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钉子户(校对)第1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581

  用手一指张恪,文士冷笑道:“必须给季公子磕头道歉!”
  磕头!区区一个举人,就敢让堂堂参将磕头,简直荒谬到了极点,可是在他们眼中就该如此,武夫在文人的眼里,比牲畜好不了多少!
  沈青烟小脸煞白,又羞又愧。又气又恨。她本来想开个玩笑,哪知道竟会闹到这一步,这不对不起朋友吗!
  小妮子情急之下,泪水不争气的淌了出来。
  “哈哈哈哈!”爽朗的笑声在耳畔响起,“沈姑娘,俗话说好饭不怕晚,你们家几代经营药材生意,开了药铺,更是要流传百代。若是随便起个名字,实在是对不起朋友!”
  张恪笑着说道,声音恢复了自信。
  “狡辩,分明是你……”那个文士还想要说话。张恪的目光瞬间落在他的身上,浓烈的杀机一闪而过。文士只觉得被毒蛇盯上了一般,后背冒冷汗,后面的话再也说不出来了。
  张恪的目光再度落到了纸上。眼角扫过季公子的同心堂三个字,脸上浮现一丝自信的笑容。
  猛然,大笔挥动。三个力透纸背的大字出现在眼前!
  沈青烟仔细的盯着用心书写的模样,芳心颤抖。她小脸羞红,急忙转向了三个字。
  “同仁堂!”
  “好名字!”沈青烟顿时拍起了巴掌!
  周围的人,包括提心吊胆的沈春芳也伸长了脖子。
  同仁堂!
  仁心济世,医者本分!
  立意就比同心堂要好了不少。再看三个字,虽然不及季公子的考究,但是全然没有季公子的匠气,狂放霸道之感扑面而来!
  不愧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气度就是不一样!
  季公子还有身后的文士也看到了张恪的字,他们的脸就是一阵抽搐,平心而论,两者之间各具千秋。可是放在外面,张恪的字大气恢弘,显然更加合适。
  季公子不停摇着扇子,可是一股燥热之气怎么也没法赶走,真没想到,这个武夫还有点本事!
  “哼,把心字改成仁字,不过是抄袭而已,算不得什么本事!”
  “哈哈哈,解元郎说的有理,不妨看看,对联是不是抄袭的!”
  张恪说着,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他一面写着,身旁的人就不自觉的念出来。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药力。”
  等到最后一个字写完,一直默默无语的沈春芳乐得胡子翘起来。拍着巴掌,顾不得季公子生气,大声称赞:“张大人,您这一副对联算是写出药铺的精髓!医人治病,全在赤诚!从此之后,这两句话就是同仁堂的祖训。诸位在此见证,若是沈某作假造假,坏了良心,谁都能来拆了我的店!”
  “好!说得好!张大人好文采,沈老板好气度!”
  季公子眼见得对联写完,他顿时脸色铁青,猛地抓起了自己的题字和对联,三下两下扯碎,带着手下人,落荒而逃!
  所过之处,百姓嘘声一片,堂堂解元郎从来没有受到如此待遇,几乎是连滚带爬,狼狈逃离。
  啪啪啪!
  巴掌声音响起,老百姓从来都是好热闹的,武夫胜过解元,这就是一大惊喜,日后同仁堂真能按照这两句所说,大家就多了一个卖放心药的地方,又是一喜!
  “对了,我想起这位张大人是谁了!”
  一个中年人大声喊道:“老少爷们,大家还记不记得,前几个月从辽东运来了好多车人头,还有缴获的旗帜!”
  “怎么不记得,还抓到了老奴的孙子呢!多少年都没有这么打腰提气了!”周围的老百姓纷纷应和。
  中年人哈哈大笑:“没错,这位张大人就是奉集堡一战的主将,杀得建奴闻风丧胆的张恪张永贞!”
  轰!
  一句话像是炸雷一般,老百姓可不管你什么文贵武贱,能击败建奴,给大家胜利和安全,那就是真英雄!
  瞬间在场的百姓全都乱了,争着抢着要见张恪。面对千军万马,张恪不怕,可是面对这些百姓。他可真的慌神了。
  “乡亲们,大家不要挤伤老人孩子,张恪不过是尽一个军人的职责,为国而战,为民而战。当不得大家抬爱!”
  “说得好,张大人,你还招兵不,俺也想给您当兵!”
  一听有人起哄,顿时年轻的闲汉就喊了起来。张恪一阵头疼,就算真的要招兵。也不能领着一大帮人就走!再说了天子脚下,弄得声势这么大,巡城御史找过来,准没有自己的好果子吃。要是被弹劾一个鲁莽无状,岂不是冤死了!
  张恪急忙回头一看沈春芳,说道:“沈伯伯,添麻烦了,我怕是要赶快离开!”
  “张大人,得罪之处。改天沈某领着小女去道歉。”
  沈春芳说完,就带着张恪退入了药铺的大厅,穿堂过室,一直到了后院。乱哄哄的声音才小了点。
  “恪哥,你这真厉害,解元郎都比不过你,能考状元了吧?”小雪涨红了小脸蛋。没心没肺地说道。
  张恪顿时一阵苦笑,他什么水平自己不知道吗!说起来还要感谢季公子,要不是他的“同心堂”三个字提醒了张恪。响起了在后世大名鼎鼎的同仁堂,那可就真的丢人了!
  沈青烟嗫嚅着说道:“张大人,小女子对不住你,我,我……”
  “沈姑娘,你没有恶意,不过在下的小心脏可受了打击,你要给我一份大大的润笔费才行!”
  “好,多少都行!”
  张恪收起了笑容,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沈姑娘,我会让吴有性先生拟一份单子,日后我们义州需要多少药物,都要向你们采购!”
  “没问题,张大人要多少有多少,我给你们打九折!”
  药品可是顶关键的东西,经过了几场大战,张恪发现冷兵器时代的战斗,很多士兵不是当场就战死的,而是受伤之后缺医少药,眼睁睁看着一个个勇士丧命!
  不管沈家有没有后世同仁堂的本事,至少供应军队是不成问题的。
  张恪还想和沈春芳交代几句,突然后面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大人,大人,不好了,褚海天和京营的人打起来了!”
  张恪顿时脑袋嗡了一声,他们远路而来,最不想惹麻烦,偏偏麻烦缠身,躲也躲不开!
  “走,赶快回丰台大营!”
  张恪急匆匆从后门离开,前面的风波还没有结束。
  百姓们涌入同仁堂,到处打听张恪的下落,沈春芳带着伙计们,好不容易安抚了百姓,说张恪公务繁忙,已经走了。大家伙意犹未尽,就有人提议把张恪的墨宝拿出来,让大家欣赏。
  沈春芳本来就是要贴在外面的,当即就找来了制作匾额的师父,用最好的紫檀木刻好了牌匾,挂在外面。
  老百姓全都争相观看,就连不少文人也都闻讯过来品头论足。他们有心鸡蛋里挑骨头,可是这幅传扬几百年的对联,实在是找不到什么破绽,即便是最挑剔的人,也不得不说,贴在药铺实在是太贴切了!
  一副对联,弄得同仁堂热闹非凡。
  就在药铺的对面,茶楼之上一个面色苍白的少年公子正在热闹,手里扇子不停的扇动。从外面一阵脚步声,有个青衣小帽的中年人跑了进来。
  “主子,这就是张恪的亲笔所书,请您过目!”
  少年迫不及待得展开,看着上面得字,小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阵满意的笑容。
  “不错,真不错!李伴伴,你知道这两句话好在哪里吗?”
  中年人卑微地说道:“回主子话,这两句话说的是制药者的本分,不能偷奸取巧,不能以次充好,老实做药,踏实做人,如此才是长久之道!”
  “好!”少年笑道:“李伴伴,这些年你伺候着父王和我,也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你原来叫进忠,如今就改叫忠贤吧!再赐你姓魏,魏忠贤,你以为如何?”
  主子赐名,这可是宦官里面天大的恩惠!
  李进忠,额不,是魏忠贤,趴在地上磕头:“奴婢谢主子恩典!”
  魏忠贤一面磕头,一面不由得想到张恪这小子还真是个福星,他的一副对联,竟然让自己得到了皇长孙的赐名,看来日后要好好答谢张恪……
第175章
九千岁出手
  张恪万万想不到,一心结好而不得的九千岁竟然提前把他的名字记在心头。此时他正急吼吼的赶回丰台大营,毕竟人生地不熟,出了一点差错,就可能带来天大的麻烦。尤其是在万历病重的关头,实在是不宜闹事。
  “谢超,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单独一个营盘,不和京营来往,怎么会打起来?”张恪愤怒地问道。
  “大人有所不知!”谢超慌忙说道:“大人,您不是给大家发银子,准许大家伙买点礼物带回家去吗?”
  “没错!可是我不是没借到银子吗,还没发呢!”
  “大人,张公公派人送来了!”谢超说道:“您刚走,张公公就派人来了,说我们在奉集堡立了功劳,朝廷给每个人发十两银子,一套衣服。”
  张晔身为司礼监的秉笔,手段也是相当高明。给张恪的部下赏赐,就是给张恪面子。不到四百人,银子加上衣服还不到一万两,拿着朝廷的银子送礼,怎么看都是划算的。
  士兵们分到了银子,当即就兴高采烈的前去采购。
  一帮操着外地口音的大兵,跑到了街道上,京城不少小摊店铺被吓得鸡飞狗跳。可是当士兵们掏出铜子买烤白薯的时候,商贩们顿时改变了态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5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