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人(校对)第1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391

  ……
  旧中国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的举办场地是上海的江湾体育场,这座体育场是1933年开始兴建,建成以后便是亚洲最大的体育场。假造费用达到了120万元。
  全国运动会的举办日期依旧是10月10日,而这一年正是华北事变爆发的年份,日本人加紧了侵略的步伐,而华北事变的来龙去脉,几乎贯穿了整个1935年。也是在这一年,中日之间的矛盾,逐渐成为了主要的矛盾。
  民间抗日的呼声越来越高,这种大型的运动会,难免的与爱国精神挂钩。
  陈强本以为,这一届全国运动会,也会像去年的华东运动会那样,到处都是抗日爱国的标语,到处都是抗日爱国的呼声,甚至会有啦啦队学者南开大学那样,用旗帜摆出“毋忘国耻”的文字。
  然而南京方面却明确作出了指示,所以“抗日”的言论,一律不准出现在赛场上。
  于是乎现场的标语变成了“全国运动大会,锻炼全民体格”、“全国运动大会,发扬奋斗精神”、“全国运动大会,提倡体育运动,注重内心陶冶,培养团体合作”、“提倡体育,增进幸福”、“人人以健康为乐,利用运动娱乐身心”之流。
  开幕式上,南京的大佬大因为正在忙着“剿匪”,所以没有亲临现场,而其他的一些南京大佬,发言也没有提到抗日救国的内容。
  比如那位行政院的王院长,洋洋洒洒说了大半天,大体内容则是说体育运动有多么重要,可以强身健体、可以增进智力,可以陶冶情操,所以大家都应该重视,全民应该共同努力锻炼身体。全部演讲一直在说体育,没有提到半句救国图存的事情,可真是严格的做到了不涉军,不涉政。
  这样的开幕式,虽然场面颇为浩大,可陈强心中却颇为失望,而更多的则是一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无奈。
  ……
  陈强既然答应了要帮程登科宣传他的军事体育化,自然不会食言,所以他除了参加短跑、跳远、跨栏之外,也参加了铁饼项目的比赛。
  100米短跑,冠军是陈强,亚军被刘长春获得,他的成绩是10秒8。
  200米短跑,冠军是陈强,亚军被马来西亚华侨代表队的傅金城获得,他的成绩是22秒9。
  跳远项目,冠军是陈强,亚军被马来西亚华侨选手叶遂安获得,他成绩是6.76米。
  三级跳远项目,冠军是陈强,亚军被上海选手张加燮获得,他的成绩是14.12米。
  110米栏,冠军是陈强,亚军被上海选手林绍州获得,他的成绩是16秒3。
  铁饼项目,冠军是陈强,亚军被东北选手郭洁获得,他的成绩是37.60米。
  从结果上看,上海选手的实力依旧出色,而华侨队的实力也不容小觑。不过他们距离陈强,依旧有着很大的实力差距。
  对于陈强来说,参加国内的比赛,完全没有难度,全国运动会就是一个刷冠军的简单副本。
  比赛期间,果然有调研组的官员找到陈强,询问有关军事体育的事情,而陈强则按照早已经跟程登科商量好的说辞,予以了答复,也算是完成了对程登科的诺言。
  至于南京方面会不会去实施军事体育化,那就不是陈强能够掌控的了。
  ……
  全运会的比赛结束了,陈强也打算离开上海,返回天津。
  陈强正在房间内收拾行李,“球王”李惠堂敲了敲门,走了进来。
  “李哥,找我有事?”陈强开口问道。
  李惠堂点了点头:“陈强,我这次来,是想邀请你访问我们南华足球队。”
  “去香港啊。”陈强犹豫起来,自从二月份去苏联起,他已经九个月没有回天津了。
  不过李惠堂却是一副很诚恳的样子,而且一再的邀请,这让陈强有些盛情难却。
  最终陈强答应下来,先跟李惠堂去一趟香港,然后再回天津过年。
第一七三章
奥运会又来了
  亚洲地区最早发展足球运动的就是香港。
  英国人将足球运动带到了香港,最初的几十年里,华人是不允许参与足球运动的,直到1908年华人足球队成立,香港的足球运动才有了华人参与的身影。
  1910年,这支华人足球队更名为南华足球队,1916年,南华足球队加入到香港足球总会,1918年,南华足球队加入到香港乙级足球联赛,1919年,南华足球队又加入了到香港甲级足球联赛,开始和英国人的球队比赛。
  二十年代初,年仅17岁的李惠堂被选入了南华足球队,出任前锋,随后开启了南华足球队第一次的黄金时代。1923年,18岁的李惠堂代表中国队参加第六届全运会,帮助中国队获得冠军。紧接着他又随南华队访问澳大利亚,然后战胜了全澳冠军新南威尔士队,这场比赛李惠堂独中三元。这个时候的南华足球队,已经是亚洲数一数二的强队了。
  ……
  香港半岛酒店,陈强正在参加一场晚宴,香港很多名人绅士都来到这里。
  觥筹交错间,一个年轻人走到了陈强近前。
  “陈先生,你好,我叫罗桂祥。”对方自我介绍道。
  “我记得你,你是跟余老板一起的。”陈强开口说道。
  “对,我是余老板的秘书。”罗桂祥开口答道。
  两人口中的余老板名叫余东璇,是著名的实业家,是马来西亚的橡胶大王,生意更是遍布东南亚。邵六叔拍电影的启动资金,便是这位余老板投资的。
  得知对方身份后,陈强开口问道:“不知余老板找我有何贵干?”
  “陈先生,不是余老板让我来的,是我个人有事情想要向您请教。”罗桂祥开口说道。
  “请讲。”陈强回应道。
  “陈先生,作为一个运动员,平时肯定是需要大量营养的,我想知道你平时都是怎么补充身体营养的?”罗桂祥开口问道。
  “补充营养当然是靠饮食了。”陈强笑着答道。
  这个时代还没有那么多补充营养的保健产品,运动员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等,全靠自己吃。
  “陈先生,你指的是多吃肉么?”罗桂祥接着问。
  陈强摇了摇头:“不仅仅是肉制品,还有鸡蛋、蔬菜,营养摄入要均衡和全面。”
  “那豆制品怎么样?”罗桂祥接着说道:“我是想知道,豆制品能不能替代肉类?普通的老百姓,不可能每天都吃到肉。”
  陈强想了想,开口说道:“豆制品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不过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毕竟是不同的,对运动员来说,豆制品是无法完全替代肉类的,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还是需要吃一些肉的。”
  “普通人呢?普通人对于身体素质没有那么苛刻的要求,食用豆制品的话,能不能代替吃肉?”罗桂祥接着问。
  “但从蛋白质摄入的角度讲,豆制品是可以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的,但是肉类当中含有的其他微量元素,只靠豆制品是无法补充的。”陈强饶有兴趣的望着罗桂祥,接着问道:“你为什么会问这些。”
  “前两年的时候发水灾,有很多难民从广州来到香港,当时我也参加了救济难民的工作,难民当中有很多人因为营养不良而得了脚气病,后来我们听说豆制品能补充营养,便被采购了一批大豆,磨成豆浆,给难民补充营养,有很多患有脚气病的难民都康复了。我们中国人当中有很多营养不良者,所以我当时就在想,能不能用豆浆,为我们中国人补充营养。”罗桂祥开口说道。
  陈强点了点头:“豆浆的确是好东西,营养丰富,价格也不贵,可谓是穷人的牛奶。”
  “对,穷人的牛奶!我就是想大规模的生产廉价的豆浆,然后像卖牛奶那样卖到千家万户!咱们老百姓喝不起牛奶,还喝不起都将么!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维他奶’!”罗桂祥兴致勃勃的说。
  “维他奶!”陈强心中猛的一惊。
  “维他奶”的大名,真的是太响亮了,在香港可谓是家喻户晓,毫不夸张的说,好几代香港人都是喝着维他奶长大的。
  “这名起的,应该不是巧合吧?我记得香港的维他奶有七十多年的历史,算起来的话正好诞生于三十年代,难道说这个罗桂祥,就是维他奶的创始人?”陈强想到这里,不由得好奇的打量起了罗桂祥。
  罗桂祥则自顾自的介绍道:“我打算像卖牛奶那样,把豆浆放在玻璃瓶里,然后雇一批售货员,挨家挨户的派送,这样老百姓每天都能喝道新鲜的豆浆了。”
  “那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话你生产的豆浆就必须即日饮用,否则就会变质的。这香港的天气,豆浆可放不了太久。”陈强开口说道。
  “这个嘛……”罗桂祥面露难色,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事实上早期的维他奶,的确是没有使用消毒技术,都是当天生产当天卖,因为无法存放,所以销量方面每日也不过千瓶。
  陈强则接着提示道:“我觉得你要是想做这门生意的话,得引进一条消毒技术,哪怕不是什么巴氏消毒,也得是高温消毒。还有就是包装方面,那种放牛奶的扩口玻璃瓶,也不如承载汽水的玻璃樽。可口可乐你知道吧?我说的就是那种玻璃樽。”
  ……
  罗桂祥从陈强这里得到了很多建议,欢欣鼓舞的离开了。
  “不知道我下一次来香港的时候,能不能在市面上见到维他奶。”陈强自言自语地说道。
  陈强原本还琢磨着,要不要给罗桂祥一点投资,毕竟就凭着“维他奶”的名号,就值得去投上一笔钱。
  但仔细考虑了一下,陈强觉得还是算了。毕竟二战时期,日军曾经占领了香港长达三年零八个月,这段时间里对于香港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香港大量的财富也被日军掠夺走,所以在二战以前,投资香港真的不是什么好主意,说不定等到日本人来了,生意就被抢走了,直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陈强在香港待了大半个月,当他返回天津时,1935年已经接近了尾声。
  ……
  12月18日,陈强乘坐的火车抵达了天津。
  天津街头一片紧张的气息。
  “停止内战!”
  “打倒日本!”
  “打倒卖国贼殷汝耕!”
  “反对军队南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3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