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391

  美国大使馆的电报专线速度果然很快,没过几天,便得到了美国方面的回复,同意中国运动员参赛。
  举办奥运会本来就是一个要面子的事情,作为主办方自然是希望搞得越热闹越好,有人来参赛,美国的奥组委高兴还来不及呢,自然很快的应允。
  收到美国的回复后,张伯苓立刻前往了教育部,去找段次长复命。
  “段次长,幸不辱命,报名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了,美国方面也已经给了回复,同样我们的运动员去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张伯苓一脸兴奋的说。
  “太好了,我就知道,张校长亲自出手,一定可以马到功成!”段次长很刻意的摆出一副高兴的样子。
  张伯苓也觉得,段次长的笑容有些太假了。
  不过张伯苓不以为意,这国府的官员很多都是虚情假面的,人前一套背后一套,那都是正常的事情,要是段次长真情流露,张伯苓反而会不适应。
  两人有寒暄了几句,段次长却一直不提经费的事情,最终还是张伯苓忍不住,开口问道:“段次长,既然报名已经完成了,美国那边也同意了,不知道这赴美的经费,什么时候能批下来?”
  “经费?”段次长呵呵一笑,开口说道:“没有经费。”
  张伯苓顿时心升不妙,他慌忙地问道:“段次长,既然要派运动员去美国参加奥运会,没有经费可怎么成?”
  “张校长,实不相瞒,现如今国家财政紧张,教育部是真的拿不出经费,让我国的运动健儿去美国参赛。”段次长不慌不忙的说。
  “没有经费参赛,那报名参加奥运会还有什么意义!”张伯苓厉声说道,老爷子是真的生气了。
  “当然有意义了,通过这次报名参加奥林匹克,我们挫败了日伪的阴谋,也向国际上表达了我们绝不承认伪‘满洲国’的态度!”段次长的语气依旧十分平缓,像是早就想好了说辞。
  “还可以顺便给民众一个交代,让那些学生不要再继续闹事吧?”张伯苓却是冷哼一声。此时他已经完全看穿了教育部的意图,所谓的报名,无非是满足政治需求,以及敷衍老百姓而已,他们压根就没有打算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被张伯苓说穿,段次长尴尬的笑了笑:“张校长,这件事情,你千万不要怪我,我也是奉命为之。如今国难当头,的确不是参加奥运会的好时机。我个人是真的希望,我们的运动健儿能够去奥运会上,拿一枚金牌回来,为国争光,但形势却不允许,上面不批经费,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段次长也是深谙为官之道,之前允许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时,一个劲的说自己费了多大功夫才争取来的,到了要掏经费的时候,他又成了“奉命为之”,没有经费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张伯苓活了这么大岁数,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岂会看不透这些,他知道这不过是段次长的推诿之词罢了,此时的他更是失望透极。
  “好,我知道了。我就不打扰段次长了,告辞!”张伯苓一脸黯淡的神色,起身离开。
  ……
  天津,陈强已经收到了张伯苓发来的电报,知道奥运会的报名已经成功,他可以代表中国,登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舞台!
  “果然和我历史上记载的一样,只要是爆料出伪‘满洲国’会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民国政府果然是坐不住了,会立即跟进。”
  此时的陈强,心中难掩激动,对于任何一个运动员来说,代表自己的国家参加奥运会,那都是毕生的梦想,陈强也不例外。
  前世的陈强曾经无数次的羡慕过,那些可以站上奥运会赛场的运动员,也无数次的幻想过,如果自己可以登上奥运会,那该过好啊!
  如今,陈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不!准确的说是实现了第一步,报名成功了。
  陈强知道,接下来他要面临赴美比赛最大的难题,那就是参赛经费的问题。
  历史上的1932年洛杉矶运动会,民国的教育部虽然派了运动员参赛,但却是一毛不拔,一分钱的经费都没有出。
  最终还是张少帅掏了8000大洋,让刘长春和他的教练宋君复赴美参赛,而比赛完毕后,刘长春竟然没有足够的路费回国,靠着当地华侨的捐助,才成功返回到了中国。
  两个人是8000大洋,平均一个人4000大洋,最终还不够,还得靠别人捐助才能回国。
  陈强不知道,历史上刘长春回国的时候还差多少钱,但根据陈强的估算,如果去美国参加奥运会的话,至少要准备5000到6000大洋才够。毕竟出门在外,手里有钱心中不慌。
  而且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到时候是要去参加出场仪式的,所以礼服必须得准备一套。这个时代的奥运会,会举办正式的舞会,燕尾服也得准备一套。除此之外杂七杂八的服装、食宿也都得花钱。按照这么计算的话,6000大洋都有些紧张。
  现在的陈强,却连2000块大洋都拿不出来!
  “得赶快想办法挣钱!”陈强心中暗自想道。
第一一三章
筹集经费
  陈强现在是真拿不出6000大洋。
  五洲大药房的广告费是1000大洋,汽水的广告费是500大洋,再加上日本人办的两次比赛,出场费非别是350日元和300日元。这些钱加起来差不多有两千多块大洋。
  而陈强平日里的花销也不小,为了保障营养,陈强的食品开销非常的大,肉类、鸡蛋、鱼类,以及奶粉等营养品是不间断的,他一个人在食品上的开销,比普通一家人都要高许多。
  再加上平日里的一些日常开销,比如穿衣、基本生活用品等等,这些也都是开支,虽说南开大学也会有一些津贴,但现在的陈强,全部身家加起来,真的不到2000大洋。
  “还有4000块的缺口!”陈强长叹一口气,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就算是把陈强给卖了,也卖不到4000大洋。
  “实在不行的话,就只买一个去美国的单程船票,回来的话再想办法!最坏的结果,干脆黑在美国算了。”
  然而陈强又马上否决了黑在美国的想法。
  现在的他,已经不能算是孤家寡人了,他还有南开大学,还有张伯苓这个“父亲”。
  张伯苓肯定是希望陈强可以载誉归国的,如果陈强真的留在美国不会来,张伯苓一定会非常失望的。哪怕是为了张伯苓,陈强也必须回国!
  ……
  日本体育协会。
  中野健次郎拿着一份文件,匆匆的走到进了岸清一的办公室。
  “会长,满洲方面发来电报,美国人拒绝了满洲的报名要求。原因是美国认为我国对满洲的侵略违反了《凡尔赛合约》,因此美国并不承认满洲国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也不会允许满洲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中野健次郎开口说道。
  岸清一点了点头:“这是我们早已经预料到的事情。自从我们出兵东北以来,美国就不断的警告我们,这些美国人只是叫嚷而已,不会有真的行动的!况且让满洲报名参加奥运会,也是我们对西方列强的一种试探,如果能够报名成功固然很好,失败的话也无所谓,至少我们已经向国际上表达了态度。说不定下一次的奥运会,满洲国就能参加了!”
  “会长,除此之外,驻天津的总领事馆也发来了一份情报,中国的教育部,已经决定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了!”中野健次郎开口说。
  “他们之前不是说不参赛么?怎么这又参赛了?可真是善变啊!”岸清一话音一顿,接着问道:“中国派了那些运动员参赛?应该会有那个陈强吧?”
  “对,的确陈强,除了陈强之外,还有刘长春和于希渭。”中野健次郎回答说。
  “刘长春和于希渭,不正是满洲所报名的两位运动员么!看来中国这次报名,是针对满洲而来的。不过这些小动作完全没有意义,满洲脱离中国已经成为了事实,相信用不了多久,满洲也会像朝鲜那样,并入到我大日本帝国当中!”岸清一颇为激情地说道。
  中野健次郎接着介绍道:“满洲那边发来的情报,刘长春在去年的时候,便跟随东北大学的师生一起去了北平,我们在满洲的人曾经去过刘长春的家里,他的确是不在家。至于于希渭嘛,他现在就在大连,处于我们的监视之下。”
  “于希渭没有跟随东北大学一起逃亡关内,就说明他有为我们效力的可能性,未来的话,我们可是试着去争取他,让他为我大日本帝国效力!我想在高官厚禄面前,他会动心的。”岸清一长叹一口气,接着说道:“我现在最担心的,还是那个陈强,他真的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如果让他参加奥运会的话,或许真的能够创造亚洲人的奇迹!”
  “会长,您的意思是说,陈强有可能在短跑项目上战胜西洋人?”中野健次郎开口问。
  岸清一并没有回答,而是开口说道:“帮我通知驻天津的总领事馆,让他们留意陈强的动向!”
  ……
  张伯苓回到了天津,然后第一时间把陈强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陈强见到张伯苓是,发觉老爷子瘦了好多,而且精神也不太好。
  “老爷子大概是为了奥运会的事情,伤神又伤心吧!”陈强心中暗道。
  张伯苓见到陈强后,却强行挤出一脸笑容,他开口问道:“我从洛阳发来的电报,你应该早就收到了吧?”
  “已经收到了。”陈强点了点头。
  “收到了就好,接下来安心训练,争取拿个奖牌回来,为国争光!”张伯苓开口鼓励道。
  张伯苓并没有提参赛经费的事情,反倒是让陈强有些诧异。
  “难不成是那帮高高在上的大佬们转性了?给拨了一笔参赛经费?不可能吧,太阳怎么可能会打西边出来!”
  穿越之前,陈强对于那些大佬们的印象,只是停留在文字上的记载,但是经历过去年的江淮水灾后,经历过整个“九一八事变”后,陈强对于那些大佬们却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钱都拿去打内战了,江淮水灾死了几十万人,赈灾却全靠发债券。那些家伙又有怎么可能舍得拨经费,让我去美国参加奥运会!”
  想到这里,陈强开口问张伯苓:“先生,这出国比赛的经费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你去美国参加比赛,估计四五千大洋也就够了,我张伯苓‘化缘和尚’的外号也不是白叫的!”张伯苓开口说道。
  此时的张伯苓已经下定决心,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把陈强送到美国去参加奥运会!
  然而陈强却知道,这一次“化缘”的行动注定不会很顺利,能够凑足经费的可能性并不大。
  张伯苓虽然有“化缘”的能力,但之前筹措经费都是为了兴办教育。在建学校这种事情上,很多人还是乐于捐款的。
  陈强这次是去美国参加比赛,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赞助运动员出国比赛,跟出钱盖学校完全是两码事。
  那些有钱人乐于掏钱办学校,未必是真的希望发展教育事业,很多的人也是想要博取一个好名声。毕竟中国人历来都重视教育,出钱建学校,那是一件非常有逼格的慈善事业。
  学校建成了,学子们会感谢你,社会上也会给予你一个高度的评价。若是学校的某个教学楼是以捐款者的名义命名,那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事情。
  而捐助一个运动员出国比赛,就没有建学校名气那么大了。除了那位运动员会感谢你之外,怕是没有什么好处,不会有人夸赞你乐善好施,甚至会有人觉得你是有钱没处花的冤大头。第一天捐助了运动员,第二天说不定就有一大群乞丐来堵着门口要钱。
  放在后世也是如此,若是说要建一所希望小学,那很多人都会踊跃捐款。但要说给某个运动员捐款,让他出国比赛,除了赞助商,怕是没有人愿意掏钱。
  就算是那些赞助商愿意掏钱,也是因为商业利益的考量,而不是真心的为了体育事业的发展,不是为了圆运动员一个比赛的梦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