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1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391

  国内体校出来的田径运动员,很多都是“全能型”选手,他们在小的时候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田径运动,跑、跳、跨栏、投掷等等都有,等到年纪稍微大一些,才会进行专项练习。比如刘翔便曾经获得过青少年田径比赛全能项目的第二名。
  前世的陈强,在年轻的时候,也练习过诸如跨栏、跳高、铁饼等其他田径项目。
  而且有关110米栏的理论知识储备,陈强更是十分的充足,当然这也得益于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拿到了110米栏的金牌。
  当初刘翔拿到奥运会金牌的时候,真的可谓是举国欢腾,特别是在体育界就更是如此,这毕竟是中国人获得的第一枚短距离竞速运动的金牌,不仅仅是中国人的突破,更是黄种人的一个突破。
  一夜之间,中国人仿佛找到了发展中国田径运动的方向。
  当时国内掀起了一波“跨栏热”,在各大体校,原本是不太重视跨栏运动的,由于刘翔的夺金,使得110米栏一跃成为最热门的一个项目,很多体校生都视刘翔为偶像,希望自己可以成为第二个刘翔,有无数练短跑的、练跳远的,全都转行练了110米栏。
  各级体育队也都开始将110米栏视为重点项目,给予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希望可以培养出来刘翔那样的运动员,站上世界舞台为国争光。
  在高校里也是如此,那些设有体育专业的高校,110米栏项目的地位直线提升,而体育专科类的大学,110米栏就更是空前的火热。
  当时的陈强作为体育大学的教授,也是专门进行过有关110米栏的课题研究的,这主要是因为各级体育机构对于110米栏项目都加大的支持力度,有关110米栏的课题研究也很容易得到经费,基本上把课题报上去,学校就会批复一些研究经费,如果课题真的很好的话,后续经费也会非常充足。
  所以陈强对于110米栏有着比较深刻的研究,陈强也很希望中国能涌现出更多的像刘翔那样的优秀运动员,当然哪怕是看在钱的份上,陈强也不会拒绝这样的研究。
  言归正传,陈强跟着刘翔练习了一个小时的110米栏,不过也只是学到了一些皮毛而已。这种世界顶级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可能是花一辈子都学不来的,一个小时能学到点皮毛就算是不错了。
  ……
  经过五天的航行,陈强抵达了上海。
  虽然远东运动会已经被日本强行解散,但是当中国代表团返回上海的时候,依旧受到了上海民众的热烈欢迎。
  只不过这一次,官方的欢迎规格却远不如上一届。
  四年前的远东运动会,教育部专门把段次长从南京派到上海,迎接中国代表团,而这一次教育部只是发了一封电报勉励了一下,接待工作则是由上海市政府所负责的。
  陈强不由得开始感叹南京方面的现实,他们知道接下来不会有远东运动会了,这些运动员也就没啥用处了,所以连门面工程都懒得做了。
  陈强也没有打算在上海逗留,他买了火车票,直接返回了天津。
  天津城依旧很繁华,火车站上南来北往的商贩,提着大包小包,在站台上穿梭,除了天津口音之外,像是北平、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的口音也很常见。
  陈强找了辆黄包车,打算返回南开,而路上遇到的市场,也都是热闹非凡。
  “大半年没有回来,这天津可比以前热闹多了。”陈强开口说道。
  “先生,您说的是。”车夫接着道:“今年开春以后,来天津行商的人的确是变多了,他们主要都是来进货的。”
  “进货?进什么货?天津城又开新的工厂了么?”陈强下意识的问道。
  “哪有新工厂啊!都是私货。”车夫回答道。
  “这么说来市面上繁华,是因为走私的变多了啊!”陈强无奈的笑了笑,活跃市场全靠走私泛滥,足见当时的执政者是多么的失败。
  “都走私些什么啊?”陈强接着问。
  车夫开口答道:“太多了,火油、布匹、香水、面粉、酒精、染料、香烟、轮胎、铁丝、汽水、洋蜡、洋钉,什么都有,听说还有烟土和军火呢!”车夫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这私货也是真的便宜,像是白糖,平时买的话22元一担,私货才10元一担,便宜了一半,换成是我的话,也会买私货的。”
  陈强倒吸一口冷气,按照车夫的这个描述,天津的走私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如果不打击走私的话,用不了多久,国内的民族企业恐怕要倒下一大片。别的不说,像是纺织业、制糖业、卷烟业、面粉业等,国内的民族企业肯定不是外国企业的对手,而很多新兴的民族企业,也会被扼杀在萌芽当中。
  “走私变多了,海关就不查么?”陈强又问道。
  “咱们天津的做走私生意的商行少说也有上百家,而且都是日本人开的,很多还都是在日租界内,海关哪里敢查?而且海关那帮孙子,也在里面赚了一大笔呢!”车夫不屑地说道。
  陈强恍然般的点了点头,连一个车夫都知道走私的事情,那么天津的那些政府官员,怎么可能不知道?但走私依旧是这么的猖獗,这说明天津的官员在包庇走私,他们肯定是从中分了一杯羹。
  而考虑到走私商人背后的日本背景,陈强已经意识到,这样大规模的走私,不仅仅是获得经济利润那么简单,而是日本已经对中国展开了经济方面的侵略。
  天津是个港口城市,此前也会有走私的情况,但是并不是很严重,日本想要把货物走私到天津,也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而如今的日本已经占领了东北,天津又是在渤海湾里面,日本想要向天津进行大规模的走私,也变得非常容易。
  陈强不由得想起了三年前,当时中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那真是举国欢腾,天津人甚至走上街头进行庆祝。而天津现如今走私完全失控的情况却说明,即便是给了国府关税自主权,他们也管不好。之前英国人管理中国海关的时候,可没有如此严重的走私泛滥和腐败横行。
  想到英国人,陈强不由得又叹了一口气。
  按理说中国的走私泛滥,损失最大的除了中国以外,就数英国了。英国人辛辛苦苦给中国建立海关,可不是为了发扬乐于助人的精神,而是为了更好的将英国产品倾销到中国来,而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市场上也的确充斥着英国产品。
  日本来的走私货,显然会影响到英国产品的销量,挤压英国产品的市场,英国必然会针对日本的走私做出反应。然而三十年代中期的英国,却是在实行绥靖政策,他们在欧洲扶植德国,在亚洲扶植日本,目的就是为针对苏联。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英国对于日本的走私,非但没有严厉制止,反而是大为放纵。
  “果然啊,事实证明,维护国家的利益,还是得靠自己,老外是指望不上的!”陈强心中暗自叹道。
  ……
  黄包车拉着陈强,走在天津的大街上,望着周围熟悉的街景,陈强心中那种回家的感觉愈发强烈。
  “终于回来了,今天先休息一下,明天去玉清池,好好的泡泡澡!”陈强心中暗道。
  就在此时,一阵叫好声从不远处响起。
  “好!”
  “古师傅,加油!”
  “大师兄,加油!那个洋人肯定不是你的对手!”
  陈强顺着声音望去,看到声音传出的方向,正围着一群人。
  “那便是中山公园吧?怎么聚集了这么多人,今天有什么特殊的活动么?”陈强开口问道。
  “先生,您可是问对了!这还真有见新鲜事呢!”车夫说着,故意放慢了脚步,开口道:“据说从澳国来了一个洋人,这人是一个高手,轻功十分了得,所以在中山公园设擂,专门比试轻功,挑战天津的武林人士!”
  “洋人?洋人也会轻功?还向天津武林挑战?”陈强吃惊的瞪大了眼睛。
  陈强现在还记得,三年前的春节,他帮助五洲大药房搞推销的时候,曾经在庙会上表演短跑,结果被一群天津的轻功高手找茬,来了一波葫芦娃救爷爷,最后还是靠着拜入到武林泰斗张占魁老爷子的门下,才得以脱身。
  如今陈强再听到“轻功”两个字,心中腾起一股别样的滋味。
  而更让陈强感到奇怪的是,冒出来一个会轻功的洋人!而且还敢跑到天津来挑战!
  这太扯淡了!直接刷新了陈强的三观!
  陈强的好奇心被也成功的勾了起来,他打算去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陈强示意车夫把车拉过去,然后给了车夫一些钱,让车夫在原地等自己,随后便走进了人群当中。陈强想看看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洋人,竟然敢来跟天津的武林人士比拼轻功。
  陈强挤进了人群,他看到了在前面的空地上,摆着两排一米多高的木头横杆。
  而在最北面,有一个黑色卷发、大鼻子蓝眼珠、身高大约在一米八左右的洋人,在洋人身边,则是一位中国人,一身短打扮,身材很是精壮,看起来像是个习武之人。
  陈强仔细看这个中国人,发现这人有些面熟,而听到人群中有人喊“大师兄加油”时,陈强猛然想起,原来这人便是那个“振武体育会”的大师兄古天志!
  当初陈强在庙会上表演,有一个姓赵的武林人士来找陈强挑战,陈强赢了那个姓赵的,结果惹出来一个大师兄,就是这位古天志。
  “怎么是这个古天志啊!他怎么这么喜欢跟人比试轻功啊!”
  再次见到古天志,陈强稍微一愣神,他开口问身边的一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大叔,这些木杆是干设么用的?”
  中年人看了陈强一眼,随后开口说道:“后生,你是刚过来的吧?我告诉你,他们这是在比试轻功!这木头架子就是比试轻功用的。”
  “如何比试轻功?”陈强又问道。
  “这里自北向南一共有十排木头架子,最北边和最南边各画了一条线,从最北边的那条线开始跑,跑到最南边的那条线,中间要跨过这十个木头架子,而且还不能把木头架子撞倒,谁先从最北边那条线跑到最南边那条线,谁就算赢了!”中年人开口解释道。
  “原来如此!”陈强装作听懂的样子。
  然而在陈强心中却开始吐槽起来:“这是哪门子轻功比拼,这压根就是110米的跨栏!这古天志该不会跟三年前一样,打算用他的轻功去跑110米栏吧?”
第一六七章
轻功高手大战110米栏
  陈强心中已然确定,这所谓的轻功比试,就是田径运动中的110米栏。
  “110米栏跟轻功沾边么?用跨栏来比试轻功,应该不是天津的武林人士想出来的吧!”陈强心中暗道。
  陈强能够确定的是,天津的这些武林人士,很多人都是怀揣着一种“国术”天下第一的心态,他们对于现代体育压根就不了解。
  三年前陈强在庙会表演短跑的时候,当时就有武林人士称陈强所从事的短跑运动为“西洋轻功”。陈强还只是单纯跑,与之相比的话110米栏这项运动,不仅有跑,还有跳,或许在那些武林人士眼中,这110栏反倒是更像是轻功。
  “该不会这洋人跟我一样,本来想表演一下跨栏,然后被天津的武林当成是轻功,然后扎堆的来找洋人挑战吧!”
  陈强越想,越觉得这种情况很有可能,他继续问身边的那个中年人:“大叔,这洋人和那些武林高手,究竟是因为什么而比试的啊?”
  “还不是因为这洋人上门挑战!”中年人接着说道:“这个洋人是从南边一个叫澳国的地方来的,在天津开了一家武馆,就在英租界内。你说洋人开武馆就开吧,偏偏满天津的发广告,这广告纸都发到了武行的地盘上了,这一下子就惹到了武行的人,武行的人心说,你这不是故意来抢生意么,就把那发广告纸的人给揍了一顿,赶出了武行的地盘。”
  这天津的武行向来排外,当初南方拳种来天津开武馆,都被排挤出去了,更何况是洋人。
  只听这中年人接着说道:“那洋人见发广告纸的被武行的人给揍了,便来找天津武行理论,说是理论,其实是比武,据说咱们武行的人赢了,不过洋人却不服气,说武行的人赖皮耍诈,不跟咱们比拳脚,改比轻功。于是洋人便设下了今天的这个擂台。”
  “大叔,这洋人开来天津开武馆,都教些啥呀?是南拳呢还是北腿呢?”陈强有些好奇的问,他可不信洋人能教中国功夫。
  “说是教拳的。据说洋人打拳得带着一个大厚手套,而且还不能用脚踹。当初咱们武行的人跟洋人比武的时候,就是因为用了腿上的功夫,所以那洋人才说在武行赖皮耍诈。”中年人开口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