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91

  对于最好成绩能够跑进13秒的邓志国来说,这次跑一个13秒2,算是正常的发挥了。
  而山崎正男不仅仅能够跑进13秒以内,还能够跑到12秒8!
  下一秒,所有人都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目光望向山崎正男。
  每个人都意识到,这个来砸场子的日本人,跑的是真的够快!
  真的应了那句话,不是猛龙不过江!
第十九章
嚣张
  阴凉处的长条桌,谷三三五露出了得意洋洋的表情。
  在比赛之前,谷三三五还真的有些担心自己的弟子不会赢得那么轻松,可是当起跑后,谷三三五也马上意识到,复旦附中的参赛选手压根就没有经过专业的短跑训练。
  这时候谷三三五便知道,山崎正男赢定了。
  旁边的李校长则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不过这失望只是一闪而过,随后就恢复了正常。
  这个时代复旦附中和复旦大学是一家,复旦附中甚至可以算是复旦大学的预科,李校长即是复旦大学的校长,也是复旦附中的校长。
  李校长生在南洋,19岁的时候就赴美留学,并且还是耶鲁大学的高材生,他在美国待了八九年,所以对于国外的竞技体育发展到什么程度是有所了解的。他也知道,百米跑13秒在美国的高中生里并不算快,以邓志国的水平,在旧上海能耍个横,放在欧美那些体育强国也就是二流水平。
  然而李校长对于自己的学生还是有所期待的,同时他心中也有一种侥幸,或许日本人的体育水平也比较一般。
  可现实切并非如此,日本虽然不是欧美国家,但好歹也是这个时代的“列强”,在体育方面的水平也的确要比中国高。
  于是在输掉比赛后,李校长反而很快的摆正了心态。
  中国落后是事实,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而他作为复旦校长要做的,不正是要为中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让中国变得强大起来么?
  李校长甚至觉得,今天的失利未必是一件坏事,至少让同学们意识到了,中国和列强之间的差距,只有知道自己比别人弱了,才会激发起奋发图强、努力追赶的决心!
  “李校长,承让了!”谷三三五略带东北腔的声音响起,言语中还尽量演示得意的情绪。
  但是对面的李校长是耶鲁大学的高材生,这个时代一流的教育家和学者,谷三三五面对李校长时,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谦卑。谷三三五毕竟参加过奥运会,也算是见过世面的日本人,他对于学者还是比较礼貌的。
  这有学问的人,无论到哪里都会受到尊敬。
  李校长感觉出了谷三三五在刻意演示,他没有放在心上,反倒绅士般的笑了笑,丝毫没有露出失败的沮丧,很自然的流露出一缕长者的气质,开口说道:“真是名师出高徒啊,山崎正男颇有您当年的风范,相信他未来一定会大放异彩!”
  谷三三五也知道,李校长是纯属客套,他当年参加奥运会时有什么“风范”?还不是被欧美运动员淘汰出局了!
  既然人家说客套话,那谷三三五也就跟着客套呗!论装客气,日本人自认第二,没有人敢认第一。
  另一边,在赛道的终点处,邓志国等人却低着头,一脸沮丧的样子。
  输了比赛,心里不好受,而且人家是上门来挑战的,自己竟然输了,这更不好受。
  关键是山崎正男的确是跑的很快,邓志国想要找个理由来开脱都找不到。
  技不如人,输的没脾气!
  失望、沮丧、还有不甘,大抵就是如此了,并没有多少“仇日”的民族情绪。
  九一八事变之前,国内对日本的认知还停留在“列强”这两个字上。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遭受过太多列强的侵略,签订过太多的不平等条约,也丧失过很多的国土。在大多数人看来,东洋人和西洋人都是一类的,都是来占中国便宜的。
  或许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被列强欺负,被列强占便宜,若是列强没有占到中国的便宜,都能被宣传成为一次胜利。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大门,日本自从明治维新变得强大以后,也成了中国学习的对象,而且由于日本距离中国比较近,同时对中国还免签证,所以当时有大批的学子赴日本留学,像日本学习,民国大牛当中取日本老婆的更是不在少数。
  所以即便是经历甲午战争,即便是在日俄战争中失去了旅顺,即便是在一战中失去了胶州湾,即便日本制造了济南惨案,但在当时,普通老百姓并没有意识到日本侵略者真正的狼子野心。哪怕是九一八事变之后,大部分人依旧觉得,日本人只是想要将东三省从中国分裂出去,旧上海也依旧是歌舞升平。
  正如鲁迅在《藤野先生》里写的那样,当时的中国,有太多麻木的人。而那些麻木的人甚至会觉得,东北距离上海远着呢,东北人是不是受欺负,与自己何干?
  华北事变发生后,让中国人明白,侵略者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日本还想要华北五省。而后七七事变之后,中国人终于意识到,华北五省不是日本人的终极目标,他们要的是整个中国,他们要灭亡中国!
  但是在二十年代,人们普遍不了解日本侵略者的目的,所以当邓志国输给山崎正男之后,并没有激起心中特定的民族情绪,反而是能够很坦然的接受失败。
  体育比赛嘛,结果定高低,自己跑的就是没有人家快,输了也无话可说。况且人家还是列强,是比中国强大的国家。
  虽说输了比赛,可输阵不输人,邓志国还是很友好的上前去和山崎正男握手。
  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山崎正男却直接将手甩开,显然是不想和邓志国握手。
  这算是很不给面子的表现了。短跑比赛中,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互相握个手,或者互相拍拍肩膀,甚至互相拥抱一下,来表示友好,这是国际惯例,即便是在现在也是如此。
  然而这只是个开始,山崎正男何止是不给面子,他还用一种蔑视的眼光看着邓志国,紧接着用蹩脚中文说出了四个字:
  “东亚病夫!”
  “你说什么!”邓志国顿时脸色涨的通红。哪怕山崎正男的东北话依旧带有一些异国腔调,但邓志国还是马上听懂了这四个字。
  “你,听不懂?”山崎正男撇了撇嘴,故意放慢语速说道:“东亚病夫!”
  山崎正男的中文显然不如谷三三五,但是“东亚病夫”这四个字,依旧是被大家所听清。
  “我只是跑的比你慢一点点,你凭什么说我是东亚病夫!”邓志国立马愤怒起来。
  山崎正男却依旧是一副目空无人的样子,他摇了摇头,开口说道:“我,不是说你,是东亚病夫。”
  “那你在说谁?”旁边的张良才问。
  “我是说,你们中国人,东亚病夫,统统是!”
  山崎正男嚣张的伸出了手臂,不仅仅指向了邓志国等四位运动员,还指向了周围的所有人!
  山崎正男是在说,中国人都是东亚病夫!
  全场哗然……
第二十章
我们不是东亚病夫
  “东亚病夫”这四个字最早出自英国人,英语原句为“Sick
man
of
East
Asia”。早期翻译的时候曾经有多种说法,比如东方病夫、东亚病人、东方病人等等。
  事实上西方还有一个词是“Sick
man
of
Europe”,可以翻译为欧洲病夫,这指的是奥斯曼土耳其,而且这个“欧洲病夫”出现的时间还要早于“Sick
man
of
East
Asia”。
  清朝末年,中国有很多人吸食鸦片,这些人面黄肌瘦,身似麻杆,的确是个生了病的“病夫”,所以最早中国人很喜欢用“病夫”这个词自嘲,即便是鲁迅、陈仲甫等人也使用过“病国”、“病夫”等称谓。也是因为这个称谓,早期出国留学的知识分子,有很多都选择了医学,希望可以改变旧中国“病夫”的窘境。
  但是外国人却很喜欢用“东亚病夫”这个词来侮辱中国人。
  有句话叫“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东亚病夫”这个词刚出现的时候,是说中古人看起来病怏怏的,可要是整天叫中国人“东亚病夫”,那就是故意侮辱了。
  最起码当山崎正男说出“东亚病夫”这四个字时,现场没有人觉得他这是在陈述事实。
  能上得起私立学校的,都是富裕人家的孩子,他们当中可没有烟鬼,更没有面黄肌瘦、身似麻杆的病夫!
  “东亚病夫”这四个字,仿佛是一巴掌扇在了众人的脸上。
  这一刻,瞬间点燃了周围所有人的怒火。复旦附中的学子们,全都用一种杀人般的眼神盯着山崎正男。
  而山崎正男仿佛对周围那些凌厉的目光熟视无睹,他先指了指自己:“我,日本人当中,不快!”
  然后山崎正男又指了指邓志国:“你,中国人当中,快。”
  山崎正男接着又指起了自己:“我,比你快。你们中国人太差,东亚病夫!”
  “他是什么意思?”王长寿小声问道。
  旁边的陈强却听懂了,他开口解释道:“那个日本人的意思是,他在日本人中不是跑的快的,而邓志国在中国人中是跑的快的,他比邓志国跑的快,也就是说日本人跑的不快的要比中国人跑的快的更快,所以中国人是东亚病夫。”
  “这日本人欠揍!”王长寿已经有了想上去揍人的冲动。
  山崎正男却用一种挑衅的目光看着周围:“你们,不认输,向我,挑战,100米。”
  这一次王长寿也听懂了,山崎正男的意思是,若是你们中国人不服输的话,那就来挑战我,再比一次100米短跑。
  “挑战就挑战,怕你不成!”人群中有些人已经跃跃欲试了。
  然而山崎正男下一句接着说道:“你们挑战,输了,跪下说,东亚病夫!”
  山崎正男的意思,挑战是可以的,但是输了的话,就要跪下承认自己是东亚病夫!
  这一句话一出,之前跃跃欲试的那些人顿时怂了。
  “可恶啊!”周围有些学子攥紧双拳,额头上更是青筋暴露,显然已经愤怒到了极点!
  跪下承认自己是东亚病夫?这种侮辱,谁能受得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