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运动员(校对)第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563

  “谢谢。同喜同喜。”张冠开口说道。
  “我在香港的黄金地段选了几家商铺,位置、面积、照片和估计的价格都已经发给你了,你有时间的话查看一下邮箱,看中哪个给我回复,我会找人去洽谈购买的。”黄伟达开口说道。
  “谢谢黄总,我现在正准备上飞机,等回去以后我会马上查看邮箱,然后给你回话的。”张冠开口说。
  “美国那边的事情已经办好了。这两天水果公司的股票没有什么太大的波动,所以最终交易的价格并不算太低,不过好在也不算高。”黄伟达接着说道:“你说的那个FB,他们的创始人也答应了我们的要求,最终150万美元,换取了FB的32%股份,不过都是A类的股权。”
  “太好了!”张冠激动的差点挑了起来。现在的32%股份,虽然在之后的融资和上市后会缩水不少,但最终的市值肯定是以百亿美元来计算的。
  “谢谢,黄总,真是太谢谢你了!”张冠开口说道,而对面的黄伟达却有些吃惊,之前无论是提起商铺还是水果股票,张冠都没有这么大的反应,要知道那可是涉及一个多亿港币交易,而这个FB区区不到二千万港币的交易,却让张冠显得这么的兴奋。
  “看来张冠显然很看好这个FB啊!不知道区区一个网站,到底有什么吸引他的地方。”黄伟达暗自想道。
  ……
  全国田径大奖赛决赛结束之后,今年的田径比赛计划算是结束了,接下来要到明年的三月份左右,国内才会有新的田径比赛开始。
  全国田径大奖赛的次日就是中秋节了,在机场,张冠马上转机回了省城,终于在晚上的时候赶到了自己的家。而过完中秋节,张冠就告别了父母,再次飞回了训练基地。
  十一黄金周,黄浦江边涌入了大量的游客,参观这座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而张冠却在莘庄基地中,开始了200米短跑的训练。
  于指导也专门从首都赶到了莘庄基地,为张冠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于指导年轻的时候的主项就是200米短跑,他还曾经多次打破了200米的全国纪录,所以无论是资历还是水平,他都是200米教练的不二人选。不过这位国家田径队的副总教头,却要从最简单的起跑姿势开始教起。
  100米和200米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显然是多了一条弯道。
  200米短跑是在弯道内起跑的,运动员的起跑姿势以及起跑后的冲刺都需要进行调整,跑100米起跑的时候,起跑后闷着头向前冲就可以了,但200米却不行。200米的起跑既要有100米的那般敏捷,还要为弯道跑调整。
  首先要调整的就是起跑器的摆放,在200米短跑项目中,正确的摆放起跑器可以提高0.2秒左右的时间,这点时间短跑项目中是很可观的。起跑器的摆放角度要适当,这样才能让运动员在弯道起跑时不至于冲出线,同时起跑器的高度也不宜调整的过高,因为弯道区域内不可能向直线那般加速,所以起跑器低一些更容易更容易让运动员掌控身体。
  200米的起跑是尽量不要低头的,要注意周围运动员的情况,避免某一方起跑的时候速度过快发生身体上的碰撞,身体碰撞在直线跑到中是很少出现的,但是在弯道的高速奔跑中,肢体碰撞的概率会大大的增加,特别是起跑阶段,运动员离得比较近,加速度又很快,一旦发生肢体上面的碰撞,必然代表了速度上是损失,对于200米短跑来说,哪怕0.1秒的损失也是经受不起的。
  仅仅一个弯道上的起跑,就有着诸多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而后弯道内奔跑的技术、弯道转直道的技术、运动中换气的技术等等,都是百米短跑中没有的,这些对张冠来说都是新知识。
  另外在跑弯道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踩到赛道的标线,踩线就意味着犯规,也就意味着告别比赛。而同时因为200米短跑也是一项分秒必争的运动,要求运动员在弯道中尽可能的减少跑动的距离,来获取时间上的优势,所以运动员都是尽可能贴着跑道内侧标线去跑的。贴内侧跑而不踩线,是弯道中必须掌握的一项技术。
  短跑比赛中,运动员的视线首要是盯着前方,不可能低下头来去看赛道上的标线。世界上最顶尖的短跑运动员,在弯道末端速度会超过11米每秒,这种速度下,沿着内侧跑而且还不踩线,实际上是很难控制的。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技巧和对身体的控制,还需要大量的训练来积累经验。
  ……
  于指导将200米短跑相关的技术要点都传授给了张冠,不过让于指导有些失望的是,张冠的学习速度好像并不快,最起码练了一整天,没有看到什么明显的进步。
  如果没有系统的帮助,张冠在体育上面的天赋真的非常一般,要不然上辈子也不会只是个国家二级运动员。不要以为运动员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国内的这种选拔体系下,那些能够进入国家队的运动员除了有一流的身体天赋之外,肯定还需要对体育技术有着过人的学习能力。那种智商面临充值傻二愣子,绝对不可能混进国家队的。
  张冠虽然并不笨,但绝对称不上天才,也就是一般人的水平,和国家队那些体育技巧学习强人比起来差的很远,之前是100米短跑对技术要求低,张冠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混到今天这个成就,要是别的需要技术多的项目,张冠即便是有系统帮助,怕是也得学个一两年才能出头。
  所以经过一天的训练,张冠在弯道中的表现依然可以用“拙劣”两个字来形容。
  “哎……”于指导望着赛道上的张冠叹了口气:“看起来张冠和很多100米运动员一样,跑不了200米啊!”
  于指导是国家队的短跑教练,一辈子见过不知道多少的运动员,对于于指导来说,一名运动员有没有跑200米的潜力,训个两三个小时就能看出来。显然张冠是属于那种没有潜力的。
  “还是不要让张冠练200米了吧!他好像没有这个天赋。”于指导微微摇了摇头,接着想道:“可如果这么直接告诉他的话,会不会打击到他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毕竟是年轻运动员嘛,心理承压能力肯定不如老运动员,得注意方式和方法啊!”
  于指导一边想着,一边掏出秒表,对张冠说道:“昨天你也练了一天了,先跑一次试试吧!”
  张冠点了点头,立刻想着起跑线走去。
  “还是用成绩来说话吧!就他现在的弯道技术,200米肯定跑不出好成绩,一会把成绩亮出来,再告诉他不适合跑200米,然后还得好好的进行心理上的引导。”于指导心中这么琢磨着,然后开始发令。
  “各就各位,预备,跑!”于指导连发令枪都没用,直接叫了一声跑,按动了手中的秒表。
  与此同时,起跑后的张冠也启动了大师级的“弯道冲刺”技能。
  于指导又是一声的叹息,张冠起跑后,前两步还能朝跑道内侧靠一靠,但后面就不行了,身体没有倾斜,手臂摆动幅度、脚掌落地也不对,而且张冠的位置也偏到了跑到中间,昨天一天的练习算是白费了,张冠完全变成了一个跑200米的外行人。于指导突然觉得,让张冠练习200米短跑或许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
  会跑弯道的运动员,在弯道中是在加速的,而不会跑弯道的运动员,在弯道中实际上是在减速的。一条弯道下来,或许会有着一秒以上的差距,短跑运动的一秒差距,完全不可逆。
  “还是先不要让张冠练200米了,得和他好好谈谈,他的训练时间太宝贵了,不能随便的浪费。”于指导陷入了沉思中,他没有去继续观察赛道中的张冠,而是在思考该如何开导张冠。
  张冠冲线的时候,于指导顺势按下了计时器,对于于指导这种资深教练员来说,运动员冲线的时刻按下计时器已经是一种条件反射,这个动作他重复了三十多年,根本不需要大脑来支配。哪怕于指导脑子中在想别的事情,依然可以在张冠冲线的刹那间准确的按下计时器。
  “好,就这么定了,去找张冠谈谈,打消他练200米的念头。”已经想好说辞的于指导向着张冠走去,同时下意识间望了一眼计时器上的数字。
  然后,他猛的停下了脚步,吃惊的张大了嘴,计时器上的数字让于指导脑海中一片空白……
第9章
汇报测试
  计时器上显示的数字是20.28秒!
  手动计时会有大约0.24秒的误差,所以这个数字换算成电子计时的话是20.52秒。
  这一刻,于指导的脑海中连续出现了好几个数字。
  200米项目国家三级运动员的达标成绩是25.74秒;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达标成绩是23.84秒,国家一级运动员的达标成绩是22.02秒;国家级运动健将的达标成绩是21.35秒;而国际级运动健将的成绩是20.62秒!
  200米项目的国际级运动健将,全国能有几个?
  但这些都不是关键,更关键的是如今男子200米短跑的全国纪录是20.54秒!而张冠这次手计的成绩如果换算成电子计时的话,已经打破了男子200米短跑的全国纪录!
  于指导脸上露出的见鬼般的表情,一个从来没有跑过200米的人,学了一天的弯道技术,几乎什么都没学会,第一次跑200米就破了全国纪录,完全靠身体的天赋破了全国纪录!
  于指导想想张冠刚才弯道中的表现,完全是无力吐槽,但回忆起张冠弯道中表现出来的速度,于指导突然发现,那速度还真的有点儿快。
  在百米项目上,张冠会比国内的顶级运动员快0.4秒,但这0.4秒并不足以弥补弯道技术的差距,要知道男子200米项目上弯道区域实际上是占据了大部分的距离。这也就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明了张冠在弯道中实际速度非常的快。哪怕是丝毫没有弯道的技术,速度依然很快!
  “没天理了!根本就不会跑弯道,凭什么有这么快的速度?老天爷真是不公,我年轻那会辛辛苦苦练了十几年年都跑不出这种速度来,他一个技术渣渣的初学者却跑了个全国纪录。”于指导长叹一口气。
  下一刻,于指导突然兴奋起来,计时器上的这个数字已经告诉于指导,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和张冠谈要不要继续练200米的话题了,不会跑弯道的情况下都能跑出全国纪录,若是学会跑弯道,跑进20米大关根本就不是难事。
  “学习能力虽然差了一些,不过速度实在是太逆天了。训吧!训吧!大不了多花点时间就是了。这种天赋,就是一头猪我也得把他给教会了!只要能跑进20秒以内,也算是破了亚洲纪录,就是训一两年也值得。”于指导开始默默地安慰自己。
  ……
  整个十月和十一月都没有田径项目的比赛。进入冬季一般都是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的比赛时期,而其他能够在室内比赛的项目也有很多比赛安排。
  所以张冠就一直在训练,主要训练的项目还是200米短跑,虽然在弯道技术方面的进步速度远达不到于指导的预期,但成绩好歹也是一天天在提高。
  十二月下旬的时候,张冠接到了诸葛文博的消息,冠军队准备把张冠推上明年的春晚大舞台,而且春晚的节目组透出消息,张冠过审基本上已经没有问题了。
  这一年毕竟是奥运年,而且中国的健儿们在奥运会上也取得了历史以来最好的成绩,所以春晚肯定会加入一些奥运元素,这不仅仅是收视率的考量,更是宣传导向的需要。所以奥运冠军出现在明年的春晚舞台上,是必然的事情。
  更多时候,奥运冠军出现在春晚舞台上主要是扮演吉祥物的角色,主要原因是运动员也不会表演什么文艺节目。不过今年到了张冠这里,却出现了一点不同,因为张冠在香港大汇演的时候唱了一首新歌。
  反正都是要找吉祥物了,当然要找名气大的吉祥物,名气大的吉祥物中还有会表演文艺节目的,那么毫无疑问,登上春晚舞台成了必须的事情。
  张冠还记得,刘飞人也上过这届春晚,在一个小品节目中登台,有一句“听说你要和我练练”的台词,而春晚节目组对张冠的要求显然不止是一句台词,他们要张冠唱一首歌,好歹也得把其中一段给唱完。
  不过春晚节目组也担心张冠的歌唱水平和舞台表现能力的问题,所以直接告诉了诸葛文博,为了节目效果,建议采取假唱。
  奥运冠军参加春晚,本来就是形式大于内容,对于奥运冠军来说,人来了目的就达到了,真唱还是假唱对于观众来说并不重要。
  ……
  张冠在训练中渡过了三个月的时光。
  莘庄训练基地。
  今天是运动员“月考”的时间。从十月份开始就没有田径比赛了,不过运动员们仍然没有一丝的松懈,仅仅依靠日常训练是无法保证比赛状态的,特别是长时间没有参加比赛,对运动员的比赛状态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每月进行一次模拟比赛也是必要的,这被运动员称之为“月考”。
  这种月考虽然是模拟,但裁判、发令、电子计时等设备一样都不少,教练员也尽可能的去模拟真正的比赛环境,希望运动员不要忘记了比赛的气氛。
  上午的百米短跑模拟测试中,张冠跑了一个9.89秒的成绩,这个速度比起世界纪录来说算不了什么,但也足以当于指导放心了。能跑进9.90秒以内,就说明张冠的状态保持的不错,如果正式比赛的时候再认真一点,身体再兴奋一点,成绩肯定能在9.85秒以内的,9.85秒足以赢下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五的田径大赛。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所有运动员的“月考”都结束了,教练员们却将场地完全清空,除了少数国家队教练之外,其他人都被清场到了场地外面。而之后马主任的出现更让大家在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马主任平时可是在首都坐镇的,如今千里迢迢的来到莘庄基地,自然说明有重要的事情,而且随同马主任一起来的还有国家田径队的另外两名教练。
  见到大家都到期了,于指导开口说道:“自从全国田径大奖赛的总决赛结束以后,张冠就提出了要练习200米,所以我就更改了张冠的训练计划,针对200米的弯道技巧对张冠进行特训。今天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让张冠正式的跑一跑200米,也是向田径队汇报一下训练成果。”
  马主任带来的另外两位教练显得有些吃惊,他们一直待在京城,不知道张冠已经开始进行200米的训练。马主任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但并没有看过张冠的训练。而孙教练一直都在莘庄基地,所以他是最清楚张冠的训练情况,不过却不知道张冠的成绩。
  这三个月为了训练张冠的弯道技巧,于指导可是一直霸占着半条跑道,而刘飞人的110米栏又霸占了一个直线跑道,这一个训练场的最好的一半跑道都被张冠和刘飞人霸占着,等于是用了一整条的跑到,其他运动员也只能到别的场地去训练。不过两个奥运冠军单独占用了一块场地,大家也觉得理所当然。
  孙教练虽然是110米栏的教练,但对其他田径项目也还是很精通的。三个月来,张冠的弯道技术虽然一直在进步,但在孙教练看来张冠的进步十分缓慢,不客气的说可以算是比较差了。孙教练心中不由得将张冠和刘飞人比较,随后他发现在技术的天赋上,张冠真的要比刘飞人差很多,但张冠的速度却那么的快,只能说明他身体天赋强大了。
  此刻,孙教练一脸微笑的看着跑道上正在准备的张冠,张冠弯道技术水平到底如何,孙教练可是知根知底的,他不知道于指导哪里来的自信,竟然敢将马主任从首都请到这里来,进行这一场200米短跑的汇报测试。
  “老于到底在想什么,张冠的弯道技术还差得远,最基础的且内侧都还没练好,这一点我这个训110米栏的都能看出来,老于这个200米的全国冠军不会不知道吧!他这时候把马主任找来,不是给自己出丑么!”孙教练看了看于指导,发现于指导竟然是一副很期待的表情,愈加弄不清楚于指导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
  张冠做好了起跑的准备,场边观战的几位教练员也都掏出了秒表,虽然有电子计时器,但无论是中长跑教练还是短跑教练,随手计时都已经是多年养成的习惯,投掷或者跳跃类的教练则没有这种习惯。
  “各就各位,预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5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