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1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1/391

  “看来我写的这份体育教材大纲,很合张道藩胃口。”陈强心中暗道。
  近代的中国,几乎各个领域都在向列强学习,甚至很多直接照搬外国的。就以体育教育来说,美国和德国都算是体育教育比较成功的两个国家,于是乎当时中国的体育教育,也是在向这两个国家学习。要么是像美国那样,体育职业化,要么是像德国那样,体育军事化。
  陈强却知道,这两条路都行不通,中国的国情跟美国不同,也跟德国不同。
  以中国当时的情况,走美国的体育发展道路肯定是行不通的,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根本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发展体育。国内战乱连连,日本人虎视眈眈,老百姓生活贫困,中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将体育职业化和商业化。
  走德国的体育发展道路肯定也是行不通的,中国人是爱好和平的,此时的德国已经走上了军国的道路,体育教育也开始纯粹的为军事服务,学生在学校里,就开始进行军事训练,学习军事技巧。这方面日本比德国做的还更加彻底,日本学生上学跟上军校差不多。
  中国人必须要走一条自己的道路,才能发展成为体育大国。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虽然中国发展体育事业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的坎坷,即便是在2019年中国运动员依旧会遭到不公平的对待,但是中国的的确确成为了一个体育大国!
  所以陈强拟定的这份体育教材大纲,并不是参照美国,也不是参照德国。严格算起来的话,陈强写的这份体育教材大纲,有一点前苏联体育的影子。
  二十年代苏联内战结束以后,开始大力发展全民体育运动,而当时苏联群众中广泛开展最为广泛的运动是越野跑,其次是拳击、游泳和滑雪。
  越野跑和拳击,既是体育运动,又能算是准军事训练,长期进行越野跑训练的人,身体素质和体能肯定会很不错,如果遇到了战争,这种人不需要进行体能训练,只需要去学习一下射击等军事技术,就可以成为军人,走上战场。而没有战争的时候,越野跑训练也可以帮助人锻炼身体,让身体变得健康强壮。
  未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苏联能够短时间内暴兵一千万,抵挡住德国的进攻,也是基于苏联的这种体育体系。
  陈强所拟定的这份体育教材大纲,便是吸收了苏联体育的部分优点。
  苏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又打了一场内战,国家也是挺穷的,而且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全世界都对苏联充满了敌意,当时的苏联也算是内忧外患。然而苏联体育最终却在这种逆境当中发展起来,也说明苏联体育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
  陈强的这份体育教材大纲,虽然不像是德国体育那样崇尚军事话,但也是以发展准军事体育项目为主的,比如越野跑,比如国术运动。相比起正规的军事化训练,这种准军事体育项目成本低,见效快,很适合中国现在的国情。
  就比如越野跑,除了费鞋,其他的也没有什么花销。
  陈强当然不希望中国走上德国或者日本那种军国道路。如果可能的话,陈强宁愿拿出一份平和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体育教材大纲,通过一代人甚至是几代的人时间,逐渐的让体育普及,让中国的体育得以发展。
  但局势却不允许陈强这么做,此时已经是1933年底,距离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还有不到四年的时间,而等到四年以后,整个中华民族都会进入最危险的时刻,在民族危亡的时候,需要的是可以拿起枪,跟侵略者战斗的勇士!
  所以陈强拿出了这一套准军事化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教材大纲,陈强希望这份体育教材大纲推广下去,可以为中国培养出更多的“准士兵”,一旦战争到来,他们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军事技术训练,便能够上战场杀敌。
  陈强知道,抗日战争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中国人为此会付出十几年的时间。假如可以从1934年开始推广这一套体育教材的话,那么到1945年抗战胜利,整整十一年的时间,每年都会培养出上百万的“准军人”,可以跟侵略者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陈强不是什么兵王,也不是什么无敌统帅,你让他上战场,基本上就是送人头,白给!
  但是作为一个体育人,他会用自己的方法,为国家和民族贡献一份力量!
  ……
  张道藩花了很长时间,仔细的看完了陈强所写的体育教材大纲。
  看完之后,张道潘再次确认道:“陈强,这真的是你写的?”
  “师兄,您觉得这教材编辑办公室里,除了我之外,其他几位教授能写出这东西来?”陈强笑着问。
  “是写不出来。”张道藩也了解那几位教授,可是他仍然不敢相信,这份大纲是陈强所写。
  陈强则接着解释道:“师兄,你也别太小看我啊,我好歹也是南开大学的学生,你就算信不过我,还信不过咱们南开么!”
  “信得过,我都信得过。”张道藩呵呵一笑,别的不说,张道藩对自己的母校南开大学还是很有信心的。
  “师兄,你觉得我这份大纲,写的怎么样啊?给我提提意见。”陈强接着说道。
  陈强虽然是让张道藩提意见,但实际上陈强对自己的这份体育教材大纲非常自信,他本来就有着领先的体育理念,体育教育方面又是他最擅长的领域,他写出来的体育教材大纲,那绝对是这个时代最棒的!
  果不其然,张道藩点了点头:“我觉得这份大纲写的很不错,我猜政府的高层,应该会很喜欢你的这份大纲!这样,我找人来重新抄录一份,然后呈报上去,看看上面是怎么意见。”
  ……
  正如张道藩所料的那样,南京的高层对陈强编辑的体育教材大纲很满意。
  推广起来简单容易,不怎么花钱,关键还能兼顾军事需求,这在高层眼中,简直是完美的体育教材。
  想到未来随随便便就能暴出几百万兵来,南京大佬做梦都被会笑醒。
  本来南京方面给陈强安排这个教材编辑办公室的职位,只不过是让陈强挂个名,好给他一个委任官的职位,没想到的是,陈强在教材编辑办公室里还真的大有作为,弄出了这个让高层很满意的体育教材大纲。
  原本陈强在南京高层眼中,只是一个四肢发达的运动员,陈强最大的利用价值,是他认识美国总统罗斯福。而这份体育教材大纲诞生,瞬间让陈强变成了文武全才,至少在南京高层的眼中,陈强的分量又重了几分。
  如今已经有了大纲,那接下来就可以编教材了。
第一六二章
刮目相看
  吴蕴瑞、袁敦礼等几位教授耍完大牌,又回到了教材编辑办公室。
  然后他们发现,一份新的体育教材大纲出现在他们面前,教育部指示,让他们按照这份新大纲来编辑体育教材。
  “我们的体育教材大纲不是被否决了么?”
  “这不是我们那份,这是一份新的教材大纲!”
  “新大纲,这是从哪里来的?”
  “这才几天的功夫,怎么就有了新的大纲了,是谁写的?”
  “教育部是不是又找了别人?”
  “该不会是那个鼓吹体育军事化的程登科吧?要是他写的大纲,我就不干了!”袁教授直接说道。
  吴蕴瑞打开了这份新大纲,匆匆看了几行,表情却凝重起来,此时的他显然已经被这份新的体育教材大纲所吸引。
  吴蕴瑞虽然受到时代的局限性,对于体育运动的理解远不如陈强,但是眼光还是有的,他毕竟是中央大学的体育教授,一份体育教材大纲的水平高低,一眼便能够看出来。
  吴蕴瑞一边看,一边频频点头,仿佛是很赞同这份体育教材大纲。
  吴蕴瑞的这副表现,也落入到了袁敦礼教授的眼中,于是他也打开了这份教材大纲,开口说看了起来。
  “这是谁写的!”良久后,袁敦礼抬起头来,用一种惊异的眼神向着周围几人望去。
  “老袁,别看我,我可写不出来这东西!”一位教授开口说。
  “这份大纲,写得好啊,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写这份大纲的跟咱们一样,是内行人。”另一人开口说道。
  “会不会真的是程登科写的?”袁敦礼望向了吴蕴瑞。
  吴蕴瑞摇了摇头:“这绝对不是程登科写的,如果是程登科写的,怕早就成了军训的大纲了!”
  “那会是谁呢?这份教材大纲的质量很高,难不成教育部找了洋人写的?”有人皱着眉头问。
  这次是袁敦礼否定道:“肯定不是洋人写的,你没看到里面有涉及到国术的内容么,洋人怎么怎么懂咱们中国的国术。而且这份教材大纲,仔细看的话很适合咱们中国的现状,应该是中国人写的。”
  “写这个的是个体育方面的内行人,这样的内行人,国内应该没有几个吧?河北的王教授?北平的宋教授?上海的舒教授?”
  众人开始猜测这是谁写的,陈强则待在一旁,一脸微笑的默默不语。
  “小陈,你也来猜猜,这份大纲是谁写的!”袁敦礼开口问道。
  “这当然是我写的。”陈强开口说道。
  “哈哈哈,小陈也学会跟我们开玩笑了。”袁敦礼笑着说道。
  其他几位教授也是呵呵一笑,大家全当做是陈强在开玩笑,然后又开始讨论这份体育教材大纲。
  只听吴蕴瑞开口说道:“先不说这份体育教材大纲是谁写的,单说这份教材大纲的质量,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这份大纲所提供的思路,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袁敦礼也点了点头:“虽然和我所期望的不一样,不过我也不反对按照这份大纲编写体育教材。”
  吴蕴瑞倡导的是实用体育,而陈强所编写的这份体育教材大纲,实用性方面是没得说的。像是越野跑等体育训练项目,在苏联体育中早就被验证过了。因此吴蕴瑞是很看好这份体育教材大纲的。
  而对于袁敦礼来说,他希望用教育来推行体育,对于体育军事化,他是极为不赞成的。陈强的这份体育教材大纲,虽然是以准军事体育项目为基础的,但毕竟不是真正的军事项目训练,而且这份大纲的可操作性更强,这也有利于体育教育的推广,所以袁敦礼也不反对这份体育教材大纲。
  几位教授正说着,有人推门进来,来人正是张道藩。
  “几位教授都在啊!”张道藩一脸的笑容,他冲着众人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这新的体育教材大纲,诸位应该都看过了吧?觉得怎么样?陈强写的还不错吧?”
  “看过了,等一下,你刚才说谁写的?”袁敦礼恍然长大了眼睛,仿佛是在怀疑自己的听觉出现了什么问题。
  “这是陈强写的啊!”张道藩开口说。
  几位教授全都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目光,盯着张道藩。
  “看我干什么?这是陈强写的啊,你们应该看陈强啊!”张道藩指了指陈强。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转头望向陈强。
  “小陈,这大纲真的是你写的?”吴蕴瑞开口问道。
  陈强点了点头,一脸谦虚地说道:“是我写的。这些天我跟在诸位身旁,耳濡目染之下,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于是就写了下来。”
  “那你怎么不早说!害的我们在这里瞎猜了半天。”袁敦礼埋怨道。
  “我说了啊,可你们不信我。”陈强露出一副无辜的标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1/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