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运动员(校对)第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563

  这可是一套节目的直播,像他刚刚那样不顾形象的大喊,已经可以算是违反直播纪律了。于是解说员深吸一口气,努力的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但下一刻,镜头对准了第一名的张冠,同时运动员的成绩出现在转播画面上。
  解说员再次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高喊起来:“9秒87!9秒87!张冠跑出了9秒87!跑进了9秒9!亚洲人,中国人,第一个跑进了9秒9!”
  而在不远处的导播室内早已经是掌声一片,坐镇导播间的徐主任完全没有注意到解说员失态的表现,他紧紧地攥住了双拳,兴奋得简直要发抖。忙碌了十几个小时的疲倦与困意,在这一刻完全消失的无影无踪,他的内心中只有兴奋与震撼。
  “好刺激的比赛!”徐主任猛吸了一口气,虽然只有短短的十秒钟,但是他感觉这种刺激程度要比之前的羽毛球女双决赛来的强烈得多。一个小时的羽毛球女双决赛,两队中国运动员的确打出了精彩的对决,但双方都是中国人,观看起来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虽然金牌是到手了,可给观众带来的心理满足感远不如战胜外国人,特别是战胜美国人,在美国人最强大的短跑项目上战胜了他们!
  “马上进行剪裁,一会再详细的回放一下刚才的比赛!”徐主任开口说道。
  而就在此时,徐主任的手机突然响起。
  “这么晚了,谁打来的?我老婆知道我今天要直播到深夜的。”徐主任一看来电显示,打来的是台里一位分管副台长。
  徐主任慌忙接起电话:“喂,台长你好,我是小徐。”
  “小徐啊,一套的百米短跑比赛我看了,这场比赛直播的好啊!赢了美国人,很振奋人心!明天的新闻里要突出报道一下,特别是要着重的说明短跑是美国人最擅长的项目,而我们在这个项目上战胜了美国人!”这位副台长开口说。
  “台长放心,我会亲自跟进这篇报道的。”徐主任放下电话,每年大肆的关注和报道奥运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振国人自信心和加强民族凝聚力,而在宣传基调方面,徐主任早已经是驾轻就熟,此刻他脑海中已经隐约的出现了整片报道的雏形。
第21章
打破黑人垄断
  面对9.87秒的成绩,张冠显得非常平静,对于这个成绩他自己并不意外,他知道自己还能再快一点,状态稍微好一些的时候应该可以跑到9.82秒左右。
  场中的观众响起了掌声,这是送给这张冠的,而张冠也下意识的向着四周挥挥手,对观众表示感谢。
  随后,电视画面上,转播方将镜头对准了肖恩·克劳福德。
  这位世界顶尖的短跑名将一脸的迷茫,仿佛直到现在,也没有反应过来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是个黄种人?红色衣服,肯定是中国人,只有中国人才那么喜欢穿红色。他是谁?我怎么完全不认识他。一个中国人,怎么跑的这么快?我完全追不上!他是被魔鬼附体了吗?”克劳福德内心中闪出了无数的想法。
  作为一名世界顶尖运动员,克劳福德参加过很多的比赛,也多次和世界上最顶尖的运动员较量过,而那些世界最顶尖的短跑运动员,清一色的都是黑人选手。至于黄种人?全世界都知道黄种人短跑不行。
  而今天的情况却超出了克劳福德的认知,竟然有一个自己都追不上的黄种人出现了!克劳福德恨不得上去抓住张冠使劲的挫一挫,看看他是不是黑人涂了黄色的染料伪装出来的。
  “这个世界太疯狂了!我完全理解不了。”克劳福德摇了摇头,他觉得自己的智商该充值了。
  ……
  刚刚的比赛中,克劳福德并没有放水,他跑的很努力,当他超过奥巴德利·汤普森的时候,他已经认为自己可以取得小组第一了,但随后他猛然发现,有一个身影已经冲倒了自己前面。于是他开始追赶,尽全力的追赶,但他发现自己竟然追不上对方,直到最后的二十米处,他知道大局已定,他能够感觉到两人之间有着0.05秒的差距,这种差距在他们这个级别里,已经很难在终点前追上对方,所以克劳福德放弃了追赶。
  而张冠,在七十米过后就已经确认,在自己全力奔跑的情况下,克劳福德是追不上自己的,所以他也适当的卸了一点力,然后很从容的冲过了终点。
  两个人在冲过终点的时候并没有做出冲线的动作,其实如果最后时刻克劳福德探一下头,说不定能先冲线,不过克劳福德作为一名名将,自然有强烈的自尊心,张冠没有做出冲线动作,克劳福德也不会,这毕竟只是小组赛的第二轮,无论得到小组第一还是第二,都不影响进入下一轮的结果。
  最终,第一名的张冠9.87秒,第二名的肖恩·克劳福德9.89秒,第三名的奥马得利·汤普森在最后时刻放慢了速度,保住了第三名的位,跑出了10.12秒的成绩。
  9.89秒虽然不是肖恩·克劳福德的极限,但这个成绩如果放在一般的田径大奖赛上,足以获得冠军了。按照正常的情况下,奥运复赛是没有必要做出这种9.9秒以内的成绩的,但由于下一场的半决赛要在次日举行,所以克劳福德没也就没有必要去非常刻意的保存体力。
  第四名到第六名的选手,最终的成绩都是10.26秒,不过他们也不必再通过千分之一秒的数据来比较互相的成绩了,因为按照规则除了小组前三之外,成绩最好的一名运动员将会晋级,第一组的第四名法国人罗纳德·伯格农跑出了10.15秒的成绩,已经比他们要更快了,所以他们的奥运会之旅也已经结束了。
  至于哈萨克斯坦的杰拉迪·切诺费,10.42秒的成绩位列小组第七。不过从表情看,杰拉迪·切诺费却没有任何失望的表情,作为一名亚洲运动员,能够进入到第二轮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他可以满足的结束他的奥运会之旅。
  ……
  远处,于指导望着最终的成绩,久久不语。
  于指导知道张冠的速度很快,如果说张冠跑出9.95秒左右的成绩,于指导会很高兴,但一定不会吃惊。可张冠跑出了9.87秒的成绩,即便是于指导,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哪怕是张冠已经走下了赛场,即将来到他的身边,他仍无法接受这个数字。
  9.9秒以内,于指导从来没想过也不敢想的一个数字。即便是欧美黑人运动员当中,也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跨过这个门槛。跨过这个门槛,就意味着成为世界上最顶尖的运动员,就意味着有能力在除了奥运会之外的任何田径比赛中夺冠。
  9.9秒,人类直到1991年才突破这个成绩。世界范围内,还活跃在赛场上的现役运动员中,正式比赛中能跑进9.9秒的两只手都能数的过来,而且基本上都是美国选手。在2004年,即便是短跑强国牙买加,他们的百米全国纪录也还是9.91秒,尚未突破9.9秒大关,也就是说如今的牙买加飞人鲍威尔,也没有在正式的比赛中突破过9.9秒的成绩。
  当看到张冠来到自己身边,于指导这才清醒过来,他看了看张冠,欲言又止后,脸上却浮现出一副“可惜”的表情。
  “教练?你怎么了?我跑的你不满意?”张冠开口问道。
  “可惜啊,太可惜了!你要是在半决赛中这么跑,该多好啊,就一定能够进入决赛了。”
  “就为了这个?”张冠哭笑不得的看了看于指导,接着说道:“半决赛的时候我再努努力,肯定能进决赛。”
  ……
  BBC的演播室内,埃里克森已经不再言语。没办法,这打脸打得太疼了。
  埃里克森称得上是英国田径的权威人士,教授加上教练员的身份,让他的话先天就带着“专业”两个字,但如今,在张冠身上,他的那些“专业判断”全都落空了。作为一个专家,说的不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这该死的中国人,他为什么要跑这么快!他怎么能跑这么快!这可是BBC的直播,全球都能收看到的,我要在全世界人民面前丢脸了!该怎么办?”埃里克森偷偷的看了看主持人,他正和另一位嘉宾爱德华兹聊的很欢乐。
  “想不到,这位中国选手的速度这么快,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爱德华兹开口说。
  “是的,刚才转播画面也给了中国教练组的表情,虽然只有短暂的一秒,但是我能够确定,中国的教练组对这个成绩也很吃惊。”主持人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爱德华兹马上接着说:“作为一个黄种人,能够在百米项目上有如此成绩,简直是奇迹,我们应该恭喜他!说不定他有希望打破黑人在百米短跑项目上的垄断。”
  “就凭一个中国人也想打破黑人在百米短跑项目上的垄断?这种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突然响起,说话的正是埃里克森。
  “为什么不呢?”爱德华兹马上反驳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世界上大约有五到六亿的黑人,其中美国只有不到四千万的黑人,但中国却有十二亿的人口,在美国的四千万黑人当中能够出现那么多的天才选手,中国十二亿人中出现一个天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多有什么用,毕竟只是黄种人。黄种人的身体素质,是不可能在短跑项目上超越黑人的!”埃里克森冷哼一声,接着说道:“这个中国人跑的这么快,说不定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
  “特殊的方法?”主持人愣了愣,显然不知道埃里克森口中所谓“特殊的方法”是什么。
  旁边的爱德华兹却知道埃里克森的意思,对于一个运动员来所,所谓的特殊的方法的潜在意思就是运动员使用一些违禁的药品来提高了自己的成绩。
  兴奋剂的问题,对于所有的运动员来说都是禁忌,可以说这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埃里克森之所以没有明确的说出“违禁药品”或者是“兴奋剂”等字,只是用“特殊的方法”来替代,显然也是因为自己没有证据,明确的说出来的话会有很不好的影响。
  爱德华兹开口说道:“埃里克森先生,运动员在比赛后都是要留取尿液样本的,而且据我所知,这届奥运会的体检非常严格,由一家北欧的生物公司提供技术,这个公司的很多专利技术,甚至要领先于美国。”
  “但奥运会的尿液检测并不是针对每一个人。”埃里克森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他接着说道:“奥运会只对获得奖牌的选手进行尿检,显然这个中国人还没有这个资格。他很可能止步半决赛。而且一个黄种人,哪怕使用某些特殊的方法,也不可能获得奖牌。”
  “是吗?”爱德华兹微微一笑,他不再与这个倔强的老头争辩,而是开口说道:“那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第22章
更改赔率
  肖恩·克劳福德失魂落魄的走下场,到现在他仍然无法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跑不过一个黄种人。
  “肖恩,你输给了一个中国人!真是丢脸啊!别忘了你可是美国人,怎么能输给一个瘦弱的中国人呢?”一个令肖恩·威廉姆斯的非常讨厌的声音响起,说话的人正是莫里斯·格林。
  如果说当今世界第一飞人是谁,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会说是莫里斯·格林。
  莫里斯·格林有着绝对的实力,他曾经在1999年的时候打破了100米短跑的世界纪录,并且将世界纪录提高提高到了9.79秒,这是人类首个9.8秒以内的百米世界纪录,而当时很多专家都称人类的极限是9.8秒,因为莫里斯·格林之前的世界纪录是9.84秒。
  莫里斯·格林有着丰富的比赛经验,自1997年起,莫里斯·格林已经获得了几十个世界冠军,含金量最高的就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百米世界冠军,也就是说莫里斯·格林是以卫冕冠军的身份参赛的。
  莫里斯·格林还有着足够的天赋,他曾经在2002年的时候驾驶摩托车出了车祸,导致腿部骨折,这对一名短跑运动员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伤害,但莫里斯·格林在康复后换了一些技术习惯,再次回到了百米短跑的巅峰。要知道这种顶尖运动员更改自己的习惯是很不容易的,而运动员都不会缺乏努力,莫里斯·格林能够做到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他惊人的短跑天赋。
  如果只看上面三点的话,那么莫里斯·格林可以被看做是完美的运动员,但实际上莫里斯·格林的性格却有很大的缺陷,他性格嚣张、易怒、易冲动,喜欢装老大,目空无人等等。
  曾经还是卡尔·刘易斯统治百米短跑的时代,莫里斯·格林有一次战胜了刘易斯,就现场很嚣张的表演起来,而后打破了世界纪录便更加的不可一世。两年前蒂姆·蒙哥马利打破了格林的世界纪录,格林因为这件事情针对了蒙哥马利整整两年,特别是蒙哥马利陷入禁药丑闻之后,格林更是各种落井下石。
  两年前的那次车祸并没有让格林变得收敛起来,复出之后的格林变得更加的张扬和骚包。特别是这次的美国队三人组中,格林经常在克劳福德和加特林面前充老大,所以加特林和克劳福德都很讨厌格林。
  此刻,听到格林的声音,克劳福德就知道自己一定会被格林讽刺,他很不爽,但还是辩解道:“那个中国人的速度很快,而且他并不受弱,他长的也比你高大。而且他跑了9秒87,这个世界上能跑出这个成绩没有几个人。”
  即将上场的加特林显然是和克劳福德站在一个战壕里,他也开口说道:“肖恩说道没错,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中国人有实力进入世界最顶尖选手的行列。”
  “那又怎么样?”格林冷笑一声:“如果是我的话,绝对不会输给一个中国人的。一会让你们见识见识,我是如何教训那个牙买加新秀的。”
  格林所说的牙买加新秀就是阿萨法·鲍威尔,两个人被分在了同一组。之前媒体经常炒作说鲍威尔是天才级的飞人,未来将会打破美国人垄断短跑的格局,这让格林很不爽,所以格林打算在比赛中好好教训一下这位被媒体吹捧出来的后辈。
  加特林知道格林就是这种臭屁的性格,平时比赛中,格林就算是输了比赛,但嘴巴上也不肯认输,所以他不再理会格林,而是走上了赛道。
  第三组比赛中,美国选手贾斯汀·加特林毫无疑问是最强的选手,除此之外英国人杰森·加德纳和尼日利亚选手乌切纳·厄米多鲁也具有很强的实力,这三人也以前三的名次出线,其中第一名的加特林跑出了9.96秒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名日本选手朝原宣治也在这一组,他跑了第四名的成绩,无缘进入下一轮,这样日本的两名选手全都被淘汰出局。
  第四组比赛并没有美国选手,所以加纳的阿齐兹·阿里扎以10.02秒的成绩获得第一,除此之外还有老将金·科林斯和牙买加人迈克尔·弗拉特进入下一轮。
  第五组比赛莫里斯·格林大战阿萨法·鲍威尔。格林憋足了劲要教训鲍威尔,但鲍威尔却根本不接招,他没打算在复赛中与格林硬拼,所以鲍威尔并没有发挥出全部的实力,以9.99秒的成绩取得了小组第二,顺利晋级。格林为小组第一,加纳选手米尔斯为小组第三。
  随后,第一组的法国选手罗纳德·伯格农以10.15秒的成绩,排在各组第四名中的首位,也获得了晋级半决赛的资格。
  至此,半决赛的十六名选手全部产生,亚洲国家运动员只剩下张冠这个独苗,同时白种人也全军覆没,非黑人的运动员,也只剩下张冠这枚独苗。
  ……
  8月21日,中国队一共获得了三枚金牌,其中羽毛球女双项目,决赛是在两组中国运动员中展开,金牌早已没了悬念;乒乓球男双决赛,国家队的对手是中国香港选手,这让比赛少了很多火药味;女子举重收官战75公斤以上级的比赛中,唐功红在劣势的情况下上演了惊天大逆转,一举打破了世界纪录。
  除了这三枚金牌之外,国内媒体报道的终点就是百米短跑项目历史性的进入了半决赛,9.87秒的成绩,以往只属于黑人,黄种人更是想都不敢想,但如今张冠却打破了黑人垄断短跑项目的传统,一时间,不仅仅是国内媒体,就连东亚乃至整个亚洲都在为张冠欢呼。
  男子百米的半决赛中,虽然没有白种人出现,但欧洲的白种人却没有感觉到郁闷,因为在女子百米的决赛中,白俄罗斯的内斯特伦科奇迹般的夺得了冠军,欧洲的白人已经开始欢呼,他们打破了黑人在短跑项目上的垄断。特别是东欧一些国家,他们的经济本来就远不如西欧国家,这枚金牌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注强心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5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