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运动员(校对)第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63

  “省队?”张冠稍微一愣后,随后开口问道:“省队里不都是职业的运动员嘛?”
  姓陈的老者点了点头:“对,都是职业的运动员,你要是来了,你也是职业运动员。”
  “为什么选我?”张冠马上问。
  “你100米的速度很快,如果能够加强训练的话,必然会是国内短跑项目的领军人物。将来还能出国比赛,为国争光!”周教练很官方地答道。
  “不去。”张冠摇了摇头,如果真是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或许很容易就被忽悠到了,但张冠却知道当一个运动员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而且很可能一辈子也出不了成绩。
  见到张冠拒绝,周教练马上说道:“我这里有保送省体大的名额,如果你加入田径队,这个名额就是你的了。”
  “真的?”张冠顿时觉得有些心动。
  按照原本的人生轨迹,张冠最终考中了本地的一所二本的大学,学了个体育管理,毕业后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考上了体育局的事业编制,过起了白天上网炒股,晚上在家玩游戏的悠闲生活。张冠的学习成绩,根本不可能考入一本院校,而如今一个一本院校的保送名额,对张冠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实惠。
  这一刻,张冠突然回想起当初考上大学时候父母的兴奋,虽然只是二本,但他仍能感觉到父母的那种骄傲感。而如果能够保送上一本大学,张冠觉得对父母来说或许是一件非常棒的礼物,于是几乎是一瞬间,张冠便做出了决定。
  “如果真的能保送我上省体大,我就加入。”张冠开口说道。
  ……
  回到家中,张冠迫不及待的开始研究起脑海中的那个系统。但让他失望的是,他根本就点不开技能栏,原因是处在新手教学模式,系统功能还没有激活,他如今所能够做的也只有使用“冲刺”这一个技能。
  张冠并不知道新手教学什么是能够结束,不过接下来的新手任务是参加一场正式的比赛。
  “参加一场正式比赛?我去哪里找一场正式比赛。这不是逗我玩么……”张冠有些无奈的望着任务提示,显然不完成这个新手任务,新手教学就无法进行,他也就无法挖掘系统的其他能量。
  ……
  省体育队运动员宿舍。
  刚来报道的张冠正在整理自己的物品,旁边床上一个偏瘦的青年男子正躺在床上,手里抱着一本武侠小说,一边看着,一边与张冠闲聊。
  这偏瘦男子名叫王凯,也是田径队的运动员,主攻1500米长跑项目,也是张冠的室友。
  此刻王凯躺在床上翘着二郎腿,一只手拿着武侠小说,另一只手扣着脚,有意无意地说道:“我说张冠,你的运气可真不错,我可听说了,陈老要亲自教导你!”
  “陈老?是那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吗?他是不是很厉害?”张冠说着将带的衣服堆进了衣橱当中。
  王凯猛的翻身坐起来,开口说道:“你在这田径队混,不知道别人可以,但可千万不能不知道陈老!你知道他是谁吗,他以前可是我们国家田径队的教练。前些年已经退休了,是省体育厅的领导好不容易请他出山来咱们这里的。”
  王凯说到这里,发现张冠并没有太大反应,接着说道:“要说陈老当年,那可是咱们国家田径的‘第一人’,更是这个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
  “这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那不是创了世界纪录了?”张冠笑了笑,接着说道:“王哥,我读书少,你也别骗我,我所知道的咱们国家百米的项目上,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打破过亚洲纪录,可从来没有打破过世界纪录。”
  “当时打破亚洲记录时候带队的教练便是陈老。”王凯接着说道:“在手计时代,陈老曾经跑出过10秒整的成绩,而且这个成绩当时在世界上是最快的,陈老可是平了当时的100米世界纪录,在陈老之前,世界上只有四个人曾经跑出过10秒整的成绩,陈老是第五个跑到10秒的人!你说他厉不厉害?”
  “原来是他!”张冠点了点头,关于陈老年轻时候的事迹,张冠是听说过的,但是他却没想到当年那个被西方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跑的最快的人”就是几天之前所见到过的那个老者。
  只听王凯补充说道:“现在国家田径队和国体总局里面都有很多人是陈老的弟子,就比方说国家田径队的于教练,就曾经是陈老的队友兼弟子,可以说如果陈老能够推荐的话,进国家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
  第二天,张冠并没有直接开始训练,而是进行了一系列的体测。同时又再次进行了100米的测试,10.32秒的手计成绩也让陈老彻底放心。
  下午时候,陈老望着体测报告中的数据,却是一阵的眉头。单从体测的数据上看,张冠没有一点突出的地方,各项数据距离职业运动员相差很远,就是业余运动员也有所不如。
  “毫无长处,这根本就是个普通人的数据。怪了,就这种数据怎么会跑的这么快。”陈老将体测报告朝旁边一扔:“算了,当年我跑步的时候,哪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照样拿奖。”
  ……
  陈老着手中厚厚的一沓稿纸,递给张冠,开口说道:“这是未来一个月你的训练计划,先看看吧。”
  张冠望着这一份纯手工书写的计划书,已经精确到了每一天的每个时段,可以感觉到陈老书写这份计划书花费了很多的精力。
  只听陈老接着说道:“我详细的分析了你现在的情况,总的来说你现在的问题就是缺乏专业的训练。你的起跑仍然停留在业余水平,起跑反应时间很慢,连姿势都不是很标准,这回影响到你起跑阶段的发力;在运动途中缺乏对节奏的掌控,完全没有任何运动技术可言;另外就是体力不足,最后的一小段存在失力的情况,极大的影响了冲刺的速度。”
  张冠点头称是,陈老分析的很有道理,自己本来就是业余运动员中的新手,没有任何运动技术可言。唯有最后一条,是因为技能“冲刺”的效果消失所以才慢下来的。
  陈老接着说道:“作为职业的运动员,基础一定要牢固。你年纪比较小,技术也可以说完全没有,正是打基础的好时候。所以针对你的一切训练都是从头开始,未来两个月,你主要练习的就是起跑。起跑姿势要更正,起跑反应时间也要更快一些,我初步的目标是两个月后你的起跑反应时间能够非常稳定的在0.3秒以内。”
  人的动作幅度越小反应就越快,一般人动一动食指这种轻微动作的反应时间在0.2秒至0.3秒之间,而起跑这种大幅度的动作,所需要的反应时间则要更长。
  起跑反应时间受到人的训练程度和当时状态的影响,正常人的起跑反应时间大概在0.5秒至1秒之间,因个人差异而有所不同;驾驶员在应对突发情况时候紧急制动的反应时间是0.4秒,也就是说明人类在进行熟练性动作的反应时间是0.4秒;而经过训练的运动员反应时间还会更短,其中以职业短跑运动员为例,他们的起跑反应时间是在0.2秒以内,这个0.2秒以内的时间限并不是偶尔一次两次或几次达标就可,而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数值。
  在国际大赛的赛场上,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反应时间往往会是在0.15秒左右,能够达到0.14秒说明起跑非常成功,而若是超过0.17秒就算是起跑反应偏慢了。
  想要缩短起跑反应时间,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让身体和肌肉记住起跑的动作,这本身就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对于初学者来说,两个月提高0.1秒的起跑反应时间,虽然不算困难,但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
  只听陈老接着说道:“今年9月份,第十五届的亚洲田径锦标赛将会在菲律宾举行,我得到的消息是体育总局准备了50个左右的名额参赛,不过这和你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7月初,也就是两个月之后,会在津门举行亚洲田径锦标赛的选拔赛,这个可就和你有关系了。这个选拔赛名额限制比较宽泛,对于很多年轻运动员都是一个锻炼的机会,我准备让你去试一试,熟悉一下比赛的环境,同时也是露露脸,让大家认识认识你。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你可得好好把握。”
  “陈老,这个选拔赛是正式比赛吗?”张冠一脸期待的问。
  陈老点了点头:“当然,全国田协举办的,自然是正式比赛。”
  张冠顿时觉得兴奋起来,心中暗道真是要啥来啥,系统中那个“参加一次正式比赛”的任务一直悬在那里,原本张冠还在犯愁该怎么完成这个任务,却没想到比赛的机会正好送上门来。
第4章
首场比赛
  两个月后,省田径队踏上了前往津门的火车。
  省城距离津门市并不远,火车四个小时就到了,若是几年后高铁建成,时间更会缩短到一个小时。
  运动员安排下住宿以后,就前往比赛场所适应场地。
  田径并不是国家的强项,因此国内的选拔赛也不太被重视,也正因如此,报名限制就比较宽泛。一般正式大赛一个代表队在同一项目只能选派三名选手参赛,而这次比赛田协将各队参赛选手名额放宽到了四人。
  短跑历来是技术门槛最低的一个项目,而在男子百米项目,各省队不约而同的在选拔赛中派上四名选手参赛,而且以年轻选手为主,明显是在锻炼新人。国内除宝岛以外的二十二个省,五个自治区,四个直辖市,再加上部队系统的八一队,公安系统的前卫队,铁路系统的火车头队和邮政系统的通信队,一共35支代表队140名选手参加比赛,仅仅预赛就要举行18场。
  正因如此,当张冠来到比赛场地时,这座运动场已经是人满为患,选手也只能够走马观花的看看四周环境,根本没有机会在场地上试跑。
  各队的运动员们很多都互相认识,见面后自然少不了聊几句,但张冠却是这片场地的新人,只能老实的跟在舍友王凯身后,而王凯这时候也充当起了老师,为张冠介绍起附近的运动员。
  只见王凯指着远处一名帅小伙,开口说道:“那边那个就是粤东老将的尹汉钊,前年全运会上百米项目的亚军,去年全国田径锦标赛的第四名;他旁边的是他的队友刘洋,前年全运会上的季军。另外他们队里还有一个陈健,陈健你总知道吧,现在国内百米的第一人,这次出征亚田赛,肯定会有他一个名额的!不过怎么没看到他……”
  “那边是东海队的。”王凯接着指着另一堆运动员说:“那个平头是沈暴,国内室内60米项目上能达到世界前列的水准,他在百米方面的水平也仅次于陈健。这次去亚田赛,估计也会有他一个名额。”
  “看到那边那个带眼睛的了么?”王凯指向了山城队运动员。
  张冠顺着王凯所指望去,随后说道:“这人我知道,眼镜侠胡开!”
  “你这个新人还知道胡开?眼镜侠?这个外号很贴切。不过话说回来,短跑项目上戴眼镜的运动员也就只有他了。这个胡开是最近两年才窜出来的,他原籍是我们省的,后来被特招到清华大学,现在代表山城队出战。他旁边的那个叫何军,同样也代表山城队参赛。”王凯开口说道。
  张冠点头称是。这时候的胡开还没有成名,“眼镜侠”这个外号也只是在首都队有人这么叫他,等到两年后他连续在亚洲赛场上夺冠的时候,“眼镜侠”这个外号才会被人们所熟知。
  这时候王凯有指向了另外一队的运动员。
  “那边的是黄浦队。”
  “黄浦队?”张冠仔细寻找了半天,随后开口问道:“怎么没看到刘飞飞?”
  “他这次没来,这届亚洲田径锦标赛与第九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在时间上有冲突,所以刘飞飞不会参加这届亚田赛的110米栏,也就不会参加选拔赛了。两个星期前在黄浦刚刚举行外田径锦标赛的选拔赛,凡是通过选拔参加世锦赛的这次都不会参赛了。”王凯介绍道。
  “那100米项目是谁去的?陈健吗?”张冠开口问。
  王凯笑着摇了摇头:“咱们国家的百米水平还达不到参加世锦赛的标准。竞速项目中,国家队真正的强项是竞走和女子长距离项目,短跑项目方面也只有110米栏有资格参加世锦赛吧!”
  ……
  王凯一圈介绍下来,张冠却没记住几个,等到天色渐晚,便跟着大队人马一起回到了住处。用过晚饭洗漱一番后,便一觉睡到了天亮。
  次日吃过早餐后,张冠便随着田径队一起来到了赛场。
  由于赛事安排的比较紧密,第一天主要是各项的预赛,预赛选手之间水平层次不齐,自然也谈不上什么观赏性,更没有多少人在关注,就连现场的记者也懒得拿起相机拍照,甚至连动笔写稿子也显得惜字如金。
  男子一百米项目140名选手,预赛就要进行18场,每场的前两名晋级复赛,另外余下的运动员中成绩的前四名也会进入复赛,共计是40名选手,也就是说会有100名选手会在预赛时被淘汰掉。
  张冠被分在第一组第二跑道出场。
  在很多比赛中,第一组也可以看做是炮灰组,因为第一组比赛时,相应的计时或监控设备都刚启用,很容易出现故障或其他突发情况,万一比赛中出现了什么突发问题,自然得让一些不知名的炮灰选手来承担后果,待到设备运行完善后再让知名选手出场。
  另外一点由于比赛刚刚开始,比赛的那种氛围还没有孕育出来,第一场参赛运动员也难以进入比赛状态,因此运动员也难以做出满意的成绩;等到比赛进行了一段时间后,赛场上那种竞争的氛围愈发浓郁,运动员的情绪也会随之变得亢奋起来,如果再加上周围观众热情的呐喊声,就很容易调动起运动员的临场状态,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也正是这样,大赛的组织方往往会将实力强劲的选手排在中间靠后的场次出战。
  不过炮灰组也有炮灰组的好处,那就是运动员的实力偏低,比赛组织方是不会让成名选手去当炮灰的,因此第一组出场的炮灰组里面要么是一些新人选手,要么就是一些平时没有多少机会出场的选手。
  稍微有点经验的运动员肯定不希望自己在炮灰组里出场,但陈老对这个分组还是很满意的。在陈老看来,张冠目前最需要的就是适应比赛气氛,那么放在竞争水平较弱的这一组却有利于张冠出线。
  “小子,这一组实力这么弱,你努努力,是能够出线的。”陈老望着远处已经站上赛道的张冠,默默念叨着。
  就在此时,身后一人猛地一拍陈老肩膀。
  “老陈!”
  陈老转头望去,看到一个秃头的男子站在他身后,笑呵呵的望着他。这男大约60岁的样子,大鼻子大嘴,身体略微发福,猛一看好似庙里出来的金刚一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