或许还会起到一些效果,但是现在就很难了。”张德培说着,将笔记本电脑转过来,屏幕对着张冠,接着说道:“所以球王桑普萨斯曾经提出过一个设想,如果想要击败费德勒的话,必须得拥有最为强劲的发球与接球,并且迅速发动攻势,不给他时间反击。费德勒在比赛中偏向于留在底线,这对发球上网型选手或许是一个机会。”
  张德培指了指电脑屏幕,接着说道;“这是费德勒在半决赛中对阵罗迪克的比赛,罗迪克很勇敢的做了一些尝试,他进行了网前打法,但是他无法保证上网的成功率,所以费德勒送给了他一个零蛋!”
  张冠点了点头:“我明白了,费德勒对付网前打法也很有一套,比赛当中,我是不会轻易的选择网前打法的。”
  “时间这么仓促,我是真的没有找到对付费德勒的好方法,我也没有办法对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所以我认为,如果想要战胜费德勒的话,你只需要做好一点!”张德培伸出一只手指头,比划了一个“1”,接着说道:“那就是发挥你的长处!”
  “我的长处?”张冠重复道。
  “对,你觉得你在哪一方面最擅长?”张德培反问道。
  张冠想了想,开口答道:“身体天赋。”
  “那就在比赛中充分的发挥你的身体天赋!”张德培接着说道:“你的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你拥有最棒的体力,而且你要比费德勒更加年轻,这些就是你的优势!等一会我给你看一下纳达尔上一次战胜费德勒的录像,纳达尔和你同岁,这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
  电视机上,播放的是费德勒上一次输给纳达尔时的录像,张德培教练显然是希望张冠可以从录像中有所收获,找到对付费德勒的方法。
  张冠靠在沙发上,两眼盯着电视机,看似是在观看比赛的录像,但实际上却在系统中,清点最近几场比赛的收获。
  澳网的第一轮,张冠战胜罗切斯的时候,曾经获得了1个技能点,第二轮战胜格罗斯让,张冠依然获得了1个技能点,这和张冠在田径项目上获得全国冠军的奖励是一样的。所以张冠认为,在系统的认定当中,大满贯的第一轮和第二轮,在难度上等同与获得一个全国冠军。
  第三轮张冠战胜纳尔班迪安的时候,获得了2个技能点,这相当于田径项目获得亚洲冠军的奖励,大满贯的第三轮,种子选手就会碰面了。而以亚洲的网球水平,男选手进入第三轮,或许要比在田径项目上拿一个亚洲冠军还要难一些。
  第四轮比赛,张冠战胜了哈斯,而系统给予的奖励是3个技能点。随后的1/4决赛,张冠战胜了达维登科,挺进了半决赛,又获得了4个技能点,这已经相当于田径比赛打破世界纪录的奖励了。不过张冠却觉得,田径项目的一个世界纪录应该要比大满贯的四强好一些,所以这个四强的奖励好像有点多了。
  但不久之前,在半决赛中,张冠战胜了冈萨雷斯,一下子就获得了6个技能点的奖励,这已经和田径黄金联赛六连胜的成就积分相同了,这个奖励让张冠大吃一惊,6个技能点已经远远超出了张冠的预期。
  目根据张冠所知,比赛的级别越高,获得的奖励就越多。而通过参加网球大满贯的比赛,张冠内心当中甚至出现了一种猜测,那就是系统判定中,网球运动可能是级别更高的运动,所以才会有更高的奖励。
  “半决赛获胜就已经有6个技能点了,不知道若是决赛获胜的话,会有多少的奖励。不过仔细算起来,网球一个大满贯持续十几天,想要获得冠军需要打七场的比赛,而且男单项目每场比赛两个小时都算短的,打三四个小时都很正常,比起百米短跑那区区十秒钟,时间是的确很长很多,或许因为这个,网球得到的奖励会比较高吧!”
  下一刻,张冠突然想起其他的体育运动。
  “篮球的话,NBA一个赛季八十多场比赛,足球的话一个赛季也能踢四十场,不知道那个时候,奖励会怎么计算。”张冠摇了摇头:“还是先不去想这些了,找个机会去打打篮球或者踢踢足球,不就知道了么。我现在首要任务是对付费德勒,现在的费德勒,可是最巅峰时期的费德勒啊!”
  自从2003年,费德勒获得人生首个大满贯冠军侯,如今的他已经手握9个大满贯冠军,2006年到2007年可以说是费德勒最巅峰的时刻,这两年他一共获得了二十个单打冠军头衔,并且每年还会获得三个大满贯冠军。而到了2008年之后,费德勒的状态开始下滑,他还受到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影响,他才将世界第一的位置让给了纳达尔。而现在正是2007年初,可以说现在的费德勒就是一个无敌的存在。
  “明天我遇到的将是巅峰时期的费德勒。在技术层面上,我虽然有各种技能的加成,然而费德勒的技术也是毫无弱点,网球技术这东西,也不是越多越好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棒的,所以在这一方面,我并没有什么优势。”
  “至于比赛经验的话,我虽然有桑普拉斯和费德勒这两位球王的经验书,但巅峰时期的费德勒,在对球的处理上,肯定是非常强大的,我虽然多学了几年的比赛经验,未必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脚步移动方面,费德勒也非常的强,但肯定比不上我。至于体力方面,我肯定是更有优势的。综合起来计算的话,我的胜算也就是比五成多一点而已,顶多是我六他四。”张冠默默的摇了摇头。
  “这显然是不够的,看起来,得想些别的办法了。看起来刚赚的那点技能点,又得花出去了!”张冠来到了系统中商城,在运动装备位置找到了网球拍。
  “当初在系统中买了一双跑鞋,对提升速度的帮助很大,现在要面对费德勒了,是时候购买网球拍了。”
第62章
慢热的费德勒
  酒店后面的网球场上,张冠在测试装备了网球拍的效果。
  “果然和我料想的差不多,装备了一个网球拍,从发球到接球,只要是用得着球拍的地方,全方位的得到了提升。”张冠停了下来,心中估算起测试的结果。
  “准确性方面,至少提高了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这种提高可是能够决定胜负的。以前很多有难度的球,比较不容易控制落点,现在控制球的落点方面要容易多了。”
  “另外还有打旋转球,无论是上旋还是侧旋,感觉也比以前要容易,用更少的发力就能够达到以前那种旋转的效果,如果发力大一些的话,旋转会比以前更加强烈。”
  “这一个球拍,能够给我带来这么多的能力提升,看起来系统中的那个网球鞋,也有必要买了。”张冠找到系统商城中卖鞋的那一栏,买了一双全地形网球鞋。
  网球运动中,积极的跑动是致胜的关键,有数据分析,网球的胜利有50%取决于运动的跑动。而想要跑动能力更加出色,网球鞋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装备。
  网球鞋的前方橡胶上包比较充分,两侧有较长的延伸,有利于运动员急停;而球鞋前脚掌两侧往往都比较厚,这是为了让运动员横向移动时更加的稳定,同时可以有效的方式滑倒;网球鞋的后半部分是比较小巧的,这样可以让运动员的后退更加迅速和灵窍。
  现实当中,比赛场地不同,网球鞋的鞋底的设计也不同,草地场首选有突出胶状纹路的鞋底,沙土场地则应选择宽波沟纹路的鞋底,使用的最多的是硬地球场,要选择细密人字形纹路的平滑鞋底。当然如果不是很专业的话,也可以使用综合功能鞋底,可以比较好的适应全类型场地。
  系统中的网球鞋就没有那么复杂了,在系统中装备一双网球鞋,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张冠的移动能力。张冠原本的移动能力就非常的不错,而如今装备上网球鞋后,更是如虎添翼。
  “一个球拍加一个球鞋,我的实力大概提升了接近两成了,这样面对费德勒的胜算就比较大了,明天的比赛,只要运气不是很差,应该可以获胜的吧!”张冠仔细的想了想,随后又摇了摇头,他将已经装备的球拍和球鞋全都从系统中卸了下来,暂时放到了物品栏里。
  “还是先不要装备球拍和球鞋了吧,毕竟是大满贯的决赛,而且对手又是费德勒,还是不要把所有底牌都亮出来吧。”
  ……
  1月28日,也是澳网第14个比赛日,在下午的四点半,澳网的主会场罗德·拉沃尔球场迎来了本届澳网最后一场比赛,也是压轴的一场比赛——男单决赛,对阵的双方是1号种子卫冕冠军费德勒和非种子选手张冠。
  这一场被媒体和大众视为已经没有悬念的比赛,依旧吸引了很多的观众,特别是澳大利亚有很多华裔观众,更是专门从澳大利亚各地赶往墨尔本,为张冠加油助威。
  在国内,负责转播这一场比赛的央电体育频道,也早在一个半小时间就开始了澳网特别节目,播放张冠晋级过程中的比赛集锦,主持人和苏指导也像是讲对口相声一般,滔滔不绝的说了一个多小时。
  而在澳大利亚本土,转播方的焦点则完全集中在费德勒身上。
  “费德勒已经取得了九个大满贯的奖杯,今天他将会冲击个人第十座大满贯的奖杯。真是不可思议啊,要知道费德勒今年只有二十六岁,看起来他非常有希望冲击桑普拉斯的十四个大满贯冠军的世界纪录!”
  “没错,而且由于纳达尔止步八强,费德勒也继续坐稳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大满贯的决赛可是有2000ATP积分的。不过就算是纳达尔进入决赛,也不太可能反超费德勒,成为ATP积分第一,毕竟两人之间差了接近4000分啊!”
  “那费德勒现在的ATP积分是多少?超过8000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5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