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运动员(校对)第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563

  第二个星期,张冠飞回莘庄训练基地,同样也有很多的商业活动,不过张冠也慢慢的开始恢复性的训练,而后他将在14日前抵达特区,因为在16日的时候,本年度的十佳劳伦斯冠军奖将在特区揭晓,他已经被内定获得奖项。
  飞往特区的飞机上,张冠靠着座椅,呼呼大睡。坐在张冠旁边的刘飞人总想找人说说话,但几次看到张冠,发觉他实在是的睡得太香了,也不好意思打搅他。
  “睡得可真够香的。昨天训练结束的那么早,应该很早就休息了,怎么现在还这副样子,像是一整夜没睡觉。年轻就是好啊,想睡就睡。”刘飞人暗叹一声,随后自顾自的靠在椅背上开始听音乐。
  刘飞人并不知道,张冠的后半夜还真的没怎么睡。在后半夜的时候,张冠接到了莎拉波娃打来的电话,然后他就一夜没睡。
  在刚刚结束的太平洋人寿保险杯印第安维尔斯站的比赛中,莎拉波娃一路杀进了四强,却被达文波特以两个6:0血洗,这是莎拉波娃职业生涯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利。于是整整一夜,莎拉波娃不断的在电话里诉苦撒娇求同情求安慰,等张冠把莎拉波娃哄好了以后,就已经天亮了,莎拉波娃那边是心情好了许多,吃了点东西准备休息,而张冠却赶紧收拾好行李,准备前往机场。
  ……
  十佳劳伦斯冠军奖的前身是十佳运动员评选活动,十佳运动员自1979年就开始了第一届的选拔。而到了2004年的时候,借用了一下世界劳伦斯体育奖的名称,改为十佳劳伦斯冠军奖。
  这个奖项,张冠去年曾经进入过最初的大名单,不过最后并没有被入选,而凭借着去年奥运会和今年前两个月的优秀表现,今年的十佳劳伦斯冠军奖必定会有张冠的一席之地。
  与去年不同,今年的奖项进行了改革,去年的十佳劳伦斯奖还和之前的十佳运动员评选规则一样,选出十名优秀的运动员获奖,而今年的奖项则参照了劳伦斯体育奖的规则,一共设定了10个不同的奖项,分别是最佳男、女运动员将,最佳男子、女子新人奖,最佳团队奖,最佳教练奖,最佳突破奖,最佳人气奖,最佳非奥运动员奖,最佳残疾人运动员奖。另外本届颁奖还特别的设立了一个终身成就奖。
  这种将在之前就已经商量好了,最佳男运动员奖并没有颁发给张冠,而是给了刘飞人。由于是第一次登上这个领奖台,张冠获得了一个最佳男子新人奖,同时最佳人气奖也是被张冠获得。这种结果也算是皆大欢喜。
  ……
  颁奖结束后,张冠打开手机,却看到了诸葛文博的一条短信留言,让张冠在颁奖结束后,给他回一个电话。
  张冠立刻给诸葛文博打了过去。
  “颁奖结束了?结果怎么样?”诸葛文博马上问道。
  “最佳男子新人奖和最佳人气奖,两个。”张冠开口答道。
  “不错。”诸葛文博话音顿了顿,接着说:“接了个新的广告,汽车,大奔的。”
  “大牌子豪车啊!是哪款车?”张冠开口问道。
  “新款的E240。”诸葛文博接着说道:“我本来不想接这个的,因为也有其他的汽车品牌在谈,进口的合资的都有,他们开出的条件都很不错。不过今天你这个奖却让我想起一件事情,今年的劳伦斯世界体育奖的主赞助商就是大奔,这个奖五月份就评出来了,我想帮你争取一下这届的最佳新人。”
  “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啊,这可是体育界的最高奖了。”张冠仔细想了想,接着说道:“好像这个奖项的评委并不很喜欢咱们国家的运动员,之前咱们国家也只有大姚拿过这个奖吧!”
  “对,他拿的就是新人奖。”诸葛文博马上说道:“我联系的奈克公司,他们是支持你拿奖的,不过他们的话语权并不足够。但是大奔公司就不一样了,他们是今年的主赞助商,如果有他们支持的话,获奖的难度会低很多。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同意的话,那么就答应大奔的广告,广告费方面好商量,不过需要他们在劳伦斯体育奖上支持你。”
  “可以。这个奖项的含金量还是很高的,我想无论是体总还是田协,都会支持我吧!”张冠开口说道。
  ……
  第二天,张冠回到莘庄,继续踏上了训练的道路。
  三月和四月,国际上没有什么田径赛事,但国内的全国田径大奖赛的系列赛事则开始了,首先两站依然是在西南省份举办,无论是张冠还是刘飞人,都不会大老远的前往参赛。
  而在五月份,有一项比较重要的赛事,就是国际田联大阪大奖赛。考虑在亚洲本土举行,国际田联也对亚洲籍的运动员给予了更多的参赛名额,所以国家队在投掷项目上也取得了参赛的资格,这是今天上半年,国家田径队最重视的一项比赛。
  张冠和刘飞人都在为大阪大奖赛而准备,特别是刘飞人,去年的大阪田径大奖赛上,他不但取得了冠军,而且打破了110米栏的亚洲纪录,所以他这次也是奔着冠军去的。
  ……
  赛道上。张冠刚刚跑过弯道,就被于指导喊停。
  “停停停停!还是我刚才说的问题,内侧!注意沿着内侧跑!”于指导指着跑道的标线接着说道:“跑道看起来很窄,至少和你的双脚的宽度比起来,跑道是很宽的。只要脚不踏出线,就不是犯规,所以尽可能的向内切线。你刚才开始跑的时候还不错,但后来就又到中间去了,特别是弯道变直道的地方,跑的非常不好。再仔细想想,好好总结一下,再来一次。”
  张冠点了点头,走回了200米的起跑线。
  200米短跑的弯道中,运动员都会尽量靠近跑到的内侧。同一条跑道,沿着靠内一侧跑少跑很多的距离,也会节省很多的时间。但是运动员在奔跑过程中,不可能一直低着头去校对跑道标线的内侧,所以靠内侧跑也是弯道中一项比较难以掌握的技巧。
  跑弯道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在专业运动员这一级别上,却需要掌握很多十分复杂的技术,所以很多在百米短跑项目上很优秀的运动员在200米却取得不了好成绩,但200米专项的运动员就不同,他们的技术比较细腻,即使跑100米也游刃有余。
  而现在的张冠,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对弯道技巧也只是入门级而已。
  在于指导眼中,张冠的弯道技巧还差得远,不过张冠自己显然不这么认为,他已经有些不满足于200米了,他觉得或许还可以试一试400米的项目。
第19章
偷练400米
  400米短跑是所有短跑项目中最难的一项。它对运动员的生理、专项技术、身体素质、体力分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首先在生理方面,由于400米短跑的运动距离较长,整个运动过程中,无氧占大比例,有氧占小比例,所以这是一项混氧型的短跑项目。在运动过程中特别是400米后半程的时候,由前面高速的运动造成了体内的氧消耗,身体会处于缺氧状态,这时候氧吸收量是低于三磷酸腺苷的需求量,从而就必须将体内的糖元分解成乳酸来提供新的能量。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运动员的一个考验,所以训练场上经常看到400米的运动员会捂着肚子一副要呕吐的样子,实际上就是无氧状态身体做出的正常反应。
  专项技术方面,400米和200米在技术上是一定程度通用的,但400米多了一个弯道和一个直道,这也就注定了技术的细节上肯定是不同的。同时由于距离比较长,体力分配和节奏的调整成为了关键,运动员不可能一上来就冲的太猛,也不可能完全不发力,最好的情况是跑完400米的时候刚好把自己的体力压榨干净,所以运动员要根据比赛时候实际的身体状况来临场进行调整,这也给运动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在系统中,张冠找到了一个技能。这个技能名字叫“不完全冲刺激活”。普通级别的技能描述是“冲刺或弯道冲刺状态下,激活该技能,将获得75%的冲刺或弯道冲刺原始效果,体力消耗降低为60%,关闭技能后效果消失”;专家级别的效果提升了5%,消耗降低了5%;大师级别又在专家级别上效果提升了5%,消耗降低了5%,达到了“获得85%的冲刺或弯道冲刺原始效果,体力消耗降低为50%”。
  这个技能没有持续时间的限制,直接取消技能就可以消除效果,但是有一个使用前提,那就是两次使用的间隔要大于30秒。
  对于400米短跑来说,这绝对是一个神技,400米短跑控制速度节奏和保存体力是最大的难点,而这个“不完全冲刺激活”的技能却恰好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张冠毫不犹豫的花费了三个技能点,将这个技能升级到了大师级。
  张冠并没有将自己想练习400米的事情告诉于指导,他知道如果告诉了于指导,以于指导的脾气,肯定会痛骂自己一顿,说自己连走都没学会就去学跑。不过张冠也有其他的办法。
  晚饭时候,张冠坐在了两个专门从事400米项目的运动员前,刚开始是装作聊天,后来话题就被张冠扯到了400米项目上。而提起自己的专项,这两名运动员立刻就表现出一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样子。
  “400米短跑的起跑并不像100米或者是200米那么重要,100米的起跑是分秒必争,而400米的起跑更看重的是让接下来的加速更顺畅一些。400米跑的第一个百米是弯道,这个阶段首先要加速,一般只发七八成力,将速度快速提升后马上转为匀速的弯道跑,整个弯道要保持一定节奏。第二个百米是直道,说是直道,实际上只有八十米的直线,这个阶段主要也是匀速的高速跑,关键点还是掌控节奏,不要尽全力,但也不能太慢,尽量让自己处在一个比较舒服的节奏当中。第三个百米是400米跑中最艰难的,主要是身体的机能已经开始下降,而且这个阶段还需要对运动节奏进行调整,尽可能的将身体情况调整到最佳的状态,来应对接下来最后一百米的冲刺。至于最后一百米的冲刺就没什么说的了,全力跑,能跑多快就跑多快!”一名400米的运动员开口说道。
  “听起来好复杂啊!”张冠很受教的说:“那呼吸方面是怎么控制的,跑百米是一口气就能冲到终点,那400米是怎么换气的?”
  另一人开口说道:“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者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这个不同运动员采用的方法都不一样,每个人的体质有差异,所以不好说哪种方法更好一些,只能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法。不过无论是选两步呼吸还是三步呼吸,都要尽可能的增加呼吸深度,增加体内的氧含量。”
  “那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么?”张冠接着问道。
  “那可就多了。比如跑前的热身非常重要,400米热身做不好的话很容易受伤,我说的不是肢体上的外伤,而是内部器官的内伤,康复起来会比较麻烦;还有就是前半程跑的时候步伐尽可能的要大一些,这样能减少一些步伐的频率,减少体力消耗,保证能有更多的速度储备;另外由第一个弯道进入直道以及由直道进入第二个弯道的时候,节奏和步伐都需要进行快速的调整,否则会很影响速度;另外第二个弯道中……”
  对方一边说,张冠一边点头,同时默默的记在心中,不过这种纸上谈兵的方式让张冠心痒痒的,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上运动场上亲自体会一番。
  ……
  夜渐深,气温很合适,但空气中却透着一淡淡的潮气,路边树木上挂着的茂密枝叶有些遮挡路灯,昏暗的灯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射在地上,形成了一个个奇怪的形状,时不时的微风徐来,这些形状就如小怪物般开始变化。
  于指导一脸酒气的走在人行道上。他的家人都在京城,所以每天下班后的时光对他来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煎熬,他会想起自己家人。所以偶尔他会叫上几个同事去附近的小酒馆,点上几个小菜,喝上一瓶小酒,来缓解一下心中的寂寞。不过那些同事都住在本市,所以聚会散了以后,大家都会回家,而于指导只能孤独的返回训练基地的宿舍。
  眼看快要走到训练基地门口,于指导觉得有些烦躁,宿舍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回去的话只能对着电视,这让好动的他觉得十分的无聊。
  突然间,他看到了训练场上好像还有一丝灯光没有熄灭。他下意识的走了过去,果然看到有人仍然在训练。
  “这么晚了,还有人在训练,是谁啊!”于指导缓缓靠近,却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张冠!而张冠却没有发现黑暗中的于指导。
  “是张冠!”于指导先是一吃惊后,随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当他看到张冠大半夜还在加练的时候,心中原本的那股郁闷的孤独感瞬间就消失了,此刻他觉得之前所作出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好啊,真是好啊!这孩子终于长大了!知道自己技术仍然需要提高,所以大半夜的来加练。肯努力就好,虽然这孩子在专项技术方面的学习能力的确是差了一些,不过身体天赋却十分的惊人,如今又知道努力,未来可是无可限量啊!”于指导赞叹着,同时继续躲在黑暗中,观察张冠训练。
  然后,他看到张冠从弯道跑进了直道,然后在直道的末端并没有停留,而是接着跑进了下一个弯道。
  “怎么跑过头了!”于指导差点大叫起来,200米的终点是在直道的尽头,所以于指导认为张冠冲过直道以后就应该停下来,却没想到张冠还在继续的向前跑。
  “他在干什么?”于指导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然后他看到张冠又跑过了弯道,再次进入直道,然后有极快的速度开始了冲刺。
  “怎么觉得像是在跑400米?不对,这就是在跑400米!”哪怕是被醉意笼罩,于指导仍然是国内最优秀的短跑教练,在瞬间他就做出精确的判断,张冠是在跑400米。
  “这是吃跑了撑的么!200米都还没跑好,就去跑400米!没学会走就想学跑!400米可是最难的短跑了,难道你还以为和跑百米那样,无脑的向前冲么!”于指导觉得有些气愤,他准备上前好好的教训一下张冠。
  但随后他又停下了脚步,他看到张冠好像是在思考的样子,然后又开始做起了热身运动。于指导没有上前,他决定先观察一番。
  张冠休息了十几分钟后,又一次站在了起跑线上,而且是400米短跑的起跑线上,这次于指导终于确定,张冠真的在跑400米。
  于指导再次准备走上前,而此时张冠已经开动了脚步。
  “咦?这个速度看起来,节奏感掌握的好像挺不错的啊!”于指导再次停下脚步,继续的观察,他看到张冠由弯道进入了直道,然后又有直道进入了弯道。
  “差劲,真差劲!弯道进直道可不是这么跑的,哎哟,直道进弯道跑的更差!”于指导吐槽了几句,随后却发觉,张冠的节奏感掌握的非常好,特别是前半程速度的分配看起来非常的好。
  “速度的分配做的非常好,前半部分发力的程度掌握的恰到好处,不对,应该可以说是完美!很多老运动员都做不到他这种水平的,他是怎么做到的?”于指导知道,速度分配的好就意味着可以节省下来更多的体力用于最后的冲刺,他不由得开始期待起张冠最后的冲刺,因为直线冲刺是张冠最强的一点。
  果然,张冠还没有进入最后的直线就已经开始满满加速,当冲入到最后的直线后,他的速度已经提升到了极高的程度。
  这时候,张冠已经关闭了“不完全冲刺激活”的技能,所以他表现出来的实际速度远比其他运动员在这个阶段快的多。
  “什么情况!他跑的是400米还是200米?怎么最后还这么快!”于指导眨了眨眼睛,确信没有看错,随后吓得险些坐在了地上。
  “这不可能!没有人可以在跑完300米后还有这么充沛的体力进行冲刺!张冠现在的速度和一些省级队200米运动员冲刺的速度差不多,为什么会这样?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还是人类么?能够做出这种速度,说明他的体力还很充沛,这怎么可能?难不成前面的消耗比较少么?可是前面他并没有太慢啊!难道是因为速度分配好原因,所以才会有更多的体力做出最后的冲刺么?”于指导他发现张冠又做出了一件令他无法思考的事情。
  “400米短跑中,速度与体力分配是最难的,张冠在这一点上看起来近乎是完美;至于其他技术,还是太烂了!特别是弯道与直到之间的调整,这是最基础的技术,他却不会!”于指导突然觉得有些郁闷,别人很容易学会的专项技术,张冠掌握的却很慢;别人很费劲才能掌握的速度与体能分配,对张冠来说却是轻而易举。
  “难道又是天赋。”于指导喃喃自语道。
  而此时,张冠好像又要准备起跑了。
  于指导猛的想起张冠弯道转直道时那糟糕的技术,终于忍不住了,他从黑暗中走了出来,同时喊道:“停停停,入直道不是这么跑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5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